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博物读后感(精华十五篇)

博物读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18

博物读后感(精华十五篇)

2023-12-18 18:37:25

我在网上发现一篇关于“博物读后感”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趣。或许大家正在阅读这篇作品,并且对作者出色的文笔感到赞叹。每个人对阅读作品的感受往往有所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感受都记录下来。需要提醒的是,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勿过度依赖!

博物读后感(篇1)

然而,我在欣慰之余却又想到,流失于海外的文物千千万万,有幸能重回故里的文物何其之少,或许这是中国的不幸,是民族的不幸,尽管有无数的爱国人士倾力回购海外流失文物,那也仅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以圆明园十二兽首为例。目前,共有丑牛、寅虎、午马、申猴、亥猪五种动物回归祖国。然而,这两种动物,即后代老鼠和卯兔,仍然生活在国外。我由此而想到,如今流失的海外文物,我们是否都应用重金购回。

我认为当然不是这样,这只会助长了那些文物贩子的气焰,以为其中有利可图。虽然文物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但历史毕竟是过去,虽然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但是,我们更应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能力追讨回更多文物——而不仅仅是用无穷无尽的金钱去满足利益熏心的文物贩子。

无论过去的历史是多么的辉煌,但终究已是往事,仔细一想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作为以四大发明为自豪的我们来说,着实令人汗颜。虽然中国已经不是过去东亚的病夫,但世界上最后四个文明,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仍然伤痕累累。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史上,特别是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史上,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能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划时代的科学成果,这直接导致了近两个世纪我国在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局面。

中国人不应该害怕暂时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进取的社会、理性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中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该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这次青岛博物馆之行,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

博物读后感(篇2)

观秦皇岛玻璃博物馆有感:走进传统玻璃工艺

2155131卓思江

我参观过各种动植物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高科技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玻璃博物馆。也许事物离生活越近,人们就越难感知它们所包含的艺术。不过仔细想想,这玻璃不就是离我们最近的艺术品吗,从最常见的水杯到高大上的玻璃建筑,艺术无分贵贱,其中都饱含着古现代人民的精神结晶。

秦皇岛市的玻璃博物馆坐落在靠郊区一个偏僻一点的地方,设立在一座从外面看起来很老旧的厂房,但交通还算便利,当地人还是熟识这个地方的,同行的伙伴在门口拍摄了一张合照便开始了我们的玻璃博物馆参观之旅。

刚走进博物馆,画风突变,眼前就是一面超大的中世纪的教堂彩绘玻璃墙,散发一股浓郁的富丽堂皇之感,几名同学不禁发出几声惊叹。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古代玻璃、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中国当代玻璃工业和辉煌的玻璃艺术。

每个部分都设置在不同的房间里,每个角落都能给人新的视觉冲击。

进入博物馆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系列古代西亚玻璃制品。友好的讲解志愿者免费讲解美索不达米亚玻璃生产的传奇。继而看到的便是重现的古时玻璃匠制作及售卖玻璃制品的场景,大家像身临其境一般,气氛都变得热闹了起来。再转上楼,视觉也转为了现代,展览柜里的电视**着各种玻璃制作的生产流程,我们更近距离感受现代化的玻璃制造工艺,有机械化生产,也有还是人为的吹制工艺,在超高温的厂房内“玩弄”着各种玻璃,我们也不禁为这些不辞辛苦的工人们捏一把汗。

再下楼就是古今中外各类艺术家优秀的玻璃艺术品的展示,记忆最深的里边还有一个大型的玻璃万花筒,顿时勾起了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争相要抢着看时的情景。再走出就是放的一些可供购买的小玩意,几个女生都被那些玻璃制的娃娃吊坠吸引过去,大家最后在留言板中签上名作终,结束了这次旅行。

我喜欢博物馆的前言:玻璃是地球文明的神奇瑰宝,晶莹剔透,有着千姿百态。这个流光溢彩的“精灵”,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喜悦,带来了温馨,带来了美好,带来了未来……

博物读后感(篇3)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于2006年1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命名,是全国唯一一座经国务院批准的全面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其座落于盐城市区古代著名的人工运盐河——串场河与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间,馆区占地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最高奖“梁思成”奖获得者程泰宁先生担纲建筑设计,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了馆名。

2009年4月,经盐城市**批准,与盐城市博物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现有三处馆舍:主馆“中国海盐博物馆”、老馆“盐城市博物馆”、省文物保护单位“陆公祠管理处”。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盐被赋予“生民喉命”、“国之大宝”的盛誉。因为具有特殊功效的食盐不仅支撑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创造了一个集名菜于一身的中国美食大国。重盐效益也保证了国家的运转。几千年过去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至今人们仍未发现能够取代盐的物质,食盐仍居调味之首,工业盐作为氯碱化工之母,成为玻璃、陶瓷、电子、航天、石油钻探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古代社会,“天下之赋,盐利居半”。自春秋时期齐国实行“官山海”起,盐利成为历代统治者视野中致命的**。

海盐的生产、流通被垄断,实行专卖专营,甚至军事管制,其目的就是获取高额的税收以备军国之用。史实上,海盐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史,已经融入到国家管理体制和税收体系中。更因为这种咸味的渗透,这段特殊的文明史透析出垄断的苦涩,回味悠长。

在我国东南沿海盛产卤水的土地上,盐民们用火艺术提炼出了海水的结晶,实现了盐商的富饶梦想。勤劳朴素的盐人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盐文化。一些来自盐民并长期接触盐民的知识分子,对盐民的苦难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悲悯地记录下自己的血泪、感情和感受。这些作品成为我们看到这个伟大群体的窗框。

“淋卤煎盐”分为四个步骤:备柴、晒灰、淋卤、煎盐。首先,准备柴草作为燃料。

然后,在滩地上铺上用茅草制作成的草灰,吸收盐分,次日扫起。将充分吸收盐分的草灰放在灰池上压实,然后用海水喷洒,浓度较高的盐水流入井坑。验卤达到需要的浓度后,将盐卤置于铁盘或竹编的盐盘或锅“钅敝”上煎煮成盐。

“晒海成盐” 即利用风力和阳光蒸发成盐,产量高,耗能低。这是盐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创造的一种新的制盐方法。先后经历了池晒、板晒、滩晒。

池晒、板晒同样需要备柴制卤,盐卤达到合适的浓度后,最终在池内或者板内暴晒成盐。海滩干燥是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海滩形状和池栅循环,使海水蒸发,由浅变厚,最后结晶成盐。

“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是公元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初次踏上中国盐城这片古老大地时的感慨。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们以“近海之利”“煮海为盐”。

秦汉时广大沿海地区已因盐利兴起一座座城市。于汉元狩四年(前119),盐城就以其兴旺的渔盐之利立县盐渎。东晋时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

唐宋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盐城已发展成为中国东南部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税成为国家税赋的重要**。元代时“两淮盐税甲天下”……盐城的盐业在历史上对国家财政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盐城仍是中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陶霞

博物读后感(篇4)

历史如同一杯韵味浓厚的香茗,任时间轻轻地晃动茶杯,任沉浮浅浅地打开旋窝,而那倔强的菊花瓣,经历时间的风雨,至今盘旋着不肯沉没。因为他们的固执,他们现在被放在这些展柜里供世界评论。看到馆里的一句话:

回顾历史也是创造未来。想起余秋雨老师在《行者无疆》里的一些片言只语:“文化无界,流荡天下,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主要取决于他的吸引力”,“就一座城市而言,最好的文化建设是机制,是气氛,是吐纳关系,是超越空间的策划能力和投资能力”。

而柳州历史博物馆,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雄心壮志。

写在后面的话:柳州历史博物馆,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那些先进的感应、语音控制设施、多媒体显示,运用现代科技来表达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但更让人难忘的是工作人员的热情、善谈。从他们的话中,我感到一种自豪和自豪。因为他们是历史标符的守卫者。

博物读后感(篇5)

毛中特作业班级:电化学

姓名:吕菲菲

学号:***

上周日,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完后,我对我们的中国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深厚灿烂的河南文化!

河南地处中国腹地,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把河南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还创造了河南博物馆,一批令人注目的文物收藏。

我们参观了3层,从进入大厅的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到3层的种种,拍了很多**,也许会了许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在三楼的地**有一个水晶球。走近它,你可以从四楼的顶部看到图像,好像里面有一幅太极图。用手触摸时更加神奇,明明看到的是摸到了它但是还差一段距离才真正碰到它,抬头向上仰望装饰的象是银河系的天空一样,星空璀璨,构思巧妙,让人惊叹。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这里有甬钟,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甬钟是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也是寺庙祭祀和宫廷宴请不可缺少的礼器。

看看介绍。这套钟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了。甬钟具备了7声音阶结构,能够跨越四个半八度,可以演奏我们现代各种各样的旋律,它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大、音域最广的一套甬钟。

河南省博物馆的玉、骨、金、银、石雕、钱币、书画等都是值得称道的。收藏的玉器,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到明清时期,都不尽是精美的作品。特别是永城玉山汉墓出土的金玉衣,是最早的一件。

收藏汉画、佛像、砖雕等浮雕、圆形雕刻等古代雕塑作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砖雕、田延和造像、刘根造像、鲁道明造像、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

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它是用鹤类动物的腿骨制成的,可以钻7个声音孔。第6孔和第7孔之间还有一个小孔,用于调节音差。

经测试,用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贾湖骨笛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乐器,而且被专家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五音或七音**,而且可以演奏富有变声性的少数民族或外国**。

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诞生无疑将有助于我们研究汉语和乐器的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不愧被誉为“中华**文明之源”

在金银器物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金简和邓州福圣寺地宫出土的金棺、银棺,都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珍品。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很喜欢玉器的。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个小的玉类的装饰品,上面还带有兽类的图案。其实,玉是古今人们的爱和崇拜。它不仅用来做装饰品,还用来祭祀天地祖先。

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玉放置于人体上,可以使人的精气不致外泄,这样就能保持尸骨不腐,期待来世再生。汉墓出土的金玉衣是中国最古老的。还有很多唐代的“唐三彩”,唐代以胖为美,不但美女丰盈,就连马匹也是肥嘟嘟的,观音菩萨也有三道表示胖的浅浅的线。

象牙萝卜和象牙卷心菜是用整个象牙雕刻而成,并用特殊工艺着色。此文物保存至今已有2000年。两件艺术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备。

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连萝卜上面的根须,和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

其实,乍一看,还是有些不同的,只能说太像似了。

其中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里还有清明上河园的模型。对于自己这个开封人,还是值得骄傲的提的。这种模式有600多人,各种各样的人,显示了当时中国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模型是其下方陈列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我们就好像看见了千年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

总之,参观河南省博物馆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和厚重,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已经中国人!

博物读后感(篇6)

古典,就是古代的精华。唯美,既是追求绝对的美。

今日,当我参观过《古典与唯美》这个展览后才略微体会到这两个词的含义。

进入展厅,一座摆放在正中间的,且并不大的黑绿色雕塑作品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快步走上前去。这雕塑着是在一个山坡上,一位青年男子,他骑在一个半人马上,一手握利器,一手紧掐着半人马的脖子,目光里透着几分怒气,正朝着半人马砍去。

而半人马面色显得十分狰狞,像怎么也摆脱不了青年的拼打。

这真是一件带有紧张气氛的搏斗场面的作品啊!再看介绍,这件作品是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巴里创作的。原来这位英勇的青年男子就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特修斯,而那匹半人马就是比耶纳。

难怪当我欣赏这件作品时,总觉得这件雕塑有一些独特的希腊美。

告别巴里刚刚带给我的紧张联想,然后让我停下来欣赏这幅镶嵌在华丽金色画框中的母爱画面。

画中是位西方的中年女子,怀里躺着一位睡熟的婴儿,母亲还抱着一只绵羊,用绵羊的尾巴用来当婴儿的被子。母亲双眼充满着爱意与慈祥,漫步在草坪上。多温馨的一幕啊!它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想我妈妈一定是这样爱我的。

这幅画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布格。从这幅画中,我感受到唯美主义的触摸和温暖。作品名叫《纯真》,这幅画真不虚此名,让人似乎沉浸在回忆母爱的记忆当中,久久回味着……

虽然我对西方雕塑和绘画知之甚少,虽然我缺乏很多艺术细胞,但这次展览所带来的艺术享受和美妙感受,增加了我对西方艺术的了解。我不仅收获了视觉盛宴,还略知一二古典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含义。今日真不虚此行,我为今天的收获,感到格外的高兴。

博物读后感(篇7)

上周六,我和同学参观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的河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这次访问,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感受到了深厚灿烂的河南文化。

河南地处中国腹地,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把河南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还创造了河南博物馆,一批令人注目的文物收藏。

这所博物院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院,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文明历史。它的展品分布在主展馆

一、二层八个展室内,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和《国之重宝馆》。虽然时间紧迫没有看完所有的展览品,但是我们对博物院还是有了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我们去精品展厅对面的草坪。中间是一个14平方米的喷泉池。水池的四角各有一棵垂柳,柳条一直垂到地面上,微风轻轻吹来,柳条轻轻摇摆,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博物馆的保安告诉我们喷泉是11点55分准时开放的。

我们在池边等着,看着池子里的几朵睡莲,带着红白相间的荷花,远远望去像一个小烛台,我们身后真是迷人的是一个长约5米、高约1米的透明艺术玻璃。上面前文简明扼要的介绍的中原地理,政治文化,经济及文物精华。

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基本陈列室,《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国之重宝馆》。展览精选河南古玉器、河南淅川楚国墓园青铜器、石刻等文物,分不同类别向观众开放。

而《天地经纬》展览则是从古代天文学、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观众进行科普教育,有多种可供参与的模型与仪器。中原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震撼,将使观众精神升华。

河南省博物馆的玉、骨、金、银、石雕、钱币、书画等都是值得称道的。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特别是永城玉山汉墓出土的金玉衣,是最早的一件。

收藏汉画、佛像、砖雕等浮雕、圆形雕刻等古代雕塑作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砖雕、田延和造像、刘根造像、鲁道明造像、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

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金银器物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金简和邓州福圣寺地宫出土的金棺、银棺,都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珍品。

馆内珍贵藏品有莲花鹤方壶、骨笛、云纹铜板、象牙萝卜、象牙白菜等。其中,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是我最喜欢和最迷恋的东西。这两件艺术品的造型和精神都很自然。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连萝卜上面的根须,和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

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真是美丽极了。据说具有代表的作品是莲鹤方壶,此精品够思新颖。

设计巧妙。集清新活泼与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品之象征。其造形复杂,是春秋时期青铜器分范合铸的工艺代表作,与龙耳双壶相比一南一北,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

当然,博物院还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共九件宝物。

贾湖骨笛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乐器,而且被专家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五音或七音音乐,而且可以演奏富有变声性的少数民族或外国音乐。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个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它的诞生无疑将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国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于1990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出土。它长20厘米,茎13厘米。它是西周晚期的一件艺术品。剑身是铁质的。铁剑体与铜芯相连,铜芯嵌于玉柄中。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

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时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分别对应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体的发现,推动了我国200年的炼铁历史,标志着铁的社会生产力的新代表已经萌芽,宣告了封建社会的到来。

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在九宝中,我觉得最深刻的是四神运图: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云纹,是中国保存最久、最完整的壁画。这幅西汉墓壁画比早晨的壁画早了600多年。

国家档案里就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它。站在它的面前,安静的展厅只有从别处传来的隐隐人声,感觉自己好像就要被四神兽带着踏云而去了…十分壮观么!

在馆内,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有一个唐三彩的头像,远处看,很像刚出现的“囧”字实在是太搞笑了。

中原之地,所有的英雄都在追逐鹿,这显示出发生了多少变化。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英雄史诗!

河南省博物馆还拥有恐龙蛋化石2000余件,居世界博物馆之首。另有部分珍贵的近现代文献、文物,其中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物一样,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博物院已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地方,同时,许多文化节目也在博物院内举行,让博物院不仅仅成为了古代文物的陈列地点,同时,也是现代的流动站,让博物院真正的活了下去,而不是成为了一个死物。例如: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增强团员青年意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廉政文化”读书活动,厅直团委开展“文化旗帜、青春力量”主题演讲比赛。

同时,博物院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集结地点,在校园文化日,开展以“牵手博物馆、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文明。

通过这次观光,我更好了地解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明和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这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这些艺术品不仅倡导了固有文化、提倡了学术研究、增长了民众知识,还促进了社会文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从前,从而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在观看了这些艺术品之后,我了解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奋进,突然间感觉摆在我们面前的已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是华夏儿女!

博物读后感(篇8)

三楼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展馆,就是陈列一些以天津为主的近代的文物,讲述一些近代的>故事。有当年中国被侵略的时候留下的各种租界界桩,一些当年的枪支器械,一些领导人的荣誉勋章,一些近代工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感兴趣这些工业品,他们独特的外貌似乎能让我看到当时的生活气息,巨型的钢铁铸造机仿佛能让我感受到那灼烧的高温,烧的发红的钢铁块,汀汀淌淌打铁声;织布机也好像依依呀呀可以运作了;最搞笑的是婴儿车,四个轮子无比巨大,笨拙的车身上方直起了唯一可以看出是婴儿用的帐篷帘,这样的不具美观的搭配是工业初期的形态,就是这样笨拙的形态却让我感觉到了它的可爱,也许是因为它是个婴儿车,它曾经承载的小生命使它本身就变得可爱起来。还有当时的照相机,不禁想到这庞然大物在那个时代给人们带去不少恐惧吧;还有留声机,香烟,处处存在的洋人气息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当年的一个殖民聚集的城市。

这个展馆还为当时人们从事的职业做了一墙的泥塑,什么玻璃匠啊,接线员啊,卖水者,舞女等等五花八门,我好痴迷这一墙的泥塑,每组雕塑就好像讲述一个故事,我一个一个去观察,在这驻足了很久,不是室友脆我,真不想离开。一会附上能拍摄到的泥塑的所有图片,好喜欢——这个展馆的最后放着毛爷爷开国大典的时候穿的衣服,吃了一惊,这都能搞到,不应该陈列在北京么?

四楼是个临时展厅,非常的无聊,就搞些什么改革开放之后的图片啊视频什么的,转了两分钟就出来了。看着宣传页上印着这层还有个什么未来大厅想去逛逛,想着会不会看到什么当前先进的科技,对未来的模拟也不错,后来找了半天发现那个很大很高什么也没有的大厅就是未来大厅,没有展品,未来大厅只是这个厅的名字而已,失望吧,是的,名字取得真好。

失望之余想着去看五楼,宣传页上把五楼描述的那叫一个好,什么青蓝雅静,寄情画境,线走风姿,聚赏珍玉……五楼馆没开。我觉得这是博物馆故意搞个文艺的五楼吸引我们往上攀登,那就拜托下次能让我们被勾引之后'满载而归'。

这就是那天参观的所有,拜这个特殊的日子所赐,整个博物馆里到处都是小孩,在这里面就看出差异了。有的大人是把这当做教育孩子的机会,认真给孩子讲解,丰富孩子的见闻;而有的就把这当游乐场了,小孩各种疯跑,跑累了就找爸爸妈妈坐下,拿出自带美味食品,开始吃。这父母何必省那钱呢,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多好,孩子更开心,笑笑更健康——

差不多了,也不扯废的了,至此结束。 《>》

博物读后感(篇9)

今天我和我们宿舍的一块儿去了河南博物院,其实在五一的时候就准备去看看了,一直凑不到时间,终于,在今天我见到了这所伟大的具有综合性代表的博物院。这所博物院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院,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文明历史。虽然时间紧迫没有看完所有的展览品,但是我们对博物院还是有了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郑州博物院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室,它位于碧沙岗公园内的国名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烈士祠堂,为1982年8月冯玉祥所建,馆舍占地433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砖木仿古代建筑。

我们去精品展厅对面的草坪。中间是一个14平方米的喷泉池。水池的四角各有一棵垂柳,柳条一直垂到地面上,微风轻轻吹来,柳条轻轻摇摆,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博物馆的保安告诉我们喷泉是11点55分准时开放的。

我们在池边等着,看着池子里的几朵睡莲,带着红白相间的荷花,远远望去像一个小烛台,我们身后真是迷人的是一个长约5米、高约1米的透明艺术玻璃。上面前文简明扼要的介绍的中原地理,政治文化,经济及文物精华。

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基本陈列室,《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国之重宝馆》。展览精选河南古玉器、河南淅川楚国墓园青铜器、石刻等文物,分不同类别向观众开放。

而《天地经纬》展览则是从古代天文学、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观众进行科普教育,有多种可供参与的模型与仪器。中原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震撼,将使观众精神升华。

馆内珍贵藏品有莲花鹤方壶、骨笛、云纹铜板、象牙萝卜、象牙白菜等。其中,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是我最喜欢和最迷恋的东西。这两件艺术品的造型和精神都很自然。萝卜从深到淡红色,直到底部的象牙白很自然,连萝卜上的根,还有胡须上的泥土都没有清理干净,都能看得很清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

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真是美丽极了。据说代表作是莲花鹤方壶,够新颖的。

设计巧妙。集清新活泼、凝重神秘为一体,郭沫若先生成为时代精品的象征。其造形复杂,是春秋时期青铜器分范合铸的工艺代表作,与龙耳双壶相比一南一北,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

当然,博物院还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共九件宝物。

在九宝中,我觉得最深刻的是四神运图: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云纹,是中国保存最久、最完整的壁画。这幅西汉墓壁画比早晨的壁画早了600多年。

国家档案里就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它。站在它的面前,安静的展厅只有从别处传来的隐隐人声,感觉自己好像就要被四神兽带着踏云而去了…十分壮观么!!

在馆内,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有一个唐三彩的头像,远处看,很像刚出现的“囧”字实在是太搞笑了。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博物院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地方,同时,许多文化节目也在博物院内举行,让博物院不仅仅成为了古代文物的陈列地点,同时,也是现代的么流动站,让博物院真正的活了下去,而不是成为了一个死物。例如: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增强团员青年意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廉政文化”读书活动,厅直团委开展“文化旗帜、青春力量”主题演讲比赛。

这次演讲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谈感想,抒豪情;展风采,立壮志;表决心,绘蓝图,充分展示了河南博物院青年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博物院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集结地点,在校园文化日,开展以“牵手博物馆、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文明。

通过这次观光,我更好的了解到了我们祖国先祖的古代历史文明,也让我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这能让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得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倡导了固有文化、提倡了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而且还促进社会文明,让我了解从前,从而更好的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在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文明之后,我了解到了古代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奋进。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我还应当在这件艺术品上了解到更多更好的感受,以促进我以后的发展,同时让我也对祖先们有了更深刻的敬仰之情,对现在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不都经历过这三个领域吗?人生的三个境界是指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今天参观的过程,好像把这一过程浓缩在了一天,让我有了独特的感受。

有的写得过于罗嗦了,而“感”,是我自己写的,肯定会不那么令你满意,前面的“观”是在网上找的,“感”,你在自己想想,能加的加点,“观”你看哪些该删就直接删了吧。嘿嘿。

博物读后感(篇10)

到达上海博物馆之前,对上海博物馆没有多少了解,对它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我是抱着一种为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的,只想着去稍微看看,拍几张照片回来再写些感想应付一下作业,甚至给自己定好了时间2个小时要搞定来回路程和参观,进入了展馆以后,才发现自己一开始想得太简单了。

离博物馆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看到了矗立在不远处的博物馆,当看到那个建筑的时候,虽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却能感受到那份稳重,感觉那儿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很亲切的feel,开始有点迫不及待。(回来后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那个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整体相对来讲是,高大时尚)。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有很多旅游巴士,还有很多游客,包括很多外国人,他们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国际博物馆,里面的东西肯定没有他们最初想想得那么简单。

便抱着好奇的心态边欣赏着广场的花秾草绿走向博物馆。

在南口,我首先看到了楼前上海博物馆的简介和空间布局,大致了解了不同博物馆的位置。当进入门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那样的环境有些陌生,也没想什么就“钻”进了第一展览馆,这是个临时展览馆,现在展览的是“毛利人的世界”。据了解,毛利人是新西兰土著人民。公元13世纪,这些先驱者登上了这片陌生而美丽的土地。他们周游各地,很快就熟悉了前所未有的植物、鱼鸟和矿产资源。

毛利文化古老、神秘、丰富而独特:雕刻、编织、纹身、神话每一个都包含着毛利历史的足迹。入口看到的是一块生命之石。毛利人认为,一个地方的山、水和森林的活力可以凝聚成石头或其他物体。生命之石就是这样一种载体,毛利人认为它是部落领土的守护神。

先附上两张毛利的石器、玉石等总览图:

可见,毛利有很多木、骨、玉、石和织品。在这个展览馆里,这种样式的编织包是我最喜欢的,据了解,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毛利编织匠们很早就能根据叶子的颜色、长度、纤维含量,以及精细度和柔软度识别各种不同种类的亚麻,并加以配置、染色,有些还会编入鸟类羽毛,再加上精致的做工,就有了各种漂亮的编织包。

由于毛利人的生活环境,他们利用岩石和矿石,生产各种石器和玉器。典型的石器有:凿子、石扁棍等,玉主要是装饰品、玉扁棍等,据说对于毛利人来说,死在玉扁棍下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玉石首饰中,吊坠最为典型,当然,吊坠是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其中最常见的是钩型吊坠,有些甚至是由鲸骨制成的。

接下来就是比较精致的各种木雕了,比如议事厅后墙木雕版、木雕面具、独木舟的雕饰、还有一些精致的小饰品,下面看几张照片吧,

鱼形吊坠带盖碗

石扁棍锛

玉石棍玉石吊坠

独木舟水瓢木雕板

刺青人面木雕船上雕饰

还有很多其他的照片,就不一一展现了,有时候对一些事物感兴趣似乎无法用言语表达,一些石器、玉石饰物、木雕、一眼看去就被吸引了,无论是质地还是做工,心中还是挺佩服毛利人在那个年代能制作出那么多好看的东西。参观完毛利世界后,我参观了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博物馆和雕塑博物馆。只要了解一些历史的人就可以知道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是古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去参观了就可以知道青铜馆是上海博物馆里最大的一个分馆,里面的文物多不胜数,从萌生期到鼎盛期,再到转变期和后来的更新期,经历了将近14个世纪,青铜器一直经久不衰。

在青铜馆里参观,可以很明显地感觉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行外人,包括之后参观的陶瓷、印章、绘画、书法等馆,都只能说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没办法深入解剖,对于青铜器,我只能说有些我看着就觉得喜欢,看着觉得舒畅,无论是从质地、雕刻的花纹等,喜欢有种说不出的理由,再秀几张我比较喜欢的器物的照片吧:

镶嵌十字纹方斧青铜方罍

青铜觥随后参观的是雕塑馆,里面基本都是佛像、观音像等,虽然有些挺精致的,但由于不太感兴趣,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就附几张照片吧:

我最喜欢的展览还是第二展馆临时展览的亚历山大·佩里耶的画展,看了他的画,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专注于他的画中时,我感觉自己似乎融入了那些画中,云朵的飘逸、湖泊的平静、夜晚的静谧、山间的气息,感觉自己的心灵顿时有种被净化的感觉,刹那间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作为一个风景画画家,日内瓦艺术家亚历山大·佩里耶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日内瓦湖、萨莱沃山、勃朗峰和普拉得利峰几个主题的创作,日复一日地描绘这些主题在不同季节中光影和气氛环境的变化,这种对相同风景进行重复解读的手法令人联想到印象主义,但他得创作手法不尽相同。他先是运用了点线的绘画技巧,后来逐渐放弃了点画和分色的技法,创造了一种更加自由的技法,即色线分离,确立了他的独创性和现代性。

佩里耶从未试图把风景最美的一瞬精确地画下来,而是向人们传递他内心所看到的风景,正如他本人说的:“如果有人看完我的展览,带着这片在大自然中带给我的快乐的光线和氛围离开,那么我就能心安理得地在宁静中充分享受生活。”是的,他的画达到了他所要的效果,看完他的展览,也许无法记住他每一幅的内容甚至是标题,但是看完后的那份感受始终留存在内心,安然、平静。

不过很可惜,这个展馆不允许拍照,只偷偷地拍了几张张,由于角度不好,可能拍摄的效果不是很好:

后来,我参观了陶器博物馆,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物品之一。展馆从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从泥土制作的器物到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到东汉前期的青瓷、隋唐以后的白瓷、到13世纪的黑釉、青白釉和彩瓷,以及后来元代又有景德镇的成熟的青花瓷,再到了明、清景德镇不断有名品迭出成为举世公认的“瓷都”。当时景德镇是中国瓷器工业的中心,生产各种彩色釉料。

由于当天去的时间限制,陶瓷很多都没有看得很仔细,相对于青铜馆、印章馆等其他馆,我对陶瓷还是颇感兴趣的,确实有很多好看的陶瓷制品,不过我最喜爱的还是唐三彩以及景德镇烧造的各类陶瓷了,加上因为景德镇是江西(我的家乡)的城市,感觉颇为亲切,所以在景德镇陶瓷那块展览区域停留了较长的时间,景德镇的陶瓷无论从质地、花纹图案、雕刻等方面来说,它驰名于海内外是当之无愧的。

接下来是书法博物馆。从甲骨文的角度,可以看到金文、秦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古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汉字的演变和人们在记录和书写这些汉字时对美的探索。

看书法展就想起我小时候看着爷爷写的一手好的毛笔字,我也吵着说要学毛笔字,先描红后学大字,结果没几天就放弃了,现在想想,觉得书法真的可以从小学起,不仅可以练一手好字,还可以修身养性。

印章馆也粗粗地看了。可见,私章是个人的证据,公章是权力的象征。还知道文人书画上有了印章会更具收藏价值。

通过对展厅展品的介绍,我学到了印章术语、篆刻艺术、印章材料等知识。甚至自己也有想要去刻一个精致的小印章的冲动了。

接着就参观了绘画馆。导言说,中国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种以毛笔、墨水和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主义,运用透视法和明暗法来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要求在一定光源下产生物体的色彩效果。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最大区别。

欣赏了馆藏珍品及介绍,至少是增长了一点基本常识。我以前只道中国最著名的传统绘画是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其实还有院体画、文人画、丹青、写意等。我特别喜欢几本花卉册和山水册:

然后我参观了四层钱博物馆、玉器博物馆、明清家具博物馆和民族工艺美术馆。玉器馆有几样展品挺喜欢的,其他馆便是大概看了一下。

从入馆到离开,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但还是很多东西并没有看得很仔细,后面的几个馆都是匆匆得看完的,不过总的来说,收获还是挺大的,不过只参观一次只能了解到一些很浅显的东西,还停留在外表,觉得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多去几次,每次可以专注于某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展览馆,去深入了解某一门艺术。想起参观前,一直抱怨着老师还布置作业参观什么展览馆,参观后,觉得这份作业很值得,不过由于时间没计划好,可能整篇观后感停留在很浅显的外表赏析,以后自己还会去多加了解的。

博物读后感(篇11)

星期天,我们嘉兴晚报小记者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

一大早,我们先来到教室等带队老师的到来。老师来后,我们排好队坐上大巴车,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旅程。在大巴车上,我感觉很是无聊。我东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在吃东西,还有的在玩电子游戏……。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馆。我像是被关了多年后终于获救的“犯人”兴奋的从大巴车上“冲”下来。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觉和坐大巴车的感觉截然相反。博物馆里好玩,有趣,关键是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仿佛给大脑又可打开一个新的关卡;而坐大巴车很无聊、没劲。

从大巴车上下来后,导游给我们先介绍了一些博物馆的外部特征及参观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我们的参观之旅就真正开始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起源之谜”展区。这里有许多发明家发明的望远镜,显微镜展品,还有很多关于地球是怎么出现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现的,等等只是信息。穿过“起源之谜”展区,我们来到了“生命长河”展区。这里有许许多多动物标本,有熊、狼、鸟类、猴子…….,但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恐龙。只见一只巨大的蜿龙吊在半空中,摇晃着又长又粗的脖子在那叫着。看完这些标本,我们来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样静静地趴在地上;鱼和水母很有趣,鱼儿们摇晃着尾巴,一会儿在珊瑚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在水里打闹、玩耍。看完这些,导游将我们领到“生存智慧”展区。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小动物们的聪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鸟为了吃到躲在树洞里的小虫子,会找一根带杈的数值将小虫子捅出来;兰花螳螂为了躲避天敌,会将自己伪装成兰花的颜色……看到这些我们小记者们都赞不绝口,议论纷纷,那场面热闹极了。再往前走,来到了“走进非洲”展区。这里有许多非洲的动物,大多数都是肉食动物。这里还有许多娱乐项目,但我最喜欢玩“点松果”游戏。由于时间不早了,我们看完“走进非洲”展区后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每个展区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博物读后感(篇12)

星期天,我和妈妈和姐姐还有阿姨小静,去地质博物馆,那里非常好玩。我们看见雷龙的模型,雷龙真的好大!我问妈妈雷龙吃肉还是吃草?妈妈说:雷龙是吃草的。哦原来雷龙吃草不吃肉,我还看见金矿石了,和梅花玉,我进到博物馆的时候,感到很凉爽。我看见了恐龙骨头,也看见了玉,和以前古代用的房子,不过房子只是个模型,我们几个小孩在一二三楼玩抓人,我的运气很好不是抓的,小静是抓的,当她看见我的时候,她一眨眼我就不见了,因为我一蹲下,椅子正好挡着我,所以她一眨眼我就不见了,我们来的时候游客很多很多,我们抢了几个座位,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就继续去玩了。那里真的很好玩,这个博物馆是我第一次来,妈妈阿姨给我们每人买了一瓶饮料,作为纪念,要走了,我还没玩够,就要走了。这个叫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我们坐地铁去,坐地铁回,那很好玩,下次有时间,我们还去。

博物读后感(篇13)

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则是《子衿》这首古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诗经郑风子衿这篇文章为据所做的这首乐曲让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如临其境,像是看到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时的焦急、喜悦、心烦意乱的动人场景。那由琴声、鼓声、编钟声、箫声所组成的动人乐曲,让人感怀不已,久久难忘。

**中无尽的思念,不仅吞噬着人们的鲜血,更像是一股巨浪。同时,它是甜蜜的,深邃的,无尽的。聆听着一曲曲犹如天籁的华夏古乐,我深深的感到流行**真的没法和中国这些历经千年留下的珍贵**相比。那由简简单单的古代乐器所发的乐声,已经不是简单的乐声,其包含的是中国是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千年来我国古代先贤、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深深的感情流露。

这一次的华夏古乐之旅,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感觉获益良多。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古代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曲已罢,意未尽,想再欣赏一遍,怕又打扰了刚才的意境。然而无论如何,我还是来过这里,聆听到这么美妙的**,自己也有很多收获,自己理应知足。尽管我们不知道古人在没有留下声音的情况下是怎么来演绎这样的情感的,但是艺术也好,文学也罢,不过都是**于生活的感受,只要我们能有所感念,不必拘泥于他的手法和形式的表达,我想这才是老师让我们能听这次华夏古乐表演的真实目的吧!

轻轻地我离开了,当我轻轻地走来,当古老的钟声响起,我不知道我在**,也许我在那个永恒的梦里。

博物读后感(篇14)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做梦都想拥有一个系统了解北京历史与文化的机会,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们来到坐落在长安街的新首都博物馆,开始了我们的首都文化之旅。

想象中的首都博物馆应该是古色古香的,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好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新建的首都博物馆颠覆了我们的预想,它充满了现代化气息,雄伟的建筑,现代化的设备让每个参观者惊叹不已,留连往返。

走进展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牌楼。牌楼可是老北京的象征,据说,西四、东四的命名就与牌楼有关,因为它们分别是从西单、东单数过来的第四个牌楼。它仿佛是一个早已恭候我们多时的导游,引导我们向各个展厅前进,从书法、绘画、陶瓷、工艺、风俗、建筑、历史等方面了解北京。

书法展厅中的书法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很多作品都是在北京创作的。工整的楷书、飘逸的行草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体验,艺术的感受。展厅里还收藏着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的书法作品,看着皇帝们矫健的笔锋,回想着他们为祖国统一、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参观者们赞不绝口。

民俗展厅更为精彩。展厅里收藏着大量的实物展品,辅之以老照片和文字说明,就象一本介绍北京风俗民情的百科全书,系统地向人们介绍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鞭炮、年画儿透着北京人过年的喜庆,红盖头、花轿、喜床以及大量结婚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向我们诉说着北京人娶媳妇儿时的排场,风筝、各式各样的木制玩具仿佛把我们带回到爷爷奶奶们美好的童年时光,不同样式的院门告诉我们封建等级观念向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一切都那么有“说头儿”,一切都那么有“规矩”,很多“讲究”我听都没听说过,通过参观民俗展厅,真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俗课啊!

历史展厅的布置也很有特色,它将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各种多媒体设备结合在了一起,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寓教于乐,充分调动起参观者的积极性,给大家上了一节用多媒体教学的北京历史课。北京作为千年古城,五朝故都,各阶段都有大量的历史事件要去评说,各阶段都要大量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不必说战国七雄之一——燕国在这里创造出的辉煌,也不必说隋唐时期这里作为北方军事经济重镇的重要地位,也不必说元朝时这里作为世界上最繁华都市的气派,单说说在这里发生的几场城下之战就足以让人惊叹至极,从内心里钦佩这座几经战乱几获新生几创辉煌的不朽的城市以及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英勇的人民、无畏的士兵、机智的统帅。明朝时期的京城保卫战,一心“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率领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的卫戍部队,肩负着全北京“老少爷们”的.希望,英勇作战,直至击败瓦剌军队,让这帮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遭遇到了未曾有过的惨痛失败。展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模拟战场,置身于模拟战场中,我仿佛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聆听于谦那激动人心的演讲,感受生与死的考验,迎着蒙古骑兵射来的箭,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勇敢地冲锋,无畏的搏斗,直至杀死敌人,取得胜利。于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可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外,建筑展厅向我们介绍了老北京城的布局、城门的设置、民居的建设,绘画展厅用各个流派的绘画作品为我们展现了画家所想所见所闻的北京城,奥运展厅向我们诉说了全国人民为了申办奥运会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正当我还在如此美妙的艺术世界里徜徉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要闭馆了,于是,我带着一点小小的遗憾离开了首都博物馆。也许残缺也是一种美吧,就像老北京的韵味一样,让你猜不透,品不够。

博物读后感(篇15)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一班杨超

忘了是谁说的。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请去它的博物馆。我知道蚌埠博物馆离我家不远,但我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那里。也可能是我对蚌埠的感情还没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吧。

今年,我上了大学。暑假我没有那么多家庭作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所以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和一些高中同学去蚌埠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了解党。

走进蚌埠博物馆,在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七扇铜门,你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龙子湖公园。南北两边的楼梯像一条宽阔的手臂。铜门铜梯,若有所思,拥抱远方,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寓意蚌埠博物馆的博大精深。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蚌埠博物馆始建于1922年,至今已搬迁三次。第一个遗址位于禹会区北端,1938年迁至禹会区中部。1959年,它迁到了现在的位置,位于龙子湖畔。

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蚌埠博物馆大楼向东40米、下两层、上一层三个方向展开。

当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时,我看到一副巨大的油画。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

1889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时期,120年后。即使通过**,我也很难搞清出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

不管是鸦片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摆在我面前,我在历史书上留下了一串文字和一个黑白**。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在参观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复兴之路》。

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蚌埠市博物馆改扩建后新推出的第一个基础性展览。陈列通过100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400多张历史**,,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这是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伟主题的展览。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解放民族独立人民的历史责任;建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本次参观我真正认识到: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帝国主义欺负中国的时候,人吃不饱,却没有人低头!

就是发动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被欺负的!当日本到来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而且人民没有放弃!日本的中国老百姓想消灭所有人的意志!

但我们的意志不仅没有被抹去,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

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正视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

中国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曾经遭受的耻辱。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以前的人还是带着鲜血和意志来得!

这次访问使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我深感自豪,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自己以后要进一步充实自己,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和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杨超2011年7月22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货币读后感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货币战争》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例如,这些财团与美国官员串通,成立一个私人的美国联合机构,使美国政府无权发行货币。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时,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收入抵押给美国联合机构,并支付巨额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

  • w
    纯真博物馆读后感4篇

    发布时间:2023-11-17

    阅读要全身心参与:首先要用眼睛看,其次要用口舌朗读,再次要用内心感受,最后要用双手亲身实践。当我们阅读作品时,很多读者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读后感是指读完一本书后写下来的感想,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写读后感呢?今天栏目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与“纯真博物馆读后感”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在本网站中获取...

  • w
    高飞读后感精华

    发布时间:2023-10-22

    经过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的精心整理,这本名为“高飞读后感”的作品终于面世了,它引发了许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读完之后,我们应该仔细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相信我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您克服困难!...

  • w
    童年读后感精华

    发布时间:2023-10-26

    下面是小编特别挑选给您的“童年读后感”文章。书籍就像是一剂良药,可以治愈我们内心的“顽疾”,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作者笔下的生活深感向往。读后感是对读过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表达自己理解的体现。真诚地希望您可以来参考阅读这篇文章!...

  • w
    牛虻读后感经典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昨日看《牛虻》正到关键时刻……可是没有之后看下去。因为这个时刻,对于看一个故事来说是最美的,所以我期望它能更长久些。第一卷,年少的亚瑟是虔诚而完美。相信同志,相信意大利的民主,更相信上帝,以及它忠实的奴仆蒙太里尼神父。第二卷,发生了一个变故,这个变故改变的,不仅仅是亚瑟的人生,还有他那颗原本洁净无尘...

  • w
    冒险读后感(合集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读《红弟一生的七次冒险》有感穷其一生,碌碌无为,生命则如灰暗死寂的荒漠,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披甲而战,运筹帷幄,无畏艰险,勇往直前,生命则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定会跳动出精彩的音符,谱写出动人的生命赞歌。《红弟一生的七次冒险》就是这样一部探寻生命的意义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书。《红弟一生的七次冒险》是著名作...

  • w
    美丑读后感(精华3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万勿错过“美丑读后感”,它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令人惊叹的作品可与大家共同细细品味。读后感是一种感受和启示的文字表达方式,它来源于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甚至几句名言之后的心得体会。与每次阅读完作品后产生不同的观点类似,只有真正领悟到作品所传达的内涵,我们的读后感才能更富有意义。...

  • w
    读后感周记精华

    发布时间:2023-12-01

    今天推荐一篇网络文章介绍的是“读后感周记”的相关内容,我们为您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敬请参考。即使同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更别说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了,大家对于作品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感觉。观看过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