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诗词作品内容摘抄(摘录80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可以参考?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作品内容摘抄(摘录80句)”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1、好好写至少书法要学六级一定要写到六级要坚持不懈不能退缩,一定要好好学
2、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3、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4、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5、《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代:岑参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7、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二
8、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9、阖家幸福、蓬壁生辉、虚怀若谷、清心以明、返璞归真、宽仁厚德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王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乐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1、岳飞的《满江红》就很好。“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2、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
13、看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了,诗词、四字书法、还是书法家李传波的红竹画书法。
14、看你喜欢谁的。田英章,荆霄鹏,庞中华……他们基本都有楷书古诗字帖
15、译文: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16、书法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17、“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驱驰羲献走颜柳,神游八法轻万乘。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18、赵孟頫书法,取法古朴,遒劲有力,潇洒飘逸,俊秀自然。用笔力求简洁,字形端庄优雅,楷书《三门记》,行书《赤壁赋》,《仇鄂墓碑铭》等绝世佳作
19、苏轼《正月二十日……乃和前韵》
20、《钢笔楷书精品集》是一本较好的硬笔书法练习本。其中收录国内二十多位著名硬笔书法家的五百幅楷书作品。书写内容以唐代名家诗文为主,另有适量书法理论极名家碑帖。读者在练字时,既能欣赏脍炙人口的唐诗佳作,又能受到传统法帖的熏陶,是一本适合初学硬笔书法爱好者的楷书自学范帖。
21、有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
22、少小季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
查看详情>>苏轼的诗词名句
苏轼又叫苏东坡,提到苏轼的诗词作品,我们会想到“豪放”二字,苏轼一生追求“成一家之言”,他对自己创作的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苏轼的诗词受到后人的广泛喜爱,为诗坛作出重大贡献,苏轼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的诗词作品
苏轼的诗共有3459首,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江城子·密州出猎》、《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蝶恋花·春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冬景宋代》等一系列佳作。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的诗词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5.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6. 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7.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9.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10.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苏轼的诗词风格是什么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1、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直抒胸臆,自由豪放
豪情奔放。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拓展了词境,涌入了生活波涛
内容广泛。苏轼的词题材众多,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如:《浣溪沙》五首,他第一次把农事写入词里。其三“...
查看详情>>谢灵运的经典诗词名句有哪些,都出自于他的哪些作品?
今天小编要介绍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的经典诗词名句有哪些,都出自于他的哪些作品?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一、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
出自南朝·谢灵运《斋中读书》。世间的完事,不可能都如意,乐观豁达的人,才可以常常有好的心情。乐观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会从中发现乐趣;悲观的人,即使沉浸在幸福中,也会担心将要发生不幸。
二、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代景平二年秋,著名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一年后称病离职。本诗出自其《初去郡》一诗,描写的正是其刚刚离任时,仿若获得了解脱一般的愉悦之情。这句话的大意是,空旷的原野凸显出了沙岸的明净,而高高的天空之上,月光也显得格外皎洁。
三、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余清,指雨后的清凉之气。半规,指半个太阳。此写雨后密林透清凉、远峰隐半日的景象。
四、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此言春天来临,池塘边绿草萌生、园中柳上又换了另一种鸟叫之声。这是描写春天物候变化的句子,看起来是平常的写景,句子也没有特别的修辞技巧,但读来让人有一种“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感觉。
五、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指暮春、春深。屯,聚集。【译文/点评】此写暮春时节原野之上葱绿秀丽、山峰之巅浮云如驻的景象。
六、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岁暮》。朔风,北风。劲,强劲。哀,指凄厉。此写冬夜冷月照雪、北风凄厉的景象。
七、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谁说古时与现代不一样,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有相同的志趣和主张。
八、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出自南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底下恰好的时辰、美丽的景色、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这四样同时在一起出现是很难很难的呀!这句话是说种种美好的主客观情况恰好同时存在又契合在一起的概率很低,因而是极难的;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美好、达到自适,而不必幻想某种好事的偶然出现。
与“谢灵运的经典诗词名句有哪些,都出自于他的哪些作品?”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的诗词作品有哪些?这几首诗带你体验陶渊明的洒脱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为杰出的诗人。
陶渊明的一生大多数时光都是在隐居,他的另一首代表作《归去来兮辞》便是记录着他的隐居生活,还有《归园田居》和《杂诗》等诗文,里面大量的内容,都与他的隐居有关。
陶渊明很会写酒,他个人也应该很喜欢喝酒,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田园诗里面,多次会看到酒的出现。他的诗词,有一些是讲述自己晚年状况的,还有一些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风格朴素自然,容易理解。
读陶渊明诗的时候,也会很向往他诗里所描绘的田园生活,在现代世界的钢筋铁骨中,虽然离他诗里的理想意境很远,但是读这些诗的时候,心仿佛走到那个地方,享受片刻的闲暇和自由。
那么陶渊明的诗词作品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带你体验陶渊明诗中的洒脱。
一、《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其一是我们上学时学过的课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整篇诗文我就不逐句翻译了。那么这首诗写出了什么呢?
开篇就说出了自己的本性,我就是这样真诚率直的一个人,适合在山丘田野中,曾经的仕途生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羁绊。如今的田园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躬耕有地,取暖有草屋,作伴有鸡犬,陋室无尘,如今的我就好似樊笼中的鸟儿,终于回到了大自然中,这才是我想要的天地。
这一首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二、《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其三写了什么呢?南山种豆,草长得比豆子还茂盛。一大早去锄草,晚上才回来。小路上都是杂草,衣服都被打湿了,这都不是要紧的事情,只是别影响了我隐居的心愿。
这首诗写的什么呢?其实是以种豆来写出耕种之不易,毕竟陶渊明原来也是当官的,虽然心中向往田园隐居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会种地才行。所以才有别因为隐居不易而心生悔意之感。
三、《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
查看详情>>与“陶渊明的诗词作品有哪些?这几首诗带你体验陶渊明的洒脱”相关的文章
苏轼在被贬期间很出名的作品《卜算子》,幽凄和落寞只能借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举行年级大会,级部主任在上边讲诗词,讲到了苏轼的一首词。级部主任没有一下子就开始讲诗词,反而是离开了讲台,抬头问台下的几百个学生:
“谁会唱这首改编出来的歌?先上来给大家唱一段,我们再开始讲。”
当时那首歌虽然年代比较久一点,但是我们90后的人也大部分都听过,所以会唱的不少,但是敢在几百人面前唱的没有几个,你推我搡了半天,终于有一个男生站上去唱了几句,级部主任心满意足的开始进行讲解。
90后熟,比我们年长的人应该会更熟悉这段旋律吧。
“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息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我们不说后人的改编保留了苏轼的几分词意,还是单纯的继承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只说对于古诗词的改编这种方式,在现代其实是应该得到提倡和推广的。
古诗词的土壤毕竟已经不在了,想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或许只能用现代的文学形式来包容诗词。
我自己也喜欢诗词,但是尝试着作诗以后就发现,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的土壤也不同,生活在现代的人根本就做不到模仿唐诗,即使以格律写诗,其内容和风格也基本一定是现代的。
言归正传,说回到今天的这首词。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不仅生活上窘困,精神上更是落寞而孤独。所以在黄州的那一段时间里,苏轼想了很多办法来开导自己,到处的游山玩水,在街坊里寻找美食,也是在黄州,苏轼在东坡下自食其力耕种田地,才有了后世熟知的苏东坡。
这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他在贬谪期间知名度很高的一首词。
苏轼的一生都是乐观而旷达的,即使被贬谪、没钱花,他都可以坚忍不拔的带领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度过难关。但毕竟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挫折,内心深处的幽凄和落寞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只好借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并不圆满的月亮挂在枝桠稀疏的梧桐之上,夜已深了,万籁无声,人也慢慢地静下来。
第一句的写景很有特点,月亮是“缺”的,梧桐是“疏”的,并不是景色不美,而是苏轼的心中略带消极,因此世间万物的瑕疵,就落在了他的眼中。
谁能见到这位幽人呢,一直独行,往来无踪,像是缥缈云中的一只孤鸿,在人间根本不留痕迹。
惊起、回头、定睛、失望,心中的遗憾应该向谁诉说呢。这里的枝桠都看过了一遍,哪里都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只好落在这一片无人的沙洲上,枝条是寒的,沙洲是冷的。
一首词写完,幽人与孤鸿似乎在我的脑海中渐渐融合成了一个形象。他身穿长袍,行走在弯月当空的夜色里,仰头望月,愁眉不展,一声长叹。
这就是苏轼的境界,幽人与孤鸿可以都不是他,也可以都是他,总之词中的意境已经完整的传达了出来,是谁都已经无所谓了。
词中的情感,也就从一个人的悲伤和寂寞,变成了世间所有幽人与孤鸿的情绪,词的空间一下子延展的很大,境界也就高了起来。
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
查看详情>>与“苏轼在被贬期间很出名的作品《卜算子》,幽凄和落寞只能借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关的文章
苏轼写了哪些诗词作品?看苏轼的悲凉人生
说起苏东坡最悲凉的诗词,那肯定少不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你们都熟悉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
但是你想啊,东坡一生多坎坷,仕途有多不顺利,纵使他再乐观,也不可能只有这一首悲凉的词把。
我分别说几首不同情况下苏东坡的悲凉:
一、悼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东坡悼念结发妻子王弗的词,堪称史上第一悼亡词。
东坡写下这首词那年,正是王弗去世10年之际,所以他说即使你已经离开了10年,我依然对你念念不忘。
昨晚我梦见你啦,你正坐在小轩窗前梳妆呢,你还是那么美,一点都没有变。我们四目相对,惟有泪千行。
我想啊,假如我们现在碰面,你应该已经不认识我了吧,你一点都没变,而那个翩翩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二、将死之言
《狱中寄子由二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东坡已经预见了自己死期将至。
一个正当壮年的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理想还没实现呢,就要冤死狱中,让人如何能不悲伤?
诗前有小序,曰: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说我现在已经活不下去了,只可惜见不到子由,留下这两首诗给他吧。
诗中,东坡表达了对子由的不舍,他说我死了,今后只留下你一个人在雨夜独自难过。
他说我要与你生生世世做好兄弟,今生的缘分,我们来世再尽。
诗中,东坡表达了对妻儿的歉疚,所以他说“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诗中,东坡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所以他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东坡一生最大的坎坷,好在,他挺过去了,好在,他留下了这两首诗。
三、人生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词眼就是一个“凉”字。
上片写景,实际上是寓情于景,写的是人生虚幻,叹的是壮志难酬。起笔就被一股悲凉的气氛笼罩全词,一句“人生几度新凉”,后又用秋叶凉风、明月孤灯,把这种悲凉推向了高潮。
下片写中秋佳节,自己一人独自赏月,前两句承接上片,东坡为什么会觉得人生如梦,人生悲凉呢?因为“酒贱常愁客少”,暗指自己被贬谪之后,人们避之如瘟神;因为“月明多被云妨”,暗指朝中奸人当道,自己这样真有报国之心的人却被排挤。
东坡渴望为国出力、渴望朝廷重用,在此中秋团圆之际,这种渴望和痛苦自然更深一层,他能怎么办呢?
唯能对着月亮举起...
查看详情>>欧阳修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猜谜诗》的故事背景,你猜出它的谜底了吗?
提起欧阳修,想必很多人印象中是个古板的老头子。看欧阳修的历史头衔也确实与古板老头挺相符: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翰林学士、一代文宗、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大诗人、大词人,领导了北宋文坛改革、流传无数经典诗词文赋、更重要的是还提拔举荐了很多文坛才俊。这般看来,确实倒像个沉浸于诗书文赋的老先生。
不过读过《醉翁亭记》当可看出欧阳修为人也颇为放浪形骸、不拘俗礼;而从他的词作又可看出欧阳修也是风流多情。可见欧阳修绝非一个古板的老先生,反而很有人情味。譬如下面这首诗,就表现出欧阳修幽默诙谐的一面:
猜谜诗
大雨哗哗飘湿墙,
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
刘备抡刀上战场。
这首诗初读着实令人蒙圈,语言通俗如白话,含义似乎完全不搭调,难以置信竟是出自大文豪欧阳修的手笔。不过看标题《猜谜诗》便知这首诗实为藏了谜面的打油诗。据说这首诗是欧阳修特意为一家酒家而作,这家酒家新开张,欧阳修正好光顾,酒足饭饱之后店家问饭菜味道如何?欧阳修却默不作答,只蘸酒水在桌上写下了这首打油诗便飘然而去。
了解了诗的背景故事更是奇怪,这无头无脑的诗何以跟饭菜扯上了关系。这正是欧阳修的高明之处,“大雨哗哗飘湿墙”大雨飘来打湿了墙自然是墙上无所遮掩,便是“无檐”;“诸葛无计找张良”便是无所算计“无算”;“关公跑了赤兔马”,马跑了拉不住自然是“无缰”;“刘备抡刀上战场”,当主公的亲自上战场了,手下自然“无将”!
“无檐”、“无算”、“无缰”、“无将”结合饭菜味道的提问,那么谜底就显而易见了:“无盐”、“无蒜”、“无姜”、“无酱”!欧阳修不便直说店家饭菜味道差,便以此《猜谜诗》通过猜谜和谐音幽默地道出,着实令人捧腹!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欧阳修竟是一位幽默诙谐的老先生!
与“欧阳修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猜谜诗》的故事背景,你猜出它的谜底了吗?”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的诗词经典作品《古瓦砚》赏析,这首诗告诉了去我们什么道理?
古代科举制度经常会埋没很多人才,有些人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最后也未能如愿。而很多进士出身的才子,也时常抱怨自己沉沦下僚,比如李商隐和杜牧。所以很多士大夫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干脆归隐山林,图一个自在逍遥。宋代一位诗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托物寓意,为后世留下一首优秀的作品。
古瓦砚
宋代:欧阳修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於物用有 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诗的大意是:砖石瓦砾,本是微贱的物品,却用作石料,置身于笔墨之间。既然它也是一件有用之物,何必计较它的粗丑与美妍。金子不能说不宝贵吧,玉石岂不更加润坚?用这二者来磨墨,反不如这瓦砾方便。可知物品即使微贱,只要有用就价不可禁。岂止瓦砾是这样,自古用人之道,也是非常之难!
这首诗是景祜四年作于夷陵,古瓦砚是欧阳修的友人谢伯初赠送的。谢伯初时任许州法曹,于古铜雀台遗址拾得瓦当,改制成瓦砚寄赠作者。作者宝爱此砚,为此作诗,并借此慨叹古今量才用人之难。这首诗重在说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很明显,令人感到很新颖。
这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开篇四句介绍瓦砚的来历,表达自己的惊喜之情。一般送人的礼物都比较尊贵,但欧阳修是一位文学家,喜欢笔墨纸砚,所以朋友就投其所好,送来一个瓦砚。
这件礼物看似“贱微物”,但它又并非平凡之物,因为来自古铜雀台遗址,而且经过朋友的悉心打磨,可谓无比珍贵。厕,这里是指置于、列于的意思。诗人又惊又喜,连声称赞“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可见欧阳修非常懂得这份深情,也进一步引起他的深思。用有 宜,即适宜于某件事情。
中间四句展开议论,作者将金玉与瓦砾进行对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金玉都是宝物,也很坚硬,但用其研磨,不仅大材小用,而且是用错地方,根本没有瓦砚效果好。顽,这里比喻粗钝,金玉表面光滑,比不上瓦砾粗糙易磨墨。
最后四句加以拓展,并抒发自己的感慨。“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诗人认识到事物的贵贱,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价格,而要看其是否适合于所在的环境。就好比一架大飞机价格不菲,运载能力也极其非凡,但在一些山谷沟壑之中,却没有直升飞机实用。
欧阳修又继续思考,“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作者由物及人,人才也如这瓦砾一样,经常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像韩愈在《马说》中所写,“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伯乐没有机会遇到千里马,千里马也经常被埋没,欧阳修懂得这一点,所以他经常提拔后进,自己却甘居人后。
欧阳修的这首古诗题材新颖,重在说理,读完立刻为之鼓掌。读完这首诗,大家一定都深有感触。首先,价格不是决定事物价值的唯一因素,经常会有物超所值,或物次价高的情况。普通人有时很难识别,有识之士也是经过认真研究和仔细鉴定,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如果您是人才,或者您发现了珍...
查看详情>>与“欧阳修的诗词经典作品《古瓦砚》赏析,这首诗告诉了去我们什么道理?”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最经典的六首诗词作品赏析,留给了后人哪些巅峰之作呢?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第二代苏轼)。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那么,除了素负盛名的文学才子欧阳修在诗词方面,留给了后人哪些巅峰之作呢?
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2、《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
3、《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而别情之重,亦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
4、《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
5、《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6、《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是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
与“欧阳修最经典的六首诗词作品赏析,留给了后人哪些巅峰之作呢?”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的诗词作品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化用别人的诗词
欧阳修作为北宋初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诗词创作受到了晚唐诗风的很大影响,也创作了一些"艳词",但这些闺情词是用于歌妓传唱表演,因此自然会带有些许淫靡之色,这在当时的文坛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不能说欧阳修的艳词有何不妥之处。
欧阳修词中多见对唐诗的化用,涉及众多诗人、几乎涵盖全唐,其中尤以白居易诗歌为多,亦体现出欧阳修对晚唐诗歌的偏爱。由于欧阳修诗词的版本众多,因此这里选用的是邱少华的《欧阳修词新释辑评》。
受到晚唐影响的不仅是他的艳词,更有大量的化用现象。欧阳修诗词中存在化用的共77首,化用对象集中在中晚唐,其中白居易的诗歌化用高达13首,李商隐次之,有9首,杜牧、李贺、韩愈、韩偓等人各3首,涉及作者包括白居易、李商隐、杜甫、杜牧、李贺、韩愈、王维、刘禹锡等28人。
一、对白居易诗歌的化用
由于欧阳修诗词中对白居易的化用出现次数最多,因此这里就举例说明欧阳修是如何化用白居易诗歌,以及这些化用与原诗的意思是否发生了变化。
1、改易文字
化用的情况之一,便是改动白居易诗歌中的几个文字,但基本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比如,《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无风水面琉璃滑"就是化用白居易《泛太湖书事》"碧琉璃水净无风"。
这里着一"滑"字,勾勒出颍州西湖的幽静之美,再联系下句"不觉船移",主观感受和客观描写融为一体,无风时湖面平滑澄碧的景象跃然纸上,描写细腻入微,无怪乎欧阳修晚年辞官要退隐颍滨。
2、整诗化用
除了个别字的改动,欧阳修的很多词在读后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与白居易诗歌整体内容十分相似。欧阳修的《渔家傲·乞巧楼头云幔卷》囊括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基本内容,《玉楼春·檀槽碎响金丝拨》涵盖了《琵琶行》的诗歌内容,不仅内容相似,表达的主题也相去无几。
以《玉楼春檀槽碎响金丝拨》为例,此首写琵琶情,上片概括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基本情节并由此入题。所不同之处在于,欧词中同样提出了"不知商妇为谁愁"的问题,白居易对此的回答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直接表明琵琶女被抛弃的原因是因为丈夫外出经商不归,但欧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下片"暗将"二句,说琵琶女将美好的祝愿寄托在琵琶弦上:"惟愿弦弦无断绝","弦断"意味着知音难觅、或是离别伤情,都是人生的不幸之事。琵琶女的心愿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欧公对旧人旧事的惋惜之情,更让读者闻之落泪。
二、欧阳修对全唐诗和典故的化用
1、欧阳修对前代诗歌的熟稔
从王建、沈佺期到李白、杜甫,从韩愈、刘禹锡到李商隐、杜牧,欧阳修对唐诗的化用几乎涵盖了整个唐代。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创作风格必然会对当代的文人产生引导性作用。他对唐诗的偏爱也反映了初期宋词深受唐诗的影响。
《渔家傲·对...
查看详情>>与“欧阳修的诗词作品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化用别人的诗词”相关的文章
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