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湘江北去观后感(系列8篇)

湘江北去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1-04

湘江北去观后感(系列8篇)

2023-11-04 13:57:33

【#实用文# #湘江北去观后感(系列8篇)#】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最好集中精力写一篇观后感,经过耐心的资料搜集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收集了“湘江北去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是因观看影片而激发的一些决心和理想。那么如何写出值得他人借鉴的优秀作品名观后感呢?我相信这些信息会帮助您解决问题!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1】

前两天,我观看了电影《湘江北去》。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也记录了毛泽东为了求索救国真理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时祖国的贫穷落后,祖国的不强大,就被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侮。让我非常愤怒的是那些可气可恨的军阀张敬尧、谭延闿等等一些败国军,对外国列强软弱无能,却对中国百姓任意欺凌。而毛泽东和伙伴们为救国救民不惜一切代价,他们为去北京受尽屈辱,由于资金问题他们只得坐船到武汉然后再步行到北京,到达武汉后的吃饭问题只能靠打零工赚取,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北京。并见到了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老先生。

中国从屈辱中走出来了,走向成功,踏向希望,一步步实现伟大的理想。为我国捐躯的烈士们做出最好的报答。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是他们用热血换来了我们的和平。我们要感谢要报答的不仅仅是捐躯烈士们,还有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毛泽东主席。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他们为国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从无助,到强大,经历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记录在电影中,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些艰难的日子。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2】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一代人的迷惘,不知道历史的脚步改何去何从。劳苦大众,没有温饱,没有地位,有的只是那无情的剥削。还记得那个全身素缟的男孩及他的父亲,我们忿忿不平。一条人命与十元大洋加两小袋粮食的交易,这就是普通劳苦大众在统治者眼里的价值。还记得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那稚嫩的声音:“先生,我们何以救国?”

这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在北京,毛泽东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胡适等文学巨擘。

陈独秀他爱国,恨国。恨卖国求荣的政府,恨自己还没有充足的能力救国。爱这片生他育他的土地,爱千千万万的同胞子弟。“爱它做什么,管它做什么,不爱也罢,不管也罢,忘掉更好。”即使语气是那么的决绝,我们还是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这是气话,这是愤慨,这更是他对祖国的爱。每每讲到起头,他总是不由的让杯子,而他却不记得这样的行为,因为那是不由自主,那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就山东主权谈判失败后,他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不满。他在奋斗,他是个勇士,他不容许中国再这样消沉下去,他要唤醒十万万中华儿女的爱国心。

毛泽东深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从一开始的“不死、求己、猛进、坚韧”到“生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他认为革命是要的,波涛汹涌是必须的,不做奴隶只有反抗。时值陈独秀被捕,为了声援北京的运动,毛泽东创立了《湘江评论》,他为《湘江评论》写下一段气势磅礴的创刊宣言。“不疑者疑,不取者取,不畏缩者不畏缩了。”“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毛泽东汇入了这条江河中,开始了他史诗般的革命生涯。

电影的最后杨开慧牺牲了,她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而她的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同在。“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3】

《湘江北去》,这一熟悉的诗句,令我不禁浮现到一位雄才大略,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在湘江之上遥望远方,一字一字感概万分的鸣颂这这句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烽烟四起。毛泽东、萧子善、蔡和森等一批湖南青年带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来到北京,准备到法国留学。在杨昌济老师的介绍下,年轻的毛泽东来到北大图书馆做临时助理管理员。

在这里他认识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极大的丰富了他的救国思想,为后来的一系列革命理论,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渐生情愫,青年毛泽东放弃了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年轻的毛泽东没有在法国学习,否则谁会知道从法国回来的毛泽东是否会是一个无政府主义信徒呢?那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又会不会在当时出现?

回到长沙的毛泽东,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等以新民学会会员为中坚力量,创办了《湘江评论》,来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推翻湖南军阀头子张敬尧的残暴统治。“趋张运动”虽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毛泽东意识到,达到了一个张敬尧,还会有李敬尧,王敬尧等等很多个军阀头子。

毛泽东开始思考究竟救亡图存的到路在何方?在新名学会的会员当中也是“百家争鸣”,成员之间逐渐产生了裂变,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觉得道不同不与之谋,选择了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萧子升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何叔衡选择了去上海参加“一大”。开始尝试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试图在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救国。

全篇始终以一群热血青年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为线索展开,穿插着人物之间的亲情,爱情,同窗情还有师生情。处处令人为之动容。

亲情:看完影片后,与同学们交流,很多人都说看到毛泽东母亲去世之时,她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石三伢子回来那段场景时眼眶都湿润了。后来开天辟地的一代伟人一生中的另一个亲人离世,身为人子,却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论对谁而言,都将是终身的遗憾。

他不是不想,而是有太多的事牵挂着他,为的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像她母亲这样的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为的是祖国母亲。

同窗情:

影片从头至尾都贯穿着忧伤的音乐,但也不乏喜剧性的场景。比如,年轻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一起跳健美操,年轻的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教胡适跳有趣的健美操。当萧子升从法国留学归来,与毛泽东等人见面时,他的喜悦无法用语言表达,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于是,萧子升跳起了那段健身操,随后毛泽东也开始和他一起跳,后来所有人都跳了起来,故友久别重逢的兴奋的喜悦溢于言表。

爱情:有关毛泽东的一生的爱情,想来莫过于和杨开慧的初恋最刻骨铭心了。电影中的杨开慧单纯,直白,对爱情忠贞不渝。

充满革命理想的毛泽东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单纯而喜欢她,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两人志同道合的革命理想,琴瑟和鸣,诗书传情的人生共鸣。

师生情:

青年毛泽东革命思想的成熟离不开杨昌济和李大钊的关心。尤其是杨昌济。我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杨昌济没有培养出龙凤呈祥这样的杰出人才,中国的革命道路就不会因为没有毛泽东而曲折吗?

影片中,杨昌济说:“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自己一生的思想。”“信仰的主义”,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当时就给了我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还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我们的国家和公民有信仰,会不会有地沟油、毒奶粉、毒食品、毒胶囊等?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司马迁的信仰;“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是陆游的信仰;“各出所学,各尽所知,是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是一代工程师詹天佑的信仰;“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用钱能买的。我的音乐是献给祖国的,献给人民的,献给救亡图存的。”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信仰;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这是吴仲华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追求,没有灵魂的人。

看完此片,我想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迷惘中的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这部片子,让我看到就断是令万众敬仰的,伟大的革命导师毛主席,他一路走来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他既不是一条小鱼,也不能算是一只雄鹰,就是一个硬着头皮去闯的热血青年。

这和我们当代大学生很相似。他们心中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们正在努力实现和发挥这些理想和抱负。他们只能在无数的争论和失败中摸索。和他圈子里的人一样,他在社会上仍然没有地位,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他的思想充满矛盾。因此,我们也要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不是我们走上正确道路的绊脚石,而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道路的路标。

此时,浮现在我闹脑海里的以不是一个青年的身影,而是千千万万中国有志青年的身影,他们鸣颂着:“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代在变,但革命的信仰不会变。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观影后更是坚定了我对于共产主义思想的追求。

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作为共青团的一员,我也有坚持和信念。我决心努力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来武装和充实自己,建立更为崇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工作中用青年人应有的朝气蓬勃和热血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来靠近党组织,为党和国家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4】

寒假里,我观看了《湘江北去》这部电影,他带我们重一温一了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 黑暗茫茫而又充满希望的战争年代。然而在观看电影时,却不断有同学在偷偷的说笑,这不免让我有一丝丝伤感,难道这就是中国当代少年?

影片中,有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热血青年,勇敢的在黑暗中挣扎、探索、不屈的与反动势力做斗争。他们以改变旧中国的命运为己任,为中国的美好未来,为人民的自一由平等而奋斗。他们不惧挫折,不畏强一暴,不怕牺牲。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一烧现实的寒冷,激扬文字,指点一江一山。渐渐的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民众的命运。

现在,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先哲们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早已成功,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已经走过了辉煌的65年,广大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自一由,国家也异日强盛。同时,我们又有了新的更加宏伟的目标-----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也正是我们当代中国少年应当努力奋斗的目标。能够为实现中国梦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当无比的的自豪。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应当以革命先驱们为榜样,以复兴中国为奋斗目标。

可是,现在面对过去民不聊生的旧中国的历史画面,面对革命先哲的英勇牺牲,竟有少数同学少年窃笑私语,无动于衷。如此少年,长此以往,如何能担负起圆我中国梦的重担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一习一,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忘国耻,不忘革命烈士,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不惧挫折,不畏困难,不畏艰险,用新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吧!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5】

前两天,我观看了电影《湘江北去》。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也记录了毛泽东为了求索救国真理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时祖国的贫穷落后,祖国的不强大,就被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侮。让我非常愤怒的是那些可气可恨的军阀张敬尧、谭延闿等等一些败国军,对外国列强软弱无能,却对中国百姓任意欺凌。而毛泽东和伙伴们为救国救民不惜一切代价,他们为去北京受尽屈辱,由于资金问题他们只得坐船到武汉然后再步行到北京,到达武汉后的吃饭问题只能靠打零工赚取,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北京。并见到了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老先生。

中国从屈辱中走出来了,走向成功,踏向希望,一步步实现伟大的理想。为我国捐躯的烈士们做出最好的报答。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是他们用热血换来了我们的和平。我们要感谢要报答的不仅仅是捐躯烈士们,还有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毛泽东主席。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他们为国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从无助,到强大,经历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记录在电影中,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些艰难的日子。

电影主要说明了中国革命的事迹,那时,有人为了反抗被抓,有的受尽侮辱自杀,有的还有一身的冤屈那些讨厌的军阀们,没有一个去管,一个去问,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百姓,让百姓受苦受累。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百姓。

电影中的几个小事,就可以体现出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像他们从湖南带辣椒给北京的老师,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有浓浓的情意。因为他们坐船先到武汉,再步行到了北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北京。这样的尊敬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在杨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和女儿杨开慧要坐火车回她们的老家。毛泽东知道后提前把行李用黄包车拉到了火车站,然后一件一件往火车上搬,而不让她们母女俩动手。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电影中毛泽东去请求当教师,校长同意后,他开始为孩子们讲那些卖国贼,并告诉孩子们要报仇,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后来,他和伙伴们动身赶往北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达北京他一直在图书馆打工为接近自己的崇拜对象李大钊而努力。从李大钊那里学到了新思想、新知识。最后,毛泽东打算走俄式道路,两个好朋友却因志向不同离他而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6】

《湘江北去》观后感(一)

姚悦悦

看到标题,这部电影便深深吸引了我。那首《沁园春·长沙》至今仍印在脑子里,那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不禁令人浮想出在寒秋中,在橘子洲头傲然独立,看湘江北去,抒发壮志豪情的青年毛泽东的影像;而那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也令我热血沸腾,仿佛一下便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拯救中国。

这部影片上映于2011年6月,作为庆祝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它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初期以毛泽东为主的一群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湖南青年的红色青春与激情岁月,但又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它侧重青春励志,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令人耳目一新,让人觉得毛泽东不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年轻时跟我们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踌躇满志、为了理想奋斗,也怀着朴实却不失热血和进取的精神。

影片对于青年革命者的形象刻画是丰富且饱满的,它突破了以往对于主人公"高大全"的刻板描绘,而是充分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感情丰沛的内心世界,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革命者的领袖人物在不断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追求,在追求中更加坚定信念。同时,它也刻画了一些原本追求进步的革命青年,在革命的过程中怀疑,最终走上背弃革命的道路。也正因为这样,影片中的人物显得更加立体、真实、可感,也通过这样的描写对比,令观众对于革命者更加敬佩。

印象很深刻的便是毛泽东北上为了赴法留学筹集资金期间,在图书馆做图书助理管理员时期,他仍然不忘救国救民的使命,费尽心思地接触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教李大钊跳健身操,为陈独秀拉黄包车,倾听他们对于时事鞭辟入里的分析,那一段在黄包车上毛泽东与陈独秀的对中国未来的对话等等,这些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青年毛泽东的谦虚好学、思维缜密的可爱之处以及他的豪情壮志。

《湘江北去》这部影片定位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它通过对伟人多角度的细腻呈现来描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热血青年上下求索寻求救国之路的故事。《湘江北去》通过讲述毛泽东如何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也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刻影响了那一代的革命志士,也揭示了建党伟业的坎坷经历与必然结果。影片中很多场景如跳舞、打铁、雨中呐喊等,极富动感,完美展现了这些革命家、领袖、伟人年轻时青春气息。同时,一条江则代表了湘江,这部影片中湘江寓意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影片的结尾处,毛泽东与何叔衡踏上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轮船,宽阔的湘江水面上,轮船乘风破浪,影片在此处戛然而止,也预示了中国革命前途的伟大与艰辛。

一直以来,我对毛泽东的印象便是那种运筹帷幄、博学多识的领袖形象,有如神一般的存在,但通过这部影片,在那种时代背景下,毛泽东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他的满腔热血、远大目标,令我为之震撼,同时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作者: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2015级本科生姚悦悦

《湘江北去》观后感(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毛泽东在十三岁离家留书给父亲的诗。十三岁,在那个时代已是可以独自闯荡,求学报国的年纪了。再面对当今的时代时,我又不得不感慨了。总是搞不清时代在进步还是倒退,也许时代是前进的,人却是倒退的。每当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有些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再怎么,我也算个青年吧,热血青年。也许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除了勇气,便是坚持了。呵呵,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什么了。

刚看完电影《湘江北去》,不知从专业的角度该如何分析,我只说我喜欢这部片子。也许是与中国的历史有关,与五四运动有关,与青春有关,于是,即使只是简简单单的对话,我也会被感动,忍不住有流泪的冲动。不知道这部电影与历史真实有多少抵触,我对毛泽东先生的历史不很清楚,只是讲讲这部片子的感受吧。

我不得不承认,是由于主角是保剑锋饰演的,于是,我才迫不及待看的。说实话,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我不知道对于那些我不知道的岁月,和那峥嵘岁月里奇伟人物该如何表演才算到位,才能惹来别人的赞同和赞美。我以为会有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动人心弦的故事,以及可以博取眼泪的故事,是我无知了。

《湘江北去》讲述了从毛泽东求学到走俄式道路之间的事情。年轻时的毛泽东打过铁、拉过黄包车、做过图书管理员……做这些短工,或是为了筹钱出国留学,或是为了与当时学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见到面、交流思想。特别令我感动的是,陈独秀在讲述自己学说时,还只是清洁工的毛泽东插了话、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并没有生气,后来还与他认真交流了。还有,李大钊也会看毛泽东写的东西并且还付了实践。那时候的毛泽东并未太出名,这些文曲星级的人物会这样对待他和他的言论,这又令我太感慨。呵呵,那个时候,有不同的观点便可大声说出,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什么,而这"天王老子"也会认真对待来自底层的声音。至于现在如何,我不必说大家也可做到心中有数了吧。

再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萧子升,他从德国留学回来,得知毛泽东主张的是俄式武装革命的道路,与他们最初的信仰相抵触时,他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说这种平和的方式即使得不到实现也要坚持。友情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立场,信仰的力量是无人能敌的。是的,无论谁坚持的道路是对还是不对,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也许你的是对的,但我还是要坚持我最初的。我佩服这种信仰,和这种信仰下产生的勇气。

再者是杨开慧,周冬雨饰演的,镜头不多,这不多的镜头里却常出现那个在门外等候、守望的画面,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这就是一个女人简单的等待吧。()《虞美人 枕上》是一九二零年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词: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关于毛泽东先生的爱情,我了解的也不多,但却被影片中简单的画面,和写在书纸上的.诗词感动了……

关于五四运动,也许受现代文学老师的影响,我也是特别推崇和崇拜。想来便常常觉得自己生不逢时,错过了那场浩大的运动,也许那个时候,我也是个真正的热血青年。"狂飙突进,浮躁凌厉".而不像现在,在这萎缩的时代,畏畏缩缩。

去青岛五四广场拍的"五月的风",那阵感天动地、席卷全中国的狂风何时才能再来一场!

《湘江北去》观后感(三)

《湘江北去》带我们重温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挣扎,在黑暗里迷茫,在黑暗里探索,在黑暗里斗争的热血青年,他们以改变国家命运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湘江北去》与其说是以毛泽东为主角,倒不如说是以湘江的那群进步青年为主角,以当时中国进步青年为主角。整部影片通过以点带面的手法,用毛泽东等一批风华正茂的湖南青年来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高涨、满清热血的新青年,借湖南张敬尧这位倒行逆施、勾结日本的军阀来反映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这群湘江青年依然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百舸争流的苍茫大地之上践行救国救民的理想,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烧现实的寒冰,用艰难的探索寻找人生的坐标。面对挫折,他们发出谁主沉浮的呐喊;历经风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少年中国说》中的"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国强"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话。

《湘江北去》这部影片给我们感觉最深的是毛泽东等人到北京拜访杨昌济时,杨昌济对他们所说过的那些话。"吾人求学与海外,欲归国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还有毛泽东回忆杨昌济在讲台上所说过的一番话"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一生的思想,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主义不可以……".贯穿影片的中心我想就是杨昌济的这些话,这个剧情也是围绕这些话而展开。剧中湘江这群进步青年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组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从投入五四热潮运动到创办《湘江评论》,从筹备资金赴法学习,到回国后改造旧中国。他们结合我国国情在救国的道路上始终在带着"何者当因,何者当革"来思考国家出路的问题,最后在取舍间这群进步青年的思想上有所改变,信仰发生分歧。面对一路风雨走来的好友,他们为坚定彼此的信仰,毅然地选择分道扬镳也绝不牺牲自己的主义。

想想当前我们很多人都丢失了自己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很多金钱利益至上的观念,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的支撑是企业,抑制经济发展衍生的金钱观也需靠企业的文化,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给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带来好的社会风气。而我们非公企业最容易接触底层的劳动工人与农民,以党员带动群众、服务与群众,我们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我们内心隐隐作痛,但在这隐痛中还夹杂这一种感动,为这群不怕牺牲敢于革命的热血青年而感动,为这群青年所肩负起要振兴民族的使命而感动。

又到了一个改革的时间窗口,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早日实现复兴中华的伟业!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7】

“做教员就是要为人师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为的表率。”在一个简陋的小学堂里,毛润之激动地为孩子们讲道:“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要愈败愈战,为中国崛起而战。”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为契机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润之与萧子升等人在雨中畅淋,何胡子有感而抒:“江江江,盖其有情既无情,风雨呼啸,直射湘江,闻墨四水,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入文渊!”

不久后,润之乘船去武汉,为赴法留学之事北上,并探望恩师杨昌济,临走前,孩子们都奔来为这位仅当了两个月零七天的教员送行。怀揣着救国为民的热切希望,润之一行人来到了北京。

“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自己一生的思想,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可以,但牺牲自己的主义不可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再回想,杨老当年讲授课业时所道的话语,润之心中思绪千万。

毛润之第一次见到李大钊先生的场景,十分有趣,先生正依着润之写的强健体质的的书作相应的运动,正谓是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救国,必先提倡武风,强健民族之精骨,最终实现挽救民族之危亡之大愿景。

再便是,胡适先生正在为学生们授课,一番陈词,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冲进学堂的一个学生带来了‘喜讯’——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了然而一战的胜利,却未能让润之和各位革命有识之士舒展愁颜,中国的局情却是愈发复杂,不容人丝毫懈怠。

湘江北去观后感【篇8】

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爸爸讲一些近代历史,所以对__、等伟大的人物有几分了解,于是利用暑假空闲时间观看了一部有关近代历史的电影《湘江北去》。

影片讲述了19中国军阀割据一片混乱的景象,__、肖子升、蔡和森等一群湖南热血青年怀着救国的理想来到北京,勤工俭学筹备资金准备赴法留学的事情。到北京后,__在老师杨昌济先生的介绍下,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管理员一职,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新文化运动的领一导一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在此期间__的母亲生病去世,然而__并没有因此被打垮,而是变得更加顽强。

后来__放弃了赴法留学,准备回到长沙专心研究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五四一爱一国运动爆发期间,__创立了《湘江评论》帮助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影片最后因为__、陶斯咏和肖子升的革命道路不同,因而走上了不同的一爱一国道路,我觉的陶斯咏有句话说的很好:“道不同不与为谋,但道不同不碍为友。”即使革命道路大不相同,但他们彼此的友谊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们依然是好朋友。最后__和何叔衡踏上了去上海参加中一共一大的征一途。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有新思想,只有不向别人屈服,不软弱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压。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里就如同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久久不能平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2024湘江北去电影观后感系列8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湘江北去》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湘江北去电影观后感 篇1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毛泽东在十三岁离家留书给父亲的诗。...

  • w
    最新湘江北去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11

    在这里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提供了一篇涉及“湘江北去观后感”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观赏一部影片,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从观后感中可以看出我们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想法和思想值得我们去为之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重点在于感,但是写的适合要把观的东西也写进去。请您仔细查看以下提示!...

  • w
    湘江血战观后感六篇

    发布时间:2023-11-17

      今天下午音乐学院组织观看《血战湘江》,那悲壮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湘江之战已过去80余载,耳畔的枪炮声日渐远去。承平日久,忘战必危。电影《血战湘江》重拾现实主义的文风,如一股清流润泽眼眸,将我们拉回那个充满理想与信仰的红色年代。  很多人都知道抗战时代有一句话,“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

  • w
    湘江血战观后感范本九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首先,当一部优秀的影片让我们产生心灵的共鸣时,这其中的情节会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我们的思维,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我们可以从情节的独特性、引人入胜的剧情和角色的塑造等方面展开讨论。其次,观后感是对作品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应用。每个人对同一部影片的感受和理解...

  • w
    血战湘江观后感分享六篇

    发布时间:2024-02-09

    相信您也在为如何恰当写出对作品的观后感而烦恼吧?出色的影视作品通常能够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观后感可以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参考之一,它扼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需要简练明确地表述重点。栏目小编为您精选了一篇关于“血战湘江观后感”的文章,相信您会很喜欢。让我们一起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 w
    红高粱观后感系列(8篇)

    发布时间:2023-10-21

    你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我们的成长也受到自己观看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这得益于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所产生的想法。观后感需要区分出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的不同层面,观后感让我对作品的印象更深刻,编辑为您精选的这篇“红高粱观后感”文章是值得您一读的好文章,如果您喜欢本文还请加入收藏!...

  • w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系列8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我们经常会观赏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纸笔记录下观影时的感悟和心得。观后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让自己在写作影视作品观后感时更加得心应手呢?本文将探讨“走进毛泽东观后感”这一话题,逐步深入剖析该领域的重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知识!...

  • w
    李强感恩观后感系列(8篇)

    发布时间:2024-01-31

    观看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好的观后感有助于触动人心,激发读者的共鸣,写作技巧的进步通常可以在写剧本时得到体现,如何写出标准合格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这篇“李强感恩观后感”是编辑为大家的细心搜集,本文内容值得收藏!...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