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觉醒年代观后感汇编

觉醒年代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1-02

觉醒年代观后感汇编

2023-11-02 19:30:31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

众所周知,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是继德鲁克之后,世界会倾听谁的声音呢?答案是肯定的—查尔斯·汉迪,这位与德鲁克并称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金融时报》十大管理名师第二名”,“本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这是怎样一位卓越的人,竟能享有如此盛誉,不免令人好奇。

于是,我翻开了汉迪的经典著作—《觉醒的年代》,试图在此书中感受一下大师风采。汉迪在此书中着重探究组织和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为当今社会的个人提供了应对严酷的组织的强大压力的精神依据。德鲁克告诉你一个组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亨迪告诉你当一个人面对一个组织是应该做什么。

如果德鲁克关注系统,查尔斯·汉迪则关注人本身。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我们被困在文明的森林里,无助,找不到未来在哪里。我们并非天生要当有名无实的“空雨衣”:

薪水名册上的编号,经济学或社会学研究中的“原始资料”,某份**报告里的“统计数字”……人生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增长而沦为某部大机器的无名齿轮,终日疾转,不知目标何在。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眼前所面临的挑战,应该如何处理管理现实中的悖论,以及如何将“空雨衣”填满。在《觉醒的年代》中,汉迪总结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九大悖论:

智慧悖论、工作悖论、生产力悖论、时间悖论、财富悖论、组织悖论、时代悖论、个人悖论和正义悖论。同时,他还提出了三种平衡悖论的方法和八种交叉悖论的方法。为我们指出安身立命的因应之道。

其实,人生永远不可能轻松惬意,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完全在意料之中。回顾过去是了解生活的最好方式,但实实上,生活只能向前走。就像书中提到的九个悖论一样,它们似乎伴随着经济的进步。1、新型生产工具—智慧。

特定类型的智慧,成为了一种新财源。这种好财源别人不可能拿走,智慧是种“附着性”特别强的东西。我们不能有别人的智慧。那些认为自己拥有企业的人实际上已经没有生产工具了。

2、工作,是福是祸。工作不仅是一项以赚钱为目的的差事,除了有偿工作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无偿工作。事实上,如果作品的价格都标为零,那么它所涵盖的范围是无限的。

3、生产力的迷失。一般来说,只要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不低于效率提高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每个人都应该总能找到工作。我们给工作标价,有可能毁掉工作。

这种工作固然能促进专业分工与效率提升,但最后却使得一部分新工作因标价过高而无法存在,也导致许多民众丧失技能,而创造出一群一旦失业即无所事事的人。4、时间商品的困惑。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缩短了,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

当我们把时间变成商品时,麻烦就开始了,那时公司付钱让人们买时间而不是产品。在这种情形下,时间卖得越多,钱就赚得越多。这样一来,时间与金钱之间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5、富裕的假象。富国销售出去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多半买不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开始向富国购买商品之前,往往希望获得富国的技术和资金来制造商品并卖给富国。

因此,富裕国家必须投资于潜在的竞争对手,以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跨国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为了追求利润,他们应该去成本更低的地方生产,出**术,使这些地方能够生产。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服他的人民接受这一悖论。6、看不见的组织。现代组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性和地方性;它们在某些方面需要小,但在某些方面需要大;它们在大多数时候需要分散,在某些时候需要集中。

现代组织期望员工能够独立工作,加强团队合作;管理者则期望能够做更多的授权和控制。“组织的时代”可说已到尽头,但从另一个层面看,组织仍将是构成社会的关键元素。7、世代差异。

人都会老,但每代人衰老的方式不同,此即所谓“世代差异”。每个世代的人都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每一代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与上一代人不同,但在规划未来时,似乎下一代人应该和这一代人一样。

8、个人独尊,团体至上。“个别我”需要结合“团体我”,方能建立真正的“完整的个别我”。“个别我”能在档案柜与电脑的夹缝中,保有多少空间?

桑普森引用大诗人豪斯曼的著名诗句提醒我们“我是陌生人,在非我所造的世界里颤栗。”9、正义的两难。有些人认为,正义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说需要区别对待。

这对弱者是公平的,但对那些因为他们的贡献更大而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是不公平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被视为不公平的社会,不能赢得其成员的忠诚和奉献;人们除了由自私的理由外,也找不到做其他事情的充分理由,这样的社会注定要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细看汉迪在后文中提到平衡悖论的三种方法和穿越悖论的八条途径,不禁让人深思,面对全球竞争力、不断扩大的组织规模,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不断地对“人力资源”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会对组织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努力工作的核心人员,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是否会像一件无人穿着的空雨衣,光有形,却无实?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为自己的角色牺牲个性的危险之中。

人们似乎比以前更努力、更富有,但他们比以前更不快乐了。在当今劳动力过剩的时代,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在寻找自己的工作。书中给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1/2*2*3=p”即在五年之内,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人数减半,每人的薪水加倍,产量成为3倍,便是公司的生产力或利润的所在。

虽然并非所有公司都如此明确地采用这一公式,但类似的做法很常见:好工作、高薪、高绩效,但人员更精简。而如何才能在这些公司里面生存下去呢?

两个字,效率。我们很容易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迷失自我,错误地把效率当成目标。事实上,这只是实现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但是怎么样才能提高效率呢?

我们每天按工作规定工作,减少个人生活时间的支出,经常加班,每周工作近70个小时,这是高薪需要承受的代价。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我们很容易渐渐地失去个性,犹如作者所提到的在明尼阿波利斯露天雕塑公园里名为“无言”的雕塑(空雨衣)。“空雨衣”即是我们追求效率迷失自己的我们,我们只是暂时在这个岗位上像机器人般的工作,只是空的。

但如果我是一名经理,当然希望管理公司的内部员工有高效率,无疑因为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润。很多公司都以创造利润为主要目标。就如当年汉迪所就读的美国商学院的教授也是这么教他们的,但是汉迪不这么认为,他所认为的公司最主要的目的绝对不仅是“创造利润”,公司主要目的应该是“创造利润,以便能继续经营,进而越做越好。

”看似没有多大区别,其实是用把利润当成一种手段替代了把利润当成目的。这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而是一个严肃的道德观点。我们不能把某些必须做的事情看成是目的。

在伦理学中,误把手段当成目的,无异于背叛自己。从中可知,我们不仅是为了利润而生存,更多是为了长久之计,这方面当然要更多地往顾客的方面考虑。该公司的信条在美国很有名,创始人是强生前董事长罗伯特·伍德·约翰逊。

信条列出了公司目标的优先顺序:第一,服务客户,第二,服务一般员工和管理层,第三,服务社会。也成为日后的公司的管理者定下了一个准则。

当然,一个好的公司光有几个空洞的信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好的管理和电力系统。为何要强调这个权力制度?因为这个在我们国家很需要重视。

在大多数中国公司中,下属对上级绝对服从,上级对下属具有权威意义。这会导致什么?这将使公司初期的能人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例如,许多公司的管理制度并不严格。“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不公平的管理制度不仅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对于员工“空雨衣”的象征概念,促使我们正视一件事,如何在为个人的愿望与决策找到立足的平衡点。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对个人的尊重程度不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个人在面对组织、国家和跨国机构时感到越来越无力。

除非人们觉得自己能承担好几项责任,否则他们就没有希望跨越这个悖论。因此,必须改变管理的组织结构,不能让一个下属完全服从上级。虽然一些企业开始改变组织结构,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小单位,开辟了一条道路,虽然引起了不少混乱,但确实给这些员工带来了一定的工作热情。

但是企业对个别员工授权这方面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更近一步,以反映出新权力均衡状态,这也是汉迪所提出的,他认为应该更好地方法是采用联邦制。 联邦制当初设计的时候,目的是要在同一机构里创造出某种权力均衡状态,这种制度让成员拥有最大的独立自主权,又让他们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它能鼓励差异,却又对此有所限制。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弱者也有机会成为强者,并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这么好的制度却并不受欢迎,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放弃权力,而且“群龙岂能无首”这点,相信也是不采用此制度的原因。

个人到底该如何摆脱组织给的压力呢?在组织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呢?在社会安适环境下,很难找到一个伟大的目标,我们总希望有个更好的领导人,殊不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新方向,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发光,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2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题记

百年前,一群仁人志士在茫茫黑夜中用笔墨和思想引领没落的旧中国走向新生。百年后,我们学习着、发扬着他们的思想,要造就更加腾飞的中国。他们的思想浸润了多少青年,给予了他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那个黑暗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的封建社会,中国正面对屈辱,面对着山河动摇、内忧外患,而这时无数爱国人士醒了,站了出来,即使在那压抑的黑暗中也睁着明亮透澈的眼睛。他们大声呐喊,想要叫醒其他沉睡的人,想撕破这吃人的黑暗。

他们如雷贯耳的名字永远不被世人忘记,这些意气风发的伟人一腔热血洒在这片热土上,引领中国不断前进。他们说曾:“若世道黑暗,我愿做唯一的光,愿以吾血浇吾地,换山河如故。”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在迷雾中挑灯前进,在乱世中寻找救国真理。

陈独秀先生主编的杂志《新青年》在当时引领青年走向更加明媚的道路,仲甫先生说过:“青年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石刑,人生最宝贵之时期。”青年就是青年,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有追不完的梦,总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正是《觉醒年代》里这一批革命青年的艰辛探索和几代共产党人的持续奋斗,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国。国家总需要蓬勃的青年,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这让我想到了陆游终其一生都在为河山河破碎而感到意难平,留下“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哀叹;岳飞的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道出收复失落山河的决心,慷慨激昂,振奋人心。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爱国是一种无私的信仰,在中国人的血脉中长久的流淌。正是因为对国家的热诚情怀,那么多爱国志士愿为之付出生命,不求青史流芳,只因一片丹心。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五四运动始,不同时代的年轻血液都在持续沸腾着:他们或手握钢枪保卫国土,或迎难而上振兴中华,或投身科研埋头苦干…一代代爱国青年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引领了一个个全新的辉煌时代,吾辈惟有如此,方无悔青春岁月,不负盛世年华!

理想照耀中国,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正是伟人,他们让中国从没落的封建社会变得如今繁荣富强;正是伟人,他们的艰辛努力让我们体味到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正因为有伟人,他们的披荆斩棘才有了后人幸福。我们也是时代的青少年,要珍惜年少,摆脱冷气向上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优秀的新青年。

像一根火柴在黑暗中燃烧,黑暗的夜空出现了光明;像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开了人的思想自由翱翔的空间。青年们的呐喊,就是躁动于母腹之中新生婴儿自由的歌唱。---后记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3

《觉醒年代》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

在剧头,我们了解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依然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步,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

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奋起抗战。陈独秀同志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得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4

《觉醒年代》是一部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五位青年(汤岩、萧薰儿、林觉民、苏小璐、吕若愚)在时局变幻中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年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时代变革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该剧深刻刻画了五位主角的性格和追求。汤岩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社会改革者,他无畏无惧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弊端,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萧薰儿则是一个性格独立的女性,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她不仅勇敢地反对旧式观念,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林觉民和苏小璐则是文化人,他们通过文学艺术去反映和探讨社会现象,呼唤人们的内心觉醒。吕若愚则是一个非法行动的革命者,他出于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爱国情怀,与革命组织合作进行反抗。

而在故事中,五位主角展示了自己的行动力和决心,表现出对时代的敏感和对未来的希冀。作为观众,我们也被他们引领着对时代学习、思考和探索。他们对爱情、友情、自我认知、家庭关系的理解和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如何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坚定信仰,勇往直前。

观看这部电视剧也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青年是时代的主角。他们扛起了时代变革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国家、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作为青年自己,则需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勇敢地踏出舒适区,认真地从时代变革中去发掘灵感和契机,成为既有理想的人,也有实际行动的实践者。

总之,观看《觉醒年代》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历练。通过这部电视剧,我认识到了青年在时代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自己也应该勇敢地去拥抱变革,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一个更加完整且懂得责任的人。我相信,这部电视剧的精神将对更多的青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5

击碎黑暗的雷霆

盛夏,天气闷热,乌云满天,一丝光也却没有,蜻蜓低飞,蝉鸣喧嚣,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让人不免烦躁,随手拿起一本书,定睛一看,发现是《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作为长篇历史小说,不仅写了《青年杂志》的问世,还写了新文化运动的成功;既写了像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这样的有志之士,又写了像陈延年、陈乔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追求真理,望给中国找出新药方的革命青年;既写了他们的相识,相知到相离,又写了他们的矛盾,问题与辩论;写蔡元培老先生“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先生出山,又写保皇党们对新文化的扼杀与丑恶嘴脸。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是一本能让人沉浸其中的书。

南陈北李,陈独秀陈仲甫先生是本书的核心人物,他的《新青年》杂志唤起青年的斗志,为中国带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他的直言不讳令我敬佩,他的慧眼识人让我佩服,青年人应向仲甫先生学习,敢在黑暗时期为国家求出路,愿在发展时期为国家做贡献,身在安定时期为国家而自豪,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他行路多艰,无暇顾家,导致孩子们对他多有怨怼,甚至不惜在美味的荷叶黄牛蹄里放癞蛤蟆吓他,可他一阵大笑之后,深为孩子们独立自主而欣慰;当两兄弟政治目标不明确时,还为他们指明出路。所以为父母者,不应只沉浸在工作中,认为赚钱就是对孩子的爱,应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帮助,成为孩子的知己,不是成为提款机,这样只能使我辈青年变得更加迂腐,更加急功近利。

李大钊李守常先生是陈独秀先生的蓝颜知己,他先是《甲寅》的主编,因深为国家前途而担忧,毅然放弃学业,返回中国,后成为《新青年》的同人编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他是一个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的人。他将自身的月薪全部救济于穷苦人家,一位同学因五块大洋的学费找李大钊先生做担保时,他和妻子凑足五块大洋借予,全然不顾自己深处窘境。我辈青年当像大钊先生一样善良大方。你是否在炎炎夏日给送货上门的快递小哥一杯水?是否给在绵延春雨下的环卫工人说一声“您辛苦了!”是否给在寒冷冬天充满疑惑的同学进行答疑?这些随心之举可谓善良。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心怀善念所遇皆暖,善良最终会回报于施善者。再看先生在英勇赴死的时候,三次绞刑用以折磨,但他面不改色,从容就义,革命的种子已在中国生根发芽,爱国主义精神已然深入人心。

再看青年榜样陈延年、陈乔年。他们因父亲的原因,在上海干苦力,自食其力,不接受任何人的接济,后来到《新青年》编辑部做编务,摆地摊卖杂志,立志到法国勤工俭学。我辈青年要有梦想,有追求,不然就会变成行尸走肉。心之所向,一往无前,身怀梦想,为之奋斗,成功就在不远处。延年路,乔年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可他们还没有看到新中国就牺牲了,他们说要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因为他们播撒的革命种子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牺牲时,他们一个年仅29岁,一个年仅26岁。我们应牢记他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立志造福后世的大愿望,繁华已现,盛世如愿。

读罢,惊雷乍起,一束光如利刃般划破天际,太阳探出头来,逐渐光芒四射。乌云可以遮住太阳,却不能遮住他耀眼的光芒。我沐浴在阳光下,对在觉醒年代中的先辈们充满无上敬意。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6

虽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时间看完了《细说觉醒年代》,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来只有用自己粗糙的文字,来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是紧紧围绕《觉醒年代》电视剧内容展开的,聚焦了深受青少年关注的49个重大主题,可以看作是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解密版,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要先锋人物扣人心弦的奋斗故事。

1915年到1921年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在那个动荡岁月里有封建土绅的洋务运动、有神魂颠倒的太平天国、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有张骞为代表的实业救国,甚至有袁世凯为代表的军政府复辟、张勋复辟……各流各派粉墨登场,偌大中华,成了演练场、成了试验田。凡此种种,皆以失败告终。在一系列的波折下,百年前知识界的中青年们,让我们见证了振奋人心的新世界的诞生。一批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汇聚在北京大学,这群时代的探索者坚定炙热,从他们探索救国之路的实践中,可以一窥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淀的过程。

辛亥革命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头顶,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现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陈独秀同志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红船精神,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引领中国人民逐渐走向了正确的道路。他们挥斥方遒,书写华夏乐章;指点江山,绘就宏伟蓝图。曙光,透过一丝丝缝隙投射进来,越是黑暗的环境,那一丝丝的光明便更加耀眼。

多么幸运!在书中再次真切的认识先生们一次。先生们创办的新青年、主导的科学民主、发起的五四运动,像是普罗米修斯一样给国人带来了希望之火,点燃了精神的觉醒、文化的觉醒、政治的觉醒,如果没有他们奋斗的一生,不知道中国千千万万的人何时能走出黑暗和压迫。今天我才那么清晰地知道原来历史书上简简单单的一页,揉杂了这么多人的一生;原来书上介绍的在我看来有点枯燥无味的理念,在那个年代真的有人当成了一生的信仰,拿命去追随。

放下本这书,我的内心受到了先生们的鼓舞!在那一段岁月里,他们踌躇满志,他们斗志昂扬,他们是青年学习的榜样!站在新时代的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更应该传承先辈精神,要勇敢坚毅,有乘风破浪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少年当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江山不负赤子心,且将利刃破长空”,我们当以热血铸辉煌,成为祖国傲然脊梁。付吾辈之韶华,耀吾辈之中华!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7

在看完《觉醒年代》之后,一段评论令我哽咽:今天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课本里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些背了又背令我们“厌烦”的名字,仿佛活了一般,他们不再是课本里的寥寥几句话,不再只是时代的伟人亦或者革命家这样的标签式人物。他们活生生的就在那里,在那个满是沉疴旧疾的,危急存亡之际的,破败飘摇的,封建压迫,愚民看客的国家里。他们不是课本上白纸黑墨的“纸片人”,不是冷冰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加热枕的七情六欲,他们是那么无比的鲜活,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爱人,父母,子女,朋友,也爱吃烤花生,和朋友小酌互相调侃,爱看雪景,他们是那么热爱生活。

然而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他们是粉身碎骨都要救国救民的中国人。有的人放弃了在日留学的大好前程毅然回国;有的人弃医从文想要唤醒愚钝麻木的国人;有的人冒死演讲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这群人啊,在迷茫和黑暗中苦苦追求真理与光明,只凭借一腔热血与孤勇,呕心沥血趟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去承担开创者的使命,他们不信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只坚信舍我其谁!那份精神与信仰、对人民的怜悯、对真理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的赤子之心,如何不叫人动容!“我们怀揣火种走过黑暗长夜,跨过战友的遗骸,踏过荆棘和深渊,最终在累累尸骨上重新点燃了种族延续的火炬。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不需要历史来记载功勋,也无谓那些空虚华美的称颂;只要山川河流、千万英灵,见证过我们前仆后继的跋涉,和永不放弃的努力。”

陈氏两兄弟哪怕活得如此辛苦了却不忍心看百姓的疾苦,毅然加入革命的队伍,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牺牲,用他们短暂却热血的一生点燃星星之火;郭心刚先生在听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一夜白了头,抱着“以死作气,以命醒民”的决心,最终在五四运动中病情加重呕血而亡;李大钊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召集学生工人运动,陈独秀先生在李大钊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时,慷慨激昂,呕心沥血的说:“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力,人的快乐,人的尊严,我愿奋斗终生!”,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个年代学生们老师们打招呼均是相互鞠躬,哪怕是对立的两个学派争起来面红耳赤,离开时也会相互鞠躬,这实在难得……正如剧中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19

    你对观后感的基本格式有所了解吗?在观赏电影时,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要写出有深度的观后感,需要耐心和思考,需要细心品味每一个细节。我们已经为您搜集了一些与“觉醒年代观后感”相关的实用资料,但请注意,这些资料只供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精华

    发布时间:2024-03-10

    从书籍中学到的知识,在影视作品里同样能学到,很多优秀的想法就是在观看的时候产生的。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之后的感触,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如何正确的将感情带入作品名的观后感里呢?小编这次特地为您准备了“觉醒年代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我们将不断努力改进和提高希望您能...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一份出色的作品的观后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观看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观后感就是对所看过的作品进行概括,并总结自己的感受。电影将悲剧与喜剧完美结合,让人深感触动。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觉醒年代观后感”的实用知识,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您解决当前所...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合集14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推荐12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我整理了一些关于“觉醒年代观后感”的最新样本文章。每个人在观看电影后,都会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添一些丰富的内容。一部好作品的观后感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撰写观后感是为了记录我们的观影感受。因此,在写作时需要足够细致入微。为了避免遗忘,请收藏本网站的网址!...

  • w
    《觉醒年代》观后感模板600字

    发布时间:2024-03-17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煞费苦心地打造了这篇“《觉醒年代》观后感模板”希望大家喜欢。你有没有为了写观后感而收集过相关资料呢?随着社会的进步,看影视剧已经成为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娱乐活动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影感受。 观后感是记录欣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的重要方式,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如有...

  • w
    觉醒的年代观后感合集(7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你对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规范掌握了多少呢?观影能够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与听觉盛宴,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部作品,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 观后感是观看后自我内心的一种体悟,好工具范文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介绍“觉醒的年代观后感”的文章,请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话题!...

  • w
    最新觉醒年代观后感热门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30

    您认为写好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呢?将思想感悟写成观后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写观后感时得出的感想应当是有意义的,才值得一写,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觉醒年代观后感”相关的知识,此文观看后您的人生经验可能会更加丰富!...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