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精选10篇)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精选10篇)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02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精选10篇)

2024-01-02 10:00:11

生活中无时无刻发生了对我们有触动的事件,我们可以记录自己不同的心境,汇集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每个人对某些事情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得出的结果,心得体会,你会写吗?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1】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让我对“青春”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让我清楚了我们应以青春奋斗去园青春梦想。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囯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估计难再回顾3000青年洒泪京都气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实践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孕育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继承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理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青春梦想,因青春奋斗而光芒万丈,艰难困苦,玉汝与成。10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先辈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峥嵘岁月,是新时代青年注定要接棒的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青春梦想,要需要青春奋斗砥砺而成;青春奋斗,需要青春梦想跟锚定向。新时代千帆竞发,新征程百舸争流。当每一个青春梦想,每一份青春奋斗,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光芒万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历史当头,走在时代前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青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用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好成绩。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2】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乱世中,或是沉睡,或是觉醒。《觉醒年代》作为当下热播的电视剧,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或病态。“觉醒”,就是尝试的过程。所谓觉醒,就是建党的坎坷道路。

我有时会想到那个民国年代,想看看这些满腔热血的青年们,想与他们“切磋”。我也是非常震撼,甚至产生了“我怎么就没生在那个年代和大家一起进步”的念头。黑暗才能衬托光明的来之不易。给我印象较深的就是各学派争论、切磋时的场景。不管是保皇派还是革新派,双方有过争执、争吵、争论。但是都是为了学术的切磋,谁还不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观点不同罢了。我之前总以为像黄侃、辜鸿铭等都是社会的“恶人”阻挠社会进步。包括辜鸿铭的经典动作——漱口,也是让我感觉很不礼貌。可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恶意。哪怕是同样支持革新的胡适李大钊两人也会因为如何改革的问题“一见面就吵”,但是这并不伤感情。我认为这点是非常可贵的,我想他们都知道大家都是为了祖国吧,只有百家争鸣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不是吗?

这个电视剧更像是一副群像描写。无论是决心改革北大的蔡元培,是探寻救国之路的陈独秀,是注重工人阶级改革的李大钊,是崇尚美国实验注意的胡适……都无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鲁迅也是其中之一。鲁迅目前位列中小学人群中的“三怕”。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他的一生都在做斗争,人到晚年依然锐气十足。在该电视剧中他的戏份不多,出场率低。可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钦佩和膜拜。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完成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累得瘫倒在地的场景,还有他颤颤巍巍给作品写下“鲁迅”二字的时候。“鲁”是母亲的姓,“迅”是他的小名。瘫倒在地,可见工作压力之大。不过我还是相信鲁迅他还是幸福的——他终于做了他想做的事,说了他想说的话,完成了他一直想完成的作品。这种幸福感,是超出常人幸福的幸福感。四处散乱的稿纸,不知为什么让我的心揪了一下,心中产生了对鲁迅莫名的心疼。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和他的“爹”就诞生了,“鲁迅”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始终坚信希望可能就从绝望中诞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是他,青年过北漂生活的也是他,关心新青年发展的还是他。鲁迅的一生都在寻找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方式,去唤醒国民,改变国民性。虽然有些没有在觉醒年代中得到体现,但都是鲁迅深刻的内涵。

在黑暗中我也看到了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未来都该是属于新青年的。我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身上就看到了希望。剧中说到“不对付”这个词,但是“不对付”只是一开始的思想观念不同罢了。陈延年满腔热血,有主见,有义气;陈乔年相比之下虽然没有他的哥哥那么“抢镜”,但是剧中很明显地改变了陈乔年的思想转变,开始变得有思考,有见解,甚至是还翻译了国际歌的副歌。两人唯一遗憾的就是过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被反动当局迫害。不过我相信,逆时代发展者,必将被时代抛弃。他们杀的死陈延年陈乔年,却杀不死无数的热血青年!新青年们就是那个时代让我看到的曙光。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只有吃够自律的苦,才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拥有想要的人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事。站在五星红旗下,流着华夏人民的血。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当代的青年生活在富裕和平的社会环境之中更不能失去了勤奋与理想,要知道这些都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身为革命者们的后代,我们应当砥砺前行。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3】

古今多豪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之水深火热。——题记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

“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这是胡适之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国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们回来了,他们将要献身于国家,为国家的尊严、人民的生存而奋斗!那些欺辱中国人、瞧不起中国的人们,请你们看看吧!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要醒过来了,它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一百年前的中国,有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如今,有我们!

我将无我,不负国家。我们身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报效祖国。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4】

蔡元培故居游记

2011年7月21日上午,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绍兴城市的街区还是那样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私家车、公交车、运货车们在路上来来往往,穿梭在公路的中央地带。

我已无心观赏路边的风景,心中焦急地盼着能早点到达已心驰神往许久的蔡元培故居。从绍兴夜市出发,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来到了蔡元培故居的入口处。

只见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的外置字幕设备中正在闪烁着几个醒目的红色字眼:“节目定时更新,雅俗共赏......高档次,低消费”。这里交通便捷,常有一些国内明星前来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助阵,出演精彩的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的正前方不远处,四棵貌似松柏的树木,像默默地守护蔡元培先生雕像的士兵一样,前后两排,每排两棵。

在这四棵树的中央便是蔡元培先生的雕像了。只见他坐在一张古式的椅子上,手中紧紧地握着一本书籍,两眼炯炯有神,一副巍然不动的伟人风范,让我不得不为之折服,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雕像旁的石碑上如下记载:蔡元培,字鶴卿,号孑民,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浙江越城区人......曾被毛泽东这样夸赞过:“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绕过蔡元培先生雕像,径直往前走,便看到了“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八个金黄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十分耀眼。

左转弯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了鶴卿传,于是便欣然前行。只见墙壁上刻着如下优美的话语:“有好湖山八载 常萦魂梦间 最羡卧逑 若有術十篇 妙绘若循环”(鶴卿传

蔡元培 二三年十二月)。

美哉,绝哉,蔡元培先生不愧为学界泰斗啊!

拐过几个弯,便来到了颇具古式建筑风格,透着浓浓学者气息的蔡元培故居。

一进入蔡元培故居,只见前院高瓦四起,屋檐的边沿也被一些不知名的草儿“占据”了,鸟儿在唧唧喳喳地欢叫着,好像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知了声此起彼伏,简直热闹极了。

右转的时候,我发现有一道古门,两扇门往两边敞开着,门锁锈迹斑斑,门口的石阶被一块厚厚地玻璃完好地封存着。

跨过石阶,往右转,便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蔡元培先生的生平简史。原来蔡元培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17岁考取秀才,23岁考取举人,26岁科举入仕,为清末名翰林。 28岁为翰林院编修。绍兴是蔡元培青少年成长的地方,与著名的鲁迅先生、杜亚泉先生等绍籍人士都有着深厚情谊。

蔡元培先生从小深受父母、叔父的影响,父亲蔡光普为人厚道,母亲周氏贤能勤俭,勉励他“自立”、“不依赖”、“不苟取”、“不妄言”。而其叔父茗珊指导他读《史记》、《汉书》、《文史通义》等。 这些都使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渐渐养成深厚的内涵休养。当然,在担任翰林期间,他还阅读西方国家的政治理论和自然科学书籍,深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

而对面的便是第二展厅,以“情系桑梓,义在教育,志同道合,真挚乡情”为主题。蔡先生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大禹陵、香炉峰、石屋禅院、兰亭、山石佛寺等名胜古迹。他曾与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共同编辑并出版了《鲁迅全集序》。他曾担任过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相当于现在国家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1917年1月,他上任为北京大学校长。在上任前,他曾写道:“但也有少数人就说,既然知道北大腐败,更应该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意思”。

走出第二展厅,迈过第二道门槛,正门进入便是蔡元培雕像, 我在雕像前深深地鞠了三躬,以表示对蔡元培先生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在雕像身后,“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十个字显得十分醒目,可以从中领略到蔡元培先生伟人的气魄。

门槛的右侧便是第三展厅,这里展示的是蔡元培先生改革封建教育,培养革命人才的英雄气魄,创建教育制度,维护共和政治的 领袖气概,主张学习西方,倡导勤工俭学的领导才干。 门槛的左边是第四展厅,主要以“知难而进,接长北大;除旧布新,锐意改革”为主题。蔡元培先生曾这样写道:“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为十四系,废学长(相当于现在的分院院长),设系主任。”

蔡元培先生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同样捍卫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爱国运动。蔡元培先生真不愧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啊,佩服!佩服!

迈过第三道门槛,继续往前走,我便来到了第五展厅,主要以“致力科学事业,争取民主自由”为主题。蔡元培先生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基础,并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他开展国际交流,争取民主自由,坚持抗日救校。一个个感人事迹,让人不得不敬佩啊!

从第五展厅出来左拐,便来到了第六展厅,这里主要以“功垂百世,德耀千秋”为主题。1940年3月5日,这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在香港病逝了。

这是一个全国哀悼,人们沉痛万分的日子,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致唁电,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致祭,港督代表罗旭、爵士、香港教师联合会前来执绋,北大同学护灵队紧随灵车,并扶柩下车。同时重庆、广东、桂林、昆明、延安、绍兴等各地相继开追悼会。 这些纪念活动,可以充分表明蔡元培先生的丰功伟绩让人震撼, 领袖故事令人折服,病逝消息令人悲痛。

顺着走廊,不知不觉中,我便来到了小堂前,这里是蔡元培一家省亲会客,畅叙情怀的地方,中间的一幅对联无不为这里添上了几分幽逸,生活的情趣更浓了些。对联上书写着“竹屋依花槛,松云覆草堂”,诗意浓浓哟。

小堂前的附近便是书房了,书房内摆放着一尊古钟,在门口的附近摆放着一张书柜,其对面的墙上是一块上面刻着字的书芭,书芭下方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文人墨客都喜好的笔墨纸砚。

书房的旁边便是蔡家的餐室了。隐隐约约间,我仿佛看到蔡元培先生一家人正在一起吃着饭,其乐融融的。

进入餐室,沿着室内楼梯直上,伴随着吱嘎吱嘎的上楼声,已来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卧室,这里曾是蔡先生自幼儿时代至赴京任翰林院编修前的住处。床上没有很特殊的床具,仅仅棉被、蚊帐而已,床边的桌上也只有一面镜子,大概是蔡先生生前梳头或者整装时用的吧。

紧挨着的便是他父母的卧室了。里面有古式的挂衣杆、橱柜等家具,床的布置大致和蔡元培卧室一样。

欣赏完蔡元培先生卧室以及其父母卧室,我顺着楼梯而下,迈出门槛,往左拐,看到了蔡元培先生家的灶间,里面有一口土灶,灶上除了那供奉神灵的供神龛外,上面还悬挂着碗柜。灶旁是一口水缸,因为上面盖着盖子,所以缸内是否有水,就不得而知了。水缸旁的桌子上正摆放着一只古式的饭桶、两只造型别致的水桶。整个灶间还挺有韵味的,是蔡家族族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在往前走,便是蔡元培先生小时候就读过的家塾。蔡先生6岁入家塾,读过《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就是在这里,蔡元培先生获得了文学的熏陶和知识的积累。在家塾的旁边,有一座许愿池,我往池内投了几个硬币,带着诚心,许下了一个特别的愿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要骑上车回家,准备好好休憩一番。在绍兴的家里,一时诗兴大发,便写下了如下这首诗,以表我内心的点滴感触:

用尽四时游故居,心中顿觉神灵明。 虽无缘见元培人,但有缘见光辉史。 今日一游恰有意,心中之梦更坚定。 天生我材必有用,拨开云雾心更亮。

作者后记: (写作时间:13:30~16:30,总计三个小时) 蔡元培先生,您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一定会努力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也是优秀的,我一定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精彩的奇迹。

虞其君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于绍兴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5】

为什么是陈独秀?不是其他的人物不“香”,只是这他实在是一枝独秀,让人挪不开眼。

历史中真实的陈独秀——一张黑白照片,且不论,咱们只来说说这《觉醒年代》中让我感动的陈独秀。

陈独秀一出场,便是趁爱国知识分子激烈讨论中国存亡问题时,偷了一碗盒饭,旁若无人得解决温饱问题。这哪有一点大家的样子?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只道一句:“这样的国,无可救药。”之后能怎么样?激起了学生的愤怒,他只得落荒而逃。滑稽,但不可否认,他,是清醒的。

我曾看到过一个关于山石和卵石的辩题,便立马想到陈独秀,他无疑是一块山石,他兼具“锋芒外露,舍我其谁”的感性及“时不我待,逆流而上”的批判性。一面,人们仰慕他一身傲气,另一面,人们担忧他锐气伤人。

他这块“山石”总是爬上屋顶,批评指点四方的风景。他那封建大家长的做派,对家人,对学生,对同人,叫人又爱又恨。尤其是面对两个已然有自己的想法的儿子,他一面与他们说教,维护他家长的形象,一面又小心翼翼地,不动声色地待他们好。对与自己有不同信仰的胡适,他既欣赏又爱护,可也不影响他痛斥在关键时刻建议将北大迁到上海的胡适,“我要的不是北大的生机盎然,我要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不辩、不争,不可以。生机盎然不是等来的,适之,是要斗争来的,不破不立!此时的中国需要勇士和斗士。”你以为他们崩了,可他又会在两人唾沫星子互飚之际,感到抱歉,说出“改天请你喝酒”之类的话。

“面对问题,直抒胸臆;包容不同,但立场坚定;即便针锋相对,也能把酒言欢。”这是陈独秀,一块不折不扣的“山石”。

如此硬朗的个性,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能不碰壁吗?在他看来不过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所以他能在研究室做学问,也能在监狱里读书看报写文章。

陈独秀是那个昏昏沉沉的时代的觉醒之人,是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的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真是在这部剧里见识和体会了。这不只是陈独秀与李大钊之间的友谊,这更是他与千千万万民众反抗压迫,并肩作战的精神。

“我必须要跟他们在一起去战斗,因为我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是我的,更是你们的。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觉得人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我愿意奋斗终身。”

使中国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都是当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和千千万劳动人民所反抗,所不肯承担的逆缘和逆境。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6】

一部《觉醒时代》充分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如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们,你觉醒了吗?

新时代的觉醒,需要有人生道路千万条,为民服务第一条的理想信念。从我们党这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初心是人民。

新时代的觉醒,还要有艰难险阻路迢迢,风雨兼程勇向前的拼搏进取。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再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走过了无数艰难崎岖的道理,越过了无数陡峭险阻的山崖。他们凭着那一股拼搏之力、那一股坚韧之劲和那一腔奋勇之气,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良好环境。大江潮涌,勇者弄帆。在时代发展、事业前进中,作为青年干部,任他千般苦、万般难,我们也要敢于冲锋在前,不用扬鞭自奋蹄。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风雨兼程,奋勇向前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口号,而应是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记在心坎上、落在行动上的铮铮誓言。

新时代的觉醒,更要有以梦为马启新程,脚踏实地谱新篇的砥砺奋斗。历史一次次证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梦想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口号和虚无缥缈的空想,我们以梦想为指引,以踏实刻苦的拼搏,将每一个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奋斗就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风华正茂,更应当潮而立。面对美好岁月,我们要少一些望洋兴叹的怯懦,多一些乘风破浪的勇毅;面对复杂形势,我要少一些与我何干的推卸,多一些冲锋在前的担当,始终抱有一股以梦为马的激情和稳扎稳打的干劲,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以更稳健的速度和力度,扬鞭而进,谱写新篇章。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7】

众所周知,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是继德鲁克之后,世界会倾听谁的声音呢?答案是肯定的—查尔斯·汉迪,这位与德鲁克并称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金融时报》十大管理名师第二名”,“本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这是怎样一位卓越的人,竟能享有如此盛誉,不免令人好奇。

于是,我翻开了汉迪的经典著作—《觉醒的年代》,试图在此书中感受一下大师风采。汉迪在此书中着重探究组织和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为当今社会的个人提供了应对严酷的组织的强大压力的精神依据。德鲁克告诉你一个组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亨迪告诉你当一个人面对一个组织是应该做什么。

如果德鲁克关注系统,查尔斯·汉迪则关注人本身。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我们被困在文明的森林里,无助,找不到未来在哪里。我们并非天生要当有名无实的“空雨衣”:

薪水名册上的编号,经济学或社会学研究中的“原始资料”,某份**报告里的“统计数字”……人生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增长而沦为某部大机器的无名齿轮,终日疾转,不知目标何在。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眼前所面临的挑战,应该如何处理管理现实中的悖论,以及如何将“空雨衣”填满。在《觉醒的年代》中,汉迪总结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九大悖论:

智慧悖论、工作悖论、生产力悖论、时间悖论、财富悖论、组织悖论、时代悖论、个人悖论和正义悖论。同时,他还提出了三种平衡悖论的方法和八种交叉悖论的方法。为我们指出安身立命的因应之道。

其实,人生永远不可能轻松惬意,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完全在意料之中。回顾过去是了解生活的最好方式,但实实上,生活只能向前走。就像书中提到的九个悖论一样,它们似乎伴随着经济的进步。1、新型生产工具—智慧。

特定类型的智慧,成为了一种新财源。这种好财源别人不可能拿走,智慧是种“附着性”特别强的东西。我们不能有别人的智慧。那些认为自己拥有企业的人实际上已经没有生产工具了。

2、工作,是福是祸。工作不仅是一项以赚钱为目的的差事,除了有偿工作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无偿工作。事实上,如果作品的价格都标为零,那么它所涵盖的范围是无限的。

3、生产力的迷失。一般来说,只要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不低于效率提高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每个人都应该总能找到工作。我们给工作标价,有可能毁掉工作。

这种工作固然能促进专业分工与效率提升,但最后却使得一部分新工作因标价过高而无法存在,也导致许多民众丧失技能,而创造出一群一旦失业即无所事事的人。4、时间商品的困惑。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缩短了,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

当我们把时间变成商品时,麻烦就开始了,那时公司付钱让人们买时间而不是产品。在这种情形下,时间卖得越多,钱就赚得越多。这样一来,时间与金钱之间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5、富裕的假象。富国销售出去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多半买不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开始向富国购买商品之前,往往希望获得富国的技术和资金来制造商品并卖给富国。

因此,富裕国家必须投资于潜在的竞争对手,以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跨国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为了追求利润,他们应该去成本更低的地方生产,出**术,使这些地方能够生产。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服他的人民接受这一悖论。6、看不见的组织。现代组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性和地方性;它们在某些方面需要小,但在某些方面需要大;它们在大多数时候需要分散,在某些时候需要集中。

现代组织期望员工能够独立工作,加强团队合作;管理者则期望能够做更多的授权和控制。“组织的时代”可说已到尽头,但从另一个层面看,组织仍将是构成社会的关键元素。7、世代差异。

人都会老,但每代人衰老的方式不同,此即所谓“世代差异”。每个世代的人都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每一代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与上一代人不同,但在规划未来时,似乎下一代人应该和这一代人一样。

8、个人独尊,团体至上。“个别我”需要结合“团体我”,方能建立真正的“完整的个别我”。“个别我”能在档案柜与电脑的夹缝中,保有多少空间?

桑普森引用大诗人豪斯曼的著名诗句提醒我们“我是陌生人,在非我所造的世界里颤栗。”9、正义的两难。有些人认为,正义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说需要区别对待。

这对弱者是公平的,但对那些因为他们的贡献更大而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是不公平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被视为不公平的社会,不能赢得其成员的忠诚和奉献;人们除了由自私的理由外,也找不到做其他事情的充分理由,这样的社会注定要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细看汉迪在后文中提到平衡悖论的三种方法和穿越悖论的八条途径,不禁让人深思,面对全球竞争力、不断扩大的组织规模,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不断地对“人力资源”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会对组织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努力工作的核心人员,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是否会像一件无人穿着的空雨衣,光有形,却无实?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为自己的角色牺牲个性的危险之中。

人们似乎比以前更努力、更富有,但他们比以前更不快乐了。在当今劳动力过剩的时代,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在寻找自己的工作。书中给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1/2*2*3=p”即在五年之内,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人数减半,每人的薪水加倍,产量成为3倍,便是公司的生产力或利润的所在。

虽然并非所有公司都如此明确地采用这一公式,但类似的做法很常见:好工作、高薪、高绩效,但人员更精简。而如何才能在这些公司里面生存下去呢?

两个字,效率。我们很容易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迷失自我,错误地把效率当成目标。事实上,这只是实现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但是怎么样才能提高效率呢?

我们每天按工作规定工作,减少个人生活时间的支出,经常加班,每周工作近70个小时,这是高薪需要承受的代价。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我们很容易渐渐地失去个性,犹如作者所提到的在明尼阿波利斯露天雕塑公园里名为“无言”的雕塑(空雨衣)。“空雨衣”即是我们追求效率迷失自己的我们,我们只是暂时在这个岗位上像机器人般的工作,只是空的。

但如果我是一名经理,当然希望管理公司的内部员工有高效率,无疑因为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润。很多公司都以创造利润为主要目标。就如当年汉迪所就读的美国商学院的教授也是这么教他们的,但是汉迪不这么认为,他所认为的公司最主要的目的绝对不仅是“创造利润”,公司主要目的应该是“创造利润,以便能继续经营,进而越做越好。

”看似没有多大区别,其实是用把利润当成一种手段替代了把利润当成目的。这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而是一个严肃的道德观点。我们不能把某些必须做的事情看成是目的。

在伦理学中,误把手段当成目的,无异于背叛自己。从中可知,我们不仅是为了利润而生存,更多是为了长久之计,这方面当然要更多地往顾客的方面考虑。该公司的信条在美国很有名,创始人是强生前董事长罗伯特·伍德·约翰逊。

信条列出了公司目标的优先顺序:第一,服务客户,第二,服务一般员工和管理层,第三,服务社会。也成为日后的公司的管理者定下了一个准则。

当然,一个好的公司光有几个空洞的信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好的管理和电力系统。为何要强调这个权力制度?因为这个在我们国家很需要重视。

在大多数中国公司中,下属对上级绝对服从,上级对下属具有权威意义。这会导致什么?这将使公司初期的能人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例如,许多公司的管理制度并不严格。“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不公平的管理制度不仅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对于员工“空雨衣”的象征概念,促使我们正视一件事,如何在为个人的愿望与决策找到立足的平衡点。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对个人的尊重程度不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个人在面对组织、国家和跨国机构时感到越来越无力。

除非人们觉得自己能承担好几项责任,否则他们就没有希望跨越这个悖论。因此,必须改变管理的组织结构,不能让一个下属完全服从上级。虽然一些企业开始改变组织结构,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小单位,开辟了一条道路,虽然引起了不少混乱,但确实给这些员工带来了一定的工作热情。

但是企业对个别员工授权这方面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更近一步,以反映出新权力均衡状态,这也是汉迪所提出的,他认为应该更好地方法是采用联邦制。 联邦制当初设计的时候,目的是要在同一机构里创造出某种权力均衡状态,这种制度让成员拥有最大的独立自主权,又让他们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它能鼓励差异,却又对此有所限制。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弱者也有机会成为强者,并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这么好的制度却并不受欢迎,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放弃权力,而且“群龙岂能无首”这点,相信也是不采用此制度的原因。

个人到底该如何摆脱组织给的压力呢?在组织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呢?在社会安适环境下,很难找到一个伟大的目标,我们总希望有个更好的领导人,殊不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新方向,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发光,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8】

2021年的寒假生活结束了,在此期间,我曾观看了几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内心收获满满。其中,我觉得电视剧《觉醒年代》最能打动我的心,它让我想起了那个时代的中国……

那个时代的中国:战火硝烟,国民愚昧无知,国君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最先开始的陈独秀离开日本稻田大学,回国途中,看到已被德国占领的胶州湾,悲愤不已,到上海发表了讨伐信奉五教三纲的袁世凯等人的檄文,也是唤醒国民愚昧思想的良药——《青年杂志》(从第二版起改名为《新青年》,并使新文化运动逐渐兴盛起来了。新文化运动,就好比一株刚萌发的芽儿,一些《新青年》的同人编辑主将的加入,犹如为其增添了养分。而那些毒害国民思想的保皇派与新文化运动所发生的冲突,好像虫子在啃食其茎叶。在与旧文化的搏斗中,战场搬到了北大,斗争也十分的激烈……

在新文化运动已成长到一株能承受风雨的小树时,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李大钊推行马列主义,并与陈独秀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红船精神,由此,中国人民逐渐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当我看完《觉醒年代》时,把自己跟这里面的人物进行了一次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当时很多人说“这个中国没救了!”如果我是当时的李大钊,我就想逃避,但是李大钊却反驳了那些人的观点,在与陈独秀的一次谈话中说:“我认为这个国家还是有救的!”很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这个爱国者的伟大情怀,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当段祺瑞要求蔡元培恢复克德莱的职位时,如果我是蔡元培,我会听从上级的安排,但蔡校长却竭尽全力地反对。正因如此,新文化运动才会成功;共产党才会成立;中国才会焕然一新。正如陈独秀而言:“新文化运动,当下最需要的是人,而不是钱。”

正是有这样的革命先烈,我们才有如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使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传承!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9】

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题记

看完老师布置的12集《觉醒年代》后,再次拾起笔来,想在此写写自己对这部影视剧的评价。觉醒年代是由于和伟,张桐,张晚意等一批没有流量的老戏骨主演的,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没有营销,没有热搜,没有词条,就是这么低调的,过了十多天,没有说教,没有无聊,没有为了献礼而拍摄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陈述那段历史,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她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

查找《觉醒年代》相关背景资料时,网页上各种声音众说纷纭,有说其演的不好,有说不符合历史的,这些都仅是表层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仅看一眼就这般评议它未免也太过跟风了吧,经典就是经典,毋庸置疑,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们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细细揣摩的影片。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讲述的是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胡适,蔡公,鲁迅等人成为这期间中国人思想之启蒙,他们共同经营着新青年杂志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他们是光,照耀着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

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终于觉醒了。

看剧的过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细节所打动,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讲话,“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群日本留学生中斩钉截铁的他似乎象征着中国的意志。还有一幕尤为感人,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立志要靠自己谋取一片新天地,烈日炎炎下,衣衫褴褛的他和弟弟却要看人眼色,饱受折磨,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背上背着两三大袋粮食没站稳,倒了下来,就要被主子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一道道鲜红的血印折射出当时社会之腐败,处处充满酸臭味的吃人社会,平民老百姓过得连牲畜也不如,延年和乔年啃着发了霉的干窝窝头,身为哥哥的延年尽管生在黑暗中,却一心向阳,碗中的一只小蚂蚁也要将它放归自然,这要是放现在,蚂蚁早被人们碾死了。

剧中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片段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但从这些英雄的革命先驱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爱才爱国,不畏惧牺牲,心系革命,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是中国14亿人共同的偶像。

这部剧中涉及众多,革命社会底层的婚姻,友情等众多领域来自那个封建时期的韵味,只有细细揣摩才能悟出来,那时似乎每个人不论底层人士还是学术人士,都会有一场无奈的婚姻。

伴随着共产党的成立,影片即将落幕,我想说的是,影片会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历史永远都不会落幕。

中国之觉醒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牺牲,是信念的坚守。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革命先驱者们,历史永存,国家腾飞,都源于你们的坚守。

《觉醒年代》的读书心得【篇10】

国民之思想,国家之制度,民主和科学是觉醒之年代焉。

――题记

《觉醒年代》光听名字就使我很有感触,觉醒年代并非高层官员的觉醒,而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对于救中国,使国民觉醒是当代新青年的责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无数爱国青年,比如留学日本的李大钊,他是一位彻底的反封建斗士,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常以笔代情,以文带心,把自己的思想融在白纸黑字之间。他虽然身在日本,深知国内形势严峻,而自己的手稿又常常面临日本学生的撕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大钊仍心系祖国,坚守自己的爱国信念,还不断呼吁身边的爱国青年觉醒,正所谓: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一直在国外研究新思想的仲甫先生--陈独秀,回国后却遭到自己儿子的厌恶。误以为他是贪生怕死,甚至要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但陈独秀却始终坚持,从表象抓住事情的本质,化悲为乐,换角度思考,不畏坎坷坚守信念倡导新思想运动,让国民觉醒。真是人如其名,陈独秀这也是觉醒之青年,他是全国青年的榜样,千事万事想不通,只有他一枝独秀。

“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国人的思想,提高国人的素质,要想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首当其冲的要造就一代新人,”这是陈独秀先生的一句话,我认为也是觉醒年代的目标,陈独秀先生等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管形势有多么严峻与复杂,用《觉醒年代》里的一句话说就是“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立坚定信念,立顽强意志,是怀大志者之所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19

    你对观后感的基本格式有所了解吗?在观赏电影时,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要写出有深度的观后感,需要耐心和思考,需要细心品味每一个细节。我们已经为您搜集了一些与“觉醒年代观后感”相关的实用资料,但请注意,这些资料只供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汇编

    发布时间:2023-11-02

    众所周知,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是继德鲁克之后,世界会倾听谁的声音呢?答案是肯定的—查尔斯·汉迪,这位与德鲁克并称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金融时报》十大管理名师第二名”,“本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这是怎样一位卓越的人,竟能享有如此盛誉,不免令人好...

  • w
    觉醒年代励志文案17条

    发布时间:2023-12-07

    为了治愈人们受伤的内心,我们总会发很多励志语录在朋友圈。自己选择的路要勇敢走下去,最经典一句励志语录是什么?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有预感这篇觉醒年代励志文案文章会成为您的新宠,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令人赞叹我想听听你的观点!...

  • w
    每天读书心得(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3-05-04

    当我们在闲暇无事的时光里慢慢思索,产生了一些启示,我们可以利用撰写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进步,写心得体会对我们有帮助嘛?这篇文章将全方位分析和探究“每天读书心得”的各个方面,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 w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10篇

    发布时间:2023-04-28

    因此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让心得体会写得更有意义呢?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积累不少的感想与见解,那就不妨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应该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思想方法,经过hao86好工具的精心整理和总结本次资治通鉴读书心得内容丰富多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 w
    课外读书心得(优选10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日前我反复读了《年代广场的蟋蟀》一书。书上主要讲的是:贪吃的蟋蟀柴斯特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让人从康捏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带到了繁华的纽约年代广场地铁站。它在草丛中睡了三天三夜,之后又被小孩子玛利欧收养了。  幸运的柴斯特遇见了聪明又机灵的塔克老鼠和既忠诚又憨厚的亨利猫,它们成了朋友。柴斯特可以用两只翅...

  • w
    关于觉醒励志句子精选

    发布时间:2023-12-08

    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我们有必要写一句送给别人励志的话。励志的句子总是让我们很好的面对人生的挫折,什么励志的句子最能给你力量的呢?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在采编过程中综合了关于觉醒励志句子的相关消息来源,希望这些句子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 w
    读书心得征文(锦集10篇)

    发布时间:2023-08-13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突然产生一些感悟,应该迅速将其记录下来,并形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做也是对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训练,好工具范文网为您精心制作了这份特别的“读书心得征文”希望您喜欢,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