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小学青蛙教案精选四篇

小学青蛙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08

小学青蛙教案精选四篇

2023-12-08 15:24:29

【#实用文# #小学青蛙教案精选四篇#】关于“小学青蛙教案”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请您认真研读本页所呈现的内容。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青蛙教案【篇1】

青蛙的形态适应于水陆两栖的生活方式,常栖息于池塘、小河、水田里。蛙体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头部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游泳的时候可以减少阻力,破水前进。蛙眼有上、下眼睑及瞬膜,能开能闭,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以适应陆地的环境。眼的前方有一对外鼻孔,与口腔相通,鼻孔上有活瓣,能不断地开、闭,以帮助呼吸。眼的后方有一对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使蛙产生听觉。蛙的听觉比鱼发达,这也是适应陆地上复杂生活环境的结果。

青蛙没有颈,头部紧紧地连着躯干,不能转动,这对于青蛙的游泳是有利的。

青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背腹扁平,适于游泳。它的四肢发达,有利于在陆地生活。前肢短小,指间无蹼。后肢长,粗壮有力,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青蛙全身没有鳞片和羽毛覆盖,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经常保持湿润,有帮助呼吸,交换气体的作用。蛙肺的结构简单,呼吸时由于肺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体的生活需要,蛙通过皮肤吸进的氧气可占整体吸氧量的40%左右。

小学青蛙教案【篇2】

《两只青蛙》这则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能让学生受到启发,但对于人生阅历十分浅的小学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却不容易。而且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引导从字面上理解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我认为这种解读太片面,因为这两只青蛙的不同不是有没有恒心,有没有毅力,而是外面的世界值不值得一看的问题,其实这个童话故事是告诉我们“行万里路”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走出去长见识。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社会阅历也有限,所以理解她较难,因此我设计了读与说两条训练主线,以及比较阅读法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来突破难点。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是声情并茂,充分体会了本文的语言文字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的解读文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现在我依然记得学生们在朗读时深入其境的表情,讨论时激动的样子,以及渴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情。的遗憾是本课教学中我没有引导他们吸取写作的精华,如果能引导学生简单地交流一下:你觉得本课哪些语句写得生动有趣?并积累一下优美词句,我想就更好了。

小学青蛙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2+570-6078-639-4

26+388-530+20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

(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

2.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案例点评〗

青蛙吃害虫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思想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均能体现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数学课。

1.本节课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认知、能力和情感。较好地体现《标准》所提出的发展性目标和知识性目标。具体的设计思路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学生课前有参与,课中有讨论,课后有延伸。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当今开放式教学所渴盼的。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的多边交往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这样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情境给出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均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仅仅起调控和指导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好表现、求成功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和喜欢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3.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活动,让学生明白道理,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重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4.教师在鼓励性评价中重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5.教师的语言富有儿童情趣,特别是:你们明白了,老师也听明白了,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从语言中让人感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指导者、组织者,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参与者。

小学青蛙教案【篇4】

《小青蛙》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儿歌,通过儿歌创设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识字情景与不同偏旁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汉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同时,这首儿歌节奏鲜明,内容生动有趣,既是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又能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懂得保护青蛙,渗透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的基础上进行检查指导,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将儿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韵味语感。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有“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一组形声字,在比较中发现这组形声字特点,从而初步了解形声字最重要的构字方法。

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这一生动有趣的环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发现了这组汉字,在读音上的相似点,又发现了字形上的异同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字义的不同,孩子们发现了汉字的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对于形声字的初步了解,已经水到渠成,就这样本课的重难点成功突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小学青蛙教案精品

    发布时间:2024-02-23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良好的教学课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知识点和概念。或许你需要"小学青蛙教案"这样的内容,以下是我们提供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 w
    小班《青蛙跳》教案8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活动目标: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准备: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

  • w
    小班青蛙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2

    案例描述:吃过中饭,我带着孩子进行安静游戏,昨天讲了小青蛙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折肯蛙吧,老师先示柜完整的青蛙折法,小朋友们观察,在示范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窃窃私语:“好难啊!”,活动开始,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开始嘻哈逗乐。“要看清楚哦,现在不看清楚,等会儿你就不会折了。”我边折边提醒不认真听的孩子。不...

  • w
    美术画青蛙教案汇总

    发布时间:2024-03-01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静态的图片或观看"青蛙"的录相片段,了解青蛙一些活动及生活场景。2、学习用毛笔画各种动态的青蛙,能添画上较合理的背景。教学准备:幼儿最好分成一半教学;宣纸或毛边纸按美术本页面大小裁好;每人一支毛笔;绿、黑、红、蓝等其他颜色;水、擦布;作品展示区;教师操作用三、教师讲解、示范。今...

  • w
    小青蛙的故事教案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2-21

    说到教案课件,它是每一个教师在工作中上课必备的东西,因此每天都需要对它负责任地进行编写。教案课件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案课件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编写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定。其次...

  • w
    请保护青蛙作文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6

    出色的文章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通过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不断挖掘语言的无限可能性,写作也是一种可以唤起内在情感共鸣的方式。如果我们想要写好一篇出色的作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请保护青蛙作文",请跟随我一起学习吧。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够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 w
    快乐的小青蛙教案汇总

    发布时间:2024-03-16

      一、课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主线,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教学过程的设计尝试运用游戏的“情境教学”。 ...

  • w
    2024托班小青蛙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8

    托班小青蛙的教案主题相关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提供的,希望您能够将本网页的网址加入您的收藏夹。教师在上课前准备教案和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它们是为了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持。现在是写课件的时候了,希望您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请记住将本网页的网址加入您的收藏夹,以方便...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