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优选9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14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优选9篇)

2024-01-14 08:44:18

【#实用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优选9篇)#】我们可以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吸取知识,观赏完影片后,我们心中肯定有很多感受,让人忍不住想要表达。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观后感应该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领悟。你是否曾经思考过如何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呢?下面是一篇广泛传播于网络上的题为“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个资源对你的朋友也有帮助,请不要吝啬地分享给他们!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1】

前几天,玉皇阁社区党总支组织由机关干部、社区两委干部观看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在观看过程中,几次潸然泪下,感触颇深,夜不能寐,情不自禁用自己的拙笔,写出几点感想。

《高山下的花环》描述的是:40多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高干子弟赵蒙生因为想曲线调动回到城市,由其母亲安排从军区宣传处临时调动到驻守边疆的某师九连,担任指导员。此时,九连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因为他的妻子韩玉秀即将分娩,但由于赵蒙生一心想尽快调回城市很不安心,对连里情况,漠不关心,梁三喜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因而将探亲假一拖再拖,恰在此时,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九连奉命开往前线,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母利用关系将电话打到作战前线指挥所,要求雷军长将赵蒙生调离前线,受到雷军长的强烈谴责和严词拒绝,赵蒙生毫无退路,只有一往无前,奔向战场。战斗中,九连担任打头阵的任务,战士们相继牺牲。最后,攻上山头,搜索残敌时,梁三喜为了掩护赵蒙生而中弹身亡。战争胜利后,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从沂蒙山区赶到部队,替梁三喜还上了所欠的债务。经过了这段历练,赵蒙生从一个逃兵成为了一个战士,并决心留在边陲,以告慰牺牲的战友们。

这是一首残酷战争的壮丽悲歌。影片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位卑未敢忘忧国,彰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也强烈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高尚品德。在这个主题下,鲜活的展现了一批各具特点的角色:梁三喜的舍己为人,正直善良;靳开来的嫉恶如仇,豪爽大度;雷军长的义薄云天,正气凛然;赵蒙生的良心发现,浴火重生;梁大娘的深明大义;韩云秀的忍辱负重。所有这些角色都感人肺腑,大动人心。无论是将军,还是战士,以及普通的人民群众和家庭妇女,正是他们集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危机时刻,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做出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其中有几个镜头对心灵触动很大,令人难以忘怀:一是梁三喜几次探家不成,在床上辗转反侧,思念家中的老母和妻子,想象即将分娩的孩子。军人也有情也有爱,也是血肉之躯,但是上了战场这血肉之躯就变成了铜墙铁壁,坚不可摧,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还有就是当赵蒙生被雷军长在军人大会上受到强烈斥责和严厉警告后,并说出第一个把他送往前线时,毫无退路的赵蒙生心灰意冷,梁三喜紧握赵蒙生的手,给予了痛苦中的他温暖和安慰,体现了梁三喜的厚道善良,但梁三喜对其毫不姑息迁就,对赵蒙生的逃兵行为给予怒斥,从而激发了赵蒙生奔赴前线,决一死战,视死如归的勇气。更令人泪下的是:当九连攻上山头,搜索残敌,即将胜利时,梁三喜发现残敌打冷枪,瞬间一脚把赵蒙生踹出去,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赵蒙生,把死留给自己,把生留给他人,体现了强烈的“舍己为人”精神。尤其在打仗前,梁三喜给老母跟妻子的家信中嘱托:自己欠债务620元,国家现在不富裕,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让她们用卖猪的钱偿还债务,体现了军人“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

二是靳开来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平时大大咧咧,受不到个别上级领导的欣赏,但开赴前线之际,被任命为九连副连长,他与梁三喜争当尖刀兵,抢着做牺牲的位置,而且在全连缺水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全连人的性命,冒着犯错误的风险独自承担责任,到农田里砍甘蔗,在回来的路上壮烈牺牲,但战争胜利后却因这种行为不被记功,由此引发雷军长怒吼:“靳开来不计功,天理难容”。

三是梁三喜的母亲梁大娘、妻子韩云秀生活在贫困的沂蒙山区,虽然生活艰难,但一直默默无闻地支持着梁三喜在部队安心工作,在接到梁三喜开赴前线前写给的家信和牺牲的消息后,立即卖掉家里养的生猪,凑够了偿还债务的钱,由玉秀怀抱刚出生的孩子,梁大娘以孱弱的身躯陪伴着,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了省几块钱,公交车也不坐,宁愿步行,硬是赶到了部队。更令人钦佩的是玉秀怀中的婴儿,嗷嗷待哺,玉秀自身也缺乏营养,但为了一碗面,玉秀却用开水泡煎饼充饥,主动让给年老的梁大娘,这充分体现了沂蒙老区广大妇女的高尚品德。梁大娘到部队后,与玉秀强忍悲痛到墓地看望了牺牲的儿子,当得知雷军长的儿子雷凯华也与梁三喜一同牺牲在战场上时,心中瞬间释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明大义和高风亮节。

4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重新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就是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敢于担当,狠抓落实,踏实工作,努力拼搏,为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要学习梁三喜的担当精神。无论工作顺利与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毫不退缩,毫不回避,勇往直前。牢记“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遇到困难时,多想办法,勇挑重担,勇于克服困难,把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

二是学习靳开来的忘我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危机时刻,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大局,舍小我,只要符合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即使冒着被误解的风险,也要勇敢地往前闯,牺牲自我,奉献于党、国家以及人民大众。

三是学习梁大娘和韩玉秀的“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二位女性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女同志还是男同志,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相信自己的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独立意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生活中,恪守良好的道德情操;在社会中,厚德诚信,廉洁做人。

四树立新时代的“四自”精神,做到“五个领先”,“四自”精神是指:不辱使命,无私奉献的自我精神;主动加压,迎难而上的自强精神;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锐意进取,负重前行的自我超越精神。“五个领先”是:政治领先,工作领先,文化领先,队伍领先,发展领先。如今,我们云门山街道办事处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的建设需要更加深化,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双招双引”工作急需突破,扶贫攻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都非常艰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臆想出来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党和人民用血的历程提炼出来的。我们要传承战场精神,艰苦奋斗,用“四自”精神,敢于领先的“五个意识”,团结一致,共负使命,不畏艰难,攻克难关,勇往直前地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部署贯彻好、落实好,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几点感想,说实在话,微不足道。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迪远远不止这些。尤其是对于无所事事,不求进取;怨天尤人,贪婪索取;或者双目迷离,心中迷茫的所谓找不到感觉的人一定能够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我建议这部分人,同时也建议其他人看看这部影片,深刻感受这部影片的内涵,一定会受到心灵的洗礼、思想的震撼,从中找到精神支柱,到时就明白什么是归属感,什么是获得感,什么是幸福感了。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2】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个“吃米费粮,穿衣费布”的大汉——梁三喜。他在自己的遗书上写的那些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人穷不能志短”,更是让我十分的敬佩他。

遗书是心灵明亮的窗户,而有些人则在他身上,反衬出了冷血的一面。梁三喜的遗书中所说的遗产,只不过是一些抚恤金和一件军大衣罢了。这些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简直不敢想像。我们心中的遗产都是什么房子啊、大把金钱啊、车子啊。可见,我们现在的人有多么看重于物质享受啊!而梁三喜的遗书中,饱含的那股情,岂还是遗书?都说“家书抵万金”,而这份家书,又何止万金?

当然,其他的人也令我非常感动。靳开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战士们的战斗力,而到头来却是连一个荣誉都没有。难道他的功不大于过吗?难道偷甘蔗,比一整个连的人命还要重要吗?还有“小北京”,他是那么的聪明才干,可是偏偏就这样被两枚臭蛋夺去了生命。还有……

到这里,我还有许多话要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悲楚,更多的是悲哀!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牺牲,但即使牺牲,也不能像“小北京”一样牺牲得不值得,也不应该像靳开来一样小过没过大功。他们是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是不拘小节的,爱国的英雄。

我欣赏“这种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3】

《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范文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高山下的花环》,掩卷回味,觉得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且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生活教科书。作品描绘了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英雄群像,其中英雄连长梁三喜的优秀品质更加可歌可泣。

梁三喜,这位来自沂蒙老区的连队基层干部,是个“吃粮费米,穿衣费布”的大汉,长长脸膛瘦削黝黑,厚厚嘴唇带着憨气。他的旧军装,他的“八撮毛”牙刷,他的训练用的笔记本,无不表现了他那坚强、朴实、勤劳克己而又宽厚善良的性格,无不闪耀着一位英雄战士特有的思想光彩。

梁三喜牺牲了,他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然而,他牺牲前写的那封家信,却集中表现了英雄战士那种瑰丽而又宝贵的精神品质,对“给亲属留下什么遗产”这个问题作出了发人深思的回答。

遗产,是一面照人心灵的明镜,自古到今,不少人在它面前暴露了冷酷自私的灵魂。梁三喜给他的亲属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呢?这位在生前没给妻子买过一件衣服的英雄连长,在他的家信里是这样对妻子说的:

“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

啊,一封遗书,一张帐单,一件军大衣,这就是梁三喜留给亲人的“全部遗产”。在某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对“遗产”的理解是:存款呀,住宅呀,家具呀……而梁三喜的亲属,不但没有得到这些,反而要替他偿还一笔欠款。——划不来啊!

我想起了一九二八年在长沙被杀害的年轻女共产党员赵云霄,她留给生下来才一个多月的女儿的遗产,是一封遗书,嘱咐女儿“好好长大成人,且要好好读书”。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样死的;我又想起了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这位东北人民革命军女英雄在走向刑场之前,留给他儿子的遗书,鼓励儿子“赶快成人”,“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云霄,赵一曼,这两位英雄早已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从梁三喜这个艺术形象的身上,同时看到了她们的影子。想一想吧,为什么对“遗产”这个概念的理解,先烈们竟会这样不谋而合?原来,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革命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绝无金钱的位置。因此,当他们临到牺牲的时候,唯一耿耿于怀的是“革命”两字。温习革命烈士的史迹,读读梁三喜的家信,我觉得自己也从英雄们手里得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这份遗产,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精神财富。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想,在自卫还击战中出生入死的梁三喜写的家信,价值何止万金?你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这饱含爱国激情的话,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教我奋发,催我上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中国的青年。

啊,这封普通而又珍贵的家信,它和梁三喜、靳开来、薛凯华、金小柱等一样,实实在在也是高山下的花环上一朵圣洁晶莹的白花!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4】

星期四,我看了一个经典红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讲述了革命战争的故事。

连队的一位指导员拿上一个花环,献给了可敬可爱的连长。记者采访指导员,指导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当时,连长吴三喜把指导员介绍给其他军人,并让他担任指导员。有一天,指导员浪费粮食,把一个雪白雪白、干干净净的香馒头扔进了水沟,连长全体教骂了所有军人:不能浪费粮食,要节约。解散以后指导员坦白的告诉连长,馒头是自己扔的。后来,指导员的妈妈寄信给儿子:你们军队要打仗了,十分危险,你赶紧撤离军队吧。指导员也很想逃跑,便和连长说:“我不参加这场战斗了!”连长当着全体军人的面骂了指导员,说他是胆小鬼,就知道当逃兵……指导员听了连长的教训后,决定参加战斗。

连长对所有的军人说:“每个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们中国的人抗战到底。如果牺牲了,要让自己的儿女当抗日英雄。”指导员听完后,把手指头咬出血,在布上写了6个字--我决不当逃兵。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连长牺牲了,副连长牺牲了,还有一些战士也牺牲了。

最后,指导员回到了家中。把连长唯一留下的纸条递给了连长的父母,还到墓地给连长献了花环。

军人是多么的伟大,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牺牲了。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5】

贾煜涵

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一部电影,一个收获。上周我们观看了由谢晋导演指导的战争励志片《高山下的花环》。故事发生在中国云南,越南军近期中国边境。电影中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学与火的洗礼里,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影片的最后,一个个英雄烈士们的遗骨被埋在高山下,筛下整齐的排列起一束束花环……

在赵蒙生要当逃兵时,连长梁三喜对他这样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一个连长在战场上的职责就是身先士卒!”是啊,一个连长的职责就是身先士卒,话是这么说,但又有几人做到呢?可梁三喜同志就是这样。你不知,他的家中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一个勤劳能干,日夜盼他回去的妻子,一个刚满月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又怎可能不思念他们呢?每个战士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都有自己牵挂之人,可与祖国比起来,他们义不容辞的选择了祖国,我为我有这样的先辈,这样的榜样,而感到自豪!

在这支英雄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个身影,他是害发牢骚,讲义气,宽容大度,说实话,干实事的副连长靳开来。在战争中,为了给大家补充水分,冒险剧个甘蔗在回来在路上踩中地雷不幸牺牲,他是大家公认的英雄!赵蒙生曾这样评价他“中国人要是都像他那样说实话干实事我们中国就好了。”是啊,正因为有那些虚伪自私的人,我们中国在那时才会腐败落后,但我们现在强起来了,正因为有知识,有那些甘愿为我们牺牲的战士们,难道我们现在不应该好好学习报答他们吗?

一只好的军队必有一个好的领导者。透过那浓浓战火,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榜样——军长雷震。他,这样说“不是我雷神不讲人情,而是我背后有天理,有国法,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二字!”就这样,他明知此战必伤亡惨重,却把自己唯一的孩子雷凯华送上了战场。他只是个孩子啊,他有文化,有知识,懂战略,但别人问他叫什么时,是他却只字未提自己的父亲,让他人叫他"小北京",如果他不参加这次战争,长大必成国之栋梁!

那些英勇的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只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看到那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高空中飞扬!不知同学们会不会在每周一升起国旗时,而想到那是由无数革命战士的鲜血染成的。现在我们不需上战杀敌,只需在这里努力学习,就能回报先辈,回报为了我们的和平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6】

一口气读完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中的主人公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凯华等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刹那间,英雄群象幻成朵朵鲜花,它们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孕育着甘甜的硕果。这篇小说写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某部九连的英雄事迹。作者以酣畅的笔墨,描绘了那浩气贯长虹的自卫反击战的战斗场而,以烈火般的激情,讴歌了人民战士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我过去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感到浴血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今天读完《高山下的花环》之后,我又深深感到那些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也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我爱英雄连长梁三喜,这位来自沂蒙山区的子弟兵,是吃革命老妈妈梁大娘的乳汁长大的。

他身上休现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的美德,他无私地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从他放弃休假、野营训练到牺牲前留下的欠账单,我们看到了他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带兵有方;从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穿插敌后,浴血疆场,以身许国,我们看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瑰丽夺目的爱国主义之光。作者通过朴实的故事,刻划了一个有性格的人物,这是对民族之魂的呼唤与礼赞。我爱英雄指导员赵蒙生。他是革命的后代,将门之子。在这个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社会里,他虽然产生过曲线调动的错误想法和行为。但是通过战争的洗礼,他埋葬了个人主义思想。当他钻进敌人暗洞,拉响一捆手榴弹时,便越过了对人生最严峻考验的生死关。战争胜利后,他拒绝母爱,没有回到花红柳绿的大城市,而是留在滇边哨所,俯视着群山,监视着敌人的动向,成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典范。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7】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电影,有搞笑的动画片、可怕的恐怖片、引人注目的科幻片,也有令人悲伤的爱国片……前几天,我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爱国片,心里翻腾得厉害,脑海里一直回想着那些感人的画面。

1948年,生活在城市里的赵蒙生来到部队当指导员,他偶然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他焦急地像正在锅里沸腾的水一样,他想当逃兵的念头被连长梁三喜知道了。在连长梁三喜的劝说下,赵蒙生终于跟部队上前线。最后,连长梁三喜因为救赵蒙生而中弹身亡,赵蒙生悲痛欲绝,拿着炸药包炸进山洞里,取得了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被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深深地感动了。副连长金开来表面上很暴躁、大大咧咧的,可是心地很善良,他为了让同伴吃上甘蔗,自己被地雷炸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给同伴们换来了甜滋滋的甘蔗;赵蒙生开始的时候不适应部队的生活,甚至有了相当逃兵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下来,勇敢地上前线杀敌;连长梁三喜为了救赵蒙生中弹身亡;他们在战火中,用自己的勇气和生命守护战友,保卫国家。

我不禁为那些冲在战场上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伤心,他们几乎把青春用在训练上,把生命留在战场上。他们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利益,冲上战场和敌人战斗。我多么希望那些上战场的战士们不会牺牲,更希望没有战争,没有牺牲。感谢那些保卫祖国的战士们,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8】

暑假期间,爸爸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名子叫《高山下的花环》。他对我说:儿子,这是爸爸上学时读过的一本书,写于一九八二年,时代特色非常浓郁,你也了解一下。然后便将书以不看也得看的方式塞给了我。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不以为然,但当我读到第五十三页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心里很沉重一名战士牺牲了!

故事的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的历史。上文中牺牲的战士是司号员金小柱。在连队执行穿插任务时,为减轻炮排战友的负重,自己背了四发八二无后座力炮弹,在到达预定地点后,便一头栽倒在草丛中他被活活地累死了!这是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第一名牺牲的战士,我的心里感到很不好受,金小柱还不满十七岁,只比我大六岁啊!再想想自己,不说家务活干了多少,上学放学还得妈妈接送呢,真是羞愧!本文的主角是农民出身的连长梁三喜和将军的儿子连指导员赵蒙生,以及同是平民出身的副连长靳开来等。最后,曾经一度想避开战争,怯战厌战的赵蒙生活了下来,而梁三喜和靳开来都牺牲了。当然,经历了铁与血洗礼的赵蒙生,也成为了英雄。

昔日的战争已离我远去,因为种种原因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他们创造的历史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新一代学生知识的盲区。用爸爸的话说:你们这一代人啊,已经忘本了!我不太理解爸爸的话,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书的内容太精彩,太催人泪下了,凭我一个小学生的能力,根本就形容不出来,如果大家有机会,就看一看这本书吧。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置身于敌人的碉堡之下,我才深深地感到,这里已绝对没有啥将军后代和农民儿子的区分了,我们将用同样的血肉之躯,去承受雷,去承受火,去扑向死神,去战胜死神,一起用热血去为祖国写下捷报!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9】

1984年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经典电影。小时候看过,但不知道啥意思,只知道打仗的场面热烈。今天陪着儿子认真观看了一遍,感受很多。

先说一个插曲。儿子四岁半,看电影哭了。两个地方,一是看到赵蒙生马上要掉队了,他哭了,我估计是着急哭了,怕他跟不上部队;二是看到战士一个接一个牺牲,他哭了,我觉得他是难过。小孩天性善良,很高兴看到他的感动。当然也要感谢谢晋导演。

我也很感动。主要有四点:

一是为梁三喜的敬业、朴实和无私。

二是为靳开来的直爽、敬业和无私。

三是雷军长的正直和崇高。

四是军嫂、军属的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

梁三喜,九连连长,爱护战士,平易近人。军务原因,一年只有探亲假才可以回家。本来已经请好假了,家里老婆也快生产了,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考虑到新来的指导员情况不熟悉,他要带赵蒙生一段时间,以实现连队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这是敬业的表现。他平时非常节约,一双黄胶鞋都穿烂了,也没舍得换新的。

影片通过补叙的方式,交待了他上前线前夕给妻子的信,信中他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娘和老婆,对家人他充满了愧疚,历数了老婆的艰辛,以及老婆的刻苦耐劳,特别感人。这些恳切真挚的语言,让三喜朴实的形象丰满。朴实还有一点,就是他牺牲后口袋里里一张620元的欠帐单,其实他已经要求家里在他牺牲后以抚恤金还账。人死了账要还,多么朴实诚信的人啊!这样三喜朴实的形象更加丰满了。无私是说他勇救战友。危难时候,他没有想到保护自己,而是先救战友,不幸自己中弹牺牲。一系列事件的描述,让梁三喜的'形象非常丰满,观众自然而然喜欢爱戴这样的敬业朴实的军人。

靳开来,九连副排长,多年的炮兵排长,虽然作战勇敢,军事过硬,但由于牢骚多,爱提意见,一直得不到提拔。临战前提拔为副连长。这是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生活中这种人不少见,优点突出,缺点也很突出。敢于提意见,不唯上,对不正之风敢于抨击,某种程度上他的缺点是重大优点。

电影里也有正副连长战场上的生死对话,连长梁三喜说从心底里佩服靳开来的敢于向不正之风开炮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编剧、导演的意图,其实他们都是褒扬靳开来的。电影里还从他借皮鞋给连长、与赵蒙生的和好、主动承担找甘蔗的任务、不幸触雷牺牲等情节,多个角度刻画了靳开来的光辉形象。

最后,当部队从战场归来,立功受奖却没有靳开来。虽然雷军长也发怒,说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不容!虽然他骂团队干部连死人都不放过,要求三天搞出一个宣传材料报军党委审批,但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靳开来这样典型人物,在社会上就是混不开。只有深刻理解社会,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才能充分理解靳开来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和蕴含的丰富内涵。

雷军长,一个战争年代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高级将领,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前线尖刀连。雷凯华不幸牺牲,雷军长的悲痛可想而知。其实,雷凯华是连发两次迫击炮,均因炮弹造假而哑火,第三次被敌人击中。如果不是炮弹的原因,雷凯华可能不会死。如果雷军长知道这个,又会作何感想?雷军长让人痛快淋漓的片段是全团大会上讲话。

电影给了两个镜头,他大手紧握拳头,表明他的愤怒,并暗示他在克制,随时可能爆发。果然,马上爆发了,他说,他的部队正在准备打仗,流血牺牲。却有一个贵妇人,将电话打到前线指挥所。大家知道,这个时刻,我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她来电话干什么呀?要我关照她的儿子,要我把她的儿子调回后方。把我的指挥所当作交易所了。她奶奶的,走后门,都走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她的儿子何许人也,这人就在你们中间。我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我偏要她的儿子第一个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精彩的演讲词,也是非常精彩的战前动员!他还有一句名言:共产党的词典里没有功臣二字。一个正直崇高的高级军官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一点,不得不说,我们的军属和军嫂。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军人两地分居不说,经济上也是非常困难的。军嫂一个人持家,吃苦耐来忍辱负重,非常了不起!当梁三喜牺牲,当靳开来牺牲时,我看到两位军嫂,心中非常难过。

孤儿寡母的日子怎么过呀,梁三喜的女儿才刚刚出生,靳开来的儿子也就三四岁的样子,这两位军嫂以后漫长的人生路,艰难可想而知了!看到这里,我觉得一个军人在战场上牺牲,倒不算什么,但他们的牺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是希望的破灭,太残酷!影片的背景是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据资料显示,中方死伤5000人。涉及的就是5000个家庭吧。不论是对参战者,还是参战者的家属来说,战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热爱和平的原因吧!

电影看过,很感动,略记几笔,以平静激动的内心!谢谢谢晋导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下一篇 : 2024新年寄语
  • w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23-10-20

    一口气读完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中的主人公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凯华等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刹那间,英雄群象幻成朵朵鲜花,它们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孕育着甘甜的硕果。这篇小说写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某部九连的英雄事迹。作者以酣畅的笔墨,描绘了...

  • w
    复兴之路观后感(优选9篇)

    发布时间:2024-04-23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

  • w
    最新心理电影观后感(优选9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我们往往会受到电影的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感想和感悟常常会随着观影的结束而浮现,并化为文字。观后感就是我们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的方式。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首先,我们要用心感受电影带给我们的情绪变化和思考。接着,我们可以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影感受,同时注意结构的安排和...

  • w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优选9篇)

    发布时间:2024-03-07

    我们精心设计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一定会让您感到非常满意,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都有哪些妙招呢?在写作时,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叙议结合,请在浏览器收藏夹中添加本页以便下次阅读!...

  • w
    牡丹观后感优选

    发布时间:2024-02-09

    你知道撰写作品名观后感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吗?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出色的电视节目能够带给我们良好的观影体验。观后感应该体现对电影的内容和题材持积极态度,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建议,我们灵感迸发创作了这篇独特的“牡丹观后感”。...

  • w
    团队观后感优选

    发布时间:2024-01-09

    以下是我精选的一篇关于“团队观后感”的文章。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热衷于观看电影,每个观众对于电影的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观后感是指在观完电影后,总结自己的感受并记录下来的文字。写观后感需要动用我们全部的智力和思考能力。请注意,这篇报告仅供参考,如需具体的建议,请咨询专业人士!...

  • w
    梨花观后感优选

    发布时间:2024-05-05

    梨花观后感 篇1  新版红楼梦中的女人们,虽然在年龄的选取上存在很大的偏差,总是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上的错觉,总觉得王夫人和尤氏是一辈人似的,但总体上女人们倒也还算说得过去,比起男人们来说那算是大巫见小巫,刚出场的甄士隐看上去还算马马虎虎,有点乡宦士绅的样子,贾雨村出场就是比较累人了,一是年纪偏大,刚...

  • w
    底线观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底线观后感”。电影里那些经典的台词,桥段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看到好的影视作品时,我们不由会被情节和内容深深吸引。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阅读本文您会有许多收获和惊喜!...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