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24
1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八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构建课堂情景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写教案课件呢?要找优质文章您可以考虑看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我相信这个网站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1】

课题二: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已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听众、观众、知识的接受者,而一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者、自主者、合作者。从而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他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我在设计中试图从充分大胆地用好学生的教学资源(这里所指的学生资源不仅指知识、能力,还包括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供支持和保障。

教学要求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用具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2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②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形体

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2】

一、认知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想加法算减法,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后面学习十几减8、十几减7等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切实地运用到计算中去,是本小节的难点.只有在这一小节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例1通过两幅插图、两个算式(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的对比来教学11减9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对比中领会加、减法的关系,并初步学会利用这种关系,用加法来计算减法.后面的例2、例3、例4都不再出现加法算式,而是通过给出想的过程,让学生在应用中,一步一步地学会如何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数学应用中数学游戏)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