【#实用文# #减法教案#】教案课件是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我们老师需要自己来写好教学课件。记得为每堂课都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那么,优秀的教案课件应该如何编写呢?非常期待这份"减法教案"能够为您解决当前的问题,我坚信这个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对您会非常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张饼平均切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其中的1块,妈妈吃了张饼。
1.自主探究。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性地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列式解答。
2.沟通旧知。
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关系?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3.揭示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出示问题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板书:
1.探究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你能计算出结果吗?请试一试。
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合作,在学具上涂一涂、画一画验证计算结果。
(2)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
教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为什么分母没发生改变?分子又是怎样得到的?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发现: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都是。所以,可以把3个和1个直接加起来,它们的和等于4个,也就是。
方法二:。
教师: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计算。
引导: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适用性方面不如上述的方法。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
(3)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巧借学具,数形结合,深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又为学生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进行了铺垫。同时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理解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2.自主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
出示问题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板书:
思考:和可以直接相减吗?为什么?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分析算理。
教师:计算时为什么分母不变?计算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
(3)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3.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
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发现,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同时,总结归纳出计算法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知识应用,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1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2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3.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图所示。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变式题,无论思维方式、解题角度、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再次沟通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3、4、5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1页例9、例10
教学理念: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从整个加减法入手,让学生通过类比和推理,内化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在探究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方法后,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题目选择合适的口算方法,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
①通过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加减的方法及算法的过程。
②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10个一是(),13个十是()
10个百是(),3个千是()
(学生口答)
2、观察这两组数字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1000、20xx、3000、4000、5000。
第二组100、200、300、400、1500。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些数字是整千整百数。我们今天就去学一学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好不好?(揭入课题:整百整千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9。
五一,乐佳广场搞特价,张爷爷买了一台电视机1000元,一台电冰箱20xx元。你们帮他算一算共花了多少钱?好不好?
(课件出示电冰箱20xx元,电视机1000元)
1)要算出张爷爷共花了多少钱?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思考回答)
课件出示:1000+20xx=()元
1个千加2个千是()个千,就是()。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再得数。
[(鼓励学生用其它的算法,课件出示:例如:10个百和20个百相加是30个百,也就是3000。)]
2)那你对这幅图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呢?
谁会列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课件出示:20xx-1000=1000元。
2个千减1个千是()个千,就是()。
20个百减10个百是()个百,就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例10
1)老师有50、80和130这三个数字,请大家根据这三个数字,编上一个加减和一个减法,并且每个算式都必须有这三个数学,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同桌讨论,想想应该怎么算?然后给学生分发50、80、130数学卡片,让他们自己上台来组成算式,并说出算法。)
2)课件出示:
80+50=13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是130。
130-50=8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
三、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900+600=1500-600=
(学生自己完成,并说算法,集体校正)
2、做一做
课件出示82页第1、2题
800+400=3000+6000=70+50=
1200-500=9000-5000=1500+1000=
(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抽部分题让学生讲讲“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2、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整千整百的加减算式。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六、作业
课本83页,练习十七、1、2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5)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及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是吗?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13
(3)引导学生思考。
师:2与那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4)课件出示计数器:
把看到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列式:13-2=11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减3?十位和个位都是1了,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5)教师介绍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10加一位数就得十几;十几减几(个位上的数相同)就得10,十几减十就得几;十几加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十几减一位数要减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位值制,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准备。
(三)及时巩固,强化算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实际应用。
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5题。
(1)理解“推迟3天”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练习脱离了直观图的支撑,帮助学生强化算法。第二层次安排了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计算问题,请用温馨的话提示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
教学目标: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填空:
78=80-()87=()-()99=()-()
198=()-()297=()-()
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
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574+200453-300456+198725+79
748-97356-299
女生组:574+200453-300456+200-2725+80-1
748-100+3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三、新课教学;
四、(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
五、1、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
六、出示例1:113+59
(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
(2)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多1?多加1后应怎样?师板书:多加1要减1
(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
113+59=113+60-1=172强调:中间一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
(4)如果加79应看作多少?加89呢?加99呢?师:下面我们就学习加数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2:276+98
(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276+98
=276+()-()
=()
(2)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
(启发学生回答多加2要减2,师板书)
(3)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97=276+100-3=373
(4)为什么减去3?板书:多加3要减3。
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
4、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
156+87=156+90○□=□
74+198=74+200○□=□
5、减法中能用简便算法吗?
(二)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3:165-97
(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97看作100)
(2)想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师板书:多减3要加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减2,应怎样?多减1呢?
师板书:多减2要加2
多减1要加1
(5)想:165-100+1=165-()
(6)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三)看书质疑
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填空:
例:+89看作(加90减1)
+198看作()
-97看作()
+299看作()
-299看作()
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3、想一想、填一填
276+()=276+200-3
435-()=435-300+2
()+267=267+100-3
534-()=534-300+2
4、比一比,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
197+9898+299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一、背景
5以内减法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省编义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这样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老师问:5—2=?怎样算?然后师生根据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5可以分成2和3,得出5—2=3。相对来说,由于省却了课堂讨论和多次指名的时间,所以课堂练习的时间多了,再经过不同层次的口算练习,达到正确口算的教学目的。但学生在计算时是按老师的方法完成运算,老师向学生提供只有一种可能或一种答案,一题一解,拉着学生按单一的思路进行算法的探索,长期这样训练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关于5以内减法的教学是另一种形式,当学生列出算式5—2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倒数法,5的组成知识和数数法,虽比省编的教学思路有所发散,但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放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编数学教材,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案例
“5以内减法”是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从整体上说,课文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算法,教师可以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发展他们自己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所以我是这样进行例题教学的:
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我问5—2等于几?
学生齐说:5—2等于3
我又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准备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出现了以下算法),再派代表回答:
甲:看图数数1,2,3
乙:倒数法:4,3
丙:因为5比2大3,所以5—2=3
丁:因为2+3=5,所以5—2=3
戊: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己:5—3=2,所以5—2=3
(看,学生的算法是如此多样,有几种连我备课时都没有想到的。)
然后,老师不点明哪种算法好,或要求学生用那种算法。接下来要求学生有次序地,即不重复、不遗漏地把5以内减法全说出来,并看板书说说发现的规律,最后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正确口算5以内减法的教学目的。
但是,这样教学,最后练习时我只进行了一个基本练习,即看算式说得数(开火车口算)和综合游戏:帮小鸽子找家(看算式找得数)。对于新课的学习,我发现个别优生不但已会正确口算,而且也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大多数学生会正确口算但不熟练,个别学困生有时还出现算错的现象。而接下去按教材编排又是新课,那么上一节课没有彻底解决拖下来的问题怎么办呢?毫无疑问肯定要到课后去补,要给学生“开小灶”。而学生由于当堂知识没有当堂消化,做起作业来,也肯定质量不高,交上来批改后又要订正,又要“开小灶”,引起恶性循环。
三、反思
上面片断的教学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虽然算法的多样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每节课化太多的时间侧重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室里看上去总是热热闹闹,而老师不去管学生的基础知识会不会扎实,基本技能有没有掌握,那么学生应该会做的题目不会做,应该会解决的问题不会解决,各种考试成绩出不来,合格率和优秀率没有达标,成绩太差,在现行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或真正替代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家长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学校没有发挥优势,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地取长补短?
我认为:
首先,应该端正认识,明确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两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再者,在平时备课时我努力遵循教材编写的宗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内化过程,积极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型,即老师创设诸如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书中创设了购物的情境,我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有15支铅笔,售出9支,还有几支?学生探究算法,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1;有的用连减法:把9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再算5+1;也有想加算减,还有一根一根地数数法等,方法多样化,人人动脑参与学习过程。接着我出示同类问题,让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再次,以教材为主线,充分吸取教材的优点,如追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等,撇开它们有时教学思路单一、死板的缺点,所以平时备课时,根据需要把教材的内容补充进去,新授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新授之后努力提高课堂练习密度,深度与广度。有时,根据内容需要,再上一节练习课,以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有时,新课的知识点较多,学生掌握有些困难,就分两教时教学。
或许同仁们会有更好的办好,我只想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以期抛砖引玉。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5—美好回忆第20—23页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课标解读: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在引导学生认识千以内及万以内的数的同时,始终将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在一起,并专门设计了本信息窗,呈引导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字?”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估计的策略与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物的过程,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板报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策略进行估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估一估学生能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
2、掌握几种简单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
数学关键能力渗透点:本节课数学关键能力渗透点是数感。本节课以游览北京学生办了一份班报出发,估计一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引导学生用估计来表达和交流,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建立学生的数感
数学品质渗透点:本节课数学品质渗透点是是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估计一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从而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以一行大约1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和另一种用圈出部分大约2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的理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二、探索新知
师:学生们在游览了北京之后,写了一篇游览北京的日记,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你能进行估计一下吗?
师启发诱导,学生进行交流
师:先数一数一行有多少个字,取一个近似数,然后再数一数有几行,也是取一个近似数,然后就可以估算出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动手数一数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师:再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估算一下,你能不能尝试着将日记大约的圈一圈,圈
成几部分,然后从一个圈中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字,从而估计一下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生:动手圈一圈,将这篇日记大约圈了5次,大体上20个字圈一圈,这篇日记大约共100个字。
师: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知道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的?上面我们都采用什么方法?你能交流一下你是怎么估算的么?学生回想,交流估算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师:根据上面学习到的估算的方法,你能估算一下这张班报大约有多少个字吗?生交流如何估算这张班报的字数,学生可能能够看出这张班报的字数相当于4篇日记的字数,一篇日记的字数是100字,所以能估算出这张班报大约的字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自主练习第
1、3两题巩固一下估算的方法生做练习,师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21页第
2、4题
五、授课小结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给你一段文字,你能够估算出来吗?生谈收获,谈谈估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美好回忆
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教学目标:
1、通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比,强化计算方法
我们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一)先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出示第一组题:50+20、57+20、57+2、57+9先要求学生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再让学生比较。
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2、不同点:整十数加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相加,相加不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变,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一。
(二)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减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出示第二组题:50-20、57-20、57-2、57-9
先要求学生口算,再让学生比较。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减。
2、不同点:整十数减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减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十位上的数字不变,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三)让学生比较两组题
提问:这两组题的口算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概括出:相同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不同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二、简缩思维,提高口算速度
(一)
加数50423576923
加数203038817
和
1、提问: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提问:42+3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整十数相加,只需把40和30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得72)
4、提问:76+8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加的是一位数,把6和8相加得14,满了10,十位上应增加1,得84)
(二)
被减数607268413065
减数40507348
差
1、提问:已知被减数和减数,求差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提问:72-5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41-3,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三)引导学生对比小结:
口算既要准确,又要迅速,就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还要看清符号。特别要注意,个位相加满了10,在十位上要添上1,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要减1。
三、加强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1)教科书P78页,第1题。
(2)教科书P80页,第5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并统计5分钟完成的人数。
《减法》教学设计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于海燕(初稿)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金英(修改)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燕燕(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2.填一填
4+□=5□+2=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学习减法的含义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
(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5-1=4
(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2)有4块饼干,拿走2块。还剩2块。(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
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设计意图】在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与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法的含义。
(三)探究减法的口算方法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1)课件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2)要想知道还剩几只松鼠怎么列式?
(二)探讨5-3=的口算方法。
(1)讨论:5-3等于几?你怎么算出2的?预设一:从被减数开始倒着数3个。预设二:根据数的分与合。预设三:用加法想减法的方法。(2)小结算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看图说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的方法。探究5-3等于几的口算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
1.划一划、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2)
2.依据算式涂一涂,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3)
3.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教材第27页做一做1)(1)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②谁能列式计算?(2)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②谁能列式计算?
(3)对比两个算式中的3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练习,完善5以内的口算减法。设计不同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练习不但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列式计算的方法,而且用对比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那个符号,它表示什么意思?今天学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一说在生活中有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12-25
一、教学内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第14页例3)二、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三、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四、...
发布时间:2023-10-13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要按照教学内容贯穿教学整个过程,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经过筛选“6减法大班教案”成为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眼中的精品之作,建议收藏这个链接之后可以方便阅读!...
发布时间:2023-11-23
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在工作中上课所需的必备物品,教师每天都要负责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在教案课件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根据课件进行教案撰写呢?如果你对“加减法教案”有深入的了解需求,我为你准备了相关资料,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请将其保存起来!...
发布时间:2024-05-07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的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6以内减法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初步体验交换律。 2.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会变应用题。 活动准...
发布时间:2023-11-21
教案课件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同时,教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向我们提问。...
发布时间:2024-04-08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 篇1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发布时间:2023-11-30
在确认了多次之后,编辑决定推荐一篇名为“分母的加减法教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能将此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一般来说,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会提前准备好讲课的教案和课件,因此需要老师自己花些时间来编写。教案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而提供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4-03-14
今天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给大家推荐一篇网络上的“5的减法大班教案”文章。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促进教学成果评价和提高的必要工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得更多有用信息!...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