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柴静演讲稿(系列九篇)#】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演讲稿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演讲稿需要在内容形式和语调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设计,怎样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主题演讲稿呢?我们为您准备了一本“柴静演讲稿”供您参考,请仔细研究本文的内容!
,她和大家分享了她这些年做记者关于人物采访方面的一些心得,她认为,采访是一种客观呈现,不是评判,不应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这样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没有夯实的报道,评论只是沙中筑塔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就像我要把一瓶水移动,把它拿到胸前,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我要把一瓶水非常精确地移动一毫米,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计算,你肌肉的酸痛度也会增加。准确性是需要消耗更复杂的智力活动的事情之一。报道就要求精确,要求对事实和因果梳理,没有这个基础,评论往往就是议论、想象,而不是事实。
当我二十三、二十四岁的时候,我成为了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做了一个16分钟的深度新闻报道。我觉得这样的状况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年轻人被放到做深度评论的主持人位子上,这是我们刚刚起步的电视新闻决定的一种特殊要求,以后也不会更多地出现。实际上**有它的规律,就像一个存在的植物,它必须要按照它的规律生长一样,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
所以我改行当了记者,现在已经十年了。采访是呈现,不是评判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我想我面试的最大障碍是一句话。我想我是对的。
这句话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它造成的障碍会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顾准原来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就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的想法,如果一个采访者带着定见,很难了解世界的复杂。前段时间我采访魏德圣,他拍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就是当年发生在台湾的雾社事件,原始部落的人跟日本人之间的一场战争。魏德圣说,在台湾历史当中关于这个事件只有两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多少人反抗日本军队;再看日本的教科书也是两句话,是某年某月某日台湾某个原始部落的一场暴动。
叛乱和暴动是一回事的两种解释。都只有两句话,都很简单,但魏德圣说记者式的社会思维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魏德圣说,他进入这个头领内心的时候,受过很多的冲击,一开头他会热血激沸,觉得很牛,三百多人就把三千多日本人都干掉了。但了解越深,他开始发现自己精神上出现了危险的摇晃,比如说他去接触当年认识这个部落首领莫那鲁道的人,那个人跟他讲,他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流氓,每一个经过他部落的人他都会打,他控制欲很强。然后他又会想,为什么这个人在战前让他的孩子和家人在一起?
有时他害怕得再也写不下去了,因为他不断地推翻自己的观点,突破观念,试图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可怕在哪?可怕就在于思想本身,思想本身的危险就在于思想本身是不安的。
它拒绝接受已经形成的定见,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还有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没有依靠,你原来思想上可能有一个拐杖,但是你不得不把它抛掉,这个拐杖就是人类已经形成的习俗、观念。就像一个被压在水里的人,在你学会思考之前,你必须把头埋在水里,学会窒息。
所以我要讲的下一句话就是,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我很年轻就做了记者,年轻人最热诚,但是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真的想通过报道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两年我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演讲或获奖时,总是说,我希望我能做这个节目,曾经让世界变得更好。
这些话很漂亮吧,听上去加点**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吧?但是这样煽情的话并不是职业记者的使命,这个是我慢慢才意识到的。假如你有这样强烈改造社会的目的,你就会容易形成你头脑当中的偏见,你认为世界有一个完美的范式,它就应该向那个方面发展,假如它不是那样,你就不接受,你就抵触,你就想改变他,这样就有两个后果,一个是你根本改变不了,对方发现你想影响他的时候他就不接受你了,会背道而驰;第二个结果是当你改变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因为挫折感或者绝望,放弃了你之前的全部努力。
**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有同学问,那我们的**道德是什么,我现在认为记者的道德就两个字,很简单,就是明白:让人明白,让人明白这个世界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你把这点做好就可以了,即使我不能够清空自己的一个情绪判断,也要有一个戒备,佛经中说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个念头要起来你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会不会跟随它,要有这个意识。
**我们的职责不是提供热量,而是提供光线。我们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面对饱受社会争议的对象,他已经带着全部的盔甲来面对采访了,你要感受他,设想如果你是他,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会做什么样的准备。而且,他会因为遇到的敌意和攻击而更加紧张。他总是会做得很好,或者反击或者逃跑。
当人们受到威胁时,只有这样一种模式。那么采访要达成的是什么?采访达成的是信息,你必须要问**期待知道的问题,不可以回避。
但要提供一个让大家明白这一切造成的因果和背景,那记者就不能够跟他构成对抗的关系。现在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原则,就是对事情要严格,对人要宽容。你可以看我对李永波的采访。很有趣。
他说到当年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在上海有过一场比赛,在本土作战,而且是林丹领先,上海的观众就喊了一嗓子李宗伟加油,东道主的客气嘛,林丹一听连失四球,比赛就输了。李永波大发雷霆,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说,这个上海观众素质太低了,怎么会这么没有爱国心,以后我们的比赛都不在上海办了。我当时采访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觉得此事有关他的胜负心,或者对于体育比赛精神和内涵的一个理解,所以我就问他,他一开始是很强硬,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外国人加油,观众怎样怎样,结果导致林丹输了什么的,我们这样来往大概有三个回合,他一直很强硬。
后来我把问题稍微变化了一下,意思是说站在一个教练的角度,人们可以理解你会有这样一种心情,但是在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对你有一个更高的期许,就是希望能够倡导体育文明。他突然变了,说:是的,我也觉得喊加油很好,这也是对球员心理素质的锻炼。这个改变看起来很突兀,是一个急转弯,但其实不是,他在面对大量反对声音的时候,已经在内心去消化和感觉这些声音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如果你用敌意的方式去质问,他就会出于防卫把自己的立场踩得像水泥地那样硬实。
但如果你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再把他站立的那个地方松一松,空气进去了,水进去了,那个土壤变得湿润了,变得松滑了,他两个脚站的时候就不会粘固其中,他就会左右摇摆。我刚才说过了,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不安就是这种动荡,一个人一旦产生动荡的时候,新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萌芽已经出现了,人们需要的只是给这个萌芽一个剥离掉泥土,让它露出来的机会。年轻时期采访,有时喜欢把对方逼到墙角,攻击他,反正你手里也没有**了,反正你会倒在地上,那样更好看。
但是人成年了,我觉得还需要某一种宽厚,这个宽厚不是乡愿,是一种认识,就是你认识到人的头脑和心灵是流动的,你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大坝把他的心拦起来了,就不让他进,也不让他出了,其实人是可以流淌的。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2月28日,柴静《穹顶之下》**铺满朋友圈,继“duang”和裙子颜色后成为社交**刷屏帖,但这一次,网友的点评却是走心和动情的。这部继承了资深记者道义良心,普通母亲社会责任的雾霾记录片,深深震撼了中国人的心。以下是演讲稿网的为您搜集整理的关于《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供参考阅读。
雾霾之上,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
20xx年1月份北京,一个月里头25天雾霾。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陕西、河南、江西、浙江。回头看**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
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的。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20xx年底),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
这是20xx年整整一年的北京,只有空气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十年前那个环保局长对我说了一句话,“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
短短十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现实。
连续40天空气影像记录显示:
天津20xx年空气污染天数197天,
沈阳20xx年空气污染天数152天,
成都20xx年空气污染天数125天,
兰州20xx年空气污染天数112天,
石家庄20xx年空气污染天数264天
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面用手拍着玻璃,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
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
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雾霾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
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大量的样本显示,有很多人比你更高,超标20倍。所有这些致癌物都附着在刚才看到的那个黑色的采样膜的表面,一种叫做黑炭的物质上,它非常小,只有0.2微米,但是它是一个锁链的结构,所以如果它打开的话,两克黑炭能有多大?
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在中国这样的黑炭有多少呢?这是20xx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做的一个测算,那个紫得发白发亮的地方是中国,(黑炭)它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上空飘荡。
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这些小孩大多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但是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在接受雾化**。在20xx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二十七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
edward lagrence avol(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临床预防医学教授):如果让他们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他们受到一部分功能损伤,他们暴露的第二天,他们的损伤没有第一天那么多,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了“适应性”,而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这部分功能,损害已经发生。
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我就去找了我们国家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给了我这条曲线,这是20xx年。
11年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但是我们有pm10,她是根据当时的估算,那个时候在污染期的话,pm2.5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属于今天的严重污染。
但那个时候我们一直认为那是雾,我们一直把它叫做雾。
人们在当年并不是没有闻到呛人的味道,但煤炭带来的温暖和能量在当时更重要。1980年前后,北京市内有3700家工厂,对一个充满发展渴望的农业大国来说,烟筒被认为是进步的标志。
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虽然吸烟和老龄化仍然是这个数字的主要因素,但细颗粒物明确的致癌风险,越来越得到重视。20xx年,pm2.5被列入监测范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随着收入增加,信息透明,人们对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
我戴着口罩逛街,我戴着口罩购物,戴着口罩去跟朋友见面,我用胶条把我们家门窗每个缝都给它粘上,带着孩子出门打疫苗的时候,她冲我笑我都会感到害怕,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所以每次碰到有人问我说,你到底要干嘛做这件事情。我只好简单地告诉他,这是我跟雾霾之间的一场私人恩怨。
我要知道它从哪儿来,我要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煤炭:先让中国腾飞,再让中国“遭罪”
中国的pm2.5,60%来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这种燃烧的强度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在20xx年,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全球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可以看看中国有多亮,那个烧得发红发亮发白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家。从图标来看的话,它比欧洲高出三到四倍,我们烧了这么多化石能源。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煤和油的污染物之间可以发生大规模的化学反应。
在南威尔士被废弃的矿坑深处,埋葬着英国工业时代的心脏,它曾经驱动过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场可怕的黑色灾难。在1960年年代,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完之后,其他的国家纷纷开始减少和控制自己的煤炭用量,但当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这个已经封闭了多年和落后了多年的国家,迫切地需要一种巨大的能量能让自己起飞,它的选择是煤炭。这是它增长的曲线。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精彩片段
2月的最后一天,沉寂一年后,柴静带着深度调查《穹顶之下》重回公众视线,引爆社交**。作为前央视调查记者,作为母亲,这一次,她以公民记者的身份,自费拍摄了数百万部纪录片,向公众揭示了雾霾的真相。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早上起来,我有时会看到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今年我所做的就是回答她将来要问我的问题。什么是阴霾?它是从**来的?
我们怎么办?”以下是《穹顶之下》演讲稿的精彩片段。
xx年1月,北京一个月内出现25天雾霾。
那一个月,我还去了陕西、河南、江西和浙江四个地方出差。回头看**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
当我回到北京时,我知道我怀孕了。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然而,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不得不在出生后进行手术。我还没来得及抱着她,她就被抬走了。
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她,照顾她,只要家人在一起安全健康。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xx年底),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
这是xx年整整一年的北京,只有空气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十年前那个环保局长对我说了一句话,“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
在短短的十年中,我看着它实现了。
连续40天空气影像记录显示:
xx年天津市大气污染日数为197天,
xx年沈阳市大气污染日数为152天,
成都的xx空气污染天数为125天,
兰州市xx年空气污染112天,
xx年石家庄市空气污染264天
有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用手拍打玻璃,这样告诉我她想出去。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把我关起来?外面是什么?会伤害我吗?
今年我所做的就是回答她将来会问我的问题:什么是阴霾?它是从**来的?
我们怎么办?
什么是阴霾: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雾霾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
5微米的粒子,所以它们可以折射很多可见光,给我们留下一个非常低的能见度的世界。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大量样品表明,很多人比你高,超标20倍。所有这些致癌物都附着在刚才看到的那个黑色的采样膜的表面,一种叫做黑炭的物质上,它非常小,只有0.2微米,但是它是一个锁链的结构,所以如果它打开的话,两克黑炭能有多大?
它可以和整个篮球场一样大,所以可以吸收很多致癌物和重金属。在中国这样的黑炭有多少呢?这是xx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做的一个测算,那个紫得发白发亮的地方是中国,(黑炭)它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上空飘荡。
在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这些小孩大多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但是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在接受雾化**。在xx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二十七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
edward lagrence avol(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临床预防医学教授):如果让他们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他们受到一部分功能损伤,他们暴露的第二天,他们的损伤没有第一天那么多,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了“适应性”,而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这部分功能,损害已经发生。
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我就去找了我们国家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给了我这条曲线,这是xx年。
xx年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但是我们有pm10,她是根据当时的估算,那个时候在污染期的话,pm2.5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属于今天的严重污染。
但那时我们总以为是雾。我们一直叫它雾。
并不是人们没有闻到它,但那时的煤炭的温暖和能量更为重要。1980年左右,北京有3700家工厂。对于一个渴望发展的农业大国来说,烟囱被视为进步的标志。
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虽然吸烟和老龄化仍然是这个数字的主要因素,但细颗粒物明确的致癌风险,越来越得到重视。xx年,pm2.5被列入监测范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随着收入增加,信息透明,人们对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
我戴着口罩逛街,我戴着口罩购物,戴着口罩去跟朋友见面,我用胶条把我们家门窗每个缝都给它粘上,带着孩子出门打疫苗的时候,她冲我笑我都会感到害怕,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所以每次有人问我,你在做什么。我不得不简单地告诉他,这是我和哈兹之间的私人恩怨。
我要知道它从哪儿来,我要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煤炭:先让中国腾飞,再让中国“遭罪”
中国60%的pm2.5来自燃烧煤炭和燃料油,即化石能源。这种燃烧的强度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在xx年,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全球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可以看看中国有多亮,那个烧得发红发亮发白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家。从图标的角度来看,它是欧洲的三到四倍。我们燃烧了这么多化石能源。最让我吃惊的是,煤和石油的污染物之间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化学反应。
在南威尔士被废弃的矿坑深处,埋葬着英国工业时代的心脏,它曾经驱动过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场可怕的黑色灾难。在1960年年代,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完之后,其他的国家纷纷开始减少和控制自己的煤炭用量,但当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这个已经封闭了多年和落后了多年的国家,迫切地需要一种巨大的能量能让自己起飞,它的选择是煤炭。这是它增长的曲线。
那中国这么多煤用在哪儿?xx年这36亿吨,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3亿8千万吨烧在京津冀,而这3亿8千万吨当中,有三个亿烧在河北。
熊跃辉(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原华北督查中心主任):有60%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环评法甩在一边不用,就是一直通知停止审批,不管你合法的、不合法的都停止审批,真正的破罐子破摔的就是黑户,监管部门都不想去触及这一块,关的了吗?能取缔的了吗?
一千万吨钢是多少人就业?10万人就业,河北的钢铁是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到了你取缔不了的程度。
中国走完别人走过的100年的工业中国之路,需要30年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再煤炭污染的基础上增加石油污染。那我们的油怎么了?我们的大部分石油都烧在汽车里了。我们的汽车在十年内增加了近一亿辆。
在北京当地的污染源中,最大的一个来自机动车。
尴尬的不仅仅是环保部门,还有空气中的钱味
车多就污染吗?北京市交通委给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东京90%以上的人在做轨道交通,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北京有多少呢?
北京34%的人开车。六环路内每天高峰时段北京pm2.5小时排放量是多少?
——1吨。5公里内有多少北京人开车?将近一半。
在北京每天一天凌晨的时候都会出现污染的峰值,而且是每天恒定出现,永远比当天下午有机碳的排放大概要高出两倍。这是什么?我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们去了延庆。
(随机抽查一辆车)
司机:这是国一之前的。
柴静:也就是说没有排放设施。
司机:没有,基本上没有排放控制措施。
警察:绿标。
司机:国三。
柴静:从**来的?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司机:买的时候说是中国三年级的。 我不明白,是吗? 我刚买车。
李昆生(北京是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大面积造假,或者说说得更严重一点,全面造假,这是行业内的秘密,90%基本配置都不在。如果有3万辆汽车进城,相当于数百万辆汽车在夜间行驶。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iv车的五百倍。它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所有机动车的70%,其可支配颗粒物排放量占多少?
99%。更可怕的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毒性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如果你想负起责人,首先应该问的是造假汽车公司的负责人,对吧?
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我们不是有法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
但是,自xx年以来,这项法律在此类车辆上使用了多少次?一次也没有。
丁焰(环保部车辆污染研究处主任):当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他们说那是因为当时,很多部门都反对,你不能管理环境保护。
但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丁焰:但是实际上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部门看这辆车是什么,只有这辆车是国家一级的。
尴尬的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业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来之后,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二十五倍。
全世界的石油企业都会去尽量维护自己的行业利益,这是一个公司的天性,这无可厚非。我们想知道谁在其他国家制订这一标准。这是我们迄今为止的调查结论-澳大利亚:环境保护部;韩国:
环境部;日本:日本环境部;墨西哥: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和能源部;加拿大:
环境部;欧洲标准委员会。在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和加拿大,环境部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即使是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我国汽车燃料油的国家质量标准以石化行业为主呢?一个国家的选择有其历史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石油处于极度紧缺状态,长安街上的公交车需要头顶一个煤气包行使,远未到考虑燃油环保指标的时候,环保部门也未成立,所以标准的制定,是由当时石油部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之前远远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是如此之大,远洋货轮在海岸线附近400米处排放的污染相当于50万辆卡车。所以在深圳,60%的二氧化硫来自船舶。
我问过哈尔滨环保局,我说听说你们那两天车开出去,公共汽车都开丢了,他苦笑了一声说,别说公共汽车了,连我们局长都丢了。说他那天到现场去检查工作,没一个人认出他,因为雾霾太大。
当天的哈尔滨的雾霾就是因为他们烧了两千多万吨的褐煤,加上在的时候全国几十万台这样的小锅炉,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监管,就这么一烧,就这么一排,就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时候,1200万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煤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脏,德国人也用褐煤,但是德国人会把它们清洁,把它们进行提质,煤炭可以弄干净的,英国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呢?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又浪费的叫灰分的东西,我们就这么把它拉着,用汽车拉,用火车拉,满世界的跑,再放到煤炉子把它烧出来,毫无作用,造成的结果是这样,很多的煤是被我们普通的居民给烧掉了,在中国城市里面,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算大,只有20%,但是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最要命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
在北京冬天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它的致癌物的排放因子是非常高的。中国人几十年来早就在承受这种散烧煤炭带来的痛苦。
在云南的宣威有个叫虎头镇的地方,(散煤燃烧导致它)是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他在咳血,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去驱赶苍蝇了,所以他就请别人在他身上放了一张粘苍蝇的纸。这是这个老人和这些年他身边被肺癌剥夺走生命的人。而有的家庭已经空无一人。
我们总是听到一种声音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跟我们谈环保太奢侈了。但往往受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最穷的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最需要发出声音,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
这些年来,中国消耗了这么大量的煤炭,我们的煤炭变得越来越劣质,我们缺少清洁,我们在排放的时候还缺少控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在中国,煤炭消耗量越多的地方,它的pm2。5的浓度几乎就越高。
我们拜访了发改委能源所的负责人李俊峰,他说:“我就说把煤最简单的办法,我们要降到20(亿)吨以下,我们的天一定是蓝的。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煤能不能集中去燃烧去,把散煤降下来去集中发电。我们即使再退一步这一步也做不到,我们把散烧的煤洗干净行不行。”
按照李俊峰的说法,如果把煤洗干净的话,排放至少减少一半,“我们的改变就两条,必须把煤降下来,或者把煤弄干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院王跃思则说:“如果目前环保设施,100%按照国家的标准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应该低于35%。咱们中国的污染治理,第一得靠管理,第二还得靠管理,第三还得靠管理。习总说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油怎么了?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所以我们煤的污染之上还要再附加油的污染,那么我们的油怎么了?我们的油大部分烧在车上,我们的车在十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个亿,光北京一年,我们增加的车是多少呢?80万,8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所有的车头和尾这样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深圳,然后再从深圳排回来,这是一年增加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
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在开会时说,“某城市一年的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我就查了一下。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哪个?再看一次,青海?青岛??是杭州。说实话我跟你一样吃惊,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叫“山色空蒙雨亦奇”。
后来我就打电话问杭州市环保局,他说是,因为它是全国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两个人一辆车。所以它的机动车污染要占到(接近)40%。
那车多就污染吗?东京比北京车多,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污染?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东京每天90%以上的人是在轨道交通上,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北京有多少呢?北京34%的人开车,而且是在中心城区基本这么堵着,一堵的时候一怠速排放是2倍以上,一刹车重金属的排放会更多。所以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北京人在五公里以内开车的有多少?将近一半,而且我们当中有12%的人是在两公里内开,我们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一公里是什么概念?出门可能去趟超市去趟菜市场的概念。
就我们爱开车?也许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但不会这么多人都没有理性吧?我们家也有辆车,但是有宝宝之后我们的约定是,除了老人小孩,机场医院我们基本不开,我先生每天要上班,然后他就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在我们家楼下是这样骑的,只能这么骑,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的自行车道,他基本上天天就被车这么压着,北京500多万车只有一半是有停车位的,但没有一辆停在半空中,所以它就压在自行车道上,压在人行道上,就这么开。
当然全世界人性都差不多,不管的时候都这样。我们看看伦敦,当年好像也这么停的,后来伦敦就装了计时收费器,然后是这么停车的,后来伦敦又提高了自己的停车费和拥堵费,然后车是这么停的。
前两天听说深圳也这样了,说收了高额的停车费,然后深圳的同志们是这样停的。
五十年前东京也这样,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一辆一辆的把它清出去,这是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考验。
爱车的人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就是这张照片。
你看一看,北京的夜里没有车对吗?那为什么污染也这么严重呢?它真的是车带来的吗?我的困惑一直到看到这张表才解决,中科院也给我一张图,每一天晚上,你可以看看这张图,每一天晚上到零点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都会出现一个峰值,都会比当天下午三点钟要高出将近两倍,每天晚上固定出现,什么东西在北京的夜里12点定时出现呢?
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我就半夜去了延庆。结果发现,夜查柴油车,查到多辆柴油车环保设施造假或不装,但因为是供应北京蛋奶油的车辆,所以未被当场处罚。夜里三万辆柴油车相当于有几百万辆车还在跑。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Ⅳ车的500倍。所以柴油车的比例也不算高,它跟散煤差不多,并不多,只占17%,但是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70%,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多少呢?99%。
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
多环芳烃是致癌物,对吗?但是,柴油车排放出来的是它的升级版,叫硝基多环芳烃,它的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我在延庆的时候看到这些柴油车司机,他们本人就是这种柴油车尾气最大的受害者,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且去处罚他们显得很不合情理,他花的是真金白银自己的钱,他买的是贴了合格证的车,要找也因此找那些造假的企业来问问吧。
那好,就问问这些造假车企。他们的解释竟然是:车原本是想卖给非洲兄弟的,因为他们还在用国一的车。现在卖到国内是因为内部贴错了标,有人要,所以就卖了。
不知道非洲兄弟听了什么感觉,企业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个辩解和理由。但是我好奇的是,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
我们不是有法律吗?我们不是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条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但是从到现在,这个法律在这类车辆上用过多少次呢?一次都没有。为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只有当他处于“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时候才能召回。人家说了,这个环保设施不装跟安全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出人命。所以就没有召回的依据。
那我们有没有处罚他,让他销毁的权利呢?我们有,大气防治法已经规定了,你既可以让它停止违法行为,可以罚款,也可以让他没收销毁。那这条法律到现在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他用了几次呢?一次都没用。
为什么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每个人都说,我不知道这个部门是谁。那一共跟这个机动车管理的就这几个部门,我就挨个问了一下,我先问了一下环境保护部,环保部说,听说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工信部,工信部说绝对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质监总局,质监总局说应该是我们三个吧。
也许他们的困惑有一定的理由,就是你这个法律怎么不说清楚谁管了?我又问了全国人大,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条法律看起来执法主体确实不明确。这在我们的立法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为什么偏偏在大气法的53条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向环保部机动车处的处长丁焰请教。
丁焰:当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人家说了,就是因为当时定这条的时候很多部门反对,不能你环保管,但是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丁焰: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我:你说你(环保部门)有执法权,也不会有人说有问题,那你就去执法?
丁焰: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这个我承认,肯定是这样,你也没有再追。
丁焰:我现在都张不开嘴,我怕人看见我没牙,环保尴尬不就尴尬在这儿嘛。
尴尬的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然后我就问丁焰,我说你觉得人家说的合理吗?他说合理,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车企还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国Ⅳ的标准早就已经确定,让大家上新车,但是国Ⅳ的油迟迟不供,而且供上来的油质量也不高,我们就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下来之后,它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25倍,这样的一个柴油品质,那我们的汽油是什么品质呢?这是环科院发给我的一张表,这张表我每年看到都很痛苦,因为完全看不懂。还好他们给了我一个结论,就是这代表我们国家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
我们看上去有好油,我们有国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这部分油只占3%的比例,这就是杭州的痛苦,杭州有钱,想买好油,但是20之前就是没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只能烧国3的油。
即使在北京,看上去我们的硫含量跟欧洲美国已经接轨了,但是你再看看下面这四项,咱们都看不懂的数据,但是里面深埋着一些危险。要么他们就是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形成颗粒物,要么就是增加毒性,最后一项蒸气压,它增加的是汽油蒸发出来到空中的强度。我原来想蒸发能蒸发多少?后来环科院的专家跟我说,你看看这段视频吧。这是用红外线拍摄的,加油站如果不加油气回收装置的话,它蒸发出来的量是这么大,每一升大概要蒸发出1。5克到大气空中来,而且我们平常开车的油箱也会自己蒸发出来,它蒸发强度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北京我们光蒸发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就比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还要多。
而这一项物质是pm2。5的重要原料。那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合理的,你又没有理去要求企业生产比国家标准更高的油,对吧?
那我们就去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订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环科院的岳欣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参与制定标准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石化行业的人。
我问他:曾经还可能以为你们有一票否决权。岳欣苦笑着回答说:“照说应该,环保嘛。”
岳欣这个苦笑实在是给我这个印象太深了,他回答我说,我唯一能体现我存在感的就是进门的时候在签到本上写我名字的时候。因为以前我连个投票权都没有。
他说他们也会极力地想要推动这个油品的升级,但是石化行业往往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石油很大一部分从中东进口来,对吗?然后比如说伊朗的油很多是重硫油,在德黑兰,他们自己也承受着这种油品质量不好带来的困扰,雾霾很大。但他们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升级的工艺,可是中国的企业是不缺这个技术的,双方的分歧在哪呢?就在钱上。国3升国Ⅳ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钱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5毛钱,我说你们双方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他又苦笑了一下,说别说是我了,你去问问发改委财政部,你看他们能知道吗?
发改委某官员和我说的话似乎也透露着无奈。
官员:控制不了,比如说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你能天天打啊那也不行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
官员: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
我不知道环保部和发改委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实,有没有依据。所以我需要查证,我就向我们国家的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曹湘洪先生提出想见面跟他聊一聊问几个问题的想法,然后他同意了。
我主要问了五方面的问题:
我:大石化行业的人占(标委会)多数的话,有可能会损害掉了大众的公共利益
曹湘洪:这个坦率说组织石油产品标准的制定,不应该找一个不懂炼油企业的人来制定。
我:他是觉得如果标准是你定,然后升级的时候你又说升不了,然后到了期限你又供不了油,你可能说出很多原因,但是人们就不信任你们了。
曹湘洪:对,那不信任是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是回过头来,谁有能力来起草这个东西。
我: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像其他国家的情况,第一它的环保部门的人,有懂行业的人他雇佣了不少这样的人。第二他在提交这个草案之前,他就会跟石油的行业有充分的接触、了解、沟通。然后到最后的时候他的健康报告,他的经济报告,他的炼油成本这块全部都提供给委员会。然后通过公开4这个程序让大家来做研判,而且都有彼此发言,彼此辩论的机会。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您觉得是可以考虑接受?
曹湘洪:可以接受,我早就想卸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外面人就说你拐向中石化,中石化就说你吃里扒外。
我:你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投入还是升级的所有的成本能够公示,让大家有个评判呢?
曹湘洪:现在社会上自然的对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有一种不信任感。
曹湘洪:我们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要是有缺点就把你无限放大,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说。
我:为什么我们不把标准提高一些,用它来倒逼油品的升级呢?
曹:油品事关安全,弄的不好就出大事了,不是阿猫阿狗谁都可以来搞经营的。
我:他肯定会想着为什么中石化、中石油挣钱呢?大家也都可以挣钱。
曹湘洪:是大家都可以赚钱,所以我同意深化改革逐步放开,如果国家决定要推进这样的改革,那你国家去研究去吧,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我:中石化已经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一个国有企业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曹湘洪:我个人觉得中石化是大,就像一个人很胖,但是虚胖。
追求利润这是公司天性,无可厚非,我们很想知道,其他国家到底是谁在制定这个标准。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查到的结论: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基本都是环境部在主导标准,即使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那为什么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由石化行业主导呢?一个国家的选择有它的历史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长安街上的公交车需要头顶一个煤气包行驶,石油属于极度紧缺状态,远未到考虑环保指标之时,环保部门也未成立,标准制订由当时石油部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1983年,国家机构改革,石油部撤销,石科院划归为中石化下属,国家部委制定标准的职能,也就此交给了企业。第一届国家石化标委会成立时,石化行业自然形成了主导局面,
十年来,中国同时需要解决数量与质量的快速增长,量级世界罕见,两大挑战并存。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被重视,公众对车用燃油质量升级期待升高,标委会内部随之发生改变,虽然石化行业仍然保持一半以上的优势比例,但非石化行业人数有所增加,开始增加投票程序。任何一个国家的油品标准制定,最终都来自于它对环保和经济最佳平衡点的选择,中国石标委未来的变化,也取决于此。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前远远没有想象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6%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也许你不在港口边上,但你生活在可能在河流的边上。
中国20多万艘这样的船,他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那个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可能你会生活在机场的边上,飞机一起飞一吨煤油没有了,一落地一吨煤油没有了。所以(广州)白云机场(每天)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
也许你既不生活在港口边上,也不生活在河的边上,也不生活在机场的边上,但你一定遇到过这样车,这些是工程的施工车辆,有一次我在前面河北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以为前面失火了,跑到前面一看是它在排放黑烟,我们就跟着它进入了其中一个村庄,看到村庄门口是这样的,这个小房间里面是村里人在这里打麻将、卖彩票、还卖柴油,我不知道这些柴油从什么地方来,当时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就说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等我下车的时候发现他的证已经被加油站的老板夺走了。
我就对这位拒绝接受执法的加油站老板说,环保部门有义务和权力来查这事。老板响当当回了一句:“环保你有义务,没权力”。
这老板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语,然后就拎着柴油壶就散了。他说的太狠了,从煤到油一项一项下来,煤和油的消耗都这么大,我们的品质相对低劣,我们缺少清洁,我们还在排放的时候缺乏控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这个老板这句话我觉得他莫名其妙地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
本文目录柴静演讲稿柴静励志演讲稿: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演讲稿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精彩片段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演讲稿**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柴静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所作的一篇演讲,她在演讲中分讲述了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以及她之所以出这么一本书的原因。
谢谢邱老,也谢谢各位亲友,还有多年来的给位读者和各位远道而来的观众还有各位**朋友。
今天天寒地冻,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在看完刚刚看完那个**之后,有很多读者曾经留言给我,问我,为什么给你说一个人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我就想了想我写这本书之前,曾经翻了翻我大概二十岁左右时候的日记,想找点儿参考,但是看了一本儿又一本,然后发现说,这段历史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里头记得事儿,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实,也没有场景,也没有描写,也没有对话,通篇都是我我我,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反思跟批评,再往下看更悲惨,我原来想,那谈恋爱的事儿总该记得比较清楚吧,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当年谈过恋爱的人也记不得了,因为里面基本上只有描写,情绪和结论,比如说,看前几页的时候还在写啊,他是上帝上老师派给我的,再翻几页就变成了原来他是个人渣,就都只有结论,看的时候我就想,柴老师,您当年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啊,但是不记得了,所以说,不要是说报道一个国家,就是报道自己都是意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报道所要求的准确、客观、公正、平衡,这些原则有的时候跟人性当中一些蒙昧的本能是相抵触的,人总是忍不住想要塑造自己,人想要去遮盖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人想要对他人做出评价,人们想要说,我是正确的以及为什么我是如此正确,所以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每天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在记录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新闻史,也就是我们的心灵史,如果都以我这样的态度来报道的话,那么将来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像看家白茫茫大雾一片,一无所见,既看不见他人也看不见自己,因为这里面没有生命的实质。当年我二十三四岁,到央视做新闻,就是带着这么一种思维模式来做的,所以那种困窘可想而知。
那时候,陈虻老骂我们。我记得有一次,他拿一个年轻记者的**说事儿,当然那**拍的很动人,是拍有一个中学的老师,然后把四个智障的孩子接到自己的家里来,在家里吃,在家里住,还给他们订作业本儿,做的很动情,陈虻说他很感动,但他隐隐约约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他就把这个记者叫过来问,说收钱么,记者说收收多少钱说一个人两三万吧他算了一下,一年下来十二万,扣除掉吃喝拉撒可能还剩下的钱也高于这个老师在学校的工资。陈虻就说,在我不知道收钱之前,订作业本儿这个动作让我觉得感动,我知道了之后,这个动作在我看来叫省钱。
然后他就问,谁交给你们的,啊,我要请问你们有自己的思想么,让你表达你有么,谁较给你这个的?陈虻说的很对,但是谁教给你的,这个问题当时我觉得他提的太像外宾了啊,然后我就想我小时候,我妈想让我受点儿文艺熏陶,也找了各种方式,比如说让我学学**,因为文艺是最让人去感染心灵的么,但我天资比较平庸,到现在吧,大概,小提琴我可能会拉一个曲子叫《白毛女》,二胡是跟我爸学的,会拉一个曲子《小白菜》,手风琴我也会,会拉《铁道游击队》,所以就是就这样还叫文艺女青年,所以这就是这个年代的一个文艺气氛,在这个气氛当中,你看文艺最表现的本来就应该是人,但我们的这个**当中的人要么就是一个战斗者,要么就是一个控诉者,所以这个模式其实渗透在你的血液中,你以为你很逆反,你以为你很反对这个,但是稍不留神,心灵的惯性就会驱使你成为你最反对的人,那怎么解除它,其实是最困难的事情。
那个时候,陈虻老骂我们,审个**,他拿过开,看一遍说,你是机器人么?你就拿回去改,改完了战战兢兢再拿给他看,这次他很温和,说,嗯,你这次不是机器人了,你连人都不是,你就是个机器。但是,靠这种严苛的责骂哈,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你原来这个模式就像一个拐杖一样在思想上,你拄着它走了很多年很长的路,习以为常,你很安全,突然你把它撤了,你自己的腿脚没那么强健,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往前走,只能瘫倒在地,所以,陈虻后来也放弃我了,他就跟我说,唉,你去吧,你这个人靠语言没什么用,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说得对,这个撞了南墙,人的脑袋在上面撞得头破血流,你才有感受,你思想的肌肉才不会那么僵化,这个有松动的时候吧,外界的东西才能够侵入你,侵入你的头脑,侵入你的心灵,击碎你的模式,摧垮你原来的概念,所以我为什么在这本书中写十年来我所见到的人,因为只有人才构成了当下的我自己。
我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准确,在xx年,非典的时候,我见过4月19号人民医院的急诊室,他们当天把所有的非典病人撤离,那简直是一场逃命一样的撤离,所有的被褥都扯翻在地上,然后,椅子都已经四脚朝天,就像尖叫一样,当时的急诊科主任朱进红带着我去看这个现场,他只给我看墙上有一块儿小黑板,这个黑板上写了22个名绝大多数的后面写着肺炎两个,他跟我说,其实都已经是sars,他说病人不知情,来输液的也不知情,医生知情么?知情,可是每个人都沤在这里头,连隔离服都没有,我问他说,你清洁区跟污染区怎么区分啊,他就指了指这儿,在心里区分,我说那你靠什么防护,他说我考精神防护。在人民医院,76名医务人员被感染,两名急诊医生死亡。
当他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他脸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木然的绝望和痛苦让一个年轻人明白为什么这个消息应该是准确的。因为4月19号的时候,很多**还在对外界说,市民可以不带口罩上街,而我也曾经对这个信息深信不疑,我忽视过我的职责,所以我不敢在如此轻慢,因为准确二事关着他人的性命。
我不知道以前什么是平等。说到平等,我得在镜头前摆姿势。后来我去采访李阳的这个家庭暴力事件,在做完这个采访提纲之后,我把本子合上,我想我应该感受一下他的感受,就在闭着眼睛的十分钟里面,我发现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感受,我唤醒的是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一个中学上学的路上,白天被一个小混混推到在街边,头磕在那个水泥沿儿上那一瞬间的感觉。
我知道最让人痛快的不是身上的伤或者头上的土,那种感觉让你难受的让你对自己的憎恨,你觉得一定是我自身有什么残破之处我才会招致这样的命运,所以我就带了一束花儿给他的妻子。这个女人看到这束花儿之后,后来她搬出一个家庭的相册给我看,贴满了这些年来他们家的**,其中有一张她跟丈夫的合影旁边,贴了一支玫瑰花,这个玫瑰花已经很长时间了,是某一年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她提醒丈夫的秘书去买回来的,就这一支花,她把那个所有的叶子都用塑料薄膜压得平平整整的,保存的特别好,就是这个干枯的花瓣给我一个很深的刺激。以前我觉得,人是人,我是我,到那一瞬间,我觉得,没有人我之分,它跟我一样,对自身的完整的愿望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憧憬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出生在这儿,他这样生活,我出生在那儿,那样生活。
所以什么是平等?平等不是去悲悯或者同情,平等是我和你都共同身处在相近的生活当中,你所经受的,我必然经受,当我们共同在为生存挣扎的时候,我们就是平等的。
我以前也不怎么求实,因为没有受过很严格的思维训练,还是喜欢那种四两拨千斤,弄巧卖智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华丽的水袖功夫,招人耳目。但在xx,当我采访华南虎**时,有一个细节在**。那时候,周正龙穿了一个大棉袄吧,在这个地里头,我跟他坐着在一块儿采访,真假难辨。
当天采访完之后,我的同事在一块儿,我发现我们五个人的小组有一个很剧烈的分歧。一部分认为,**一定是假的,还有两位同事说,一定是真的,我说为什么,然偶同事说,周正龙披个大袄,背着光坐在那个漫山遍野的麦苗当中,那简直就是个老英雄啊。他说,再说了,**怎么敢直视镜头?
就这个瞬间我映像特别深,我觉得,哦,原来每个人的审美、经验、直觉都完全不一样,你要光靠感慨和抒发感情,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靠事实和因果的不断梳理。我们没有别的依靠了。我们两手空空,只能靠一句话来取证。就靠这一句话,你就可以从逻辑链条的最末端一环一环向上追溯,让它支支相扣,自相咬合。
以这样笨重的气力,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可以从土地当中拉出深埋的庞然大物,这就是逻辑的力量,这也是求实的力量。
小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总喜欢问我妈说,这个人是好人坏人啊?长大之后,也很容易有一个善恶分明黑白两元的世界观。做节目的时候,其实这样很痛快,大家在看到好人出现的时候,我们再加点儿**,立刻就涕泪交加;看到坏人出现的时候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振臂高呼。
但是在xx,我在重庆的时候,我采访了一个土地拍卖活动。有人向我们报告说,一个叫陈坤志的人操纵了土地拍卖。我采访他时,他几乎自豪地承认了所有事实。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瘦了一千多万的中介费,给别人干活,这是劳动所得,然后,临出门的时候,他跟我说,说他是公安大学毕业的,我就是要玩儿法律,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后来,这个案件在调查和审判当中,陈坤志被判处了死缓。但是我一直记得,在采访中,他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说这个事件当中,没有人是正义的,都别打这个旗号,都是为了利益。他给我提供了一些信息,我一一印证了,发现他说的是对的,当年向我们举报他的人,也在诉求利益,而且也在诉求的是不正当的利益。
只不过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所以在节目中,双方都认为对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每一方都写了遗封遗书,每一方在读遗书时都热泪盈眶。其实,没有一个群体形象的受苦群体,只有一个特定的人,一个特定的人有诉求。
陈坤志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对每一方的论述都要心存警觉,只有让这些不同的论述之间相互殴斗,彼此博弈,才能够接近事实本然的面目,也才能够保证自己不成为偏见的附庸。
在刚做记者的时候,我还有一个习惯哈,有时候采访一个犯了错误的人会问他说,那你要不要表达一下歉意啊,你有没有忏悔啊。有领导当时提醒过我,但我当时不以为错,我觉得,我这也是为了社会向上向好嘛。后来xx年,我采访一个电击**网瘾的调查,这个电疗治网瘾是设在一个医院里头,我们被允许观摩了他们整个的课程,这个课程当中有一个非常固定的环节,就是一声令下之后,所有的学生都集体向这位医生下跪,有抱着腿的,有搂着他的,大家都扬面大声嚎哭。
我绕过他们。我看到他们大部分的脸是干的,没有眼泪,但是他们的声音很大。后来我就采访了,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儿,这个女孩儿坐在我面前说,点击一点儿都不疼,就像蚊子叮一下,我特别愿意留在这儿。就在我打算结束采访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她脸上流下眼泪,我就问她,那你为什么痛苦呢,她说,我不痛苦,我说,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她说我没有流泪,说到这儿的时候,她的眼泪已经流到了腮帮子上。
她说,我愿意留在这儿。说完,她脸上的泪水重重地打在裤子上。在采访中,我问医生他们为什么跪在你面前,他说他们很感激。
我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是被胁迫或者他们是装的?他微微一笑说了一句话,能装一辈子不是也很好么?就是这个人的这句话,让我从此不敢再去问别人,你要不要表达你的歉意跟忏悔。
真正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性。任何强制性的目的,即使是为了好的目的,也可能导致普遍的虚伪。因此,面试只是为了呈现,而不是评判;面试是为了知道,而不是为了改变。在这本书中,我写下的就是这十年当中,我所遇到的这些人,他们撼动我头脑当中原本固有的概念,使我处在一个晃动不安的状态里面。
不过,卢安克就说过一句话说,自由本来就是站不稳的状态。其实我所说的这些概念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也是早已被印证过的道理,用了十年的路,我才慢慢的接近他们。写下他们有意义么?
我不知道,但对我来说,似乎有一种自己的思想自由。即使这是真理,我也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错误、不断的颠覆和不断的重建来认识它。生命是一个体验,体验了时光才不会虚度,体验了这些感受才会属于你,你因此而创建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当你创建之后,你才归属于它。
所以对我来说,这些概念不再是关于职业荣誉的。它们是关于世界上人类的真正本质的。不论我们走的多远,都要守护这样的实质,绝不将它拱手出让。
或许你们并没有看过《穹顶之下》,又或许你看过《穹顶之下》,却不把它当回事,将自己置之度外。那么,我将告诉你一个令你震惊的消息:全年有50万人死在大气污染之下。听到这可怕的噩耗后,难道你还会认为大气污染只是一个人造成的吗?我确信,你们还会怀疑,那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今天,我想让你们都明白什么叫做可怕:河北,山东,上海这些城市的钢铁产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强。特别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顶之下》中,主持人问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蓝天和白云吗?小女孩回答道白云,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蓝天只看见过有一点点蓝的到了这里,你们心中都想问:为什么那里会看不见白云和蓝天呢?罪魁祸首就是大气污染。原因是:钢铁厂中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PM2、5的诞生过快。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可能会产生雾霾。雾霾遮蔽了蓝天与白云,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中国。你们不妨想一想唐山人们生活之艰辛,每天看着尘土飞扬,雾霾盖天,他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顶着这令人憎恶的雾霾。而雾霾的父母不正是人类吗?现在人类是在自食恶果。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将它们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要从长久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不要只顾着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苍生所依懒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莫让利益害了自己,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护环境,我们何愁见不到蓝天和白云呢!
《穹顶之下》告诉我:环境胜过利益。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爱护环境这条正道,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踏上对抗雾霾的阵营来!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观看完后我有很多疑问,这便好奇的查了查资料,实际上查到的是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的往空气污染上看,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却留在当地。后来我才知道1级致癌物地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这仅仅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带口罩防PM2、5更好。这让我想起一类人,这类人是一旦有事情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圈,这便揭竿而起,以圣人的方式讨伐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事,却不顾影响到你的人和事有不能言说的秘密,便肆无忌惮地责备,圣人不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心着世人吗?
人的出发点总是是利益,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其实并无直接关系,有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或高龄产妇有关,此外柴静女儿出生与美国,说不定这与产地有关?总而言之嘛,纪录片就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不过关不关系道德的事儿需要观众们自己斟酌。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以前看柴静主持节目或者看她的书说句实在的都没多大感觉,觉得她毕竟在央视又是个名人所以无感。
直到今天看完的穹顶之下。才发现她不仅仅是我以为的那个名人,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国人一个普通的妈妈,她只是说出了她的顾虑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她事,只是说出了事实。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楞说成炒作和动机不纯什么的。
湖南的空气污染现在没有北京山西那么严重,但是我只知道如果再不重视雾霾这件事和它后面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话,可能湖南也会步入后程。
这是给民众在敲警钟也是在给那些企业敲警钟在给某些领导敲警钟。
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或许当雾霾影响到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的健康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原来柴静做这件事的意义。如果要等到雾霾带来的后果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时候再来说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迟了?那个时候再来调查是不是还有意义?
虽然这肯定会要扯上政治会要损害很多人的利益,那就不谈政治,我反正是觉得还是健康和命更重要。
不扯政治,只是以一个国人观点就事论事,毕竟这关乎我们的健康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
昨天,沉寂1年的柴静,带给我们《穹顶之下》,很震撼,也感到挺悲哀。终于知道柴静为啥要去美国生孩子,为啥要移民了。的确,她已经移民了,她没必要这样做,但她还是用她的稿费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了,所以她是伟大的。而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现在也特别能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只要宝宝健康平安,其他真的无所谓。
柴静和小崔做了一样事,个人出资,费时费力,苦口婆心的向全国人民讲道理,只不过一个人说的是雾霾,另一个是说转基因。俩人勇气可嘉,说了话做了事,还是被五毛狗狂喷,为啥?跟风的人的确很多,满嘴爱国,却只做旁观者。看评论,特别搞笑说什么干涉内政,说什么美国人应该回美国去~
与其说喷子跟风,不如说大家都太麻木了,对雾霾太麻木,对社会太麻木。也许在我们昆明,看得到蓝天白云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对雾霾的理解真的不多。但今早看到全国空气质量的调查报告,昆明的空气质量也仅排在全国第10…前9名不过集中在海南,福建,广州,西藏和云南…而昆明的Pm2.5也超过国标,所以就算我们每天都看的到蓝天白云,也在呼吸着有害的空气,更别说京津冀地区,还有长三角~特别震惊的是河北,还有杭州,真是万万没想到。
5月,我们反Px,闹的轰轰烈烈。今年3月,我们谈雾霾。可是那么多那么多的煤和油在燃烧,那么多那么多的毒工厂在排污,那么多那么多的超标汽车在奔跑,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次,又像上次那样,没有下文了么?
在发展中国家,谈环保奢侈吗?这个问题很搞笑。从小学课本里,就一直在谈环保,大量考题里也在谈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企业,是完全不合环保理念的,这是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而如今的小朋友们,他们满口环保,甚至考试答题谈环保也答的溜溜的。但他们呼吸的是什么,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又能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片中,大量的科学实证和数据表明,我国环境问题的尖锐矛盾,触目惊心的画面,各部门发言人无奈的表情和柴静苦口婆心的话语,让我们心寒心酸。
…
我们生活在 “终生暴露的实验仓” … “而重雾霾期间对儿童和老人的伤害是最严重的。”
“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和逃避的,你的每一口它都在。”同呼吸,共命运。
“颗粒物,是人类的一级致癌物。”
“煤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最重要的要么降下来,要么洗干净…”
法律的模糊性,大气法53条执法主体的不明确,“不执法就是逼人做假。”
“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
…
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别人1完成的工业化道路。可想而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文明,但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就算全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片尾,列举了美国洛杉矶和英国伦敦,对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的解决办法。
…
从“煤炭时代到油气时代”的转变,一个产业的衰落,另一个产业的创新…
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天然气石油公司和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匮乏,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
若开放市场,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探明储量翻翻”。
还有关于能源体制改革…
以及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小事…
最终归结到资源共享和信息公开的迫切。
看到最后,真的特别感动…这是一位公民,一位母亲,一位媒体人对社会的控诉和呼吁:
“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生。”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要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但愿这部震撼的公益作品,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生活,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行动起来。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新的《大气防治法》正在酝酿,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权力将被加强,也许能就此长出“铜牙铁齿”。然而,我们不应就此静默等待,而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但纵观历史,许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发于每个微乎其微的努力汇聚起来的力量。公众监督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为它无处不在,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网络覆盖如此广泛的今天,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我们岂能懒于作为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10-21
我们在撰写主题演讲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使用者人数迅速增多,演讲稿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次,提前准备能够帮助演讲者自我纠正;同时,演讲稿是表达思想的基础;最后,我们的编辑团队为您打造了一篇精美的“生命的演讲稿”文章,感谢您的阅读,也请收藏本文以便日后查阅!...
发布时间:2024-04-12
财政系统演讲稿 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此刻能够站在这里,作为一名财政人,代表整个财政的青春与活力,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坚守——财政人精神之魂。 自古以来财政就被称为“庶政之母”,有财才有政,财强政方固。同样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群“财政人...
发布时间:2023-11-1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下)午好!我是61班的学生。我叫***。很高兴成为冉庙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一员。霓虹灯,掌声,笑声。今天,在这个充满收获和希望的季节。我们冉庙乡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将在这令人向往的大舞台上创造出美丽无比、激动人心的一刻!这一刻将属于我们每个同学和老师!在这一学年里,经过全...
发布时间:2024-02-14
怎么样写一篇主题演讲稿才能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观点呢?每个人都会遇到演讲的情境,演讲者应该在演讲稿中融入个人人生体悟和自我认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技术性的语言,以便听众更容易理解。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与“奋斗演讲稿”相关的优秀文章,希望您能从我们的网站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发布时间:2023-11-0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谦虚,谦恭虚心也。谦虚表现在待人谦和恭敬,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物理学家牛顿把自己比作是在海边拾起贝壳的孩子,并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所以他能不断挑战尝试新事物,不自高...
发布时间:2023-11-01
你有没有写演讲稿的烦恼呢?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上有遇到要上台演讲时。写一份演讲稿可以提前演习,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关于“爱国普通话比赛演讲稿”的网络文章,我们希望这些技巧能够让您更好地应对压力!...
发布时间:2023-08-02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春风渐柔,春意渐浓,三月校园,一片繁忙。高三进入百日冲刺倒计时,高一即将迎来月考。高二年级在一年半的必修科学习,一个半月的复习备考,特别是开学以来的二十天时间,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全程陪伴,必修科老师精心指导,同学们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搏击,一次次模拟,一轮轮测试,其中有...
发布时间:2024-02-20
刻苦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演讲稿已经成为各种场合的标配。编写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通过演讲稿,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听众的需求和观点,演讲稿怎么才能写好?我们特别推荐的“管理演讲稿”一定能够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网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感谢您的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