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矛盾论心得体会(精选十五篇)

矛盾论心得体会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08

矛盾论心得体会(精选十五篇)

2023-12-08 20:10:12

经历的事情不同感受就会不一样,千言万语,凝结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通过某件事的反思并记录下来的过程,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

最近,按照省厅和警令部“三读”活动的安排和要求,我认真阅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深受启发,总有一种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的感觉,除了因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

《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认为,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一九三七年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公安工作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每一个民警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不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真理又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所以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真理。公安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能用理论去切割事实,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改、补充、完善工作机制,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在公安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毛泽东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对工作对象的认识,就不能满足于经验层次,而要经过思考、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求得理性认识,总结规律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正是在长期、细致的实践中,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只有在公安工作中大胆实践,才是我们对于公安工作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少数民警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2

《矛盾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8月创作完成的,发表于1952年4月1日。《矛盾论》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有一次重要贡献,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篇著作闪耀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主要围绕四个方面阐述了辩证法:

一、两种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宇宙观,是两个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另一个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说矛盾有其特殊性。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时注意从总体、从各个联结点,从各个阶段区分研究矛盾特殊性,关注其特点。研究这些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中存在着同一性。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工商干部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是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处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敢于正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不足,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冲突。用科学的方法协调解决好各种关系,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建立和谐文明机关和家庭。[FW76.coM]

二是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权衡轻重缓急。在工作和家庭事务发生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抉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两促进。

三是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看问题,也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这样,我们就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商部门在服

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发展壮大。我们要看到,我们工商事业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但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这样,我们就能科学的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在服务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才会有更大作为。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3

读《矛盾论》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

最近在读毛泽东选集,特别喜欢矛盾论的那个章节。在这里转化为自己的话跟大家聊一下我所理解到的矛盾论。因为矛盾论是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两种宇宙观。就是说在人类的认知史中,有两种学派或者说思想一直统治者世界。

第一种就是唯心主义。这种思想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简单的说就是他们认为世界是静止的,一切事物都是原先就存在的,比如说人类,树木等等在很久之前就存在。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时间数量和场地的变化。

他们认为一种事物只会在数量上变化,而不会转变为另一种事物。引起事物在数量上变化的原因是外部因素,比如说天气原因地理原因等等。这种观点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很盛行,很受资本家和封建统治者所拥护。这些资本家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

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便产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的宇宙观。这种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源于事物内部的运动,事物本身内部的矛盾促使了事物本身发生变化。

唯物主义辩证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接下来要聊一聊矛盾的一些看法。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且至始至终都存在。当眼前的主要矛盾得不到解决,事物就会维持不变,直到有一天这个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得到了解决,事物才会向前发展。事物向前发展的同时又会酝酿一些新的矛盾出来,这些新的矛盾逐渐成长越来越大最终爆发,于是事物又会进行一次新的变化。

世界万物就是在矛盾的产生、成长和爆发中事物在不断的进化,循环往复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变化。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举个例子:每一个朝代的变更都是矛盾放大后的结果。一个新朝代的建立一定是在上一个朝代跟人民有很大的矛盾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发现中国每一个王朝总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稳定,然后到了朝代的末期贵族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大,矛盾激发到最大的阶段,便是战争和改朝换代。

再拿身边的小事情来说。婆媳关系,婆婆跟儿媳之间都会有一些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被放大,一定会有一方受伤害。所以作为儿子的一定不能让这个矛盾放大,也不是简单的去按耐住彼此的矛盾,而是思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治本是关键。

矛盾论对于个人家庭以及人际相处公司管理以及国与国的竞争都应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公司管理。如果股东之间或者管理层之间有着利益的根本性矛盾,那这个公司效率一定不是最高的。想要把公司的效率提高,就要把这个矛盾解决。对于一段关系的把握同样会如此,有时候可能会对对方猜测不透,这个时候可以去想一下,彼此之间的矛盾点和利益点,如果之间没有很大的矛盾,就放心去做事,不用猜测对方的心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想到了2018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其实同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先来回顾一下历史。1971年布雷森体系崩溃。原因:金本位的汇率制度再也无法支撑美国的经济。各国抛售美元,兑换黄金。所以出现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矛盾,最终以布雷森体系奔溃得以解决。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对美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出口实力强大,经济增长迅速。抢占了很多美国的市场,美国政府以解决每日贸易逆差为名与日本政府协商日元升值,最终以广岛协议得以解决。

以及上世纪苏联威胁到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发起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战略,最终以苏联解体得以解决。同样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必定有着很大的矛盾。即使没有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也一定会有其他人做着同样类似的事情。据此我猜测,中美贸易战的结束一定不是以这些小份文件结束。

一定是长时间进行,直到一国实力完全被压制。或者说以某些新贸易协定的解体或者出台得意解决。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矛盾论,一切事物都在矛盾中产生、成长和进化。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伴随着旧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建立。

那最后再聊一下我所从事的配资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出现都是有它的道理。配资行业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股民需要它。但是国家对它的政策一直宽宽紧紧,紧紧宽宽。其实这个做法指标不治本。从矛盾论的这个层面看,最终国家一定是让它合理化制度化。

就像当初的滴滴出行,它和出租车行业有着很大的矛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滴滴利用了闲置的出行资源,对社会是一个好的创新。最终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解决了这个矛盾。从矛盾论可以看出来什么是标和本,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清事物的本质。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4

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这一条用在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不 1 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5

摘要: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任何事物的运动与发展都是由他们内部的矛盾所引起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至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则是由他特殊的矛盾决定的,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事物的所有矛盾中一定有一个主要矛盾影响和领导其它次要矛盾来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矛盾各方面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正确理解事物的矛盾法则,才能认知事物发展的原因,才能认知历史,认知世界,认知宇宙。

关键字:发展、矛盾、唯物辩证

一、唯物辩证的宇宙观

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中,我们说植物的生长是因为阳光和土壤,运动是因为作用力的推动,物质的分解与合成是因为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国家政体的变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不论是阳光、土壤、能量、作用力还是历史潮流,这些都是事物发展与运动的外部原因,都不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才是引发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呢?《矛盾论》告诉了我答案。读了《矛盾论》之后,方觉自己认知的浅薄,《矛盾论》使我受益匪浅。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唯心主义者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他们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欧洲,对于社会发展,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是由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变化引起的,在我国古代亦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这些思想因为其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而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蛊惑人民,维护其统治。但是这一把戏最终被唯物主义者揭露:事物因其内部的矛盾引起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也能证明这一学说。比如,我们在新学期初和其他同学分在同一个班级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相同的老师、同学、课程、教学设备、学习环境,甚至我们的能力也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在学期末,都出现了各不相同的成绩,有人排在第一,有人排在倒数第一,难道这也是因为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由外部的原因所导致的吗?当然不是,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大致相同的,之所以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态度则是由他们内部的矛盾决定的。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那既然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由矛盾引起,那么矛盾的普遍性也就不难理解。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处处充满矛盾。从早晨醒来开始,我们就在处于矛盾当中,要起来上课,还是继续赖床,要认真听讲,还是复习考试,要参加社团,还是竞选班干部„„总之,生活在不断自行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进行着。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矛盾,即使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商品交换,这一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的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中也存在着矛盾。因此,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恩格斯曾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在认识事物中,除了关注它和其它事物的共同点,必须关注它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区别事物。我们在研究事物的矛盾普遍性的同时,也应关注矛盾的特殊性,这也是事物相互依存,又有本质区别的原因。现实中,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军事上的防御与攻击,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某一事物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常言道:干事情不能萝卜白菜一把抓,要挑重点来干。抓住重点,我们不仅可以迅速的认清问题的本质所在,而且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样在研究矛盾时,我们也要区分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不同的时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战争时期,我们会暂时放下内部的争斗,一心一意地对抗外来侵略者,这时候外来侵略者和这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家内部各阶级的斗争则将为次要矛盾;当侵略者被赶跑时,国家内部各阶级的斗争又重新成为主要矛盾,侵略者和这个国家的矛盾降为次要矛盾。因此在不同时期,我们要全力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重点来解决。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列宁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时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矛盾的斗争性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因而对于矛盾斗争,我们要采用正确的,合适的形式。

五、总结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我们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发展与运动的根本原因,就要深入理解《矛盾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名合格的新世纪的青年人。

参考文献:《毛泽东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6

作为理科生的我原以为我只需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就行了,无需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了达成作业的目的,我选了一篇短小的只有31页的《矛盾论》,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认清我上面的观点多么的狭隘呢,如书中所说,我只了解矛盾的个性,而忽略了矛盾的共性,好比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观念。以前觉得毛泽东思想对我而言他们好空洞,并且觉得他们好枯燥,对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对我们专业应该是没有什么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我错了。我发现《矛盾论》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宇宙中万物万物的运动本身就包含着矛盾,不同于其他事物,使一件事不同于另一件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与自己联系的是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和规律。我们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有很多障碍和压力,我们想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我们懒惰和无能,我们想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效率低,我们渴望农村生活,但不愿意让城市繁荣,我们希望每天吃各种食物,但我们害羞,我们想展示工作,但我们缺乏能力和知识。这些都是身边的苦恼和矛盾。书中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会了我们如何看待身边的烦恼和矛盾。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只要我们精通一项技能,我们就会达到一个通用的水平。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也许我们可以把握矛盾的本质,但一切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不能指望掌握一种能力,让高级电子工程师成为医生,让高级医生成为电子工程师,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我们社会复杂多彩的原因。因此,我们不应该自满,局限于自己的空间,开放对待我们周围的事物,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复合人才,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能发现矛盾所在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看得见和没有发现的问题依旧存在,所以我们先要分析问题所在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书中所述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的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眼下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让自己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中首要的或是说主要的,而其他的次要矛盾的解决是为了服务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事物的发展源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我们就能在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而不至于让自己受制于复杂的问题而无从下手。然而,我们在专注于解决主要问题时,也要时刻关注着各种矛盾的变化,有事后次要矛盾会转换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关注次要矛盾的影响和作用,并采取措施。

当我们要用勤劳战胜懒惰,用有知取代无知,用勇敢折服怯弱时,我们就完成了对立面的相互转换,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有时候懒惰又会战胜勤劳,无知也会取代有知,勇敢屈从怯弱。这些矛盾的双方无时无刻不在较量着,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我们不要气馁于短期的失败和苦恼,因为这是事物发展所具有的特征,只要我们坚持与不好对立面进行较量和斗争,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矛盾的形式和性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以一对之,要以恰当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矛盾问题。解决矛盾时切忌急躁和激进,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矛盾论》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它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我推荐大家认认真真地看看。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7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毛泽东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发表于1952年4月1日。《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篇著作闪耀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四个方面阐述辩证法。

一、两种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宇宙观,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说矛盾有其特殊性。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时注意从总体、从各个联结点,从各个阶段区分研究矛盾特殊性,关注其特点。研究这些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主要矛盾。

通过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这个预备党员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的工作。

一、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处理我的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要敢于正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不足,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冲突。用科学的方法协调解决好各种关系,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建立和谐文明单位和家庭。

二、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权衡轻重缓急。在工作和家庭事务发生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抉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两促进。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开发区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局(公司)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8

精读《矛盾论》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经典党建篇目《矛盾论》,感觉受益非浅,特别是在当前开展“三信教育”学习活动和推行“四项制度“的重要阶段,这篇《矛盾论》对我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矛盾“有了更深的体会,事物矛盾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它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相对性。它告诉我们怎么认识世界,怎么认识事物,怎么分析事物,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事态发展下怎么保持清醒的头脑。

刚开始还以为,矛盾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读了矛盾论才知道我错了。哲学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矛盾伴随。正如我们从事的计划生育工作,现有的计生政策与少数育龄妇女存在的生育观念就是矛盾对应的,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一面;在育龄妇女管理与优质服务上又显现出了矛盾的同一性的一面。有的育龄妇女就是不理解政策,不支持国策,其实仔细想想,站在她们的立场和角度上考虑问题,或许她们有她们的想法。计划生育政策强,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计生工作人员一定要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做好群众工作,把她们的辱骂放在脑后,把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放在首位,做好政策的带头人,做好政策的执行者。其次,良好的心态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以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以一颗诚挚的心,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只有真正做他们的贴心人,才能在工作上得到他们的配合和认可。还有就是要深入育龄人群,与她们拉家常、聊生活,以更准确的掌握育龄妇女的第一手资料,清楚育龄人群需要什么帮助,在了解育龄群众需求的同时,注意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营造新型生育文化。

恩格斯曾经说过:运动本身就是矛盾。从古至今,地球就一直在运动,所以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不是吗?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我们处理一件事情要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矛盾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本着能吃苦、肯奉献的态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中做什么事情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要深挖事情的内部,透彻的分析一件事情,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至于犯错。

以上是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总结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和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4月22日上午,党校的高斌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案例,为我们讲述了《矛盾论》的主要理论,下午任大立老师又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中国道路的抉择,给我们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这其中都充分地体现了矛盾分析法在中国道路选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对此有几点体会如下:

一、《矛盾论》结构完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实践保障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极力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互结合,根本抛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去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要求全党必须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克服长期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在抗大上课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统一法则》,1952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时题目为《矛盾论》。

《矛盾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阐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内容形象生动,结构完整科学。《矛盾论》分八个部分,引言、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你刚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结论。其最为精彩,也最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毛泽东强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循这个原则,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去照搬硬套,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中国革命的道路,只有把握准中国革命的实际和特殊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互结合,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才有可能在面对空前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出全新的判断,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的胜利。

二、坚持矛盾分析法,指明了中国道路选择中的重要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抓住重点和主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社会发展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

三、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一系列中央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运用了矛盾分析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指导实践,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先后经过了多次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互结合的道路,实现了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的政策,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在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系列问题中,成功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如实地揭露矛盾;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从全局上把握矛盾;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地分析矛盾;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妥善地解决矛盾。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矛盾分析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提出了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正确政策的提出是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光辉典范。

党的十八胜利召开,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提出了美丽中国梦,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最根本是要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做到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坚持矛盾论方法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根本前提。要坚持全面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国情,把中国国情放在发展的地球村中去分析看待,是坚持矛盾论方法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根本前提。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0

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李洪国

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这一条用在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2010年12月28日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1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主席在1937年撰写的两部重要著作,它们的写作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它们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毛主席在两部著作中通过列举大量事例,阐述了深刻的哲学原理,有理有据地批判了教条主义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完两部著作后,我受益匪浅、若有所思,但由于自己的阅历有限,且文中的知识点太密集,难以整理出条理清晰的思路,接下来想尝试用浅显的方式复习一下著作中的部分内容,帮助自己理解并加深记忆。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换言之,烹小鲜也若治大国,今天就以学习做菜为例,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

一、善于观察,抓住阶段性主要矛盾

当局者迷,在我刚刚开始学习做清蒸罗非鱼这道菜的时候,脑子里是乱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静下心来想,矛盾是有普遍性的,每个阶段都有矛盾,而且矛盾也是有特殊性的,不同事情、不同时期的矛盾也都不尽相同。在初步学习做这道菜的阶段,主要矛盾就是要把鱼做熟、能吃就行。确定了主要矛盾,就需要具体开始构思,做好这道菜需要哪些步骤,哪些内因、外因会影响这道菜。内因是根本的,就像食材的选择,选对食材、选好食材才能做出一道好菜,所以就要去买新鲜、质量好的罗非鱼、葱、姜等原料。

二、发展眼光,及时关注矛盾的变化

在学习做清蒸罗非鱼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阶段,初学的时候只要把鱼做熟就能填饱肚子,也就解决了主要矛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做过很多次清蒸罗非鱼之后,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主要矛盾可能发生了变化,从能否做熟变成了能否做得美味。读后感·在其他领域也一样,矛盾总是在动态的改造和转化的,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去分析,去学习,从而找出最适合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只会照搬照抄,只会遵守教条。

三、忠于实践,探寻真理性的标准

当然在学习做清蒸罗非鱼的过程中,我们会去学习很多的理论,收集很多的攻略,也可能会因此陷入光说不干的错误泥沼中。但是,没有实践的理论往往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请教,并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分析,在实践中反思,才会通过实践得到提高。

毛主席的两部著作内容深奥、知识密集且有理有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会反复学习,并将理论运用于工作与生活中,不犯教条主义错误。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2

《矛盾论》是《实践论》的姊妹篇,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撰写的文章,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该文发表于一九三七年八月,全书两万五千多字,共分七部分。一、两种宇宙观;二、矛盾的普遍性;三、矛盾的特殊性;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七、结论。

文章开明宗义,首先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有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有着统一性和斗争性,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矛盾也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宇宙运动、火山地震、风雨雷电、四季交替等等不一而足,运动产生了宇宙,运动使宇宙得到平衡。因为空气运动才产生了风雨雷电,风雨雷电又促进了万物生长。在微观世界中,由于微生物的广泛存在,分解消化产生化学反应,使得大地山清水秀、万物勃发。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变化着的,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就是侵略和反对侵略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在这个阶段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存在,斗争仍然会持续存在下去,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因为矛盾的普遍存在,同时矛盾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对我们现阶段的工作仍然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

读着毛泽东同志81年前的文章,回想当时内战未除、抗战初起、战火纷飞、民族涂炭的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统一全党意志,引导解放区的党、政、军、民认识当时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认识对立、统一关系,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掌握抗日战争的主动性,《矛盾论》和《实践论》一样,是用哲学观点阐述战略问题的又一篇宏文。想到这里,不禁浮想联翩,特赋诗一首:

世间万物总牵连,矛盾如织在其间,对立统一有规律,运动恒古是向前。因地制宜毋教条,对症下药别主观,唯物辩证法大道,哲学光辉万万年。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3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在情感与理智这一对矛盾方面,不能把其分割开来而只按情感办事,不能情感地思考问题,曲解事实而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应自觉地用理智战胜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情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应正确认识到特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不能片面强调精神作用而忽视物质利益,同时又要认识到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作用和意义。物质利益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总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对待,不能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而被物欲所累。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于矛盾中谋求前进,于矛盾中谋求发展。但愿我们都能自觉地学会用矛盾的方法面对矛盾的人生世界,从而使我们人生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坚定,更有力!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4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党员学习了毛泽东在1937年8月写的文章《矛盾论》,不禁再次为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雄韬伟略和杰出文才所折服。《矛盾论》确实经典,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更准确一点说,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凡事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点或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区别轻重缓急,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轻重是从空间上讲要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抓工作要抓重点;缓急是从时间上讲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随之调整。考虑到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我们无不时时处处面对着矛盾和矛盾的运动,《矛盾论》能够给我们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一个切入点,这让我由衷地感到毛泽东同志的高明和《矛盾论》的精彩。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项矛盾或一项系统综合矛盾。干工作,也就是在处理矛盾。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15

读了《毛泽东选集》的《矛盾论》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由于毛主席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毛主席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因此,毛主席对第二部分的矛盾的普遍性写得比较简略,而重点写第三部分——矛盾的特殊性。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毛主席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毛主席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毛主席明确了地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毛主席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二、例证丰富。

三、毛主席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毛主席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等典籍都有引用。并且,毛主席所列举的例.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这些足以见出毛主席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三、语言准确而生动。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毛主席的思想内涵。同时,毛主席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毛主席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主席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毛主席的文章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写作技巧和哲学思想,更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思想感动和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毛泽东选集》的文章,只有如此,才能更坚定我们为祖国未来而不断奋斗的信心,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实践论心得体会(分享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把其运用到制度建设...

  • w
    学校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对生活总会有一些意外之感,以笔纸记下自己的领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翻阅以往的心得体会就好似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学校心得体会”的作品,但请自行辨别实际情况,本文仅供参考。...

  • w
    作风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4

    通过这次的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全县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的学习,深刻的领悟了此次作风建设学习的重要内涵,认真的剖析检查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在以后工作的开展中要全面的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w
    阅兵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你对如何撰写心得体会有深入了解吗?工作中的某些成就和收获可用文字来记录分享。若能养成写作心得体会的好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影响。在读书的过程中,好工具范文网编辑找到了一篇超实用的“阅兵心得体会”,分享不仅是善举,更是值得赞扬的行为!...

  • w
    职场礼仪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7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种种感悟,或微小或深刻。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些感想记录下来,不妨试着写下心得体会。坚持写下这些心得,能够锻炼我们的坚持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的反复修订和精细修改,呈现出最新的“职场礼仪心得体会”。如果你觉得这个技巧很实用,不要犹豫,赶快将它分享给你身边的人吧...

  • w
    线上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在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主题明确:心得体会的写作应该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要求我们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集中在一个具体的领域或事件上。2. 真实性和客观性: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所经历事情的真实感受和总结,应该真实、客观地反映我们的思考和收获。避免夸大、虚假或偏颇的描述。3. 思维深度和...

  • w
    听课培训心得体会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時空,我們可以選擇把獨特的體悟寫在紙上。撰寫心得體會,也是釋放個人壓力的途徑之一,你知道優秀的心得體會應該如何寫嗎?...

  • w
    2023实践论心得体会优选5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以下是小编为您找出的“实践论心得体会”相关内容,我们将采集并整理该领域的数据和示例,以便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每个人的思想和性格互不相同,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触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很多人在写感悟的时候会感到手足无措。...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