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咏雪教案精品5篇

咏雪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20

咏雪教案精品5篇

2023-12-20 08:28:25

【#实用文# #咏雪教案精品5篇#】根据您的要求,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已为您准备了一篇标题为“咏雪教案”的文章。教案和课件是老师上课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我们感谢您光临本网站,将为您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

咏雪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é雪骤zhòu

差可拟chànǐ无奕女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深切品味文章内容)

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多媒体显示:

1.讨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一用“撒盐空中”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

二用“柳絮因风起”更好:柳絮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师做总结)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

2.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师多媒体显示韩愈的《春雪》并点评)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点评:

形似:白雪——飞花

神似:白雪嫌春天的姗姗来迟,故意化作飞花盼春早到

五.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多媒体显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六.随堂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骤()奕()

2.解释词语:

俄而:差可拟:

3.翻译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小结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识记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点句的翻译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a.言简意赅。只叙事,未评论,但意图明显。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情感价值观:

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创新思维

八.作业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2.积累写雪的诗句或写雪的成语。

咏雪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读过《乌衣巷》这首诗吗?唐代诗人刘禹锡站立秦淮河边,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其中提到谢家,你们知道谢家出了哪些明星人物吗?东晋政治家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玄之孙——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之侄,被李白看重的“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才济济的明星家庭中发生的小故事——《咏雪》。

(《咏雪》选自——?)

二、预习检测

1、关于《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

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

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

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

四、初背课文

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

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

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回到文中来,文末为什么要详细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呢?(由此可见编者的态度是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的。)

3、宋代诗人蒲寿宬(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可见其钟爱之深。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七、拓展延伸

而此时的谢道韫还是垂髫总角之年,却又如此灵性。曹雪芹在《红楼梦》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就曾用“咏絮才”来称赞两位佳丽的才情出众。

蒋老师也读到一篇有趣的人物传记散文,想要与大家分享。《谢道韫:她身后,众神喧哗》。读后感:女人走出闺房,与男子侃侃而辩;义正词严,敌将手下全身而退;素颜素服,坦然待客,赢得异性敬服……谢道韫一反封建社会女性保守刻板的印象,展现出洒脱不群的个性风采。这也是《世说新语》令今天的读者耳目一新之所在。它主要记载了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和风气。

八、意在言外

你从《咏雪》这个故事中感受谢家哪些特点?(这种思想自由的风气源于社会风气的相对自由。)

九、课外作业

1、认真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次;

2、认真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3、读一读《世说新语》的小故事,了解那个鲜活的时代和鲜活的人。

咏雪教案 篇3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用这么一句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来评价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就是我们课件上看到的--林黛玉。在这段判词中曹雪芹用咏絮才评价林黛玉的智慧与才华,而真实的咏絮才是谢道韫,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咏雪》这篇文章,了解咏絮才称呼的由来。 (板书,题目)

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言文选自哪里?《世说新语》编者是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编者。

二.编者简介(先找学生说,检测预习,后ppt展示,提醒在课本上标注及做相关记录)

通过刚才的填空,同学们这一部分预习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对文章的出处以及编者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老师现在再检测一下,你们对字词和句子的预习怎么样。首先我们看一下字词,字词无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ppt呈现字词读音,点名学生读后全班齐读,除了课件上的字词,课文中还有自己拿不准读音的字吗?有的请举手,既然大家都没有了,我们现在全班齐读一遍,注意提醒凝神捧书端坐。

学习文言文我们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要读清节奏(点ppt,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文章,在文章当中,有几个重点句子,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你认为这几个句子的节奏是怎样的,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下?点名学生读,读的好地简单的过,不准确的再找学生读,并作简单评价,让学生明确哪个是正确的)  ppt展示。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下全文。根据学生读的做出简评。,我们知道朗读除了读准字音、读清节奏之外还要读出感情。在这篇文章中,能体现感情的有三句话,你觉得应该是哪三句?学生回答,并追问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欣然,在我们学过的《春》中,有一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是什么意思?ppt展示三句话,并让学生分角色读这三句话,分别找男女同学读一遍全文,老师点评,最后全班齐读.

Ppt出示朗读要求,同学们现在已经非常好的达到了我们朗读的要求,凝神端坐,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注意。

同学们现在读的已经非常好了,不仅能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而且能读出一定的感情,但是呢,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仅要读顺,读通,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它,现在我们就利用课下注释和小组之间合作,疏通文意,.

六.根据ppt中的要求,给学生三到5分钟时间,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时间小组交流,

大家现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有的请举手.看来大家都会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

七,根据ppt中的字词积累,提问学生;找学生翻译句子,并令其句子中的重点字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咏絮才的典故形容林黛玉,而咏絮才恰来源于《咏雪》中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也因为这句话被称为咏絮才女,你觉得这句话妙在何处呢?ppt呈现两句话.(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对比)

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柳絮飞扬,不仅写出了雪的颜色和从天上轻盈飘舞的情形写的惟妙惟肖,而且,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不仅要形似,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有意象,在此基础上追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求意。“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形似,而无神似和意蕴,(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是否涉及意蕴)

我们赏析了谢道韫描述的飞雪的场景,在你的脑海中一定已经呈现出了一幅冬雪纷飞图,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们每个人心理感受到的和脑海中呈现的一定是各不相同的,那么现在写一段话来描述你脑海中的景象..(3-5分钟)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所感受到的景象?1到两名学生读后,简评.老师也写了一段,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通过我们的学习,你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咏絮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了吗?(点名学生说,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咏絮才就是源于谢道韫运小时候和家人讲论文义的时候说了这句非常有灵性的”未若柳絮因风起”)现在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这篇短文仅有71个字,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背诵,一会儿我们看看谁先背过,谁背的流利。

检查1到2名学生后全班齐背。

咏雪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尔、欣然、未若”等。并且朗读全文。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一、导入

从古代机智聪颖的少年儿童自然导入到咏雪的两位才子,导入课文。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刘义庆简介和《世说新语》简介

三、朗读课文

1、多媒体显示两条朗读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停顿和语气,情感和韵味

2、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

四、探讨文意

1、请生指出这篇短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请学生翻译第一句。

3、指导文言现象古今异义。

4、多媒体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简单讲解文言句式判断句和省略句,引导学生疏通全文。

4、请生翻译全文,然后多媒体出示全文的翻译。

五、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1、评析两个咏雪才子的比喻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写出好的比喻句。

2、提出问题,文章中“公大笑乐”该怎么理解?有没有暗示作者更欣赏谁的比喻?

2、多媒体出示古诗当中咏雪的句子,简单赏析。

3、教师根据本堂课内容进行小结。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咏雪》。

2、仿照两位咏雪才子的句式,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看可以把雪比喻成什么。

咏雪教案 篇5

余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读文

骤:zhou似:si差:cha拟:ni奕:yi。

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2.译文,知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

不懂的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提示:不理解之处打个“?”)

3.梳理明确: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4.全体译读

5.复述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1.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

2.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笑乐。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3.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4.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2.我们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习。最后一起背诵全文。

五、板书:

起因:内集,讲论文意

咏雪经过:胡儿咏,兄女咏

结果:公大笑乐

补叙:道韫身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咏雪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3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使用精心挑选出来的这篇“咏雪教案”文章内容详实讲解,让大家可以清楚地理解。虽然下面的内容只能作为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老师会将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和课件中,因此老师在撰写教案时不可以随意对待。然而,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展示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 w
    2024咏雪教案14篇

    发布时间:2024-02-27

    您需要什么样的资料呢?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可以帮您整理关于“咏雪教案”的内容哦。教案是老师上课前需要准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老师自我提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保存起来!...

  • w
    咬文嚼字教案精品5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想要一篇好文章建议您去读“咬文嚼字教案”。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师调整与完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我希望以下内容可以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供您参考和借鉴!...

  • w
    古诗《元日》教案精品5篇

    发布时间:2024-03-07

    教学要求: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背诵古诗《咏柳》。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赞美...

  • w
    微格教学教案精品5篇

    发布时间:2024-02-10

    上课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每位老师都要完成撰写工作。只有高品质的教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篇文章是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挑选的优质“微格教学教案”文章,如需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定期访问我们的网站!...

  • w
    咏雪的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15

    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每一个老师都必须认真撰写教案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核心,撰写教案课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这份“咏雪的课件”是小编精心制作的,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仅供您参考!...

  • w
    咏雪的课件(必备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8

    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在众多资料中精选了最优质的资料,为了向大家介绍关于“咏雪的课件”的内容,特意推出了本篇文章。以下是我们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供您学习和参考。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准备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根据要求,每位老师都应该制定教案课件。教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 w
    安全教案(精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2

    导师在新授课程时,通常会准备教案和课件,但是教案和课件中的知识点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教案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制作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呢?笔者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地完成了今天的“安全教案”,希望读完本文后,您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某个领域!...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