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以内减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25
1

最新6以内减法教案热门

6以内减法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的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以内减法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初步体验交换律。

2.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会变应用题。

活动准备:

果蔬图片、6的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复习6的分解组成。

(二)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王国的小动物又要去超市购物,我们和它们一起去吧。

二、基本环节

(一)学习加法算式

1.小狗在超市买了1个苹果,小刺猬又买了5个苹果,它们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1+5=6 5+1=6

2.小狗买了2棵白菜,小刺猬又买了4棵白菜,它们一共买了几棵白菜?

2+4=6 4+2=6

3.小狗买了3个蘑菇,小刺猬也买了3个蘑菇,它们合起来买了几个蘑菇?

3+3=6

(二)小结交换律。

师:加号前后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三)朗读6的加法算式。

(四)编应用题列算式。

1.小丽有1颗糖,妈妈又给了他5颗糖,小丽一共有几颗糖?(请幼儿根据应用题列两个算式,1+5=6,5+1=6)

2.停车场停了2辆车,又开来了4辆,停车场一共停了几辆车?

3.小刺猬先摘了3个苹果,又摘了3个苹果,小刺猬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五)鼓励幼儿自己编应用题。

三、游戏

玩《分分家》的游戏,并根据结果列算式。

四、小结活动效果

6以内减法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投影机、投影片、算式卡片。

幼儿学具、娃娃电脑学习机、磁性学具。

活动过程

一、准备练习复习6的组成。

1.游戏“拼6”。

(1)按键发音:(采用娃娃电脑学习机)

老师按键发音与幼儿按键发音次数合起来是6次。

(2)拍手对数: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

2.填数活动。

(1)将6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归纳6的组成。

二、尝试练习

1.出尝试问题。

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可分成4和2,在磁性板上摆图、列出算式。

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4和2这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图片在磁性板上摆图,然后根据所摆的图,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2+4=66-2=44+2=66-4=2全班约20%的幼儿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儿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儿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讨论。

你是怎么摆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

三、教师讲解

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列出算式:4+2=62+4=6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减...

查看详情>>
2

幼儿5以内的减法教案范文9篇

减法教案
幼儿以内减法教案
幼儿减法教案

以下是关于“幼儿5以内的减法教案”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的有力支持。请收藏本文坚定自己的阅读节奏!

幼儿5以内的减法教案【篇1】

幼儿5以内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减法符号"-"的含义,了解减法的概念。

2.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能够通过图形形象化的进行减法的计算。

3.能用文字、图表和口述的方式表达减法的思想。

4.加深幼儿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激发数学探究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

1.把幼儿分为若干小组,分别配备不同的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图形卡片的数量,问幼儿需要从这些图形卡片中减去多少个图形卡片才能得到指定的数目。

例如:给幼儿分配三个圆形,问幼儿需要减去多少个圆形才能得到2个圆形。

2.引导幼儿在观察图形卡片和计算的过程中理解减法符号"-"的含义,认识到减法是一种比较大小的运算,可以通过数学符号进行表达。

例如:5-2=3,意思是5比2多3。

3.让幼儿通过自己编造小故事,巧妙运用减法这一数学思想进行探究。

例如:小明有5个糖果,他吃了2个,现在还有几个糖果?

4.提供不同形式的计算题目让幼儿进行练习,包括文本题、图形题、计算式等方式,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和应用减法思想。

例如:小乐有3个小球,他送了1个小球给小明,现在小乐还有几个小球?

5.让幼儿参与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来提高幼儿的减法思维能力。

例如:儿童园里面有10个小玩具,小组之间有一场比赛,要从10个小玩具里面取走指定数量的小玩具后求剩下的玩具有多少个。

三、教学方法

1.活动教学法。利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在让幼儿开心的方式下进行减法思维训练。

2.启发教学法。在讲解减法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想象情境、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减法思考能力。

3.参与式教学法。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参与游戏和活动,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来加深幼儿对减法的认识和应用。

四、教学者的角色

1.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究减法思想。

2.参与者。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应该始终保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的语言,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参与性和亲和力。

3.激发者。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五、评估方法

1.问答式评估。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口述自己对减法的认识和应用。

2.图形画评估。通过画出具体的图形示意图,让幼儿运用减法思想进行计算和判断。

3.小组讨论评估。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和讨论,让幼儿在对减法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并进行相应的应用操作。

六、教学时序

1.教学前期

在教学前期,教师需要通过ppt、视频以及图片等资源材料,向幼儿介绍减法的基本概念、符号和计算方法,让幼儿建立初始的减法认识。

时间:30分钟

2.教学中期

在教学中期,教师需要组织幼儿进行减法练习和小组互动活动,...

查看详情>>
3

6以内减法教案

以内减法教案
减法教案

6以内减法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第14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口算。

20+10= 50-30= 13+32=

65+27=45-24=71-53=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已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都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就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4页例3。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同学们参观世博园,来到一个纪念品商店,老板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只要能正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就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海宝”。你准备好了吗?来听听这两个问题,商店上午能卖出380个“海宝”,下午能卖出550个“海宝”,那么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3)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能给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师: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也就是求380和550的和,因此列式为380+550,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求550和380的差,列式为550-380。

师:我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那么,两个式子能不能转化成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呢?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一:380看作38个十,550看作55个十,38+55=93,一共有93个十,所以380+550=930;55-38=17,一共有17个十,所以550-380=170。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二:把两个加数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930;把被减数和减数0前面的部分相减,55-38=17,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170。

师:我们在学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减法时,回顾了列竖式计算,大家还记得怎么做的吗?你会用列竖式求这两个数的和吗?(点名学生上台板演)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笔算方法。

①加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的数字不是8?(点名学生回答)

②减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点名学生回答)

③列竖式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从个位算起好还是从百位算起好?(点名学生回答)

④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3、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

6604907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