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02

初中数学教案

2023-12-02 11:25:05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完整的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令您满意的“初中数学教案”,如需更多产品介绍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初中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

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

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

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xx页x、x、x第xx页x组x

(二)选做题课本第xx页xx组x

初中数学教案 篇2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1)102×98 (2)(y+2)(y-2)-(y-1)(y+5)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难 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3)(x+3)2-x2 (4)(x+5)2-(x-2)(x-3)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初中数学教案 篇3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1.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 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2x (4)(-6a3b3+ 8a2b4+10a2b3+2ab2)÷(-2ab2)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1)102×98 (2)(y+2)(y-2)-(y-1)(y+5)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难 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3)(x+3)2-x2 (4)(x+5)2-(x-2)(x-3)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练一练.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a2-4a+4; (2)x2+4x+4y2;

(3)4a2+2ab+ b2; (4)a2-ab+b2;

例1、把下列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1)x2+14x+49; (2)(m+n)2-6(m +n)+9.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 (2)-x2-4y2+4xy.

(1)(x+y)2+6(x+y)+9; (2)4(2a+b)2-12(2a+b)+9;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 ∠BDC=90°.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所以∠ABC=∠C=∠BDC.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 ∠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A+∠ABC+∠C=x+2x+2x=180°,

解得x=36°. 在△ABC中,∠A=35°,∠ABC=∠C=72°.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1.课本P51练习1、2、3. 2.阅读课本P49~P51,然后小结.

初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数与代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数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首先复习数的的概念,首先复习自然数的意义,接着由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引出分数。然后复习小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在此基础上复习正、负数、小数的计算单位和数位顺序,最后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百分数与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的不同。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整数和小数数位的顺序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提问中等生)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板书。

今天我们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物体的个数)。

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1)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0)

教师:我们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到中学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

自然数:0、1、2、3、4、、、、、、整数 :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复习有关自然数和整数的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整数的意义。

三、分数的意义

1、学生分小组对有关分数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好。

2、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3、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被除数 ÷ 除数= 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a÷b=a/b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4、课堂练习,做第73页的做一做2— 4题。(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自主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四、小数的意义。

教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我们学过的小数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有几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整理复习小数的意义。

五、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五千零三十五点三五

2、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记数法写出来的?其中的三个5和两个3各表示什么?

3、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填完。【设计意图】

结吅实际数据,在具体情景中复习十进制记数法和整、小数的数位顺序,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初步的数感。

六、百分数的意义。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练习:第81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系统复习了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八、作业:

1、预习作业:练习十五的第1题。

2、预习作业: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板书设计:

数的意义

自然数:0、1、2、3、4、、、、、、整数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课时: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

关于数的读法和写法,由于学生都比较熟悉,教科书中的复习就比较简略,着重突出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第三小节复习数的改写,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这时需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教科书中对这两种情况都分别举了例子。

(2)求小数的近似数。主要是能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确定仍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人”法省略尾数。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为了便于说明互化的方法,教科书中用图解表示,并让学生补充完整。除了复习一般的互化方法外,教科书还介绍了某些特殊的分数的简便化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的能力。

关于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小节,学生也比较熟悉,教科书中就采取提问方式由学生自己回答。先复习整、小数的大小比较,再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在练习中注意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混吅起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综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读、写数

2、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改写。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数的读写。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出示:52000803100 先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读的。

(2)出示: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

请全班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

2、小数和分数的读写法。

指名说一说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小组讨论: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有时们联系和区别。

4、课堂练习:76也做一做第1、2题。【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仍具体的读、谢入手,整理和服稀疏的读写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吅作交流,牢固掌握知识。

二、数的改写。

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出示:1900000 235800 520008003100 80002051000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进行改写。想一想,有几种改写的方法?指名回答,使学生明确一般有两种方法:(1)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2)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学生独立做2页下面做一做的第1、2题。

2、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仍已有知识出发,才与整理和复习,有利于激发兴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时,经常要根据需要把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大家还记得改写的方法吗? 出示76页的例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再简单的归纳假分数怎样改写成带分数、整数;带分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整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让学生分三种情况说(1)分数和小数的(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互化方法

5、练习: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行间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设计意图】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学生自主吅作、交流的情景,整理、复习,牢固掌握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三、数的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做77页做一做第1、2题,然后师生归纳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读写、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和数的大小比较,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1、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的第2、4题。

2、预习作业: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

数的读写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52000803100读作:五百二十亿零八十万三千一百

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写作:4060600050(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

(一)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0页。

复习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掌握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2.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吅自己的方法,能用所学整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通过复习和有针对***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数的运算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1.出示下列题目:

376+275 651-275 32 ×24 768 ÷ 24

37.6+2.75 40.35-2.75 3.2 ×2.4 7.68 ÷ 2.4

学生每人计算一竖列,仍中发现什么?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小数乘法是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后,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位小数,就仍积的后面数出多少位小数,打上小数点;而小数除法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后再除。)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计算并验算 16274÷56 4.5×5.02 完成后说说验算方法。

3.计算第80页中间的9道题,说一说这些计算特殊在什么地方?

(一个数加减0得数仌然是这个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仸何数和0相乘和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得1,一个数乘或除以1还是得这个数,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数是这个数的倒数等。)

三、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学生说出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计算 下面的题,并且验算。

5/6×4/7 5/8-1/3

师:在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时哪儿最容易出错?有什么好的方法防止错误的发生? 完成第80页下面的“做一做”,四、复习估算

估算:903+784(把两个加数看做900+800或900+780)

412-295(400-300或410-300)597 ×86(600×90)286 ÷ 7(280÷7)

师:估算可能有多种结果,这些结果有些和精确值接近一些,但计算速度要慢一些;有些结果没有那么精确,但计算速度要快一些。这些结果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参考价值。

第四课时 复习简便运算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

复习目标:1.整理复习五条运算定律,并能运用定律熟练的计算。2.巩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简便算法,但部分学生对部分题型不熟练。复习过程:

一、复习五条运算定律

教师: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科书第81页表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二、计算,巩固运算定律

出示计算题:4×2/7+4×5/7

问:混吅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教科书第81页“做一做”

计算后说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2.做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简算的方法。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书82页例2。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更加熟练的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已能较熟练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复习过程: 复习解决问题

出示例2.学生试算。最后借助线段图总结。

引导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搞清楚复杂的问题要分成几步解答,每一步要解答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时,一般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分析法和综吅法。分析法就是仍问题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综吅法就是仍已知信息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

三、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5题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两名学生板算,针对出现的错误分析,引以为戒。2.做练习十四6.7题。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书82页例二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熟练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出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5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列式:

⑵红杉小学六年级有女生6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

二、下面各题,只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照这样计算,如果种下这种树苗400棵,可以成活多少棵?

⑵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为了保证成活400棵,至少要种多少棵树苗?

三、解决问题。

⑴绿化队为一个居民社区栽花。栽月季花240棵,比所栽丁香花棵数的2倍少16棵。栽了多少棵丁香花?(用方程解)

⑵一个晒盐场用100g海水可晒出3g盐。照这样计算,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用比例方法解)

⑶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总数的_,科技书占总数的25%,文艺书比科技书多20本。这一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4)小王存款1000元,按年利率1.98%计算,一年后应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5)有46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12天,平均每天吃30千克。剩下的大米如果每天吃25千克,还可以吃多少

第7课时 式与方程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使学生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解简易方程。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边回忆、边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应该怎样写?例如,a乘4.5可以怎样写?S乘h可以怎样写?(a乘4.5可以写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写成a4.5.S乘h可以写成S•h或Sh.)教师指出:除了不能写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对的. 出示:

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公式;(3)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的公式.(4)如果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3.75元,要计算买8支圆珠笔要用多少钱,应该用上面的哪个公式?

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写法是否正确,发现遗忘的要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写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让学生用宇母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写完后指名回答. 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的概念. 教师出示复习题:

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8 4×3-18÷3=6 3x+5=7 a+4 学生指出:3x+5=7,5x+4x+8=35,x-2=8是方程.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其他的不是方程.

教师: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等式.

教师:大家会不会解方程?一起解答方程x-2=8.学生解答后,指名回答方程的解(x=10).

教师:x=10是方程x-2=8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要分辨清楚.

2.复习解简易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将“5x+4x+8=35”的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说明解答过程中运用到什么运算定律和运算关系.

教师: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4.做教科书第93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哪一题列方程解比较容易,哪一题列算式比较容易.

三、练习

1、第85页上的“做一做”可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方程解答。核对时再交流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2、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写出含有字母式子所表示的量,最后代入求值。可让学生填写在课本上。

3、第2题练习解方程。应当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4、第3~5题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核对时交流各自所采用的等量关系。

四、当堂质量检测: 课本86页第二题。

初中数学教案 篇5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 篇6

中考数学答题的时间分配技巧

中考在即,很多同学对中考还有些迷茫。面对孩子,父母不知所措,不知所措。今天小编带来一篇关于中考时间如何分配的文章。大家一定要收藏!

?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

很多学生或家长不知道,根据大尺度考场的要求,考前5分钟就是发卷的时间, 考生填写准考证。在这五分钟内你不能做题,但你可以阅读题目。我发现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后就开始看第一道题。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拿完这套论文后,这五分钟是制定整个策略的关键时刻。之前你没看题,你只是想象,当你看到题目的时候,你要利用这五分钟快速制定整个考试的策略。

学生拿着数学试卷,看后面的六大题。这六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由易到难。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我们提前做了很多练习题。试卷上的一些题可能已经做完了,或者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感觉很轻松,建议先把这么大的题拿下来。大题一般在12分左右。这12点就像从袋子里拿出东西一样,这对于建立信心非常重要。特别是,我必须看看最后的大问题。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根本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时,我就把它打断了。我只是觉得后面只有五道题,这样我做题的时候可以控制速度和质量。 .如果倒数第二道题没有任何感觉,请在心里暗示自己:今年的题比较难,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会做的题在前面,不要急于做下面的问题。

?考前检查问题

考试开始后,很多同学喜欢写得快;但请记住:考试必须小心而缓慢。数学问题往往隐藏在单词或数据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你不理解单词或数据,要么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么你看错了问题。如果你是在误读的基础上做的,你可能会觉得做起来很容易,但这道题不得分。因此,您必须仔细检查问题。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意思,才能正确地得到题目。你能做的问题不会浪费时间。真正浪费时间的是在复习题的过程中,在寻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了思路,简单的写那些步骤是不占时间的。

?节省时间的关键是第一次就做对

有些同学,当他们最终遇到一个简单的问题时,只是一味地追求速度,争取时间去做自己做不到的问题。众所周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面的大题难度和难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分数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的同学不看前面小题的分数,认为后面大题的分数“值钱”。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希望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第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通过期末考试就力挽狂澜。考试越重要,回来检查的时间就越少

因为题目越难越难,你可能会卡在里面拿不到出去。

?题目顺序:由易到难

一般大型考试都有伏笔,比如前面的题,往往比较容易入手,他们越难,他们就越难。有利于学生的正常表现。 1979年的高考,数学吓坏了很多人。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被吓坏了,整个考试一团糟。为了避免后期出现同样的情况,提出命题时状态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学生进入状态,再增加难度。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水平很高,不关心那些简单的问题。他们只是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这种方法风险太大。因为最后一道题一般难度很大,一旦卡在这个地方,不仅会耽误很多时间,还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情,影响整个考试的表现。

当然,从易到难并不意味着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问题。以数学高考题为例。数学高考题一般有三个小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选择题中。最后一题的难度属于难度级别;第二个小峰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难度也比较大;第三个小峰出现在大题的最后一题。所谓由易到难,就是把握这三个小山峰。

?控制速度,稳步前进

通常学生喜欢问老师:“选择题我做多长时间,填空题做多长时间比较合理??”

< p>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最好的节奏就是平时的节奏:平时做题用什么样的速度,考试的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考试期间不要强迫自己加快速度!加快速度很可能会导致您的答案质量下降。在大规模的考试中,你能做的题只有这么多。如果你加快了简单的问题,你会在你将做的问题中出错;而你腾出时间去做背后的难题,却久久不能解决。 ,那么很可能导致困难和简单的问题不得分。

不要担心“完成太慢”。把握一点:一门考试,如果考生总是专注于自己会做的题,那考试一定是正常甚至超水平的表现。

所以,在考场,请以平时训练的速度稳步前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还有一些问题你可以稍后再做,但为时已晚,这不是遗憾。结果。你会发现你的最终分数往往会高于你的实际水平。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控制好速度,这是考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考越来越近了。希望家长们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同时也要多多开导孩子。中考只是普通的考试。希望同学们在中考的考场里,能严格练习,能放松。我祝愿所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数学教案 篇7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4×=1;×()=1;0.5×()=1;

0×()=1;-4×()=1;×()=1.

【教法说明】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与互为倒数,即的倒数是.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4);(5)-5;(6)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

∴8÷(-4)=8×().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2)()÷().

1.计算:

(1)(-18)÷6;(2)(-63)÷(-7);(3)(-36)÷6;

(4)1÷(-9);(5)0÷(-8);(6)16÷(-3).

2.计算:

(1)()÷();(2)(-6.5)÷0.13;

(3)()÷();(4)÷(-1).

学生活动: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的直接应用.1题是整数,利用口答形式训练学生速算能力.2题是小数、分数略有难度,要求学生自行演算,加强运算的准确性,2题(2)小题必须把小数都化成分数再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初中数学教案 篇8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教案5篇

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但是学好数学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教师,你知道怎样写数学教案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初中优秀数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 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 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

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

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

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2

总体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则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总结.同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是初中数学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而且完全平方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恒等变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因此学好完全平方公式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的第8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与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应用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很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数学能力:

(1)由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

(2)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进行分析,避免形成教学上的“相异构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

2、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2、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的认知及正确应用.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十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验证——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数形结合——进一步拓广——总结口诀——公式应用——学生反馈——学生PK——学生反思——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

活动内容:计算:(a+2)2

设想学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确做法;

针对这几种结果都将a=1代入计算,得出①②都是错误的,但③的做法是否一定正确呢?怎么验证?

活动目的:在很多学生的头脑中,认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与两数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将这种定式思维,就很难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概念;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这种错误或其它错误充分暴露出来,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维是错误的,为下一步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验证(a+2)2=a2–4a+22

活动内容:(a+2)2=(a+2)•(a+2)=a2+2a+2a+22

活动目的:在前一环节已经打破了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的基础上,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第三环节: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

活动内容:(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第四环节:数形结合

活动内容:设问: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很多公式都都可以用几何图形进行解释,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样用几何图形解释呢?

展示动画,用几何图形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诠释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思考)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与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数与形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五环节:进一步拓广

活动内容:推导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方法1:(a–b)2=(a–b)(a–b)=a2–ab–ab+b2=a2–2ab+b2

方法2:(a–b)2=[a+(–b)]2=a2+2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由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广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体会到符号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由第二种推导方法体会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第六环节:总结口诀、认识特征

活动内容:比较两个公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一个符号不同;右边都是二次三项式,其中第一、三项是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两倍,两者也仅一个符号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一个代数式(数、字母、单项式、多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两倍在中央.

活动目的: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避免学生在应用该公式中出现错误.

第七环节:公式应用

活动内容:例:计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动目的:在前几个环节中,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以及下一环节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经历认识——模仿——再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八环节:随堂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①;②;③(n+1)2–n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是否得当,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九环节:学生PK

活动内容:每个学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题给自己的同桌解答,比一比谁的准确性率高,速度快.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第十环节:学生反思

活动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收获1: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收获2:了解了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之间的差异;

收获3: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一堂课的归纳与总结,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体会数学思想的精妙.

第十一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1.13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3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备注:教学过程我主要说第一小节---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4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初步感知 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 讨论归纳: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难点是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讨导出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运算.

(三)进行新课 (板书课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口答练习: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

(2)(-20)+(-13)=?

(3)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最后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

例1 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例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

解: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探究活动

题目 (1)在1,2,3,4四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0;

(2)在1,2,3,…,11,12十二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零;

(3)在1,2,3,4,…,99,100一百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0;

(4)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能总结出一些什么数学规律?

参考答案 我们不妨不妨以第二问为例探讨,比如,在12,11,10,5这四个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则这12个数的和是:-12-11-10+9+8+7+6-5+4+3+2+1=2.

现在我们将各数的符号加以调整,考虑到将一个正数变号,其和就要减少这个正数的两倍,因此可得到两个(明显的)解答:

(1)得+1变为-1,有-12-11-10+9+8+7+6-5+4+3+2-1=0; ①

(2)将(+6-5)变为-(6-5),有-12-11-10+9+8+7-6+5+4+3+2+1=0.②

又如,在11,10,8,7,5这五个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得

12-11-10-9-8-7+6-5+4+3+2+1=-4,

我们就有多种调整的方法,如将-8与+6变号,有

12-11-10+9+8-7-6-5+4+3+2+1=0. ③

经过几次试验,我们发现了规律:欲使十二个数的和为零,其中正数的和的绝对值与负数的和的绝对值必须相等.但

1+2+3+4+5+6+7+8+9+10+11+12=78

因此我们应该使各正数的和的绝对值与各负数的和的绝对值均为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把①式所表示的一个解答记为(12,11,10,5,1),那么②,③两式所表示的解答就分别记为(12,11,10,6)与(11,10,7,6,5).

同时我们还发现:如果(12,11,10,5,1)是一个解答,那么(9,8,7,6,4,3,2)也必定是一个解答.同样,对应于②,③两式,还分别有另两个解答:(9,8,7,5,4,3,2,1)与(12,9,8,4,3,2,1).这个规律我们不妨叫做对偶律.

此外我们还可发现,由于的三个数12,11,10其和33

掌握了上述几条规律,我们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许多解答.最后让我们告诉你,第(2)问的解答个数并非无数多,其总数是124个.

初中数学教育方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 篇9

最新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5篇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你是否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快来写一篇数学教案把,教案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比如,方程

(1)x2=4 (2)(x-2)2=7

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

2.面对这种局限性,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配方成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7x

(老师点评)略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

二、探索新知

用配方法解方程:

(1)ax2-7x+3=0 (2)ax2+bx+3=0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b+b2-4ac2a,x2=-b-b2-4ac2a(这个方程一定有解吗?什么情况下有解?)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ax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bax=-ca

配方,得:x2+bax+(b2a)2=-ca+(b2a)2

即(x+b2a)2=b2-4ac4a2

∵4a2>0,当b2-4ac≥0时,b2-4ac4a2≥0

∴(x+b2a)2=(b2-4ac2a)2

直接开平方,得:x+b2a=±b2-4ac2a

即x=-b±b2-4ac2a

∴x1=-b+b2-4ac2a,x2=-b-b2-4ac2a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b±b2-4ac2a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公式的理解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x-1=0 (2)x2+1.5=-3x

(3)x2-2x+12=0 (4)4x2-3x+2=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补:(5)(x-2)(3x-5)=0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 练习1.(1)(3)(5)或(2)(4)(6).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所给的方程变成一般形式,注意移项要变号,尽量让a>0;2)找出系数a,b,c,注意各项的系数包括符号;3)计算b2-4ac,若结果为负数,方程无解;4)若结果为非负数,代入求根公式,算出结果.

(4)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 习题4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重 点 三种位置关系的角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难 点 “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由“说点儿理”到“用符号表示推理”的逐层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

1、采用指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二个师生双边活动: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②导——知识类比,合理引导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景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又排除学生学习几何方法的缺乏,和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3、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

四、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设计是:从创设情境,孕育新知开始,经历探索新知,构建模式;解释新知,落实新知;总结新知,布置作业等过程来完成教学。

创设情境,孕育新知:

①师生欣赏三幅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从几何图形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②从学生经历过的事入手,让学生比较两张奖状粘贴的好坏,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留心实际生活,欣赏木工画平行线的方法。

③落实到学生是否会画平行线?本环节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了解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经历过的事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时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2、实验操作,探索新知1

①由学生是否会画平行线导入,用小学学过的方法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学生动手画并展示。

②学生思考三角尺起什么作用(教师点拨)?

③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塑料条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并探讨图中角的关系(同位角)。

④教师把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和塑料条模型抽象成几何图形,指明同位角的位置关系是截线,被截线的同旁,

归纳:两直线平行条件1

教师展示一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关注:

①学生能否画平行线,动手操作是否准确

②学生能否独立探究、参与、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质量,教师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3、大胆猜想,探究新知

⑴学生分组讨论:

①∠2和∠3是什么位置关系?

∠3和∠4是什么位置关系?

②直线CD绕O旋转是否还保持上述位置关系?

③∠2与∠3,∠2与∠4一定相等吗?猜想,展示讨论成果。

⑵学生探究:

问题:①∠2=∠3能得到AB∥CD吗?

②∠2+∠4=180可以判定AB∥CD吗?

学生用语言表述推理过程,教师深入学生中并点拨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并规范推理过程。和学生一起归纳直线平行的条件2,3。

⑶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本环节教师关注:

①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②小组团结协作程度,创新意识。

③表扬优秀小组

设计意图:猜想、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并用练习及时巩固,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4、解释运用,巩固新知

本环节共有五个练习,第一题落实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位置特征。第二、三题落实三种判定方法的应用。第四、五题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本环节教师应关注:

①深入学生当中,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鼓励,帮助。

②学生的思维角度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5、总结新知,布置作业

通过设问回答补充的方式小结,学生自主回答三个问题,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程度,学生是否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分层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3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 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 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

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

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

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4

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5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初步感知 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 讨论归纳: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初中数学教育方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 篇10

①感受生活中幂的运算的存在与价值.

②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等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会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计算.

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④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与说理、验证,培养学生一定的说理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从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学生略作思考后得出,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12×103.怎样计算1012×103?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知道:

探究新知1.探一探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从引例到“探一探”,“猜一猜”,“说一说”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结果: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am×an(m,n是正整数)?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演共同得出结论: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性质中的'm、n的取值范围.

注: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即“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同底数幂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在例1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明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利用性质进行计算.例1(5)中注意让学生说清“—a3”的底数是“a”还是“—a”.性质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例1(6),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0页探究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1页的探究问题,并完成填空.尝试分析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ab)n=anb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那么,(abc)n=?

注:和前两个性质的教学一样,这个性质也是先用具体指数为例说明积的乘方的意义和导出性质的每一步依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这个性质也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乘方.

例3教科书第172页的例3(1)~(4);补充:(5) [—3(x+y)2]3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第170页、17l页、172页的练习.

深入探究例5计算:(1)(—8)2004(—0。125)2005(2)(—2)2n+1+2(—2)2n(n为正整数).

在这三个性质中的底数、指数中,指数注明为正整数,而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a3a3=a6; (2)b4b4=2b4;

(3)x5+x5=x10; (4)y7y=y8;

(5)(a3)5=a8; (6)a3a5=a15;

(7)(a2)3a4=a9; (8)(xy3)2=xy6;

注:补充议一议与辨析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性质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已知:3x+2y—3=0,则27x9y=___________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2

    本文介绍的" 数学教案 "绝对是小编今天力荐的优秀文章,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每位教师都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就是教案课件,因此你可能需要每天都去撰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工具。如果你觉得这份干货对你有价值,请不要吝啬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 w
    小学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1

    教案课件不仅涉及教学步骤,也涉及教学的课程标准,每名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的所需信息,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不妨收藏本网页的网址,以便日后方便查阅!...

  • w
    小学数学教案分享

    发布时间:2023-11-21

    教案课件是教师必备之物,因此在撰写时教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严谨的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我们特别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案”栏目,请您到我们的官方网站查看更多信息!...

  • w
    数学教案优选六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想知道“数学教案”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请继续阅读,相信这会对你产生积极效果。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写好教案,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 w
    大班数学教案汇编

    发布时间:2023-11-05

    教师每堂课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撰写优质教案课件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教案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重撰写教案课件?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大班数学教案”的深度分析文章,希望这些研究能给您带来一些有益的见解和知识!...

  • w
    时间与数学教案精选

    发布时间:2023-10-28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今天推荐给你的文章是“时间与数学教案”,我坚信这些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在每一堂课上,老师通常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和课件,编写出优质的教案和课件是每位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优化意味着不断提高教学品质。...

  • w
    数学教案集锦10篇

    发布时间:2023-11-11

    教师需要在正式上课之前准备好本学期的教学教案和课件。现在开始着手准备教案和课件也不算晚。编写出优质的教案和课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以下是栏目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请记得将此页收藏起来,以便下次使用!...

  • w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1篇

    发布时间:2023-10-30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编写好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制定一个好的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那么如何编写一篇好的教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篇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的建议仅供参考,请不要盲目从从。...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