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集锦9篇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06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集锦9篇

2023-12-06 14:37:11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1

***王熠芬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是全书的第一句话,也是于丹的心语,更是对芸芸众生的训诫。在这个奇异的新时代,物欲横行,精神的力量显得如此脆弱无力。

在泛娱乐的社会里,谁会为曹雪芹放弃最新的韩剧,为王羲之放弃选秀相亲节目,为孔子放弃喧嚣的流行音乐?

然而对于我们的“不争气、不求上进”,圣人是不会加以批评、言说的,“天何言哉,万物生焉。”天从不说话,可是万物自由生长,自有规律。孔子行不言之教,靠学生自觉自律。

主张“无为”的老子在这点上倒是跟孔子十分一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用草扎成的狗。以刍狗为喻,有“无复有顾惜、任凭自然生长发展”之意。

天地间,圣人不干涉万物,让自己自造,自利。只有我们扪心自问,没有人有义务监督我们,对我们的未来负责。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写下我们的未来。只有我们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圣人的话被弟子们记录下来,主要是为了提醒后人自律的重要性。

人们总觉得这些来自远古的哲理过于高深、遥远。但于丹给我们送来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智慧,这是一本启蒙指南书。它不是把每个道理都灌输给我们,而是带给我们一种理念:

圣言是至真至简的,是触手可及的。真正的理解来自书外读者自己的解读,不能用十几万字来概括。

书中简略的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于丹通过“中庸”的解读把圣人对后世的告诫娓娓道来。有这么一个故事:

兄弟俩出去远足了。他们赶上了那天的电梯维修。他们一家住在80楼,不得不爬上去。年轻怕什么?背一个背包,两个人一句话也不说就开始爬楼,一层、二层、三层、四层,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走。

爬到20楼,我累了。站在20楼,两个人商量先把背包放在这里,等电梯准备好了再回来拿。卸下了背包,人又重新变得轻松了,继续爬三十层、四十层,一气爬上去,走到四十层的时候,发现什么东西都不拿也累。所以,这时候心里就有怨气,两个人在四十层上开始相互指责,都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

吵吵闹闹又爬了二十层,走到六十层上,这路好像不是太长了,没什么可抱怨的,所以两个人又安静下来,拖着疲惫的步子放慢了速度,最后又爬了二十层,终于站在了八十层的门口,两个人面面相觑,总觉得忘了点什么,想了想,哦,钥匙! 钥匙放在了二十层的背包里。

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比作这80层楼,我们把20岁的梦想放在了一旁,心里有点不甘,想着等有一天我有能力了,一定会回来实现理想。等到40岁,被岁月洗礼,开始抱怨生活。到了60岁,气也顺了,埋怨也少了。

80岁时想起20岁时的梦想,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仔细阅读这本书,发现我们的心灵。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2

前几年,央视科教频道正热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论语心得》。我被于丹教授妙语连珠、才思泉涌的讲解吸引住了。于是我高兴地买了一本,一本不喜欢学习的书开始读起来。

我一直认为,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离我们现代人很远。毕竟,这些东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他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吗?是不是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呢?现在想一想,古代先贤们讲的一些道理,和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仍然能联系到一起,并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

正所谓的“道不远人”吧!今天把于丹老师讲的几句话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共同学习。 在处世之道一章中,于老师讲了一则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

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刺。他们挤在一起为冬天保暖。距离太远大家借不着热气觉得寒冷。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

经过多次磨合,豪猪找到了正确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度。由此我们联想到,现代人交朋友要真诚热情,互帮互助,最好能带给对方“正能量”。

大可不必穿“一条裤子”“烂韭菜不打捆儿”。这样下去离“小人常戚戚”就不远了。和好朋友相处要有学位,不要事事都做。

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我喜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祝福,更羡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但愿朋友之间能“一片冰心在玉壶”吧!在当今社会,家长把孩子的成长作为人生的全部,把孩子的学习作为头等大事。

于老师讲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掠夺。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青春叛逆期,总是念叨为了孩子放弃了进修的机会,放弃了升迁的机会。我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等等。结果如何?

孩子“压力山大”,高考前后、大学期间出事情的还少吗?有些错误是没有机会改正的,只留下血腥的教训,以便日后醒来。 书中还谈到了许多孔夫子的观点言论,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我读了几句《论语心得》有一点点感悟。自己就像是夜晚抬头看星星的孩子,却不知道天空有多大。慢慢懂得学***硬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3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对我来说是高深的哲学,难以理解。可当我拜读了〈于丹《论语》心得〉后,却让我豁然开朗,敬佩孔子的的伟大,感慨于丹教授的知性美。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来解读《论语》。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学***《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下面我与大家分享几个观点:

1快乐秘诀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许多人越来越不满意。因为他看到身边总有一些东西让他不平衡。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得太多,看得太少。

孔子能教我们的幸福秘诀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

每个人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心相连。

2保持一颗诚敬的心

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遗憾和失望。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与死、财富等都是命运的结果,个人无法控制,就要学会承认和顺应。

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过失,对他人谦恭有礼,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

一个人只有做好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自身不足,并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3心态决定幸福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得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4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天、地、人之道、心、事、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生活之道。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

他带领我们超越时空,带领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与今天的人们交谈。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不要纠结于其中,一次次地问天地,这只会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你就会错过星星。

于丹老师在他的《论语》经历中讲了一个故事:寺庙里有一尊雕刻得非常精美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佛。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

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祖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到了今天的岗位上,而我经过了几千刀就成了佛祖。

我们过去喜欢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为什么你和我一起工作,你今天这么聪明?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

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我们知道,西方国家是靠宗教立国的,而中国则是靠儒学立国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

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

“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5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能反映我们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对现实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的确,在改革不断、发展迅速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面对眼前瞬息万变的世界,调整个人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是我们每个人的中要任务。

人生理想与心灵的精神寄托是一致的。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树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事业中担当起一些责任。内心的平静和平静是最重要的。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

同样,适当制订学校的目标,也会增强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崇高的理想,也会激励人们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

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

国家有一个现代化的政权,而社会、家庭和个人也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价值观。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实是上,于丹的《论语》现象对中国社会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具有其实意义。它能有力地促进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教育。

于丹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们的美!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6

张建源仔细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是心灵也有所触动。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

“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位远离我们的古代圣人。很多人叫他孔子,这代表着迂腐和固执。可是现在,于丹老师将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结合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把这样一本难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结合现代的实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在现代社会,孔子、孟子、老庄离人越来越远,圣贤和经典逐渐模糊,庸俗琐碎的世界和高尚纯洁的思想似乎缺乏一些必要的联系。读了这样的一本书,仿佛给自己的心灵浇了一次水,冲走了一些烦琐世俗的念头想法,滋养了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让我更积极地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是于丹说的话: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面的世界太多,头脑太少。《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首先,人们应该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它们。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于丹老师的书最让我喜欢的是,她用最浅显易懂的文字,给我们谈了自己对《论语》的心得,这是人与人的交流,是你与我的沟通,其实并不在乎对经典《论语》的理解有多少,在乎的是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在这时拥有。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7

只要你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

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

阐述其深刻内涵

有许多独到见解

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

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

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

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

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

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

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

特别是在今天忙碌、竞争激烈、相对空虚的精神状态下,人们更追求内心的平静

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

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

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

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

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

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一切事情的根基

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

并懂得变通

与时俱进

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

待自内心修为提升

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

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

触动我们的心灵

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做人的规矩、道理

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

给予了力量的源泉

得到了快乐的幸福

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

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调整好个人的心态

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

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

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

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

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就工作而言

一个人的目标

不能好高骛远

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

目标不能太小

将会增强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

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

勇往直前

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

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

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

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

不是全面抛弃

也不是全面保留

国家拥有现代政体

同时,社会、家庭和个人也保留了一些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并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

缺一不可

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和谐

什么是无畏

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

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

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

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

独到的眼神

加以审视、领悟

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

--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

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8

沉迷了一天的网,我不厌其烦地重复播放着出自匈牙利的钢琴曲——《黑色星期天》,这是一首充满魔力的奇异乐曲,凄美的旋律曾经引起一百多位听者厌世轻生,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整个世界为之恐慌,因而《黑色星期天》被当时人们称作“魔鬼的邀请书”并列为世界禁曲达13年之久。作为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我肯定不会被它的魔力击中,但这反复地倾听让我似乎触摸到作者情怀——无限悲怆,无比感伤。也许此刻我和他之间有着某种心灵相通的地方……

近日的一些遭遇像层层迷雾,像绵绵细雨,让我的心情难以走出阴霾重新归为灿烂,我感叹自己:作为女人,没有满腹经纶的才学,没有国色天香的容貌,没有丰厚的祖辈根基,没有显赫的权势倚靠,一直不过是崇尚自由、追求快乐、活得简单而真实。然而,不知何因,我依旧是我,而周围人看我的眼神给我的评价却变了!我不得不承认余秋雨说过的:“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嗤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层架床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百无聊赖的心情如同外在的天气,虽然天高云淡,虽然日丽风清,却始终摆脱不了秋的凉意。关上电脑,我开始在自家的书房搜寻,我渴望在有限的藏书中找到一位良师益友,在朴素的生活里获得一份心灵鸡汤!   《于丹<论语>心得》可谓“应天而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带给人们的还有诸多心灵困惑。对于我的问题别人又何尝没有经历过?跟于丹学《论语》,汲取儒家精华是心灵保健的良方,倡导儒家精神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我要用《论语》启发心智,让美丽而孤寂的心声和于丹共鸣:   天地人之道在这里于丹用朴实的语言解说了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她以女人细腻的情感以智者独特的视角挖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了很多,而精神领域呢?检讨自己观察周围:其实精神匮乏、内心浮躁的大有人在!读天地人之道给我的感悟主要是对现实和理想地把握与界定,做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敢于追求理想的天空,不断成长、不断改进,接纳途中千磨万击,无畏前程山高水长,最终达到一个境界“神于天、圣于地”。只有锤炼出这种境界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他的修养可以富而好礼可以安贫乐道;他的能力可以顶天立地可以毫不声张;他的眼光能够穿越群山、驱散迷雾、探寻蓝天碧海然后容纳一切尘世喧嚣最后默默地归属自己宽阔的心灵世界。   心灵之道 我是天生的乐观派,曾经羡慕庄子“乘物游心”的逍遥。一直以来,我用歌声和欢笑美化生活,用舞蹈和烈酒排解寂寞。我喜欢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我迷恋高空中的日月星辰。我以为自己的心境快乐得无与伦比,我以为自己的定力修炼得坚不可摧。这几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心是脆弱的,我的率真与豪放、我的勇敢和修养、我的乐观和积极最后却被人归结为“张扬”。如何应对情感的低谷?于丹告诉我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不能左右外面的世界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灵。对待人生的不如意,聪明的人不会过分纠缠其中,不会将其无限放大,而是想办法去弥补,修心养性完善自我,用内心的富足与饱满用内心鲜活的力量让沮丧的心情得以释怀。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回过头想想我们每个人,如果真能将论语倡导的“宽厚、仁达、智慧、聪颖、勇敢”付诸于行动,那么“创建和谐社会”不就轻而易举了吗?   处世之道 观察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电脑网络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变得淡漠。我感觉有许多孤独的心渴望倾诉,有许多迷茫的心需要点拨。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言多必失”!有些人原本是好朋友却在不经意的交往中反目成仇。我曾经听到一位非常开明的老师说过:“世上没有太多坏人,只有一些不被理解的好人。”与人相处、与朋友相处到底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尺度?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读到这一部分我感觉“君子之交淡于水”,与人相处应像于丹所说切忌“过犹不及”,要本着和平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多想多听、谨言慎行,彼此间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学会宽容,为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学会关爱,为自己打开一个友善世界。   君子之道 这里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记得在中学时代我们的教学楼上有八个醒目的大字:“为人师表求知做人”。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呢?老师的身教远多于言教,如今时过境迁对“做人”的概念我依然是模糊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于丹认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忧不惧、喻于义、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按照社会的定位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然后拥有一个从容淡定的内心世界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左右。此外她还指出:“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坚持在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现在我开始有所感悟:实际上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我们坚持“终生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完善内心把握幸福吗?学会做人,只做君子不做小人,我们的内心才会完善,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人生之道 什么是“人生”?古往今来,上至政坛名将、文学巨人,下及山野村夫、居家妇孺,“人生”永远是一个解不透的话题。常有人感叹人生,也有人活了一辈子仍然悟不出人生真谛。读人生之道留给我无尽的思考:人生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过程,不论人们是否情愿它总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于丹说得好: “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高效的人生不应刻舟求剑,不应守株待兔,不应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着某一高度。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让我们顺着这位圣贤的人生轨迹完善现代社会的“人生”:(1)论学习——学习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论语倡导“六经注我”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学习提升自我,用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2)论自立——《论语》里真正的“自立”不是拥有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不是得到了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建立一种心灵的自信!现在我恍然大悟,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被人们所不耻的人,倚权仗势也好、私

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 篇9

闵行区嘉臣爱伊幼儿园(姚莉莉)

这学期,经学校推荐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感觉像一杯清茶荡漾在心间。她洗心革面,让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心得》中,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

仔细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它在我的人生观、行为观、教育观、教学观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缺憾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就像前一阶段一样,我的健康状况不太好。疾病的折磨使我精神沮丧。工作压力大,我心浮气躁,不喜欢看到的东西,这让我整天埋头于痛苦和抱怨之中。日子很艰难。此时,《于丹论语心得》就告诉我:

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处理生活中的缺陷和痛苦。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用很大的方式表达。扩大后悔的后果是什么?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是,我承认了现实的不足之处,并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现在的我已经把病痛置之度外,平时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去锻炼身体,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正确地处理好了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生活、工作两不误,将缺憾降低到最小化,直至消失。

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二、深刻理解“仁”之涵义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爱学生。

于丹说得好,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老师就可以走进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世界,学生及家长也就会感恩于老师的付出;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那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少一些指责和抱怨,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只有这样,师生和家长的关系才能和谐。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落后,特别是自控能力很弱。于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从孩子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倾听他的意见与呼声,对他的表现给予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的难处与苦衷,也及时肯定他的点滴进步,从不说任何伤害他自尊的话语,让孩子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自信的风帆,尽量让孩子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宽容与包容,要以智慧去解决,以人格去感化;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

三、重新领悟为人之道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

助人有快乐,别人助己要懂得感恩,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宽容的人,这样便有了好心态,有了好为人,便有了真和谐,有了好人品,一个人倘具备了这些,即便物质上并不丰富,但我相信幸福的感觉一定是相伴相随的!!

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最好的自己,根据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生命的意义。

2011年6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论语心得读后感集锦7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撰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需要拥有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整理的“论语心得读后感”,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自行判断实际情况!...

  • w
    《论语》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17

    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论语》读后感”的详细介绍,读完名著作品之后,相信大家都流连忘返。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写的?感谢您的阅读同时也请落实好收藏这一步!...

  • w
    论语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孙集一中张春利对于《论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前几年,曾经从电视看过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的《论语心得》,看到了当代名人——于丹从中学到的是很多深奥的知识,我也深受启发。寒假期间自己也详细读了这本书,使我也颇有些心得。虽然没有于丹的感情丰富,但也...

  • w
    论语读后感七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在阅读完一篇佳作之后我们难免会产生感悟,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内心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想法。你知道如何避免写读后感当中的一些错误吗?想要了解“论语读后感”好工具范文网已经为你整理好了。...

  • w
    2024论语读后感九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论语》读后感在浩瀚的经典书籍中,有一部作品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它就是《论语》。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论语》不仅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更在现代成为无数人的智慧指引。读《论语》,仿佛是与古人的对话。孔子的智慧如同繁星,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

  • w
    论语读后感集合14篇

    发布时间:2024-03-14

    今天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我认为论语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要勤复习,外国的科学家们做过实验,“遗忘曲线”反映了人当学习了一个知识后,前第一、二天遗忘的最快,到最后就只能记住不到四分之一的知识。复习就是不断地,反复地巩...

  • w
    论语读后心得5篇

    发布时间:2023-11-12

    当自己对所学知识有了新的看法和见解时,应老师要求我们应该写一篇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能提升方式,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心得体会呢?...

  • w
    护理札记读后感(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在欣赏完作者所写之作品后,我被强烈的震撼感所打动。阅读完之后,我们需仔细思考和分析自己的思路和感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主题,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特意为您准备了有关“护理札记读后感”的相关资讯供您查阅。如果您对该主题想要获取更多的内容,建议您继续向下阅读!...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