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现代主义诗歌教案(分享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现代诗9首的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五、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六、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
查看详情>>与“现代主义诗歌教案(分享9篇)”相关的文章
抗战诗歌教案(汇编十二篇)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教师要求学生多次诵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大,这符合诗歌的教学特点。
二、让学生在聆听比较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让学生聆听比较,比较歌曲《保卫黄河》和歌曲《黄河颂》的旋律有何不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其实,诗歌是歌曲的文字载体,学生只有读懂了诗歌,方能领会音乐的旋律和精神;记住音乐旋律,便记住了诗歌,两者相辅相成。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从容说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 “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查看详情>>与“抗战诗歌教案(汇编十二篇)”相关的文章
2025华兹华斯诗歌教案(集合十三篇)
作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精心准备教案至关重要。教案能够帮助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3篇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学情分析:
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一年级,大部分同学已经丢失了幼儿园的同伴,来到一个新的集体。一开始就会使这群天生活泼好动的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开始出现不爱说话、央求家长的陪同、课后去找幼儿园的玩伴或者静坐在位置上等情况,于是综合这些,开展了本次主题班队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敢于介绍自己,敢于相互交流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同学的喜爱,学会对他人的赞美,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4、在活跃的活动氛围中,认识新同学,找到新朋友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2、学会对他人的赞美,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找朋友》歌曲录音;
(2)《找到新朋友》ppt课件。
2、学生准备:
(1)自我介绍的内容做成若干张小名片
(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
(3)想好一句赞美某个同学的话
五、教学过程:
一)我认识的朋友多
1、老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你们一起来进行这次班队活动课,相处有一段时间了,你们觉得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快乐吗?能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你们高兴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刚入学校的这群一年级的同学们,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课间活动:观看一年级学生上学的情况,伴着歌曲《找朋友》进入主题
3、老师:同学们,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
4、做游戏
(现在呀,老师要请同学们来玩个小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那就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吧: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二)请你记住我
1、(课件出示:两个不熟悉的同学正在进行相互采访,有模有样的,真像个小记者一样)
老师:通过刚刚的游戏,我发现有些同学彼此之间还是比较陌生,现在,我们也来做个小记者好不好,像屏幕上的小朋友一样,走到你不太熟悉的那个同学面前,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询问对方的情况等等,相互采访)
2、相互采访过后,相互赠送自己准备好的小名片
三、我想和他成为好朋友
1、说一说:把自己最想要交的一个好朋友不说出他的名字,只描述它的特征(性别、爱好、长相等等)。
2、猜一猜:请同学猜一猜自己描述的人是谁?
3、演一演:请被描述的同学走过去,两人互唱《找朋友》的歌曲,希望能够成为好朋友。
4、赠送自己准备好的作品,表达想和他成为好朋友的愿望
四)夸一夸
在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以来,肯定有一个人是你比较喜欢的,想想,这些日子当中,你最想夸奖的人是谁,并说出一句对他表示赞美的话。(个别同学发言)
五)教师小结
那些能团结同学,互...
查看详情>>2025校庆诗歌教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校庆的经典诗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百年,一路风雨兼程的跋涉
一百年,一首催人奋进的诗篇一百年,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一百年,一段继往开来的历史一百年算不上沧桑,却也是砥砺漫漫风雨一百年后的今日你的笑容,比烟花与繁星还要绚烂光阴消逝,没有蚀去你尊贵的.容颜请允许我诗意地翻开一百年的画卷请允许我虔诚地倾听一百年的倾诉回溯您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重温您一路走来的铿锵歌颂
赤日如焰风雨如磐坎坎坷坷是你的历程风风雨雨是你的乐章面对沧桑楸树,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数十载你栉风沐雨日升月落,年岁轮回你披肝沥胆犹如征途中不朽的丰碑坚决执着犹如沙漠中不屈的旅人坚韧坚韧犹如平原上雄伟的高山豪情万丈百年韶华通中人
披波斩浪勇往直前攀枝折桂于各路赛场励精图志慨当以慷捷报频传在众多学科通中领导,薪火传承通中学子,英才辈出一百年的奋斗打造成教化品牌一百年的奉献铸就出桃李芳香敬爱的通中您的历史是一帘群星绚烂的夜幕您的将来是一片云蒸霞蔚的蓝天
我们,作为通中学子当接过通中百年不灭的火炬不懈奋斗,锐意进取用辛勤的汗水续写永恒的传奇百年通中我们为您祝愿!
我们跨过青春的起跑线
在那个叫卫东初中的清新校园
我们把最美的年华
倾洒在青春的花季
二十年已经过去
校园却总在记忆深处
往返流连
还记得教室里的书声朗朗
还记得年少无知的天真无邪
还记得情窦初开的懵懂缠绵
还记得追逐嬉戏的`尘土飞扬
青涩,是佳酿般久远的甘甜
成长,是夸父追日式的跋涉
校园旁的小河,是不是还波光粼粼
教室前的红梅,是不是还凌寒开放
宿舍里,是否还有促膝相谈的话语
午餐时,是否还有馓子青菜汤的芳香
月色里,是否还有煤油灯的光亮在摇荡
隔着千山万水
隔着岁月经纬
隔着人生壁垒
却隔不断心灵的融汇
母校,你让我们扬帆起航
母校,你让我们破茧梦想
冬去春来
时光荏苒
我们始终不曾将您忘记
哪怕零乱的碎片
也铭记心底
卫东初中
今天,我们回家了
听,春潮滚滚
看,百花绽放
还有一群游子的欢声笑语
正如二十年前的样子
a:日月穿梭,寒来暑往,七十年的时光,沉淀不朽的思想
b:星转斗移,花开花落,七十年的历程,谱写教育的华章
c:岁月流转,年轮不息,七十年的奋斗,点燃生命的焰火
d:风霜雨雪,披荆斩棘,七十年的拼搏,开创一中的未来
合:我亲爱的互助一中
请允许我欣然地翻开七十年的画卷
请允许我虔诚地聆听七十年的倾诉
回溯你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
重温你一路走来的铿锵歌声
a:一九四七年,你在简易师范的襁褓中诞生
b:一九五零年,你招收了初中八十三名学生
c:一九五八年,你拥有初高中学子九百六十六名
d:一九八五年,你才有了互助一中这个光荣的名字
a:七十年前,
先辈们筚路蓝褛,高瞻远瞩
在这片肥沃而荒芜的土地上
种下了八十三棵小树
种下了互助人民的殷殷期盼
b:七十年...
查看详情>>祖国颂诗歌教案13篇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是表达爱国精神的13首诗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加强学生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人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与本单元内容的逻辑联系为: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美,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通过欣赏这些诗歌,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1.诗歌先抑后扬,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读来使人荡气回肠。是朗读训练的极好范本。
2.由于学生对时代了解甚少,教读本文要注意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学生认知障碍点:对诗歌深刻内涵的理解,要联系时代背景材料。欣赏过程中,对诗中重要意向的分析,教师可用讨论点拨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生字词。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地背诵全诗,品味语感。
过程与方法 :
1、以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细心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
3、边读、边想,讨论提问,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
(2)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三、品读课文:
四、 赏读课文:
五、美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
七、畅谈感受:
八、教师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你能说出几句表达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古诗吗?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清写作思路。
自读课文:诗人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各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
根据你的理解,融入文章情景,声情并茂的美读全文,读出作者情感美和人格美。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学过本文,你最想说点什么
小结本课收获,升华情感。
1.背诵这首...
查看详情>>与“祖国颂诗歌教案13篇”相关的文章
现代主义诗歌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诗7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以纸船为凭借,进行习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游子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与依恋,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精品细读,领悟诗情,理解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童真雅趣,理解诗中的大胆想象。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理解体会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的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等音频资料、课件、作者相关背景材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母爱的歌曲、母爱的名言等和大家分享。出示课件
2、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纸船—寄母亲》。
3、学生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补充、整理。
4、出示课件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步朗诵,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课文用什么一个形象来表作者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2、自读诗歌,诗歌描绘了几幅图画,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图画的内容。 出示课件(叠纸船、放纸船、梦纸船)。
3、朗读全诗,注意停顿。(出示课件)
三、精品细读,领悟诗情。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母亲思念的?出示品读诗歌的课件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从来不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来是一直都这样,从不破例。“从来不肯”了体现诗人对母亲的深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时的冲动。)
在朗读中这个词应如何处理才能表现情感?
(这句话的重音也应放在“从来不肯”,“从来不肯”的语气要坚定而深沉。) “总是留着——留着”、“一只一只”:(表明所叠纸船之多,对母亲思念之深。) “每天”、“总希望”:(体现思念的执著、诚挚和永不改变) “含着泪”、“求”:(体现了思念之强烈已达顶点。)
2、三个小节在表达思念之情上有何不同?
讨论小结并板书:“思念之深——执著诚挚——强烈” 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领悟诗情)
3、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诗人要表现的情感?出示课件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出示课件读《纸船》加深体验。...
查看详情>>与“现代主义诗歌教案合集7篇”相关的文章
幼儿大班诗歌的教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织”的动作含义。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创编儿歌。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积极地自我表现。
活动准备
图片:蜘蛛、毛毛虫、小花猫、小麻雀。
儿歌《和大树做游戏》、黑板、画纸、幼儿照片。
大树挂图(用白纸遮住挂图上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教师出示大树挂图(用白纸遮住挂图上的小动物),请幼儿猜一猜树上会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用简笔画形式记录幼儿猜想的答案。
2、教师揭开被遮住的部分,和幼儿一起认识蜘蛛、毛毛虫、小花猫、小麻雀等。
——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动作。
二、学习儿歌,理解动词“织”、象声字“咻”的含义。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
2、学习儿歌《和大树做游戏》。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树上面的小动物,也学习了它们的动作,现在就一起学习儿歌《和大树做游戏》吧。
——师:小蜘蛛是怎么盖房子的呢?它的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师:“织”的意思是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小蜘蛛的房子是用丝建造成的,所以说成“织”。
——师:毛毛虫是怎么行走的`呢?(毛毛虫,爬呀爬)
——师:请幼儿想一想小花猫可以跳到树上面吗?(小花猫,树上跳)
——师:小麻雀是怎么飞上天的?(小麻雀树上跳,咻……飞上天)
——师:“咻”是什么意思?(它是象声字,模拟小鸟起飞的动作的声音)
3、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朗读儿歌。
4、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5、多种形式念儿歌。
教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
教师指图中的小动物,幼儿念儿歌。
教师念儿歌,幼儿做动作。
幼儿念儿歌,教师做动作。
三、创编儿歌。
1、请幼儿想一想树上或树周围还会有谁?(如蜗牛、松鼠、猴子、蝉等)
2、请幼儿想一想除了小动物可以和大树玩游戏之外,我们小朋友可以跟大树玩什么游戏呢?(藏猫猫、荡秋千、爬树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仿编一首新的儿歌。
活动应变
1、猜动物的环节可以不画简笔画,当幼儿猜中时直接揭示答案,并说出该动物的儿歌。
2、教师在创编儿歌环节中,尽量鼓励幼儿自己整理比较合理通顺的句子。
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用书中的儿歌旋律,请幼儿创编儿歌(例如:小蚂蚁,爬呀爬等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教师用纸筒和绿色卡纸制作一棵立体大树,将小动物图片制作成手偶,让幼儿边操作,边念或仿编儿歌。
环境创设
在主题墙的大树上,贴上幼儿画的各种小动物。
家园同步
请家长带着幼儿到附近走走,请幼儿找一找树周围有没有什么小动物,如蚂蚁、蝉等,并记录下来。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中告诉幼儿,树木不光是小动物的好伙伴,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森林。
与“幼儿大班诗歌的教案”相关的文章
诗歌家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课文,识字11个,学习笔画横折,学写“口”字。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仿写句子,用“是”说一句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祖国,爱集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识字11个,学习新笔画横折,学写“口”字。
2、初步学习仿写句子,用“是”说一句话。
三、教学难点:学习新笔画横折,学写“口”字。练习用“是”说一句话。
四、教具学具:词语卡片、背景图片、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你们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上什么?(白板出示背景图)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背景图,并且把句子说完整。
(我看到图上画了蓝天,五星红旗,中间有白云,下面有河水,河边有小花野草,还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耍。)
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这幅图的名字就叫做“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先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清字音。(左手压书,右手指字)
你们想读吗?(想)现在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或者旁边的同学,读完的孩子请坐直。
老师发现你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抽两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字音)
(三)随文识字
你们读得真好,词语宝宝们跳出来要和大家见面了。(准备词语卡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认识完后就贴在黑板上代替板书内容。)
白云,认识吗?(举手回答)全班读两遍,白云是什么颜色的?(白色)你还知道什么云?(乌云)。
小鸟,会读吗?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全班读两遍。
鱼儿,谁会读?后面这个“儿”字跟在“鱼”的后面要读得轻轻的,全班读两遍。
种子,谁来读?你真能干,“子”单独出现,读作三声,在“种子”里面要读得轻轻的,全班读两遍。(单独出现“种”)看看,老师变魔术了,现在谁来读这个字?恩,你知道它还有一个音读作?你太厉害了,读作四声,“种树”“种菜”。
一起来读一遍,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现在词语宝宝们要回家了,你还认识吗?(出示诗歌前四句话)这上面有四个小圈圈,代表四句话,我请一名同学来读一句。
(四)理解课文,随文识字
读得很不错,现在谁来告诉我,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在哪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卡片“蓝天”、“树林”、“小河”、&ldq...
查看详情>>语言诗歌怎么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诗歌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这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提升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批注
观沧海
曹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曹操及背景。
2.(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歌的音韵美。学生轻声跟读。
(3)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播放课件和录音
三、诗歌赏析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杯?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本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四、导入
诗歌文体知识:四句是绝句,八句是律诗。诗句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李白及背景见书中注释。
2.听范读,注意诵读诗歌时的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播放录音
六、诗歌赏析
1.“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
查看详情>>与“语言诗歌怎么教案15篇”相关的文章
语言诗歌怎么教案1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诗歌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夏天的情感。
2、引导尝试改编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朗诵诗歌。
难点:
尝试仿编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萌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都有什么变化?
在夏天里,老师听到过知了(可以模仿)的叫声,也听到过蝈蝈(可以模仿)的叫声,你听到过夏天里的这些声音吗?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欣赏诗歌内容。
出示画面,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答,教师出示)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这些动物的歌声汇集在一起,变成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朗诵,幼儿欣赏。诗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夏天的歌,在哪里?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
2)结合幻灯片,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方式依次学习第三、四段。)
一、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4、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
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
三、结束部分
引出诗歌名字《夏天的歌》
请小朋友在幼儿园路上仔细观察夏天还有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小朋友好吗?
活动目标:
1、知道幸福的含义,体验蜗牛享受幸福的快乐。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结合自己理解的“幸福”创编诗歌。
3、认识重点字词“蜗牛”、“幸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有观察过蜗牛的经验。
2、老师准备
大图书、录音机、大字卡(第⑧页)、歌曲《蜗牛和黄鹂鸟》的音带。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
2、歌里唱的是什么?你喜欢这只蜗牛吗?
小结:蜗牛一步一步地往前爬,你知道在它的眼中,什么事最幸福的事情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蜗牛的世界,感受一下它的幸福生活吧!
二、自由阅读。
将小图书发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观察理解画面内容。也可以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大图书阅读。
1、幼儿看大图书听录音,欣赏诗歌一遍,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
2、师幼共同阅读大图书。
蜗牛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很幸福?教师出示大字卡“蜗牛”、“幸福”。
3、教师小结:原来在蜗牛的眼中,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多么美好,有自己喜欢的花,有温暖的家...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