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一本《黑熊舞蹈家》。黑熊怎样会成为舞蹈家呢?
在阳光马戏团里有一只黑熊,它胸前有一块类似元宝的银斑所以叫阿宝。它很有天赋跳舞很棒,可它脾气很暴躁。有一次,一位记者摸了阿宝的鼻子。它就把记者的相机夺过来咬得稀巴烂。
圆球在阳光马戏团里排名第二的舞蹈家,它的脾气很温顺。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坐在它的头上照相。小女孩使劲揪着它的耳朵并且非常害怕以至于尿在了圆球的身上,可圆球一点也没生气。
元首夫人来马戏团访问,当看到黑熊跳舞时拍手叫好,提出要和熊共舞的要求,可阿宝脾气暴躁,导演怕阿宝伤了元首夫人。只能让憨厚老实的圆球冒名顶替。大家听说元首夫人在,立刻赶到阳光马戏团,往日冷清的马戏团立刻门庭若市,几家报社还拍下了照片。可就在“阿宝”上台时,立刻有人认出来不是阿宝而是圆球,为了平息事端,团长决定把名字换过来,非说圆球就是阿宝。这件事被真正的阿宝知道了,它非常生气也难以接受。整天恐吓圆球,团长无奈地把真阿宝关了起来,阿宝竟绝食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真阿宝很有才可是它太暴躁以至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可人类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扼杀了它的生命。我们应该关爱动物,友好相处。
周末读完了日本作家樱庭一树的《赤朽叶家的传说》。
自从开始生涯学习后,小说类的题材看得比较少了,但是故事性尤其是有趣的故事性小说一旦拿起来,还是会一口气读完。而这本书正好是周末闲看时获得惊喜阅读体验的一本书。
《赤朽叶家的传说》被评价为类似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故事以赤朽叶家第三代继承人赤叶瞳子的视角,用带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了日本制铁商赤朽叶家族的三代变迁,尤其是三代女性的成长。从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经历工业化到现代化,大历史背景下家族和个人的兴衰起伏都在其中。
故事背后的历史
这本书吸引人的部分一方面在于家族故事的背景下,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现代日本的大致发展,尤其是大历史背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
从50年代战后走出战争阴影,经济复苏工业化脚步加快,传统的手工制铁被拔地而起的高炉和工厂替代,社会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尤其是年轻一代欣欣向荣。到七八十年代泡沫时代,神话的终结,理想的崩溃,世界并未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集中爆发,信仰的缺失让年轻一代更加叛逆。到二十一世纪初,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年轻一代对未来没有过高的期待但对现实也没有额外的失落,整个社会在经历了叛逆年代之后,开始回归理性。
这些巨大的历史变迁背后也分别对应了赤朽叶家祖母万叶、母亲毛球和女儿瞳子,从传统女性到叛逆漫画家到待业女青年,从每一个具象的生命故事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时代对于身处其中的家族和个人的影响。
丰富的写作层次
另一个吸引人的部分,是写作方式的引人入胜。三个阶段分别是奇幻传说、叛逆青年以及侦探探索的方式,保持了整本小说不限于一成不变的故事纪实,奇幻的部分过多容易让人不真实,叛逆情节过多虽然刺激但会力度单薄,侦探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探索,引人入胜。
祖母万叶除了被赋予了“千里眼”的神奇能力外,也是非常循规蹈矩、对家族负责的传统日本女性母亲。
毛球美丽而叛逆,整个青春期都在飚摩托车、抢占地盘打群架中度过,并以自己的人生故事为脚本成为了传奇漫画家,在透支完自己的青春故事后也应时暴毙。毛球虽然看似一生从未长大,从未走出过青春期尤其是挚友蝶子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对家族的责任也从来没有懈怠过,兄长去世后,自己作为长女继承人,无条件接受了家族的招赘。某种程度,还是非常惊讶于日本大家族继承人的这种责任精神。
新一代的瞳子,虽然早早觉得人生无趣,待业在家,但是对于家族故事的追溯并从中找到全篇所谓“诡计”的答案。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到对家族对自我的追问。
每个配角都生动
最后,除了三个主要的女主人公外,故事中还有很多看似配角,但在整体故事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就不一一枚举。故事的最后,毫无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曾经去东京淘金的包最后回到红绿村嫁人生子,曾经年轻时霸凌祖母万叶的阿绿也在人生后半程选择到挚友家生活,曾经人生巅峰发掘天才漫画家的苏峰有最后寄居在赤朽叶家。这个时代和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既不像传统时代的循规蹈矩,也不像工业时代的轰轰烈烈,当然也不像迷茫时代的离经叛道,而是默默地在发生变化。当瞳子明白自己的责任,了解家族的历史,最后也希冀于未来:“我衷心地期望,希望我们国家的未来,也能像这个充满了谜团而又有趣的美丽世界一样,那么地吸引人。”
而这一切在当下的中国,似乎都能找到类似的共鸣。
这两天都在看巴金的《家》,没事翻来看看,也摘抄了不少。说来惭愧,要不是今天要写读后感,可能这本书还得再陪我几天。为了这篇读后感,我可是煞费苦心,早上老早起来了,刚睁开第一只眼就开始看了,还有半本呢,今天必须完成。
言归正传,《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巴金的书。总的来讲,本书还是挺具有特色的。
《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然而,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有所不同。
小说中的人物有许多,其中有的及其专横,高老太爷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高老太爷是巴金笔下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复杂而又富于立体感的封建家庭统治者形象。他可以随意给人定罪,胡作非为。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是典型的封建势力的捍卫者。
小说自来就由矛盾构成,和高老太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觉慧是作者竭力塑造的形象。巴金在他的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同时,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动荡的社会。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有些人选择了固守,然而大部分人,选择了顺着时代潮流的方向。封建社会是黑暗的,所以书中闪耀着的青春的色彩,自然成了一个亮点。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迸发出应有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今年读的书皆属上乘,李怀宇著的《家国万里》堪称一本难以释怀之作。这本书教我们这些所谓的学人,怎样读书,怎样写作,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意义。在寒冷的冬季里,会给你带来阳光般的温暖。
李怀宇第一个采访的是余英时,可以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学人的领军人物。其中,钱穆和杨联升对余英时影响深远。钱穆要余英时在经史子集上选取最重要的原典下扎实的功夫,必须做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地步。决不能书未读通,便抢着想表现,急于发表文章。杨先生教我学习西方学术理论:读原始文献;还有你必须广泛阅读相关的他人著作,英文、法文、日文等不能放过。还有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放弃权利,不能丢掉学问,“我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余英时的学术经验:人文学者做研究要靠自己的心、头脑,随时都要在一个严谨、具有批判性的状态当中。王泛森回忆:余英时看西方的书很多,很及时,旧学也很厉害,所以对题目的潜释看得很恰当。
印象最深的是王鼎钧的通达文章,作家必须有酬世之量、传世之志。我知道卑鄙的心灵不能产生有高度的作品,狭隘的心灵不能产生有广度的作品,肤浅的心灵不能产生有深度的作品,丑陋的心灵不能产生美感,低俗的心灵不能高级趣味,冷酷的心不能产生爱。一个作家他必须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他得修行。
还有巫宁坤的受难心史。1957年被划为“极右分子”到北大荒接受劳动改造,他带去的是《哈姆莱特》和《杜甫诗选》,还有沈从文的作品,这些书陪伴着巫宁坤度过了苦难的岁月。看来,书籍能帮助人提高知识层次、理论修养,更能给人带来以光明与温暖。
还有,采访刘再复。我很欣赏美国人崇尚正直,以诚实为第一品格,把说谎话视为最大的耻辱,我很喜欢这种民族性格。刘再复当年离开中国带走的两本书是:《红楼梦》和《散宜生诗》(聂绀弩)。刘再复对聂绀弩非常怀念,他在刘再复的心目中是一座人格山峰。刘再复从读书中追求跟伟大的灵魂相逢。用他的话讲,读书读深了,就可以跟苏格拉底、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康德、托尔斯泰的灵魂相逢。但在现实生活中,能跟一种伟大的人格相逢,更是一种幸福,跟聂老在一起,他的人格光芒一直射到我的血液深处。聂绀弩写诗给刘再复:彩云易散琉璃脆,只有文章最久坚。聂老告诫刘再复:不要多想以前的恩怨,什么都可以放下,就是写作不要放下。沈从文讲:文学不能只有兴趣,要有信仰。另外,中国文化的特长是感悟,不是逻辑。
总的来讲,《家国情怀》这本书是一本有厚度、有广度、能给人以思考的一本书,在物质文化泛滥,人们普遍缺少信仰的今天,有所追求的人生显得弥足珍贵,当然这本书还包括作者采访张灏、唐德刚、夏志清、张充和、孙康宜、赵如兰、林同奇、董鼎山的详细记录,限于篇幅,没有一一道来,恕不赘述。
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去掉了他的边边角角而已。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一些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当我看完这段话时,不禁感慨万分。
在学校里的时候,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总为写的一手字而发愁。在王老师批改作业时,只要一看到我的作业,就会皱起眉头,像研究甲骨文一样研究我的字,我也只要一看到王老师皱眉头,就知道又要被请上讲台,随后,就是听到字太差了,至少能让老师看得清的声音。每次我站在讲台上都感到十分愧疚,但是只要一回到座位,又仿佛鬼使神差似的,把老师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提起笔就随心所欲地乱写一气,写完后,只要自己觉得看得清楚,就又交上去,到最后,难免落得个老师改得欲哭无泪,而我也已两眼泪汪汪。在课余的时间里,我也不知道王老师已经对我说了多少次字要写得好,六年级还要冲刺一百二十分,写字就占了九分的!每次听到的时候我都会郑重而严肃地点点头,但至今王老师每次改我的作业时,仍是一副痛不欲生的表情。
每次每次,听完王老师的教导或告诫,我都会跑到操场上无声地呐喊:出色的雕塑家,你在哪里?操场上空毫无回音,但我自己深深知道,其实那位雕塑家一直就隐藏在我的内心里。
家像什么?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飞翔,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风筝。家是宽广的天空,家也是永远的线,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次旅行,那么家是沿途最美的风景,家是旅行最后的终点。
阅读了巴金的著名作品《家》一书,给予了我更多关于封建家庭的看法,《家》主要讲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高家逐渐腐败的故事。巴金透过对高家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痛诉了人与人交往中黑暗的内心和阿谀奉承,通过兄弟之间性格的不同和对未来社会的不同看法进行了深层的分析,让人眼看一亮,感情交错纵横回味无穷。
《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黑暗的影子。而《家》的那些主人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的腐败,贪婪的官员。还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挑战权威的刚烈丫头鸣凤。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思想影响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生动形象的描写。巴金用那朴实无华却热情有力的笔风描写出了一个被封建社会压迫下任焕发光彩的革命青年的觉醒和斗争。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又不敢而顶撞长辈,从小受到了教育。家族的种种,社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在面对事情时过多选择了逃避,忍耐,顺从。同当时社会腐蚀下的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逆来顺受去接受而不是反抗,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钰,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了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读完整篇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所描写的笔墨最多,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作品布局的主干。这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钰的是“整个社会腐朽的礼教,整个社会的封建传统,整个社会的迷信,”但他无力挣扎抵抗,只能伤心的痛哭,忍受着内心精神上的痛苦。他是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背负上整个家庭的负担去应付各种的勾心斗角,渐渐变得不在稚嫩,不在激情,他已经不在是当初那个天真的怀抱着梦想着青年学生。他采取不抵抗主义,其实这并非他的意愿,而是他在复杂的家庭斗争中所做出无奈之举。而觉新的悲剧正是在着种种无奈中张开的。觉新的悲剧不只是自己的错,更多还是社会下的腐败高家带给他的苦难。这是新社会的交替不可避免的悲剧,也是觉新对封建社会懦弱下表现最终结果。觉新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而是这样腐朽的社会下从多悲剧。人物的缩影。他的矛盾,他的不幸,都必将成为那个的一个人物片段。由自己的懦弱而带来的一切的不幸,由时代带来的一切悲剧,造就人物的不幸。
觉慧是巴金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巴金曾评价:“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就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来了。”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却被指婚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河自尽,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经历了多种的磨难,他有了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依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总之,《家》这部作品是从思想作品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投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受苦,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给予了无线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支持。
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洋溢着纯洁的浓厚的青春气息,这种单纯而自然的气息,正如巴金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家像一桌菜肴,一桌美味的菜肴,它包含着亲人们的喜怒哀乐。
当把这本书上的所有故事读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故事里面的100位主人公,一个个用他们瘦弱的身躯,肩挑起一个个家……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曼齐的故事——心灯。
“心灯”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张曼齐帮助了一个灾区女孩罗澜。张曼齐帮罗澜解除了生活问题、家庭问题,还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事情……最后,她们成为了好朋友,深深的友谊构成了一盏心灯。读完这个故事,我心里除了感动,还有害羞。想起我平时,下课有同学请教我一些问题,我都不理他们,只是随便敷衍一句:“我不知道。”“你问别人吧,现在有事儿呢。”更别提帮助灾区的人了!不光是这样,我平时还很吝啬。妈妈的手机丢了,我哭得稀里哗啦,最后还要让妈妈安慰我……想拿出一些钱帮助别人,真是比登天还要难啊!我和张曼齐比,真是太差劲了。看来以后,我一定要像张曼齐学习才行!
一个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我一定要努力,也做一个美德少年!
对于学中文的我,年届不惑才读到席慕蓉的作品,的确有些惭愧。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多晚我最终还是读到了她的作品。
买她的《槭树下的家》这本散文集,纯属偶然,去年暑假回老家探望父母,陪双胞胎侄女逛书店时,我顺便也买了两本书,其中就有《槭树下的家》这本散文集。
回到父母的身边,聊完家常,天气炎热,无处消遣,于是一个人捧着这本书静静地阅读,好的文字无须看多少,有时只需看上一两页,就会喜欢,像适龄男女遇到合眼缘的人一样,无须交流,一个眼神就被对方深深地吸引。读席慕蓉的文字就是这种感觉。
《槭树下的家》散文集分五个篇章,分别是“来时路、窗外、槭树下的家、时光、悲欢之歌”。每个篇章包含十几篇散文。
品读时,根本没在意这本散文集的编排,一篇篇读下来,无一例外地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给我最深刻感悟就是:生活里的任何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的写作的素材。有琐碎的生活细节,有对四季更替带来的花草虫鱼的描摹,有柴米油盐,有萍水相逢的行人,有风和日丽,也有阴雨绵绵等,这些充满温馨、细腻的描写与独到的心灵感悟篇篇可见。细读进去,给人平实之感与共鸣。
利用几天零散的时间,读完她70多篇散文后,亦给我意犹未尽之感。
在《街景》里,一个躺在婴儿床上的婴儿,笑嘻嘻地正在和自己的身体玩耍,吮着白胖胖的小手,在小小婴儿美丽和从心所欲的示范里。于席慕蓉却看到了生命的可爱、延续和一个舞者的梦想。
“在旅馆的窗前俯视整个城市的道路,我想,在每一个街角都会有着一段大同小异的故事吧?我要一个能陪我度过一生的伴侣在这样的窗前拥着我。”读着这些有温度、有情绪的句子,让我不得不生发出同样的联想。
“去旅行时,忽然不想照相了。总觉得照出来的,常常不是我原来看见的,原来所想保留的那些东西。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一生也许只会经过一次的城市里散散步。”对于那些不起眼的街边风景,我们都是那行色匆匆里的一份子,但是,席慕容却为它们停下脚步,从平常的街景里用心感受最真实的生活。
以上是我零散地摘取她的文字谈了一点很粗浅的体会,在她的文字里散发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平常的风景在她的眼里充满了乐趣。不是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所以要写出美文,先热爱我们的生活吧。
至于她的名篇《槭树下的家》、《生命的滋味》《写给幸福》等,被许多省市当作中考阅读理解试题。中学生从她的文字里体悟到她对生命的诠释与理解。这足以证明席慕蓉文字的魅力,我要说,她的文章适宜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阅读。
因为喜欢她的文字,我回到广州后,又在网上买了她的同系列的散文集――《蝶翅》,这本散文集收录她早期的作品,文风仍是一如既往充满温暖质朴却也灵动飘逸,于浅吟低唱的叙述中,仿佛小河默默流过你的心房,留下的是淡淡的伤感和质朴的生活哲理,很是耐读又散发着岁月的芬芳。
又因为对她文字的酷爱,看了她的《写给幸福》这篇散文后,激起了我的写作热情,创作出一篇体例相仿,但内容迥然的博文――《写给回家》。
写作不是单纯地考量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更多的是考量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和风土人情的体悟。
所以我想说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是多彩的。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很枯燥,觉得你的生活千篇一律,没什么值得记录的,那么,请你去读一读席慕容的散文集吧,她会带给你生活的美好。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细细回味了一遍。
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马观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读完了,在读这部名著时,我的心充满了悲愤与怜悯,即使现在读完了,我的心还是被其中的主人公占据了,我的心在燃烧,我的思潮在翻滚,我是在悲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啊!
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被迫与所爱的梅分离,娶了另一个少女,梅却被嫁到赵家受气,不满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最后含恨而终。他也热烈地爱着她的妻——一个善良贞静的女子,但他却不能保护她,让她任人摆布,听着她在为他生第二个孩子时的痛苦的呻吟声却不能进房看她,知道妻因难产而殒逝却不能与之见最后一面,却只能够忍受。他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
我讨厌觉新这样的人,他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无能,他不去争取他所爱的梅,也不能保护他所爱的妻,他还是一个男人吗?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他一直维系的家扼杀他最爱的两个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们啊!他的顺从扼杀了他自己,也摧毁了她们。然而,他却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灭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挣扎,没有幸福可言,更没有希望所在!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物!这是怎样一个吃人的世界!我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但对于觉新,我就能够憎恨他吗?他是最大的牺牲者啊!我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二哥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说是《家》中最幸运的一个了!
三弟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坚定,他最初与俾女鸣凤相爱,但无情的长辈把鸣凤迫得投湖自尽,这成了觉慧心中一道永远的痛!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讨厌觉慧,因为他的自私,连鸣凤向他诉说一切的机会都给扼杀了,他还曾想过放弃鸣凤,让这样一个十七岁的纯结少女嫁给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鸣凤为他牺牲了,她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湿淋淋的尸体,和一个苍白的吻。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或许在那个时代,爱情的位置是何其次要的,但在今天,在我看来,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满的。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12-17
根据您的要求,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内容:“家读后感”。读的书越多,人才会越通透,经过阅读了{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能让人思索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思考作品中隐藏的思想和情感。感谢你的留言和反馈我会不断完善为你带来更优质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4-02-07
阅读一本书,若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就等于白费了时间。当我们反思作者创作的过程,并从中得到一点心得时,读后感就是我们用文字来表达阅读体验和心得的方式。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孔子家语读后感》这本书,本文必不可少,为了方便下次阅读,请务必收藏本文,以备参考!...
发布时间:2023-10-25
如果你对“何以为家读后感”感到好奇,请阅读下面为你准备的资料。这篇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旨在向人们展现伟人思想中的精华。这本书的作品激发了许多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我们可能会想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它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4-04-18
完成一本经典名著的阅读后,你对此有何感悟?或许是时候静心写写读后感了。但对于读后感,有何要求呢?下文是我整理的《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傅家雷书读后感 篇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个儿子的书信,书信里边只是唠唠家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和儿子的亲近,毫无拘束,但是每一封的书信中都...
发布时间:2024-03-07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爱充满了整个世界,作品这本书当中一些感人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后感可以将这些道理更长久的记录下来。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花费很多时间为您编辑了“柳家大院读后感”,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发布时间:2024-03-2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内心有着颇多感触。我们在写读后感时要将从书中感悟到的道理和实际结合起来。今天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挑选了一篇关于“枷锁读后感”的精彩文章,希望您能够认真阅读并收藏此文备用!...
发布时间:2024-02-22
您所需要的“贝多芬读后感”好工具范文网已经准备就绪,大家都被作品的情节所深深吸引。将自己的感受简明扼要地叙写出来,就是一篇好的读后感,有没有写好作品读后感的诀窍呢?我们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4-02-23
你在写作品的读后感的时候有思路吗?相信大家读完作品之后,内心都会有很多想法。 读后感是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萌动的途径和方式,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一篇“财富读后感”优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