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礼记讲座心得优选#】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现在就让我们写15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礼记》国学经典个人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品质部李萍萍经理主持的关于仪容仪表的业务知识培训。李经理从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几个方面,以专业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的礼仪礼节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帮助了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细心、周到地工作。
上下五千年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的古人历来传承“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十分注重。长宁家园是一座出租户率特别高的楼盘,住户流动性大,作为长宁家园的一位楼管,我每天都要巡楼,上门收取物业费,住户就是通过我的工作服装、工号牌等等从而知道我的身份,并且向我报修、提宝贵意见,我也通过微笑、温婉、热情的服务和他们的沟通,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我在催缴物业费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难缠户主,他们总觉得缴纳了物业费,物业就要帮他们解决一切问题。曾经有一位户主就说他家窗户玻璃自爆了,要求物业帮忙维修,否则他的物业费不缴纳,此话一出,让我哭笑不得,却也只能微笑着与他解释:“玻璃是易碎品,你已经拿房尽两年了,早已过了质保期,物业费只包括服务费用等及公共部位维修支出”,所以户主很不理解,生气着说:“反正我就是不交物业费”,我也只能继续微笑慢慢的.、友善的、和气的解释、沟通、微笑和户主沟通我们物业公司服务的范围和起到的作用,缴纳物业费用的因故,希望得到住户门们的理解及配合。
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名成员,仪表、礼节、礼貌这六个字一定要铭记在心。上班要穿着整洁的工服,微笑着与人沟通,这将是我每天的工作内容。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能够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就应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到达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这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理解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群众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就应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持续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就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决定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明白什么是自己就应坚持的,什么是能够包容的,什么是就应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能够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就应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通过于海老师生动、风趣的酒店礼仪培训课,让我回味无穷,他的有些话语时候回想在我的脑海中。以下是我关于对这节培训课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在酒店礼仪中首先是语言行为的规范:
语言是一门艺术,嘴不仅仅是用来吃饭和喝水的,它是我们用语言沟通的工具。我们酒店礼仪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行为的规范。如:“您好、请进、欢迎光临”一些酒店常用语。当你问好的时候你的行为也在起一定作用,于老师在台上也给我们做示范了,语言行为对酒店礼仪是多么重要呀!
二、礼仪的基本原则:
1、尊重的原则;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尊重在我们酒店礼仪中是多么重要,当客人感受到被酒店尊重,才会在这里消费的舒心,才会经常关顾你的酒店。
2、自律的原则;员工自觉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才能使酒店的发展越来越好,酒店业绩好,员工的福利也好。
3、宽容的原则;能够谅解别人的过失,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
4、适度的原则;交往对象的距离,与客人之间的沟通关系。
三、酒店礼仪的要求
1、三情服务是于老师培训的精华:a.用真情温暖顾客的心;b.用热情拉近顾客的心;c.用亲情赢得顾客的心。
2、充满爱心和责任心
3、品德高尚
4、吸取经验
5、灵活运用
这些要求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通过老师的培训让我对自己在酒店礼仪服务中有一个更深的认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按照上述几点要求自己。
四、最后老师给我们讲了“改变方法与开拓礼仪的新丝路”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接受的。
思路打开了,出路就好了,服务要点要明确,争当金牌服务员。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在酒店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收银员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多学习、多思考来处理我们面对各种工作问题。
总之通过于老师的培训,让我对酒店礼仪有了更多的认知,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更积极的面对一些事情,让这个渺小的我在会馆明天的发展中尽一点微薄之力。感谢会馆领导安排这次培训课。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这对素有“礼仪之邦”称誉的我国来说,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也是赋予时代新特点的审美教育课题。儿童时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忽视儿童的礼仪教育,将会影响到整个德育系统工程的质量。
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的培养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礼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在此,将礼仪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以无胜有,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为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与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的个性与品位,而且也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校时间均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教室、走廊、黑板上方都写了一些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话语,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人排除万难,失败的人被万难排除”等。在窗台上摆上绿色植物,学生走进学校大门,抬头便见国旗,走进教室,就看见优美的环境,体现了教育性与艺术性。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起到同化作用。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使其对学生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行为规范。
《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所以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例如,早上上学要跟家长说“再见”,看见老师要主动问好,果皮纸屑要随手扔进垃圾箱,看见果皮纸屑要随手捡起等。我们在教给学生初浅的礼仪知识与行为时,不但要告诉他语言应当怎样,姿势应当怎样,还要向他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等。例如:为什么要常常保持微笑?与人交谈应正视对方?应该怎么样打、接听电话?为什么要孝敬爷爷、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与教育,使孩子渐渐明白了:在与他人交谈时,要诚恳、大方,运用语言要亲切、准确;与人见面时微笑与使用了礼貌用语,别人就会更喜欢你……
我们利用礼仪课讲了“在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系列专题课。介绍礼仪的意义、礼仪规范。通过这些活动及随机教育,孩子懂得了:去别人家做客时,门铃不能长时间按着不放,也不能一触即离;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最多只敲两三次;不可以在门口大声呼喊;也不能透过缝隙窥视有没有人在家;门虚掩或开着时,应当敲一、二下门并问:“可以进来吗?”做客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更不能赖着不走,一般玩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时要很有礼貌地告别并表示谢意……
三、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礼仪意识。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通过训练,可以顺利地进行迁移。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大,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与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时会有倒退的迹象,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礼仪知识的回生、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
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我们主要是抓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有声语言礼仪,主要包括礼貌语、称呼语、交谈语等。例如:在学校,教育学生尊重教师,要求孩子坚持做到:每天见到教师要问好;进办公室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听从老师的教导;又如:有一位学生向我述说:“同学们都不帮助他。”我帮他分析原因,让他知道,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而且语气诚恳,不要低声下气,更不要居高临下。因为这是你在提出请求,对方并没有义务非得按你说的去做。别人帮助了你,一定要向人家道谢;当别人拒绝你的请求时,应予以理解,并且为对方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谢意。我在当场作了示范并让他练习。其二: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还有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如,课间轻声慢步。学生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我及时提醒学生,强化训练,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好动的缺点,信任学生能做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学生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
四、以礼带礼,突出教师表率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我们规定学生每日放学前,须将各自桌椅下的纸屑拾净,凳子摆放在桌子下,方可离校,并指派一名卫生员,负责讲台四周的环境卫生。我看见地上有纸也马上弯腰捡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要让学生注重礼仪,教师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这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很多。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正面引导与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做才被大家所喜欢。对学生表现出的文明礼仪,把握好教育时机,及时加以肯定与表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切不可只关注于向学生提出各种行为要求,尔后,像检查官一样检查学生做得怎样,像法官一样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忽视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榜样作用。
以上是我们这学期上礼仪课的一点心得,由于第一次上礼仪课,教学方法单一,今后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弟子规》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也要求师长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为孩子效仿的楷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则,这24个字清楚明晰地告诉我们每个人出尘入世做人的基本准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以上这些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这些都做好了之后,还能有余遐,就应更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先立德,后学文。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根本的东西。因此《弟子规》总序中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但长期以来,受市场经济不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分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使许多人表现浮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缺乏爱心,没有社会会责任感,甚至身败名裂,违法犯罪。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倡以德立人、以德兴国。
从《弟子规》的第一章里,我首先读到了孝道。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很认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像“孟子哭竹求笋”、“王祥卧冰求鲤”、“黄庭坚车衣顺母”、“张良为母埋儿”等典故,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而这些典故里的人也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这些事也日益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长久不衰。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在学习之前,我自认为是个孝敬父母的人。可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做得远远不够。以前我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能常回家看看,总认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父母几个养老钱就算是孝子了。这是何等的认识错误啊!现在我的父母都已进入花甲之年,我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如上英语课时,发现溜号的同学,教师可用《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教诲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改英语作业,发现学生抄作业,监考、改英语试卷发现学生作弊,教师可以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教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总而言之,《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广泛运用,并经过家庭、学校、社会,逐步推广定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认真地反复读诵,深入内心,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此刻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十分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下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能够理解为有论学的潜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期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决定。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决定时,务必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部经典:《论语》。《论语》是儒家文学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影响了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
为政篇第二里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没有收获;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越来越疑惑。在我们学习中,光读书而不思考,就会错误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光思考而不读书,疑惑越来越多,却又找不到正确答案。只有既会读书,又会思考的学生,在学习中才会。
八佾篇第四里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要告诉他们确切的去处。无论我们在哪儿,爸爸妈妈总是最牵挂我们的人,自己出去玩了,必须要跟父母说一声,让他们放心。如果耽误了时间不能准时回家,也要跟他们说一声,不让他们担心。
述而篇第七里说: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奢侈了就会不谦逊,不懂礼节,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不懂礼节,宁可寒酸。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节俭,空调能不开就不开,洗菜的水能够用来浇花或冲厕所,用过的'纸反面能够用来打草稿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读一读《论语》,使自己学的更多,成长的更快。
我小时候没读过《弟子规》,虽然也懂些孝道之类,却面窄识浅,更无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自从学校组织孩子们学习《弟子规》,我也有机会跟着儿子从头到尾通学了一遍,我才发现,《弟子规》确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它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却凝聚着儒家千年流传下来的处 世哲学与诸多的生存智慧。《弟子规》给了我很多触动,《弟子规》让我和儿子一起重新成长,《弟子规》让我做了一回“有修养的人”。
其实,学校刚开始让孩子们背《弟子规》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后来,在孩子读译文的时候我却被其中的道理和感悟深深的吸引了,这其中的寓意和指导方向不正是我天天思考的如何培养孩子正确成长的育儿经吗!。尤其是里面三字押韵的节奏,更加让人明了易懂又清晰好记。那一个个催人警醒的小故事,那一句句谙世谨身的警句忠言,让我流连忘返,感受颇多。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刚刚学完这一段,孩子就明显的改变了挑食的坏毛病,以前吃饭挑三拣四的身体瘦弱多病,慢慢的,不仅长胖了,还长壮了,亲戚们还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来《弟子规》就是偏方;“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一段对我儿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以前就爱摇腿扭腰,没有一会儿闲着的时候,后来,他一闲摇的时候我就念这一句,再后来,他自己一摇晃自己就会想到这句,渐渐的,他就板住自己了,现在,他同学的家长还夸他长大了,老实了,我认为是《弟子规》让孩子成长成熟了。
在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的过程中,不只是孩子有收获,我也是受益匪浅。《弟子规》对人的一些行为规范很细节化,几乎是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被浓缩于其中。通过和儿子一起学习《弟子规》,我也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努力将《弟子规》的内容付诸于行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竟明显的比以 前“有修养”了,从而也增强了自信,而这种做“好人”的自豪感又反过来促使自己去更进一步的美化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了进步和提高的效果。
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近学期,我校掀起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习《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习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近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习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通过这几天培训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只有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它所蕴含的道理。《弟子规》不但使我增长了智慧,而且还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深有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我们最应该报答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规》总叙下来紧接着就是以《入则孝》为开篇。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儿女应当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没有做到。比如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甚至置之不理等等。想想自己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太少,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一切,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份永恒的无私的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通过这一次《弟子规》的学习,让我真正懂得做人必须学会感恩的道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细心地关心体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带来幸福的生活,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作为子女应当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二、做人做事要有恭敬之心。
做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为人处世上有时候爱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有时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遇事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要想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赏识,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弟子规》中正是教了我们,而我自己做到的还远远不够,我想以后会多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也很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
本学年我们还继续在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做探究,通过这次的研修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学习开展了各类礼仪教育活动和教师礼仪方面的培训活动,我们在研讨中、在不断地学习中,对于礼仪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从中受益匪浅。
一、礼仪教育渗透日常生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师长和友爱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对幼儿从小应进行培养的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二、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
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
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
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三、礼仪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在平时,我还认真撰写礼仪教育论文,论文《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余杭区获得二等奖。平时撰写随笔、案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多米诺骨牌》、《礼仪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美食店学礼仪》等等。工作之余还学习礼仪教学探究方面优秀文章,写读书心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学习,提升了有效礼仪教学方面的能力。
四、我的思考。
在实际礼仪教学中所呈现的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场景,经常是教师有效提问所引发的。如何运用有效地提问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在什么情景下教师该提什么问题、该说什么话?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如何介入、如何解决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平时在做的,但扪心自问,并没有做到很好,有时候教师的语言是生硬的、带有指令性的,而教师的提问不当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的现象发生。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关于礼仪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相信会有不错的成效。
在这次的培训上,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扎实的东西,以前对于礼仪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感觉无非就是懂礼貌而已,经过这次李老师的课可以说绘声绘色加之手舞足蹈的讲解,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曾想过原来礼仪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想来也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发展至今,礼仪已经蕴涵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可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要想真正学精用精,还是得靠实践啊。不经老师的讲解,还真不知道商务礼仪在工作中那么重要,而且不止工作时实用平时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轻松灵活的掌握商务礼仪能在工作中做到如鱼得水,不会由于自己的失礼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还可以作为人际沟通的一个工具。说是礼仪,其实也可以说是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从一个人的举止习惯怎样看出是怎么一个人,这绝对是一门学问,有些人还真是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出,我想罗老师应该就是这种,不说绝对,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看来我真是应该好好多多练习,对于说话方面的技巧,也归为礼仪,我完全赞同,不只是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平时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和别人说话时要感同身受,老师所说遇到事情应先从对方角度出发告诉对方这样一来对方会有什么好处,只是总是不注意得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说话艺术上学会怎样去赞美别人,就象礼仪本质是我心存善意在合适的时候把他用合适的方式转达给对方,多数的时候对方都会转送回来,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虽然只学了些皮毛,但我相信只要是出于真诚的赞美,有诚意,一定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在课中罗老师从我们的发型、衣着、装容、配饰到商务仪态礼仪站姿、坐姿、眼神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致意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介绍礼仪,相互介绍。尊者居后原则,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将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别家公司同行;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将资历浅的介绍给资历深的;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时动作:手心向上,介绍时一般应站立,特殊情况下年长者和女士可除外,在宴会或会谈桌上可以不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此外还有交谈礼仪、座次礼仪、电梯礼仪、行进中礼仪。
上完这门课,就觉得自己突然有了信心一样,由于我觉得我找到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方法,我要学会主动积极的做事情,我有选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权利,我觉得这些都要从老师所讲的建立一种习惯开始做,把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习惯慢慢发展下去,真正融入我的生活中,变成像吃饭睡觉似的一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明白,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必须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够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必须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们学习《弟子规》就是学习理智、学习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没有智慧,就会做错事。要经营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就要从小从心培福,我学习《弟子规》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六年,这六年由于自己的烦恼、习气重学的很不好,还经常有对学生生气的时候,有抱怨的时候,我要感谢校长,感谢校领导安排我这次发言。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检讨了自己,忏悔了自己的过错,心灵得到升华。在XX年的暑假,我听完蔡李旭老师《经营幸福人生》之后,我就发愿当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社会、工作、生活时行孝尽忠,并且要竭尽全力。
教学生学习《弟子规》我就抱着不要让孩子将来成为社会负担。孔子说:教也者,长善而求其失。教人之善不用太高,教好礼貌就行,学生行礼,恭敬心就有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领导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有了恭敬心,我们走进校园爽心,课堂也舒心。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会教自己的孩子,上行下效,龙教龙,凤教凤,我们当老师的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动学生。
我们心地就能够关怀一切众生,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每一个老师就真正做到了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习《弟子规》就是要落实弟子规,我们给予孩子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向上的、健康的。全心全意用忠诚去爱护孩子。学生考试100分,德行没有跟上,有什么用呀!现在学生乱丢乱扔,脸上没有任何惭愧的表情;但是,孩子们出门看到父母在捡垃圾,在校园看到老师弯弯腰会很感动,所以现在我们学校乱丢乱扔的同学少了,我们老师要谨慎把握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坚持去学做好人,才能“正己化人”,正了自己,感动了他人。先改变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你就会兄友弟恭,子贤孙孝。我们要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呀!谢谢大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2-15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行动的不同动机,值得一记。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思考和感受的方式,那么如何写出一篇有创意和新颖的心得体会呢?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礼记讲座心得”的关键点和信息,点击查看我们详细的介绍吧!...
发布时间:2024-07-22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10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讲座心得 篇1 5月10—11号,全市幼儿教师在上级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听了...
发布时间:2024-06-10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植保讲座心得 篇1 xx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xx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
发布时间:2024-04-12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最终得出具有指导性的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撰写总结,我们可以提高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现在就让我们来参考一份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总结,以便提供帮助和启发。艾滋科普讲座心得 篇1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
发布时间:2024-03-14
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养的竞争,进而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员工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员工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员工的职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服务中心在20xx年1月25日组织服务中心班长助理以上的人员学习了见面礼仪和电话礼仪,全部培训现场内容丰富、和谐活泼、重视实践,...
发布时间:2024-04-20
After gaining some insights, it is beneficial to document them in reflections so that we can enrich our thoughts through continuous summarization. So,...
发布时间:2024-04-20
After gaining some insights, it is beneficial to document them in reflections so that we can enrich our thoughts through continuous summarization. So,...
发布时间:2024-05-07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关于讲座心得 篇1 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