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0-14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2023-10-14 10:12:10

【#实用文#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分享十二篇)#】如何撰写具有内涵又简明的作品读后感?这本好书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为了记录感悟和体会,我们可以使用读后感的方法。若您对于深入了解“《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感兴趣,请继续阅读下文。请相信,这篇文章会提供您所需的所有信息!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

普鲁斯特的这部作品远远超出了对事物和人物本身的描写。小说是生活故事的描写,象绘画一样表现为主题。但是,他用自己特有的文学语言,阐明了他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思想故事,用文学语言写哲学书,如尼采。但是,他追求完美生活的目标,必须用漫长的文学故事讲述和思考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担心读者不能理解他的生活艺术思想,篇幅太长,导致相反的结果,读者不想读,这是悖论。

在现在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在广阔的文字中寻找想知道的真理的人不多。书中的黄金玉有诱惑,到底是谁把它吞噬了呢拉斐尔翁特凡说:“读(即读)《追忆》时,我听到自己被这部作品吞噬了,痴迷地读着,闭上眼睛,把自己交给捕食动物,顺从地把对方的我觉得好像听到了长时间的反响,听到了很多哲学家说话,其中很多都不被普鲁斯特认可,比如笛卡儿、尼采、叔叔本伯、普拉蒂诺、伯格森等。在这部小说中,道路标志似乎出现了一个问题和印象,一个悖论和称赞,几千年的思想家以相对无聊的形式出现在同时代的人们面前。遗憾的是,一个问题经过几百年仍然存在,而且通过各种特征及其特征时机良好地再现。但普鲁斯特不仅如此。《追忆》浓缩了我们无法回答的所有问题。’他说

当然,这部作品不是人生哲学书,构思这部巨着显然比哲学书要难得多。我读了第四卷才感受到这部小说他想构建的大楼的辉煌结构。普鲁斯特在信中对让盖内龙说:“我把自己的小说的所有部分都命名为玄关和后殿的彩色窗玻璃等,为了回答别人愚蠢的批评,他们说几本书没有结构,这些书的唯一优点是细节牢固。我立刻否认了这些建筑术语的标题。我觉得他们太精致了,我感动的是通过预言家发现的……”

细致的坚实,必然会导致结构的协调。这是读者在阅读中需要理解和把握,如何融合作者的艺术思想是无法达成的理想,但尽量缩短自己和作者的思想距离,显然是读者应该觉得困难的,我们每进一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阅读体验和乐趣,啃噬大部分书籍,痛苦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2】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800字:

看到156和157页又卡壳了,两页反复不止20次,才有了一点自己能自圆其说的理解。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来描绘他心理上的艺术审美的欲望,以及更进一步的艺术创造的冲动。

据说,普鲁斯特深受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犹如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柏格森认为,生命是心理的东西,人及其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生命的冲动而派生出来的,生命冲动就成了一种派生万物(人)的普遍存在的神秘力量。普鲁斯特认为,他感觉到的身边事物,都有精神,都有生命力,“在习惯已经中止其作用”的时候,“我们对事物的抽象概念被搁置一边,”利用我们的直觉(参阅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把握或认识宇宙的本质或绝对真理,通过审美而发现美的表现方式和存在形式。这又进入到了形而上学的美学境界。这里需要有一定的哲学和美学史的一些知识,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

接着,普鲁斯特对艺术创作进行了分析,对艺术对象,不区分人和物。在艺术审美阶段,对艺术对象有欣赏的兴趣和欲望;而到了艺术创作阶段,他将其称为乐趣,一种艺术创作的冲动。但是,他对创作重申了一个重要原则,事物或人物一定不能离开其生存的环境或依托的背景。

农家姑娘,生在梅塞格利兹或鲁森维尔;渔家姑娘,长在巴尔贝克。同样,贝壳必须在海滩上;蕨类植物一定长在树林里。

普鲁斯特认为,当你“不会想你的自我,你只会想如何摆脱自我”的时候,艺术创造才能把握实在,同时还必须“去弊明心”,抛弃理性的概念名词,不考虑事物的好坏、用途,只是用纯粹的审美眼光去观察事物,体验事物......只有这种对超然的审美态度才能带来真正的艺术。”(百度词条,生命哲学)

最后,普鲁斯特认为,童年时期,艺术创作仅着重于艺术对象的原本面貌,还不能将同类的事物抽象化,而达到普遍的意义。(过几年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理解对了没?)

书中156页倒数第三行的“习惯已中止其作用”,意思是说我们的理性思维的习惯,已经停止了,而正在用我们的直觉意识,来进入审美对象的本质之中,以发现美。

普鲁斯特:“我从心底里感到,宇宙间有多少事物,要不是他(他看的一本书的作者)让它们跟我靠得更进些,就凭我愚钝的感觉,是根本没法看清它们的,因而我愿时时处处都能知道他是怎么样看的,是怎么样用隐喻来描写它们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我有机会亲眼见过的事物......”

普鲁斯特:“他们不是我的读者,而是他们自己的读者,我的书无非是像放大镜一样的东西,像布贡雷眼镜商递给顾客的那种玻璃镜片;因为有了我的书,我才能为读者提供自我阅读的方式。所以,我不要求他们给我赞誉或对我诋毁,只请他们告诉我事情是不是这样的,他们在自己身上所读到的是不是就是我写下的那些话。”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3】

近一段时间,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粗粗读过(洋洋240万字,够累的),叹为观止。若有时间和闲心细读,玩味之际可能快乐更多。这是一部奇妙的心灵独白史。没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只有滔滔不绝的文字奔涌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会讲些什么;看了上段,下段的内涵你根本就推测不出来。几乎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闪光、都是智慧的标题、都是真知灼见。

许多地方的文字,并不比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话逊色。这是一部散文式的巨著。它好象撒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开放,有草在生长,有虫儿在鸣唱,有蝴蝶在起舞,还有阳光雨露,电闪雷鸣,月辉彩虹。细看,在阳光下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宝石的闪闪烁烁。那是真的宝石,可他们象小石子一样多、一样不起眼。若没有阳光的映照,则看不见他们的闪光,还真不把它们当人间瑰宝看待。这阳光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拍案一叹。而这些宝石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作者随笔写的一个词或几句话。这词之精彩、这话之绝妙,不看想象不出来。

普鲁斯特对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美食、时装等高雅之物的欣赏知识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普氏尤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上流社会的男女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少女和鲜花一样,自然而生动,敏感而娇美。他对人类的友情、亲情、爱情之体验之细腻,描述之细致达到空前之高度。他笔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绝伦,变化莫测。我尤其喜欢他在乘车旅行时,透过车窗对沿途看到的风景之美的描写。

现实中,我也喜欢在乘火车时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笔之笨拙,难再现真实的风景之美的万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笔就不同了。他能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对旭日和落日的描写我也赞叹不绝。红日初升的天空与落日的时分的晚霞被他的笔描写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写满天繁星和月光皎洁的文字——我猜想这是因他身体不好,夜晚不大出门有关吧。普氏的文笔非常优美。

有的地方则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语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对上流社会那种无聊空洞而奢华的生活随时随地加以冷嘲热讽。他常常将某个实物东西当成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来写,这颇符合佛家的万物平等之原则。他笔下的对话能非常逼真地再现书中当时当事的气氛和人物的背境。这些由书中人物说出来的原话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插进来的。由此可见作者的记忆力之强!有些地方,对于社会、人性的哲学议论有卢梭的风格。对于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则有《瓦尔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与《猎人笔记》迥异。

普氏笔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烂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展现出其纯洁心灵之海的波光艳影。有些女孩还喜欢恶作剧——淘气而又不失节制。他们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阳光。她们也是海的女儿,因此她们在蔚蓝的海滩边追逐浪花,那么投入、那么快乐。我能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遗风。我想每个少女——哪怕最平凡、最乡气——也能成为作家或画家笔下的艺术女神。如果能真实地再现这个女孩的肉体和精神之美,我们会发现这种美中的率真与随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随时随地灵光—现又转瞬即逝——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适才美神亲吻了她。一旦她意识到这种美对人的诱惑,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固定下来,保存起来时,少女已堕落成交际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参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绿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们的智慧与敏感与她们一块游戏,以便欣赏之、享受之、影响之。他以此为乐、亦以此为业。若不是写出这部惊世之作,他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是曲型的纨绔子弟的空虚无聊的人生游戏。女孩们老了,但其妙龄年华却在普氏的笔下复活,这于人类之精神文化多么有意义!

我想普氏的创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遥创作《平凡世界》那样“苦行僧”吧。普氏下笔万言,恣意汪洋,随心信笔,为所欲为。我看起来却非常累。拿此书当小说读那是笑话,只能当散文读,最好是当哲学著作读。那种阅读时的快感全来自闲而又闲、静而又静的时候。要想读的“过瘾”,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红与黑》之类的快意恩仇的书来读。说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探险”,“洗涤”人心,则找《追》来读不错。我以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与《追》是同一类书。普氏是靠精雕细刻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展现人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在普氏所写的人物中似乎没有一个是我所倾心欣赏的。勉强说一个,我选安德烈。这个女孩聪明高贵、机智灵活;另外还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笔下的海洋、小镇、山坡、田野。我对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为感兴趣。普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堂,我则更愿去亲身感受教堂里的宗教氛围和《圣经》有关的文化内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织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静肃穆的小镇教堂。这种教堂最贴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诚。我也想听听普氏醉心的那段音乐——看看是如何地动听迷人。普氏笔下的贡布雷是一个迷人的小镇。该镇的真实名字为伊利耶——系普鲁斯特父亲的故乡。浪漫的法国人现在已将此镇取名为伊利耶——贡布雷了。镇上有小说中的饭店、点心、餐馆、杂货店等实物招待游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普氏虚构。

有人说,人们的情感中有两种幸福观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一是现实的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追怀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成回忆的宝藏。普氏把“没有要点的故事”写得“兴味盎然”,其实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通过回忆之手涂上了空灵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忆是奇妙的魔术师,能将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凭空变成意味深长的启迪,美妙无穷的享受,绚烂多姿的天堂花园。有人怀疑这些幻化后的瑰宝是否真实时,普氏理直气壮地说是真的,我的回忆告诉我就是这个样子。

再说,哪部伟大的小说不是回忆录?世间一切都变幻无常、流转不定,惟有人的记忆是永恒的。诚然,一个人若只能在回忆中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那只能是“回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没有温度的热情,只能算是挽歌了。这表明我们得人生开始“往回走”——回到我们来得地方,回到我们本来之所——我们走在思想情感的归途。这种回忆的滋味虽甘美,必定还夹杂忧伤与哀婉——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普氏的七卷巨著,几乎每一行,每一段文字都是清畅哀亮的挽歌,都是凋谢之花——“飘落风尘,虽有悲意也从容”。读着读着,会有这样的感伤:哦,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难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都是些美丽的花朵,可惜都没有结果。有些刻薄的读者会说:切,这都是普氏老了不能动了,躺在床上的意淫。当然,我会问一句:是吗?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4】

《追忆似水年华》的兴起,标志着法国传统小说的中介和现代小说的兴起,因此马塞尔普鲁斯特也被称为不世出的法国作家。《追忆似水年华》是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穷尽一生所著的一个鸿篇巨制。它运用叙述性的语言为广大读者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完美的意境,作品的文字灵动,艺术技巧高超,对于生命的体察细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堪称经典,甚至还有全新的写作模式裂变式描写,这些都是构成这部传世不朽之作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

本书的内容我只读了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感受颇深。因为我总是会沉陷在极其悠长的对某个人物的描写里面而忘了作者是怎么样来塑造上一个的人物形象的。有人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所以留世是因为他那盖世绝伦的叙述语言。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有体验。作者在文章中的叙述性语言虽然悠长但并非以辞藻华美而吸引人的眼球,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语言的诙谐,以及其对文体的娴熟驾驭能力。这也许与他长期模仿写作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关,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无不熠熠生辉,他笔下的人物或俗或雅,或俊或俏,个性十分鲜明。

如:他感到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像是一丛宾夕法尼亚玫瑰,巴黎歌剧院像一只海底水族缸。一位侍者个子非常高,长着一头乌黑的秀发,脸上像扑了粉一样,使人更容易想起某些珍禽而不是人类。他不停地从大厅这头跑到那头,似乎没有目的,叫人想起一只南美大鹦鹉。这些大鹦鹉以其艳丽的羽毛色泽和不可理解的骚动不安填满了动物园的大鸟笼。

在这段话中,除了优美的叙述语言之外,还可以看出普鲁斯特在为我们描述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和一位侍者所引用的隐喻,而像这样的句子,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比比皆是,由此我们也看出了隐喻是普鲁斯特较为喜欢应用的叙述语言技巧。如,在谈到主人公的女友安德烈时,文中写到:这种病人只从别人身上得到健康,就像某些星球借其他发光星体的光以及某些物体只容电流通过一样。再如:每过两分钟,德夏吕斯先生的媚眼秋波好似强烈地向絮比安提出同一问题,犹如贝多芬探询的短句,按同一间隔反复出现一一配以过分华丽的前奏曲一一用以引出新的动机,变调和主题再现曲。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5】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600字:关于爱情,普鲁斯特跟大多数作家不一样,他认为爱情不但不能带来幸福,反而导致更多的痛苦,由此他得出结论,不存在幸福的爱情。

因为,一个人在我们对此人的爱情中几乎毫无价值,我们喜欢她的魅力,只是我们对她幻想的产物,那么,如果她在场往往只能使我们在她不在身边时想象出的美好形象失去魅力;如果我们的心上人在场,只会加大想象的非现实和我们看到的现实之间无法消除的距离,即我们想象出来的形象跟我们看到的人截然不同,正如我们网友见光死一样,由此,最后,一方面,我们因我们没有占有我们喜欢的人而感到痛苦和不快;另一方面,我们最终占有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者喜欢的人而感到郁闷和失望。

“爱情,”普鲁斯特说,“是一种相互折磨。”不过爱情依然是小说使用最多的词汇。他的爱情主题贯穿于等待、失望和想象的三个情节之中。

他不断地等待,以便能跟周围的人和事物亲密接触和相处,一般情况下,等待大多最后以失望告终,不过,在他的小说中,没有始终不变的等待,也没有始终不变的失望。

这种等待和这种失望,与复现表象的结构有关联,所谓复现表象,是指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出现时,在观念中保持着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观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它使主体跟它的客体保持距离,并使它们分开。由此,在他的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能够接近和触碰的现实,但却永远无法进入其中的失望,他一直未能摆脱。

由此,他看到的现实对他来说仍然是外在的、神秘的和陌生的。相反他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的,只是他想象的事物,使我们回忆的客体呈现在我们面前,想象用内心模仿客体,我们觉得我们产生的这种(内在的)现实,要比我们在观察时接受的(外在的)现实更加强烈。

爱情是一种想象,是一种不断等待中,最终失望的一种精神运行状态,这是普鲁斯特最想要告诉他的读者们的。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6】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我已粗略读完了第一遍,以后应该会重读的。

这跟读其他故事情节比较强的小说,体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看到后面小说讲述者的身份好像跟作者本人重叠了一样,在对书中之前的事情做一番说明时,看到不少读者在惊叹,天啦,他居然知道读者会这么想!或者,他这里在进行全方位扫描。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穿越了时空,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强大魅力吧。

书中对时间的感受,对旧事旧物怀有的情感,时不时就能触动到内心。它们不同于人们聚会中的客套话,是认真思考后的真诚袒露,如此才能引起共鸣。【在读到作者用镜子做比喻的那一段,想到之前自己也有类似联想时,惊讶到了】

正是因为真实,才不可避免要面对人性的诸多缺点。作者没有做刻意处理,读者由此获得的一些不太好的体验,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只阅读对自己口味的书籍,我们始终就只能用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无法获得更多的体验。阅读书籍,就像打开一扇扇窗,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大自然的美。

阅读理解得是否全方位,跟读者自身阅历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体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至少找到了它们的另一个作用。

我曾发现阿尔贝蒂娜把我们最初的几次见面时我对她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而我却已把这些话忘得精光。对于另一件像石块一样永远深深地沉入我脑海之中的事情她却记不得了。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7】

我本来以为普鲁斯特回忆他童年时期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哲学思考,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且,他一直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把自然风景作为艺术对象研究,女孩只是艺术对象的象征,不存在作者对女孩的爱情,我刚接着看了158页,我这才发现作者的这次回忆,是他童年梦想当画家的理想没有实现。

你仔细看看这段,他想在树林里的女孩没出现,森林里的树木,他也对它怒气冲冲,他朝思暮想的女孩也不可能遇到,不相信我的这种欲望—当画家会在我思想之外存在,在我看来,这欲望(当画家),纯粹是主观的、无作用的和幻想的东西.....现实从此失去一切魅力和意义,画家的梦就这样没了!

我刚在网上看到,把这段标题定为《鲁森镇的树林,拥抱农家姑娘的欲念》,也不知道取自哪个译本,翻译的内容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发帖人改动过?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8】

我觉得这是第一部我看完觉得它是一部电影的电影。

尽管它什么也没讲。

可是当电影结束时,我想它是一部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在最后的乐声响起时,我只有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情。

然而我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但它意识流的表现,即使是160分钟不间断地观看和我两天断断续续地看完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因为它没有情节,或者说,它不需要情节,当整部作品的主题是一个多情之人的追忆时,它无须逻辑。

我没法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仔细欣赏这部影片,于是,我在楼上装修,楼外放炮,对面造楼的喧闹声中,看完了它,心情却无比平静,这是它由内而外安抚我的,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去了解其详,只是想去感受,那份朦胧落寞的氛围。

影片镜头的转换,架构的设计,人物的对白,音乐的留白,每一点都在契合追忆。尤爱整部电影的各式镜头,如此精妙而恰到好处,隐喻的嫁接也相当自然,却又能被捕捉,然后轻笑一声,随它而去。

它一言不发地颠覆了我对电影多年的偏爱类型,我想过去的我不会耐心看完整部作品的,就像我读不完整套的《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它们与书作《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巨制冗长,它们都表现繁华落幕的荒凉无力,特别是在短暂的欢乐和热闹的衬托下,有种置身事外的离开感,是被动的隔绝,但是却没有了曾经的恐惧。

看完电影,读完书,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可以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果的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不在乎这体悟有多少内容或者意义,它已经真切融入了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任何预兆,这般低调动人,而将在我的追忆中无限延展和闪回。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9】

我第一接触《追忆似水年华》是在图书馆,译林出版社(上下册)那个版本。

最近买了徐和瑾老师这一套四卷,真的,我都不知道是被哪个网站给安利的这个译本,读了之后我发现我应该是有严重的理解阅读障碍症,徐老师的译作我实在是读不懂,再这么硬啃下去只能放弃,我找来了这版(如图),真是的平易近人太多了!!!

对于一个初学者,这版就好比是发面的,柔软好消化;徐老师那就是死面儿的,咀嚼起来太费腮帮子了!对话段落上也不分,我的天啊。我就做个简单的段落对比:徐和瑾版第一卷第28页:“我犹如不带盘缠就要上路的旅客;我每上一级楼梯,就像俗语说的那样,“并非出于本心”,我的腿在往上走,心里却想回到我母亲身边,因为她不准我在心里把她的吻带回卧室。”

发面版第一卷第29页:“我等于连盘缠费都没有领到就得上路;我必须像俗话所说‚戗着心眼儿‛登上一级一级的楼梯,我的心只想回转到母亲身边去,因为母亲还没有吻我,还没有以此来给我的心灵发放许可证,让她的吻陪我回房。”

而且在描写最重要得玛德琳的时候更是让我抓狂:徐和瑾版第一卷第46页:“我放下茶杯,转向我的思想。只有它才能找到真相。但怎么找?每当思想感到无能为力,就会毫无把握;至于这寻找者,它既是它应在其中寻找的阴暗地方,又是它有力无法施展的地方。寻找?不仅如此,而且是创造。它面对的是某种尚未存在的东西,只有它才能将其变为实在之物,然后把这种实在之物弄得一清二楚。”

发面版第一卷第47页:“我放下茶杯,转向我的内心。只有我的心才能发现事实真相。可是如何寻找?我毫无把握,总觉得心力不逮;这颗心既是探索者,又是它应该探索的场地,而它使尽全身解数都将无济于事。探索吗?又不仅仅是探索:还得创造。这颗心灵面临着某些还不存在的东西,只有它才能使这些东西成为现实,并把它们引进光明中来。”

当然徐老师版本也是相当不错的。我得把我那未开封的三卷都出手。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0】

读《追忆》半个多月了,每天一个多小时是十分愉悦的时间。所有读过的书中,《追忆》是我最有共鸣的文字,别的作家或会赞以神来之笔,文思敏捷,然而无法同我自己引起这样深的感动。

初中读他的《玛德兰小点心》,才开始了我至今不曾间断过的日记,准确地来说是随笔。在那之前觉得日记这种形式完全没有意义,直至读到此文才恍然大悟,谁说只能写记叙文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思维的局限性。

近来才真的开始阅读这部经典,称其经典实在是因为再找不出其他的定义了,既非小说又非传记。

阅读于我来说算是件轻松 自得其乐的事,我感兴趣的不是故事本身 情节的发展,而是文字中的人物和文字背后的那位作者,所以可以说《追忆》是十分合我口味的一类书,似乎读完《追忆》便见到了普鲁斯特本人,每天都能见到一个稍稍不同的他。在同作者见面这件事上《追忆》是最轻松的。面对普鲁斯特,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改变自己的状态,体会到他那时的心境,写作时的,回忆时的,和笔下他年少时的。我也以体验书中的角色的生活 收获不同的细腻的感触 为乐。

昨日深夜,朋友在我局促的小房间中唯一的小床上打盹儿,我坐在窗前安静享受《追忆》,任凭河对岸的星灯闪烁,楼下不时传来车轮飞驰路面的风声。有些犯困,一边读着,一边想 如何不作声的铺上垫子和睡袋,似乎少一些麻烦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使朋友决定不急着去学校,而直接在这儿睡上一觉。

我为普鲁斯特感到疯狂,自他的楼梯上陈旧的木漆味起就将他引为知己,或许日后我会为这句话感到害臊,但我还是无法抑制初读到时的惊喜和感受到的无比强烈的共鸣,这些细腻之极的留存于记忆而无法同身边的人们分享的微喜悦竟然被普鲁斯特如此珍重地不惜慢条斯理地留于墨间,实在是对它们的存在 最好的感谢。

思想的转瞬即逝已使我懊悔多次,没有在思维活跃的当下记录而导致其永远流逝,所以更惊叹于普鲁斯特能如此长久地保持连贯的思绪并行云流水般地舒展和记录它们,似乎于他这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爱情笔记》和《质数的孤独》中也有少许类似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然而终不及《追忆》这般精彩 引起共鸣。或许是它们不够“冗长”,我还没来得及完全将自己浸入那种思绪,作者便又另起一段 开始了具体情节的发展,或许是那些思绪我不够熟悉没有感同身受过,我与作者的思维相似度不高,或许是思维的内容原本就无法引起我的兴趣……

无数次被普鲁斯特的文字带入几乎是不间断地想象,这是从未有过的 即使是十分具象的电影也不曾有的感受。通常阅读时我需要有意识的时常提醒自己,才能在脑中构想出书中的具体而连贯的场景和画面,尤其是外国文学 以及那些描述我不熟悉的年代和生活状态的小说。而《追忆》的世界不仅给我强烈的熟悉感 也给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并非是对于事物 年代的熟悉,而是普鲁斯特认知世界的态度。有些在现实中我不曾遇见过的场景,通过他的笔我能轻松地感同身受或寻求到类似的经验。

时常被身边的亲友说我太过敏感,《追忆》如此吸引我或许也是因为在阅读时我可以暂时逃遁现实,我可以放纵我的敏感(我只是善感,并不像普鲁斯特那般多愁,然而善感的人或多或少都偏向于悲观),不必时刻紧张地对外界隐藏,不必提心吊胆于过分发散游离的思维忽然被打断,不必顽强地同外界给我的负能量抵抗,不必长时间改变我的本性以适应社会要求,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小差”了……

通常 我阅读一本书的那段时间,我的随笔风格也会随之稍稍改变,体验一番那位作家写作的乐趣,或者有时行事 言语也会变化,以文中人物的姿态和身边的人对话,或者做一项决定,从他们的角度看我身处的世界,以他们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从收到的非同寻常的新鲜回馈中发现我从前未见识到过的现实,体验自己无法同他人分享的微乐趣。一本书读罢,我的状态或许会恢复正常,或许会留下些什么,而我喜欢让书这样改变着我,或许这就是我阅读的全部理由。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1】

“惟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惟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

有人说:“未来只会更差,不会更好。”那些我们曾经蹲在树下抓着蛐蛐,看着重复再重复的动画光碟——那些我们曾觉得如此无聊的童真岁月,在如今难以闲下脚步的生活里变得如此珍贵,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生活的步伐推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们不可能靠着回忆过一辈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它嵌入心底封存起来。

普鲁斯特在这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中构建了一座庞大宏伟的记忆花园,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精彩纷呈的细节都浸润了作者别具匠心的笔墨。虽然我只读了很少章节,却不得不感叹这个高度完整的回忆世界,里面每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大段的细腻的场景描写。

普鲁斯特自幼生活在一个较为宽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中,体弱多病。他没有像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但他凭着自己过人的天才和敏感,创造出了一个普鲁斯特式的浩大而缥缈的心灵世界。

我想敏感

终于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掩卷的刹那,时间会停留么?而我心中为你奔涌着的情感却无法停息,如水的节奏在寒冷的冰层下继续潜流着,带着散漫的心意用文字为你编织一件件暖衣……

多想用简短浓郁的诗歌为你而舞,可我害怕它如火的猝然,不,我要小心的将情感缓缓地衍生在你的时间里,不让你有丝毫的负重感,轻松上阵,在你的梦想之路上英姿飒爽,只希望我为你编织的暖衣能在你的胸怀留下一点点瘙痒和温情……

普鲁斯特用晚年的寂寞写就了一部伟大的充满诗意般的作品,他是在时间抗衡,同时用在留住那些美好的时光,重现生命华美的篇章。而我却想和你一起飞翔时间的前站,用追忆的目光细细记录下一寸又一寸的光阴,为我们共有的暗潮建造一座崖岸,让每一个月满之夜,任我们欢愉的潮水尽情的拍打戏耍……

整部书是一个无比宽广的花园,而其中的每一节文字都是一个精妙的角落,随意翻到哪一页,都能找到你所赞叹不已的精妙文字。这就是本书的奇妙所在,浩瀚之中不失之于细节,天马行空而自有节奏。

这样的书,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读,每一次读起,都会有新的收获,体会到新的精妙之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看到书名时便想起很多,那些人和事一股脑儿堆积眼前,形形色色,分辨不清。这本书是我喜欢的,正在读的,永读不完,它太长,又有意思,你也别想着摸清它轮廓。里面的故事像穿越多年发生在身边,不由自主把周围人纷纷对号入座。记起《小王子》里的话“那时太小,还不懂得如何去爱她”,又讲到“我不知道我怎样才能走进他心里,不知何时才追上他的思绪,再一次和他一起向前走”,而哈姆雷特临终前对挚友说,我死了,你还活着,把我仇恨的缘由让那些不知的人知晓,并且他又重复一遍,你若真的爱我,就在这严酷尘间,将我的事情传扬。

当我再把已知的回忆,光怪陆离的故事,同引人深思的话相联系,我发现这种感情如黄沾所描绘的少年故事“你爱谈天我爱笑,又带一点惘,那是我们落魄美丽的天堂”。这种纯粹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述“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他们为非作恶,而是他们犯了错误”。往往,这种错误是心智所致,是必然,而且这种错误让我们在成长过后回首,不至于惊呼少年时一无所有。想起我们在追忆,却永远赶不上它的脚步,不明白它在说些什么,却每次都在想着自己的事,跟着故事片断的发展,奇妙的组成了关于只属于自己的似水年华。不知道,要用多久,去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2】

近一段时间,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粗粗读过(洋洋240万字,够累的),叹为观止。若有时间和闲心细读,玩味之际可能快乐更多。这是一部奇妙的心灵独白史。没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只有滔滔不绝的文字奔涌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会讲些什么;看了上段,下段的内涵你根本就推测不出来。几乎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闪光、都是智慧的标题、都是真知灼见。

许多地方的文字,并不比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话逊色。这是一部散文式的巨著。它好象撒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开放,有草在生长,有虫儿在鸣唱,有蝴蝶在起舞,还有阳光雨露,电闪雷鸣,月辉彩虹。细看,在阳光下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宝石的闪闪烁烁。那是真的宝石,可他们象小石子一样多、一样不起眼。若没有阳光的映照,则看不见他们的闪光,还真不把它们当人间瑰宝看待。这阳光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拍案一叹。而这些宝石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作者随笔写的一个词或几句话。这词之精彩、这话之绝妙,不看想象不出来。

普鲁斯特对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美食、时装等高雅之物的欣赏知识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普氏尤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上流社会的男女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少女和鲜花一样,自然而生动,敏感而娇美。他对人类的友情、亲情、爱情之体验之细腻,描述之细致达到空前之高度。他笔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绝伦,变化莫测。我尤其喜欢他在乘车旅行时,透过车窗对沿途看到的风景之美的描写。

现实中,我也喜欢在乘火车时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笔之笨拙,难再现真实的风景之美的万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笔就不同了。他能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对旭日和落日的描写我也赞叹不绝。红日初升的天空与落日的时分的晚霞被他的笔描写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写满天繁星和月光皎洁的文字——我猜想这是因他身体不好,夜晚不大出门有关吧。普氏的文笔非常优美。

有的地方则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语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对上流社会那种无聊空洞而奢华的生活随时随地加以冷嘲热讽。他常常将某个实物东西当成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来写,这颇符合佛家的万物平等之原则。他笔下的对话能非常逼真地再现书中当时当事的气氛和人物的背境。这些由书中人物说出来的原话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插进来的。由此可见作者的记忆力之强!有些地方,对于社会、人性的哲学议论有卢梭的风格。对于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则有《瓦尔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与《猎人笔记》迥异。

普氏笔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烂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展现出其纯洁心灵之海的波光艳影。有些女孩还喜欢恶作剧——淘气而又不失节制。他们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阳光。她们也是海的女儿,因此她们在蔚蓝的海滩边追逐浪花,那么投入、那么快乐。我能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遗风。我想每个少女——哪怕最平凡、最乡气——也能成为作家或画家笔下的艺术女神。如果能真实地再现这个女孩的肉体和精神之美,我们会发现这种美中的率真与随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随时随地灵光—现又转瞬即逝——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适才美神亲吻了她。一旦她意识到这种美对人的诱惑,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固定下来,保存起来时,少女已堕落成交际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参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绿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们的智慧与敏感与她们一块游戏,以便欣赏之、享受之、影响之。他以此为乐、亦以此为业。若不是写出这部惊世之作,他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是曲型的纨绔子弟的空虚无聊的人生游戏。女孩们老了,但其妙龄年华却在普氏的笔下复活,这于人类之精神文化多么有意义!

我想普氏的创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遥创作《平凡世界》那样“苦行僧”吧。普氏下笔万言,恣意汪洋,随心信笔,为所欲为。我看起来却非常累。拿此书当小说读那是笑话,只能当散文读,最好是当哲学著作读。那种阅读时的快感全来自闲而又闲、静而又静的时候。要想读的“过瘾”,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红与黑》之类的快意恩仇的书来读。说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探险”,“洗涤”人心,则找《追》来读不错。我以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与《追》是同一类书。普氏是靠精雕细刻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展现人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在普氏所写的人物中似乎没有一个是我所倾心欣赏的。勉强说一个,我选安德烈。这个女孩聪明高贵、机智灵活;另外还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笔下的海洋、小镇、山坡、田野。我对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为感兴趣。普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堂,我则更愿去亲身感受教堂里的宗教氛围和《圣经》有关的文化内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织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静肃穆的小镇教堂。这种教堂最贴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诚。我也想听听普氏醉心的那段音乐——看看是如何地动听迷人。普氏笔下的贡布雷是一个迷人的小镇。该镇的真实名字为伊利耶——系普鲁斯特父亲的故乡。浪漫的法国人现在已将此镇取名为伊利耶——贡布雷了。镇上有小说中的饭店、点心、餐馆、杂货店等实物招待游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普氏虚构。

有人说,人们的情感中有两种幸福观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一是现实的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追怀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成回忆的宝藏。普氏把“没有要点的故事”写得“兴味盎然”,其实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通过回忆之手涂上了空灵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忆是奇妙的魔术师,能将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凭空变成意味深长的启迪,美妙无穷的享受,绚烂多姿的天堂花园。有人怀疑这些幻化后的瑰宝是否真实时,普氏理直气壮地说是真的,我的回忆告诉我就是这个样子。

再说,哪部伟大的小说不是回忆录?世间一切都变幻无常、流转不定,惟有人的记忆是永恒的。诚然,一个人若只能在回忆中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那只能是“回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没有温度的热情,只能算是挽歌了。这表明我们得人生开始“往回走”——回到我们来得地方,回到我们本来之所——我们走在思想情感的归途。这种回忆的滋味虽甘美,必定还夹杂忧伤与哀婉——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普氏的七卷巨著,几乎每一行,每一段文字都是清畅哀亮的挽歌,都是凋谢之花——“飘落风尘,虽有悲意也从容”。读着读着,会有这样的感伤:哦,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难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都是些美丽的花朵,可惜都没有结果。有些刻薄的读者会说:切,这都是普氏老了不能动了,躺在床上的意淫。当然,我会问一句:是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似水年华作文8篇

    发布时间:2024-01-29

    我们非常喜欢为您提供这份精美的“似水年华作文”。作文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展示自我和获得认可的必要途径。作文是探索内心世界的良机。一篇好作文起码要与读者产生共情,优秀的作文通常具备什么特点呢?...

  • w
    豆蔻年华读后感(合集六篇)

    发布时间:2023-11-19

    读完这本作品,我内心涌动着各种感慨。在撰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进行表达。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篇题为“豆蔻年华读后感”的美文,那么这里将会为您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和风格的阅读内容和书籍!...

  • w
    左手年华右手倒影读后感集锦8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今天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向大家强烈推荐的是“左手年华右手倒影读后感”,希望您能喜欢本文并多多参阅。书籍是成功的锁,而阅读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读完作品之后受益匪浅,对于作者作者有更深了解。把你看过的书名作为题目,写下一篇读后感。...

  • w
    职场精进之路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0-15

    如需了解关于“职场精进之路读后感”的相关资料,请参考以下内容,并且请充分利用这篇文章并将其收藏起来。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我们相信每个人在阅读完作品后都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写读后感是我们思考与反思的过程。...

  • w
    做最好的中层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1-22

    《做最好的中层》——学习心得部门:姓名:***按照公司的安排,最近认真学习了由培训专家吴甘霖和邓小兰所著的《做最好的中层》一书,这本书深刻剖析和阐述了做一个最好的中层干部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书中的第一部分用递进的方法谈到了中层干部在团队中的角色定...

  • w
    群鸟学艺读后感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带来的“群鸟学艺读后感”。读书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充实丰富,拥有更多知识,同时也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修养。相信很多读者在读完这部作品之后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感想。唯有写下一篇读后感,我们才能够在日后更好地回味这部作品。以下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 w
    恐龙读后感(范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1-18

    你知道怎样写出一篇独特的读后感吗?阅读完一本作品后,我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把这些人生经历记录下来,才能让它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标题为“恐龙读后感”。...

  • w
    高老头读后感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2-08

    如何写高级的读后感?在阅读完名著之后,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沉迷不已。读完之后,请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这本书,《高老头读后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希望你能从中受益。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