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数学教案范文

数学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8-05

数学教案范文

2024-08-05 15:57:56

【#实用文# #数学教案范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

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

所以x=50 000。

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 (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 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 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xx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激趣、引导观察、启发分析、发现总结。学法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汇报。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学调整

一、复习铺垫激情促思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2、师: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

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

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想知道

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初步感知探究规律

1、出示例1的表格。说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1)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

怎样变化的。(先观察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板书:相关联的量)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寻找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国寻找“不变”。(学生可能发现一种量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也可能发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根据学生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肯定并确认这一规律,特别是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1、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记熟口诀。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主题画、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

观察主题图:

1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9 辆三辆轮车?

二、算一算。(口头表达)

2个 3 相加 3+ 3 = ? 3 个 3 相加 3 + 3 +3 =?,9 个 3 相加3+3+3+3+3+3+3+3+3=?

三、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四、摆一摆

1、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2、围九个三角形

五、说一说。

边看三角形边数3、6、927,接着填在教科书上的算式。

33= 34=39=

六、编一编。

看上面的表格,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

七、记一记并交流记忆方法。

对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口诀,

小组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

八、练一练、

1、找朋友 2、找规律 3、过河

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习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习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减)。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数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学习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道具钟若干个,实物钟,课件。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

2、师:羊村里的小羊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和我们一起上课呢?看,村长慢羊羊想给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3、生齐答:想。

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

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

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

7、生:是一个钟

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通过运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拼图体现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对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拼图顺势揭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将最基本的认识迁移到课堂上。

二、自为学习

1、师: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两个钟表上都有什么?

生1:有12个大格

生2:有两根针

生3:有数字1-12

2、师:分针和时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长一短、一粗一细

师: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

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板书:分针,时针)

师:你们知道分针、时针是往那个方向运动的吗?用你的小手来表示一下。

生:分钟和时针是按照这边的方向走的(做手势)

师:这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边指边说顺时针。(全班跟做手势)

师:你们知道是分针走得快,还是时针走得快吗?

生:分针

3、师:同学们,钟表上除了有分针和时针以外,当然还有更细更长的秒针,以后我们会慢慢地学得到。

4、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12个数字的位置呢?

生1:是按顺序的123……到12

生2:12在中间

5、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的秘密,美羊羊说要现在要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看看。

生:好

师:看,美羊羊多高兴,它很满意我们的回答。

三、认识整时

1、师:咦,听,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懒羊羊家的闹钟响了,它要起床去大肥羊学校上学啦!我们也要做到每天早睡早起,不要懒床。

师:现在是什么时间?

生:7点

师:我们要用规范的语言说,7点是我们的口头语,我们应该说7时。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2、师:(出示课件)一群羊正在午休了,现在是几时呢?

生:1时。(出示钟)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

3、师:(出示课件)经过一天的学习小羊们放学了,现在是几时呢?

生:4时。(出示钟)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

4、师:(课件重现7时、1时、4时),看一看这三个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分针都指着12。把你想到的认识整时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小组讨论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聪明的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师:暖羊羊现在要考考我们会不会看钟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看钟面,说时间

生1:6时 生2:9时 生3:8时 1、卡通人物“懒羊羊”上学引入,并以羊羊们在学校的生活贯穿教学,充满趣味。

2、卡通人物班长暖羊羊的个性是聪明善良,采用有特色的卡通人物作小结对识记认整时的方法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钟表,大家已经能说出时间来,那你能不能写出来呢?

生1:能

师:好,现在请大家听听喜羊羊介绍一下怎样写“7时”吧?(师示范板书)

师:后面的两个钟谁会写呢?

生1:到黑板上板演

师小结:这种表示法叫做文字表示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写“时”字就可以了。

2、师: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课件出示电子钟)。这是什么?

生:电子表。

师:这种像电子表一样的记时方法,我们叫他数字表示法。

师:谁上来写一写1时和4时的数字表示法?

生:到黑板上板演

师小结:(出示课件)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生跟读)

(强调两个小圆点不能写成句号)

3、师:黑板上的三个钟表,你能不能用数字表示法写出它的时间呢?

4、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喜羊羊对战灰太狼”,灰太狼说如果喜羊羊回答错了,就把它吃掉,看看你们能不能帮帮喜羊羊,好吗?

练习相对比较简单,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中下层有发挥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巩固练习

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喜羊羊终于战胜了灰太狼,逃离了被吃的命运。灰太狼不服气,要求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没有。

2、练习1:老师拨一拨,学生说一说(2时、5时、12时)(大道具钟)

3、练习2:学生甲拨整时,学生乙说一说

4、练习3:写一写,用两种表示法写出时间。

5、练习4:画一画,(出示钟面,时刻),学生画出分针或时针。

用投影更正答案

六、总结

爱睡觉的懒羊羊对我们同学们说,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利用了40分钟学习了如何看钟表,还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1、通过师拨生说、生拨生说、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丰富的习题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完成认知的建构。

2、通过卡通人物的话语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体现了教师善用教学资源,贯彻德育思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数学教案 篇8

内容与要求:

1.学会看整点、半点,知道时钟与幼儿园生活的关系。

2.懂得时间的重要性,愿意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课件《整点探密》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认一认

1、引导语:我们小朋友以前认识过时钟,时钟上有三个朋友,他们是谁呀?

2、看整点、半点。(加密狗:练一练)

2、游戏:我是小时钟。

引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当小时钟,你们扮演时针、分针。我说几点,就请相关的两个小朋友躺下。

玩法:教师在地上铺好垫子,摆上1——12的数字,请12名幼儿沿着钟的方向走,然后,老师说7:30,两名幼儿分别当时针和分针倒下,指向7:30。游戏继续。

二、情境展开:说一说

1、提问:时钟对我们生活可重要了,他能告诉我们几点钟该做什么?

2、提问:我们先来看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平时我们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学本领?几点吃饭?几点午睡?

3、提问:到了小学,我们又该几点起床呢?几点到学校?几点吃饭?如果10点钟下课了,那么几点钟上课铃声会响呢?几点放学?

小结:我们时时处处都需要时间,它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

三、感受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

(1)静坐一分钟。

请幼儿坐一分钟不动,教师看时间。

提问:这一分钟你们感觉怎么样?

(2)一分钟画自己。

请幼儿在一分钟里画自己。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同。时间一瞬既逝,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3)一分钟能做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一分钟能跑很长一段路,一分钟能念完一首诗,一分钟能……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分钟,不能浪费时间。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中投放相关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开展"看看拨拨(看时间,拨钟点)""的时钟游戏。

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

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wEi508.COm)

…………

1×9=9一九得九

数学教案 篇10

一、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4课时

总复习 31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8课时

统计与概率 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时

数学教案 篇11

设计意图:

有一次,我问小朋友想玩什么游戏,小朋友都说喜欢玩捉迷藏,根据幼儿的爱好,结合《幼儿指导纲要》大班小朋友的数学方向目标,刚好可以结合设计一节情境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活动准备:

黑板、PPT、活动操作学具每一人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PPT)

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随下来到森林里,感受愉快的心情。

二、活动内容

1、情境延续,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从而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播放PPT)

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三、操作与练习

1、让孩子感知天黑了就要回家,以免家长担心。

2、请小朋友记清小动物住的地主。

小狗住在河马的上面;

小兔住在小猪的下面;

老虎住在小兔的左边;

狮子住在绵羊的右边;

袋鼠住在犀牛的右边。

3、活动操作(通过操作,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方向思维)

1)讲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巡逻指导

3)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贴在黑板上,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

四、活动小结

1、让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2、听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用情境贯穿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清晰明了,目标明确,气氛活跃,教态语言适合孩子的年龄,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在活动过程中,我忽略了空间关系比较抽像,而且也有相当的难度,而我对于重点内容一带而过,没有讲解透彻,加上在讲解小动物的家在哪里时,还没让小朋友记得他们在哪一个小动物的哪一边,就开始操作了,导致孩子在方位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孩子操作时增添了难度。最后,在结束语时,时间比较紧迫,讲解得太仓促,草草了事,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使我认识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经过教师们的反馈建议,我从中领悟了一节好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分析周祥,备好了教师,还要更好的备好小朋友,从每个环节当中分析他的利敝才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会续前继往,不断反思,让我在幼教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

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教学过程

【知识点精讲】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

(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例题选讲】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

(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数学教案 篇13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学习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认识1—10数字及相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认识同类物体,学习分类

1.出示或显示4页左方上铅笔和皮球图。(没有集合圈)

(1)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引导同学自己说一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出示或显示集合圈)引导学生用右手食指也在两个球外面画一个圈。

(3)讲述:不管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物品边说边把两个球圈起来,这样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物品。而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

2.观察4页右上方的图。

(1)引导同学认真观察,看看图画上的都是什么?哪些属于同一类,用铅笔圈起来。

(2)启发学生指着示范图说一说,哪些属于同类,应该怎么圈?为什么?(因为大鸡、小鸡、公鸡、母鸡都是鸡,属于同类,应圈在一起,而书包和气球它们不是同类物品)

(3)学会看书,指导练习。

打开书第6页,看练习一,第1题,而后教师读题。

(1)完成左图。提问:图中的四种物品各是什么?那些物品是同类的?

学生回答,帮助整理。西瓜、香蕉、桃子都是水果,是同类的,而布娃娃和水果不是同类。

请同学动手把同类物品圈起来。

(2)完成右图。图中的哪些物品属于同类?把同类物品圈起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圈。

(3)即兴练习

①请同学看看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种书属于同类,各种本子属于同类,还有文具盒……)

②打开文具盒,仔细看看,有哪些物品属于同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属于同类)

四、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五、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六、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七、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数学教案 篇14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x2,试比较y1和y2的大小。

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难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本活动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图案,还要求学生能制作美丽的图案,后者是重点。

(1)欣赏美丽的图案。教师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议一议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可以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画一个图案。

(2)制作美丽的图案。在制作时,先把制作的要求交待清楚,为了防止图形的变形,也可以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点用图钉固定下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个简单的图形,随后再进行描绘。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2、3题

本练习的三道题目都是操作题,教材中的要求是画一画,但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只有学生十分熟悉了摆的过程,才有可能画得好图形的变换。

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仅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类似的内容,以供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倡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化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都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

第4题

有了前面几道题的操作经验,学生头脑中可以初步建立起图形变换的表象图案。因此,开展本题的活动可以采用先想象,后操作的程序,即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然后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第5题

在开展设计时,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设计,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要说说图形是如何进行平移或旋转的。

第6题

对学有余力,又十分喜欢设计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不作全班学生的要求,也不作测试。

在电脑中进行,开始时图案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步出示复杂的图案。对于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喜爱的程度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喜欢选择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学生喜欢一些特殊的图形等,教师不要作过多的干涉。对学生设计后的作品,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说说设计的思想与设计的过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5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大班数学教案”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积极的影响。为了更顺利地进行教学,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确保每份课件的设计更加完善。教案是促进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 w
    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2

    本文介绍的" 数学教案 "绝对是小编今天力荐的优秀文章,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每位教师都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就是教案课件,因此你可能需要每天都去撰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工具。如果你觉得这份干货对你有价值,请不要吝啬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 w
    初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02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完整的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令您满意的“初中数学教案”,如需更多产品介绍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 w
    小学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1

    教案课件不仅涉及教学步骤,也涉及教学的课程标准,每名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的所需信息,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不妨收藏本网页的网址,以便日后方便查阅!...

  • w
    小学数学教案分享

    发布时间:2023-11-21

    教案课件是教师必备之物,因此在撰写时教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严谨的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我们特别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案”栏目,请您到我们的官方网站查看更多信息!...

  • w
    数学教案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

  • w
    小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10

    新加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会使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编写好教案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接下来,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小班数学教案”的相关内容,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对某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 w
    数学教案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作为一位教师,经常需要进行教案的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并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你知道如何编写正规的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范例,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