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有理数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6
1

最新有理数教案内容

有理数教案

笔者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篇与“有理数教案”有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刚入职的教师来说,需提前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独特的教学课件制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您想再次浏览这篇文章,请务必及时收藏!

有理数教案 篇1

一、学情及学习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基于规则为主的新授课型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将数的范围扩展到“有理数”范围内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通过分析生活情境中的事理和观察温度计刻度的操作,得到了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算式,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应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的设计流程和总体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生活情境,动手操作------有理数减法算式-------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减法的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事例,提炼其中的数学算式,并从中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经历将法则应用于解题的这一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由实际情境提炼数学算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

一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导航作用。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与运用

教学难点:从实际情境到数学算式,从数学算式到法则的提炼,在法则的总结中体现化归

的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前让学生玩有理数加法中的扑克牌游戏。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有“温差”之说呢?

有效性分析:通过设计“温差”这一问题情境,进而顺利的进入课题,并从列算式角度加以认识,得到一些有理数减法算式,为后面的化归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做好素材和算式上的准备。

2.建构活动

活动1:计算温差

师: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生1:利用温度计的刻度直观得到算式5 + 3 = 8

生2:利用日温差的定义可得到算式:5-(-3)= 8

师:比较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变“+”,(-3)变3。

活动2:通过举例子验证刚才的变化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减法算式的理解。

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有效性分析:从生活情境中,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式,为下面观察算式特点,总结运算方法做好准备。这种由算式到法则的过程,使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令算式更有实际背景和说服力,为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的提炼和数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数学化认识

5-(-3)=5 + 3(-3)-(-5)=(-3)+ 5

3-(-5)=3 +5(-3)-5=(-3)+(-5)

师:综合上面算式的共同特点即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我们就得到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

查看详情>>
2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

有理数乘法教案
有理数教案

在许多资料中,我挑选了一篇非常有用的“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教案和课件是老师们提前准备的工具,因此需要注意仔细编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南。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篇1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率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讲授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家解一下这几道题:

6×13 13×6(—5)×6 6×(-5)—4×(-1/2)-1/2×(—4)提问:观察一下这两组式子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每组的计算结果一样,我们可以得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中依然成立。

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家解一下这几道【2×(-3)】×(-1/3)2×【(-3)×(-1/3)】提问:大家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技能训练

(-10) ×(-1/3)×0.1×6 20×1/4×(-8)×1/20第三步

(-4+5+1)×6 -4×6+5×6+1×6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与几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分配率a(b+c)=ab+bc 总结:我们发现小学学过的乘法三大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配合例题,规范解法

例、用两种方法计算(1/4 + 1/66/12)×12 =-1/12×12 =-1先通分加减之后再做乘法

解2:原式=1/4×12+1/6×12—1/2×12 =3+2-6 =-1省去通分的麻烦

70×14+89×14+41×14 29 24/25×5 20 1/5×5解:原式=14 ×(70+89+41)解:原式=(30-1/25)×5解:原式=20×5+1 =14 ×200 =30× 5-1/25× 5 =101 =2800 =150-1/5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149 4/5 30×...

查看详情>>
3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有理数加法教案
有理数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方式。这篇“有理数加法的教案”的文章充满了灵感和智慧,非常值得收藏。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够为你的工作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一、设计思路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数轴”比赛中的加减分,使学生着先理解(+1)+(-1)=0和(-1)+(+1)=0,然后利用正负抵消的思路,讨论整理加法的几种情形,并借助数轴加深理解后由特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2.能熟练进行整理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熟练的进行整数加法运算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举出比赛中加减计分的.例子板书:有理数加法(2)师生互动,探索规律出示题目:31+76+69问题:小学的加法交换律的内容,能否利用它来解答有理数加法的题目呢?出示例2:31+(-28)+28+29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一位同学用加法法则计算,一位同学用加法交换律计算,其余学生自己动手解答,互相交流。2、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有理数运算简化,由此得出,小学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对于有理数同样是适用的。3、  示例3、学生板演,强调使用交换律、结合律4、  课堂练习: ①(-25)+(-7)+25             ②2+[(-3)+(-8)]③43+(-77)+27+(-43)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5、  课堂小结①这节课你学会了一种什么运算?②你有何体会?6、  作业: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为学生创造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合作交流。但计算中个别学生仍有漏符号的问题。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2

《有理数加法(2)》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3)使学生初步养成“算必讲理”的习惯.重点:合理、灵活的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化计算.难点:合理、灵活运用运算律.2.例、习题的意图

通过教科书p22例3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技巧,掌握运算步骤与格式,规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书写格式.学生通过两种方法解题,在对比中逐渐摸索出运用运算律的技巧和目的,培养运算能力.补充例2的目的是对上例的加强,让学生能较为全面的认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目的,从而发现并总结出运用规律.例3的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计算题的训练,还在于加强学生观察、审题的能力.一方面要读懂运算,搞清算理,另一方面要会发现算式中的内在联系,更合理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例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