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07
1

2024笑脸娃娃教案

笑脸娃娃教案
笑脸教案

笑脸娃娃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生孩子关心他人,给朋友带来快乐。

2.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了解五官的名称及其功用。

活动准备:

范画两张(一张笑脸、一张哭脸)彩笔、贴五官材料一套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笑脸、哭哭脸、幼儿欣赏,老师提问:

这两个娃娃你喜欢哪一个?你平时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笑脸、哭哭脸哪些地方不同?(引导孩子说笑脸,嘴向上,眉毛向下弯;哭时嘴巴向下弯,眉毛向上翘。)

当您看到朋友的笑脸时,您会怎样?(很高兴)看到朋友哭时你高兴还是跟着伤心?

三。现在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看小蜗牛是如何对待他的朋友的。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讲故事:“微笑”,然后提问:

小鸟为朋友作了什么事?(鸟儿为大家唱歌)兔子为他的朋友做了什么?小蜗牛做了什么让他的朋友们开心?

(她把微笑送给了大家)它是怎么把微笑送给大家的?(她把画着微笑的小蜗牛画像,装在信封里,请小蜗牛送给了大家。)

2边提问边重复故事,让孩子们学会故事中的对话。三。让孩子们表演一到三遍这个故事

4.讨论如果你的朋友不高兴了,你会用什么办法使它高兴起来?

三、结束部分:

1.小蜗牛把什么送给了大家?

2.听完这个故事后,如何给朋友们带来幸福?

活动延伸:

1.画一画每天的心情,不高兴嘴角向下弯,高兴时嘴角向上弯。

2游戏方法:贴五官,让孩子在哭或笑的时候按老师的指示贴嘴和眉毛。

笑脸娃娃教案 篇2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设计意图】

认识单、双数是大班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单、双数的问题。如排单队或双队;一顶帽子,一双鞋;双数的小朋友做什么,单数的小朋友做什么等等。而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使幼儿能真正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正确处理生活中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发现问题)→图案配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数字对应(具体过渡到抽象)→实际应用(解决问题)→记录及语言表达(其他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力图使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理解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同时,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生发对数学的兴趣,并希望通过类似的训练和积累,使幼儿的思维方式顺利地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活动目的】

1.认识10以内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脸和哭脸娃娃图案各一个。

2.1~10的图案记录卡每个幼儿一份,教师用1~10图案记录图一张。

3.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及空格...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