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范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十三篇#】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收集了以下信息:“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和指导。为了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明确定义工作重点,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制定一份工作计划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掌握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了解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掌握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
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
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
⑤计数器;
⑥绒板;
⑦钟面;
⑧方木块;
⑨小棒;
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2课时第一周
2、比一比3课时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第六至七周
5、分类2课时第八周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九至十四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五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研教改为突破口,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数学课堂教学力求体现: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1、深入课堂研究,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和信息交流率。
2、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加强学习教学新理念和优秀经验,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学习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面对班级学生学习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化本组教师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
(1)个人备课:每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年轻教师一定要备详案)备课教案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要体现教法、学法灵活、恰当,讲练内容科学、合理,及时添补和撰写课后反思。
(2)集体备课:每周三下午集体备课,专时专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有记录,统一课内外作业和课时进度,在教材处理和教法、学法上多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上多想办法,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2、认真上课。
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教学过程要开放灵活,组织形式要宽松民主,评价要多元。
3、认真辅导。
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要防补结合,课内外结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方法恰当,效果显著。
4、认真对待作业。
作业的布置要适量,要科学合理,批改要及时、规范。
5、认真考核。
及时进行单元测试及讲评,以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6、认真总结。
认真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撰写教学论文或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反思,至少做到一个小节写一个反思。
7、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准备开展一次口算赛、笔算比赛和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爱动脑、勤学习的氛围。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所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 、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4、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8、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9、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措施
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主备人
1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2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3
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舒婷
4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5
国庆放假
6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7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8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9
四有趣的游戏
舒婷
10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1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2
六有趣的游戏——认识图形
杜建忠
13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4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5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6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7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注:直接输入内容即可,不要改变文本版格式和表格样式。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位置 ,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 图形(一)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 教学的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
五、 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认识=、>、,”、"”“、”、“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
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
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
⑤计数器;
⑥绒板;
⑦钟面;
⑧方木块;
⑨小棒;
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2课时第一周
2、比一比3课时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第六至七周
5、分类2课时第八周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九至十四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五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让位减法20以内,图形分组,100以内数的理解,人民币的理解,100以内加减(1),时间的理解,求规律,统计,数学练习。
本卷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字的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口算。学生要掌握好。同时,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在初步了解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安排了关于位置和组合图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位置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除了对元、角、分等人民币单位的理解外,还有什么时候的读写方法。《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图形或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遵循学生探索发现数学题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学是统计学初步知识正式教学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了解最简单的统计图表,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两项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探索和实际应用的乐趣,感受运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了解计数单位“1”和“10”,初步理解一位数和十位数中数字的含义,掌握100以内的数字,读写100以内的数字。掌握100以内数字的构成、顺序、大小,用100以内的数字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2、精通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能算出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能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有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并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5、知道人民币元、角、分的单位。知道1元=10分,1分=10分,在乎人民币。
6、能读写几分钟,懂得1=60分,懂得珍惜时间。
7、我们将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恐惧和整理数据,初步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成绩,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在收发室认真整洁的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择富有獐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5、提供关于物体窨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教学方式注重体现开放性。
1.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有xx个学生,班级规模大,学生问题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问题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2. 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xx内的位置、退位和减法、图形的分组、xx内的数字识别、识别人民币、xx(1)以内的加减法、认识时间、求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在学生掌握xx以内数字的基础上,将数字识别范围扩大到xx,使学生掌握初步了解数字的概念,学习如何读写xx内的数字,了解xx内数字的组成和大小,并用这些数字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xx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教材出现在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法、一位数减法、整十位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学生应该能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会解决相关问题。计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在学生初步了解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安排了位置和分组图形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了多种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定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数量计量方面,本书不仅安排了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理解,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间和分钟的读写方法。
“寻找规律”和“统计学”是两个新的教学内容。 《寻找规则》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字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则,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之美的意识。统计学是正式教学统计学初步知识的开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索活动或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运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全卷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本卷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个位和十位的数字含义。能够熟练地数出x内的数字,能够读写xx内的数字,掌握xx内的数由几十和几个1组成。如果你掌握了xx内数字的顺序,就会比较xx内数字的大小。能用xx内的数字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熟练计算xx内的退位和减法,能计算xx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并能体验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使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从生活中发现、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可以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关系的区别。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单位,知道x元=xx角,x角=xx分;懂得爱惜人民币。
6.你可以在什么时候和多少时间阅读和写作,当你知道x小时=xx分钟时,你就知道如何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数字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之美的意识。
8. 有数据收集、组织、描述、分析过程的初步经验,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组织数据,对条形图和统计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能使用数据在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做作业、写字整齐的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学重点:
认识xx内的数、xx内的退位与减法、xx内的加减法。
(3)教学难点:
1.在xx内进行加减法。
2.可以读写的时间和多少。
3.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4. 使用数学。
5. 发展空间的概念。
四、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活动和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具体情况,并重点关注学生体验知识,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5.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内容和材料,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确定了全卷的教学目标。情绪和态度。
(一)知识与技能
1. 体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x内物体的个数,能区分几个数和数字。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字的大小,掌握x内数和x内数的构成,识别、读、写x的数字。
2.初步了解数字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中数字的含义。
(2) 解决问题
1. 能够用x的数字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x内加减法、x内进行加法的意思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可以比较学生生活中(x以内)事物的数量、长度和高度,并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分类。
4.可以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5.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绪、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努力说话,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有成功经验,增强自信心。
3、培养守时、珍惜时间的美德。
4.爱护学习用品、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奋学习、井井有条、注重美观的好习惯。
5.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使用数学的乐趣,与同行交流的乐趣。
6.接受关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x内加减法和x内进位加法。这两个部分以及x内的退位和减法是学生学习数字识别和计算的开始。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它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由学生掌握。
除了数字的识别和计算,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数量长高的比较、简单的分类、钟面的初步认识等。每个单元的内容不多,但很重要,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业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有两个班。一个 x 班有 x 人(男 x 女 x),一个 x 班有 x 人(男 x 女 x)。入学之初的两个班就已经显露了自己的个性:X班就像野性天真,勇敢无畏,限制少,自然,严格规则,不压抑个性,严爱; X班就像一个静美有规矩的花园,和谐温润,有礼貌,有抱负,有志于开阔眼界,鼓励张扬,放手,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学习《标准》和教材,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教材,找到学生生活熟悉的数学,并将其带入课堂。
2.加强游戏、童谣、示范、观察和操作,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化听、说、读的组成部分,创造和体验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通过问题回顾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
5.倡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内容的及时渗透。
6.坚持积极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2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0人。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数学学习有很高的兴趣,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好,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班中部分学生的听讲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走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4、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8、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9、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措施
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主备人
1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2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3
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舒婷
4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5
国庆放假
6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7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8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9
四有趣的游戏
舒婷
10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1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2
六有趣的游戏——认识图形
杜建忠
13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4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5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6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7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注:直接输入内容即可,不要改变文本版格式和表格样式。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教材、教师用书、教辅资料等为指导思想,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原则,确实把本班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和本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一(x)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4、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8、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9、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措施
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主备人
1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2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崔金凤
3
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舒婷
4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5
国庆放假
6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玉美
7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8
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张艳
9
四有趣的游戏
舒婷
10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1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杜建忠
12
六有趣的游戏——认识图形
杜建忠
13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4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5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赵新美
16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7
八雪山乐园——总复习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注:直接输入内容即可,不要改变文本版格式和表格样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lt;”“gt;”,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四、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2-11
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的数学。学生人数是23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97分,最低75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二、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
发布时间:2023-11-18
制定工作计划,不妨从当下开始,有没有一个简单又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计划?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搜集整理了这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下册”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
发布时间:2023-12-2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36班和37班共100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手操作和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部分学生有畏缩情绪。36班因为学生平均年龄...
发布时间:2024-03-18
有没有一个简单又有深刻意义的工作计划?为了顺应企业前进的步伐,一份好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工作计划便于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栏目小编为您挑选了一篇非常优秀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文章,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流程和资源!...
发布时间:2023-11-03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一、基本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级三四班数学,学生人数93人。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
发布时间:2024-04-26
时间如奔腾澎湃的急流,它一去不返,毫不停留。回首这段教学时光,必定有所收获。让我们总结过去,展望充满期待的未来,撰写一份教学总结吧。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5篇),欢迎分享。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夯实基础。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
发布时间:2024-03-29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
发布时间:2023-12-28
通过仔细筛选,我们为您精心挑选出了一篇优秀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想要将范文写得更加清楚明晰,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于文章要传达的主题和目的要有清晰的理解;其次,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借鉴其中的优点并摒弃其中的瑕疵;然后,进行适度的改编和修改,以保持原创性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十三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