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范文八篇)#】这样,当我们想要努力时,才能更具动力,那么如何写好心得体会呢?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精心呈现出的“资治通鉴读书心得”将给您带来终身的受益。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帮助和启示!
“《资治通鉴》精采篇章顶醍醐。谋身良师处世友,知古论今人生福”——毛泽东
逝者如斯而不舍昼夜,这是历史。回首历史长河,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了解历史的兴衰。历史上总是喜忧参半,中华文明是历史上未一从为鉴断的世界文明,这足以让我们学习。
北宋涑水先生司马光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资治通鉴》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写这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光阴。
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地告诉清廉,正直,刚强的入仕品质。我的体会,在当今仍然不失为一本为人处世的指导准则。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才人辈出,叱咤风云人物何其多。然而,最具破坏性、成本最低的是这个时代的常规应对措施。的确,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便是无倾腹相交之人。
在战国中,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蔗而傲视诸侯,若能留住孙膑这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何愁霸业不成。是赵损失惨重。武灵王,胡服,骑马射击。在北方,他略处于山中,统治着胡国。使赵国成为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导致四十万大军被秦坑杀。《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太多的史事和反间计有关。毕竟何人不疑,不疑何人。
它永远是人类精神中最脆弱的部分。在当今仍然挑战者我们,试问我们非圣人,若处在其中一位,谁能做到真正的不疑。
江湖代有才人出,《资治通鉴》中不得不提的是谋臣志士。手摇蒲扇的诸葛孔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锲而不舍,多次上疏的贾谊,料事如神之张良,历史是棋局,他们便是旗手,各显身手,上马博弈,移兵退卒。这是司马光的主题之一。他赞美英雄,忠于上帝。
书中记载,周显王四十八年,录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怀私念而进谏,孟尝君不计较他的私念却采用他的谏言。“又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这是司马光肯定孟尝君能够谏言的原因。
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安,在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击斩匈奴单于,砍下人头,向**献捷时,指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资治通鉴》读后感300字
提起《资治通鉴》,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它是一本历史故事书。由于我热爱历史,妈妈就在我过生日时送了我这本书。
它的封面有四个深红色的大字——《资治通鉴》。除外就只剩下那“一片草地”和那几个栩栩如生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古代陶制品了。书后还有大约五百字的简介,方便人们来了解它。
有人说:“外表美无用,需有实际效果才行。”我给大家说一说它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吧!它主要讲了古代的故事和人物,如:《三家分晋》、《三顾茅庐》和《孔融让梨》等。整整一千四百多年中所发生的事情都被它讲了出来。如果你想查古代故事或人物,只需打开《资治通鉴》,答案就会立刻呈现在你的面前。
有一次:妈妈问我三国时期的“小霸王”是谁。我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最后还是在我的“宝贝”——《资治通鉴》中找到了。从此我更爱《资治通鉴》这本书了。
《资治通鉴》真是我的好宝贝!
《资治通鉴》读后感300字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到五代结束。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资治通鉴》读后感300字
我最喜欢《资治通鉴》这本书,里面内容丰富,记载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赞扬了许多风流人物,读了这本事,让我受益非浅。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不少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历时19年。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便命名为《资治通鉴》,这就是《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全文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生动记载了1360多年来中国的历史文化,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兼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
其中《将相和》令我深有感触,讲了蔺相如安全把玉壁送还给赵国,赵王很器重他,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要找机会给相如一点颜色看看,相如出门办事,总躲着廉颇,人们问蔺相如:“你为什么怕一个老头子?”。相如说:“秦王比廉颇厉害,我还怕他,我是为了国家利益为重,秦王之所以不打赵国,是因为文将有我,武将有廉颇。”这句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很感动,背着荆条到相如那里请罪。这则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要先为国家利益,后为私人用情。
坦白说,《资治通鉴》是高中毕业后,老师给推荐的书目之一。
记得我当时就去了书店,果断买下。然后,把它堆放在了书架上。
再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今年假期闲来无事,觉得读这种高大上的书,应该会让人不一样吧!
就是出于这样似乎很好笑的理由,我翻开了它。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
与司马光合著的刘恕、范祖禹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甄选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交给司马光挑选要点,编辑程度,做初稿。
这样,在保证整本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使独立的资料系统化。
其实读了几页之后,最想发出的一句感慨是:“不认识的字好多啊!”
于是,一本大字典,一支黑中性,一支记号笔,成了我读《资治通鉴》的标配。
由于本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所以并非一部单纯叙述历史事件的书,而是有很强的政治功用。
那么一个我频繁看到的点就是:德的重要性。
1仁德之心是谓德
臣光曰: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比如在智宣子选择继承人时,智果建议说,拥有五贤的智伯不如拥有仁德之心的智宵好。
2善于纳谏是谓德
长平之战,赵王不听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坚持接受韩国献来的上党,结果得罪了强大的秦国;后又不听虞卿的意见,坚持与秦国求和,而不去拉拢楚国、魏国,使自己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又中范雎反间计,不听众人劝告,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大将。不善于纳谏的赵王,落得惨败下场。
3爱民如子是谓德
赵襄子因拒绝割让土地给智伯而招致祸患。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的追随者问他去**。他知道大儿子的城市很近,城墙又坚固又厚,邯郸市的仓库也满了,这也是一个可以去的地方。但他更知道,那里的百姓不会舍生入死为他坚守。
最后,他决定按照前任的指示,前往晋阳(政治上明确的地方,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果然,这里的人和他同舟共济。即使他们吃尽了苦头,也没有反抗的念头。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爱民如子,民就会拥戴。
同样的,即墨之战中,燕**队长驱直下。燕国将军的军乐决心肃清纪律,禁止侵掠和掠夺,拜访齐国的高级隐士,对他们以礼相待。不仅如此,还放宽人民的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齐国接受燕国封号、领取俸禄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内,燕军占领了齐国70多个城市,并设立了郡县进行治理。
德行是个好东西,三观要正,人心要善啊!
除德以外,进与退的微妙关系也被成功地演绎着。
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批准了,那么奉天子之命成为诸侯的他们,就似乎没有**不对。但如果皇帝不把他们封为侯爵,就会有贤明的侯爵来对付他们。周天子此时退这一步,不是天高地阔,而是万丈深渊啊,这样一来,不是晋国三家破坏礼教,而是周天子自己坏了周朝礼教了。
这样说来,退一步,是不对了?
用芈月的话说:对,也不对。
让我们一起看看肯吃亏并非痴人的韩康子,在他被智伯逼迫割地时,听从了段规的劝说,割地给智伯,使自己免于并转嫁祸患,从而能静观事态变化。
人生似乎就像这些故事,没有套路可言。
因为我只是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我总觉得心里有些东西需要整理,所以我来这里分享我的经验。
那么精彩处,回见!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与《史记》重合战国——汉武帝的部分。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1、司马光论“德”和“才”
(读《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人才的类型:
才德全尽----圣人
才德兼亡----愚人
德胜才------君子
才胜德------小人
取人方法:
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原因: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
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结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近代,汪精卫被称为国民党的第一个人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汉奸。
2、令人敬佩的刺客----豫让
(读《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
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却被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给灭掉了,领地被瓜分了,使他顿失依傍。
赵襄子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
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梳妆打扮。智伯是我的知已,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自己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想给智伯报仇。
第一次行刺,豫让挟匕首,趴在厕所里,赵襄子上厕所感到胆战心惊,让人一查,发现了豫让。赵襄子的手下想杀了他,但是赵襄子不让,他说“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最后把他放走了。
但是豫让不死心,还想报仇。他先自残“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连老婆都认不出他来。但是朋友认识他,给他出了个主意“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
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
”,但这个人是个直心眼子,他说:“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
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过了不久豫让躲在赵襄子将要出行的桥下想行刺,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而且说:桥下人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
赵襄子责问豫让:“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手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土报之。”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
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豫让拔出剑来,仰天大呼,跃起刺衣,说,“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在他自杀的那天,赵国所有的仁人志士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的死而哭泣。
为什么要说豫让令人敬佩呢?就因为他所说的这句话“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豫让行刺赵襄子,舍死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
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感佩。他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他尊严。因此,他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仇,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他是一个不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成就了他的个性,这使他感到骄傲,即使他还活着。
“在昔有豫让,他是义侠儿。”这是我国当代史学界和文学界的泰斗郭沫若先生,对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侠士、刺客豫让的中肯评价。
个人私下里揣测,豫让是知道自己报不了仇的,他所以要报仇,不过是求个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连他的朋友都说以豫让的才华,如果肯给赵襄子出力,一定会获得宠幸,但忠臣不事二主,豫让是决不想要这个坏名声的。
所以他进行了两次失败的行刺,最终自刎了,结果写历史的人是非给他在历史上写一笔不可了。所谓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豫让是死而无憾了。
3、残忍薄行的战神吴起
(读《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
《资治通鉴》中对名将吴起的记载是按照年代来的,而《史记》中吴起列传却是把他的全部事情写在一起。这就是两本史书的区别。我对吴起这个人总结是:
残忍、好名、名将、爱兵亲民。或者可以简单总结为两点:好名、名将。
因为他对士兵和人民的残忍和爱为他的好名声服务,这将是他的结果。
吴起是卫国人,《史记》中称他是“家累千金”,却破家游仕,曾经做过曾子的学生,母亲死了却不回去奔丧,因为他跟自己母亲说“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儒家很讲“孝”的,所以“曾参绝之”。这是他一开始做的两件残忍的事情:
破家、不奔丧。
吴起到鲁国当官,齐人伐鲁,鲁人想让他为将,但是吴起娶的是齐国的女人,鲁国人怀疑他对鲁国的忠诚度,结果吴起怎么做呢,他杀妻求将,大破齐师。这是他做的第三件残忍的事情。后来鲁国容不下他,他又跑到魏国,反正就是要当官。
魏文侯用了他,结果他“击秦,拔五城”、“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
他的爱兵亲民,可以引用一个故事说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可见也是一种残忍,对人施以小恩,却让人为他卖命。
最后在此引用一段吴起的精彩言论作为结束:武侯(魏文侯的儿子)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
夏桀、左河济、右泰华、南伊阙、北依羊肠的房子,不仁和汤放。殷国与周国、左孟门、右太行、北常山、南穿大河,政治不道德,武王杀了它。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4、取人之所长-----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读《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
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古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别人看到自己的长处,盯着自己的短处看是没有意义的。对自己同样也要扬长避短。
5、求实
(读《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
“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现在很少有领导能这样观察真理,人们普遍缺乏求真精神。当官的喜欢听下属的好话和对自己的孝敬,所以自己的管理不能“大治”,亦不能强于天下。
六年前,我离开校园,终于没有走上学术的道路,来到中山这座滨海小城,庸庸碌碌,为稻粱谋。夜晚回到家中,燃灯闭户,披读史籍,隔绝尘世人事的纷扰,聊以自娱。不意小城里碰到几位爱读史籍的师友,数年来切磋砥砺,足以消除独自面对青灯残卷的孤独感,更敦促和鞭策我读书不辍,以免令他们失望,一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爱华夏文明昌盛的大宋,爱两宋士人雍容揖让的高远雅致,爱汴梁与临安坊间的俗世烟火,最爱的是宋儒司马温公主持编撰的史学巨制《资治通鉴》。
最初遇见他,我还是初入职场的愣头青,除了微不足道的书生意气外一无所有。他送给我一本刚出版的历史随笔《不觉浅》,在扉页写下让我脸红的几个字:“庄老师指正”。末学后进,岂敢称师,我只能把这个称呼,看做是一种读书人在一瞬间建立的共鸣、信任和期许。所有的`虔诚终将相遇,更何况是在这座圈子不大的城市中。
去年年底,曾见一位朋友分享藏于国图的《资治通鉴》残页图片,司马温公手泽,四百余字,多处涂抹的手稿,盖有百余方皇室及众藏家的鉴藏印。本应藏于深阁的绝世珍品,借助于现代高清扫描技术展现在我们眼前,我马上分享给一见师,我想这对他不啻于圣物。不久之后,他发了朋友圈:愿穿越回大宋,为华夏先贤司马温公当一名小小的抄书匠。我知道,这是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上一本书是《从司马光书房走过——中的繁花与冷雨》,最近又出了一本《跟司马光闯职场》,搜罗通鉴中的士林掌故,人情练达,希望对初入职场的青年人有所裨益。
中国传统书籍的写作体例,大要可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这样看,《跟司马光闯职场》更近似于“编述”,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功夫,用新的义例,经过了细密的剪裁、熔铸,把旧材料变成更适用的东西,这便是“编述”。至于书的主题“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关于历史功用的话题。历史当真能成为为后人的镜鉴吗?古希腊大哲赫拉克利特似乎不以为然,他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唐人杜牧也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似乎指出了史鉴在现实操作中的难以实现。我们面对的时代和人事与古人差异太大,“通鉴”真的足以“资治”,甚至带着你“闯职场”吗?读完《跟司马光闯职场》,我似乎对“以史为鉴”有更深的认知。
人固然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夫子在河川上逝者如斯的喟叹,却令古今之人共情,相信千百年后的人们也是如此。情势固然随时而变,但无论是过去的庙堂、士林,还是如今的官场、职场,谨慎、坚忍、进退有度、临机取决诸多品质,都是成就事功的坚韧不拔之士所必备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跟司马光闯职场》是一本世路英雄之书,关注的是绵延于纷扰史事中不变的坚硬内核,我们很难去拿其中的小故事来机械套用于当下,却能从中窥见千百年来庙堂、江湖乃至于山林的博大幽暗的世道人心,人事交接中种种微妙的分寸感,从而以更高远的格局来看待当下。正如钱宾四先生所指出的:“至于学术之于时务,其事可相通而不必尽相合。不如两各分离,使潜心学术,一旦有所成就,转可多方沾溉,宏济时艰。”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潜心学术的一见师,却写出这样这一本感悟古今,宏济当下的小书,恰恰好印证了这段话,当稍能警醒当下热衷于“成功学”、急于致用的浮躁风潮。
一见师为人很有几分“温而厉”的风采,胸中更有一副古道热肠,懂得欣赏这世间的趣味与美好。梁简文帝诫子当阳公书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本书的文字,正是他为人作文的最好写照,书中多用诙谐语和网络新语,读来浅而有味,与立身的谨重毫无违和感。我斗胆估测他的心思:小而言之是为青年,希望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时代的轻阅读之外,也能在浸润几分古人处世做人的风度和智慧;大而言之是为历史,历史的认知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诠释中才得以绵延和充盈。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题记
我喜欢读历史,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实的问题或者时代的躁动不安一筹莫展,觉得我们走进了现实的死胡同,根本无路可走。这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历史,接近经典的史书、阅读经典的史书、品味经典的史书,看看几千年来历史河流里古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智慧。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看千秋万代历史伟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和教训,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探讨我们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总能发人深省,获益良多。历史的车轮滚滚,亿万生灵在历史的足迹下都显得如此渺小。但司马光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永恒的著作,永享后人的敬仰和万世的荣光!这就是《资治通鉴》。
我之所以选择读《资治通鉴》,主要是因为《资治通鉴》历史地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典籍,在顺利完成后,便立即成为史学著作的典范,受到历代学者的共同赞许。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更是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司马光他们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比如《资治通鉴》中《三家灭智伯》,晋国智家选取接班人,重才不重德,导致本来实力强大的智家军队被消灭、土地被分割,成员被全部处死,智家从此从历史舞台消失。这,是给当今那些企业乃至国家的管理者关于品德的重要性,上了深刻的一堂课呢?是否让那些徘徊在如何抉择人生仕途手段的人有了启示呢?
读《资治通鉴》还可以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可提高修养增加阅历,也有助于增强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汉开国功臣之一,萧何,凭着过人的胸襟气度与深远高明的见解眼光,成就了大事业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有有才有德,总会有我们的平台!
读《资治通鉴》,我边读边感悟到人的渺小,于是我活学活用。我们都知道,只要翻开《资治通鉴》,就不难明白本书的思想深刻,论述严密,内容繁富,文字简洁。但对于我来说,尚未有扎实严密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力实在有限,很难迅速阅读并且完全领会和掌握它的主旨和精髓。所以,在品读《资治通鉴》原著的同时,我还参考了其他一些的关于《资治通鉴》的解析版本书目,原著的原汁原味,结合上研究史书的专家们编写的书目,不仅激发了我对阅读这些史书的兴趣,更让我进一步地品味其中的精髓。
今年,20xx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社会各界都掀起回顾历史、纪念历史的浪潮,目的很明确——就是努力避免在历史中吸取经验跟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现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关注中国,也越来越多外国学者关注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历史,逐渐发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背后的无限价值及现实意义。作为中国人,作为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好好利用与参与到学习并运用历史文化精髓的行列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我们大学生是文化接受和传播的重要力量之一,如果我们能带头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下,多学习历史来修身养性,学习治国平天下之道,于个人,解决现实困惑,于国家定能为铸就国家强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画下一笔浓墨重彩。
谦和与谨慎
——从《资治通鉴》中学人生的智慧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乃《资治通鉴》宗旨,故偶尔闲来无事,翻开《资治通览》,品味历史,不求以达治国平天下之大志,仅为提升自身修养,为人处世力求无愧于心,乃吾此生宿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是耐人寻味的哲言;“凡事都需得研究才会明白”,鲁迅先生同样教我们要重视历史研究;毛泽东书柜中最多的书籍并非是《孙子兵法》之类,而是历史书籍,其中《资治通鉴》是他研究、批注最多的一部,读《资治通鉴》的益处可见一斑。
研读此书,所获匪浅,然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我为人处世必谨记谦和与谨慎的道理。
书中开篇不久便讲到“三家灭智”的故事,智瑶狂妄地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绛河原来可以像晋水淹没赵一样淹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
而楚国春申君听信小人佞言,利令智昏,希图权贵,结果被自己扶植起来的人杀害。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处世之人一旦狂妄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做一件关乎终身成败的大事而不能谨慎的从事同样必将自取灭亡。
“满招损,谦受益”,自己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做到谦虚,个人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唐朝之所以有谏臣魏徵与唐太宗谦虚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是分不开的。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的心态应对他人的劝谨谏。
由此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会发现,不管怎样,不管处于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谦和,是不变的法则。性情急躁,或狂妄自大,且可逞一时之快,却可能为日后灾祸种下了因果。而谦和忍让,即使此时心中稍有不快,但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一时的退让,是为日后的前行创造更好的机遇。
抬起头是一种境界,低下头是一种信念。有人把头低下是因为想看清脚下的路,永远仰望高处而不愿低下头来看清路下的障碍的人,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乱了方寸。谦和地笑对自己和别人,不要对自己太苛求,非得要达到目的才肯善罢甘休,要有修养地审视自己;更不要对他人太苛刻,一丝一毫的过错都不肯放过,要有涵养地看待别人。
智者的冷静,勇者的思索,胜利者在顺境中对自重的感悟,强者在逆境中对自尊的信任,谦和是一种沉默的威信,谦和是一种飘逸的远见。谦虚告诉我们用个性去支配希望,用谦虚去选择未来。当我们面对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即将要发脾气时,请想一想司马迁忍辱负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军师孙膑装疯卖傻,战国名将伍员奔吴,六相苏秦尖锥刺骨…一个个忍辱负重而成功的例子……他们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挫折、打击、困难……在身心、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在长期的煎熬中度过。
忍辱负重给予人的不光是克服了当前的困难挫折,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赢得了一个坚强的意志力,为战胜未来的艰难险阻准备了利器。韩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
盯着那个流氓看了好久——思想斗争激烈,最后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牺牲了眼前的荣辱。韩信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帮助刘邦打拼世界事业,选择了未来的王子。“忍辱负重”——成功让你必过的一关。
想想这个,试问,世间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但面对当今社会,虽然存在种种不公,但我们应该知道,如果离开这个社会,我们还能活下去吗?那样的话先别说生活与实现任何的需要,就是仅仅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所以,面对社会,我们还是应该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平凡但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淡泊中,不忘对别人的感谢。
再说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持这种态度的人,会考虑事物的整体和细节,认真评价利弊,反复思考自己的决定和行动的结果。他们往往深思熟虑,注重长远和实质性成果,远远超过短期和表面利益。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王翦灭楚”的故事,兼能说明谦虚谨慎的重要。秦王打算灭楚,问王翦所需兵力,翦答:“非不可,”秦王又问王翦的儿子,答曰:
“二十万足矣,”秦王高兴地说:“后生可畏啊!”于是翦子率兵出征,结果大败而回,秦王马上陪礼道歉,请王翦率倾国六十万大军出征。
出征前王翦向秦王提前要索要赏品,田地、宅院、美女、丝竹管弦之乐等应有尽有。秦王笑而应之。出征后王翦依旧常常催要赏品。
最后王翦灭楚后解甲归田颐养天年去了。王翦杀了楚,做了两件大事,体现了他谦虚谨慎的作风:一是要兵,二是要物。
一员老将久经沙场深知深入敌人纵深作战的危险,楚国广袤,加之人地两生,要兵六十万一点都不为过。这正与年轻人气火旺盛、牛气冲天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谦虚之处,正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归国后王翦亲信问起原因,王翦说:“大王委全国兵力于我,虽说是对我的信任,但不免有所担心,我频繁的索要赏品并不是我真的需要它们,而是向秦王表达我要解甲归田的意愿,这样才能让秦王对我放心。”历史上多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破臣亡”的悲剧——韩信、文种、伍子胥、乐毅,悲惨的结局历历在目。
而王翦却可以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为人的谦和、处世的谨慎。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谨慎谦虚”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而三国中的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意思是:“你用刑太严,甚至有时杀错人,又每日鞭打犯错误的军官,打完之后又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一点防备也没有,这样下去必然会惹祸上身。”但张飞始终没有醒悟,不幸被刘备言中。
回顾我们的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倒下,但为他人做事要谨慎同样重要。李嘉诚三岁时,家里情况很糟。后来,他父亲病得很重,不久就去世了。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辍学了。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他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李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累了,他值班时不小心把开水泼到地上,溅到客人的衣服和裤子上。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
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有人认为他过于保守,但他认为这是经商必备的素质,即审慎和远见。
直到1992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中,他以38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列第35位,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诚然,谨慎常常给我们带来好处,是一种优秀的生活品质,但如果我们过于谨慎,就会造成问题,比如失去机会。三国诸葛亮手握重权,性格谨慎,但却事必恭亲,鞠躬尽粹,落得“出师
未捷身先死”的结局。曾几何时,萧何推荐韩信,管仲推荐城父王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诸葛亮手下却没有韩信、城父、所以功业堕败。
”这是最公正的评估,问题不是没有名将,而是没有伟大的统帅。诸葛亮身兼将相,而过分谨慎的性格,跟军事必然要有的冒险精神,互相冲突。他培养的**人,都是保守有余,进取不足,使我们徘徊扼腕,无限痛惜。
诸葛亮认为子午谷的战略太冒险了,但魏延并没有盲目冒险,而是正常冒险,因为对手只是夏候懋;如果对手是司马懿,一旦军队进入了子午谷,那就是地狱。所以魏延的大战略一旦被否决,便永无再行的可能。从此,曹魏王国安如磐石,诸葛亮的出兵祁山,对曹魏王国的伤害,不过是隔山打牛,徒消耗士卒性命。
诸葛亮的错误决策,由于他天生的谨慎性格,使他追求一切。偏偏军事上没有万全,所以他用尽力,不能寸进。魏延是当时名将,而终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驱逐到错误的地点,打绝望的战争,而最后还被诬以谋反,死在自己人刀下。
从《资治通鉴》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谦虚谨慎的生活,可以使道路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这是人生的智慧所在。但是,我们应该记住采取一个好的措施,因为如果我们过于谦虚和谨慎,我们往往会使去成功的机会。
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着,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
这就是品质,它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期是一个崇尚诡计的时代,数百所学校大量涌现。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破坏力最大的是反图。反阴谋有多种形式,但它无一例外地针对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
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在长平的第一次战役中,赵为范却与对方作战。赵括取代了廉颇,甚至为秦坑杀了40万人。历史实实和对策联系在一起的太多,肯定会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
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人性总是疑心重重。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虔诚王子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
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因此,通过阅读历史,我们不仅可以增加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还可以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事件,从而的储社会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结论。因此,读史提高了我们分析社会事件的能力,使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方向,帮助我们把握时代脉搏,取得巨大成功。这就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3-23
对生活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感想,通常一篇心得体会就可以表达内心的所有想法。认真用心写好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心得体会时我们需要注意使用什么方式呢?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收录了许多优质的“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料,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2023-10-27
我们怎样写心得体会才能更具感染力呢?一个方法就是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所受到的感动。当我们经历到令人触动的时刻,应该尽快记录下来。写好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锻炼发散思维,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本文的主题是探究与“资治通鉴读书心得”相关的话题,这些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细心阅读!...
发布时间:2023-04-28
因此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让心得体会写得更有意义呢?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积累不少的感想与见解,那就不妨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应该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思想方法,经过hao86好工具的精心整理和总结本次资治通鉴读书心得内容丰富多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29
当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感想之后,尝试着用纸和笔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吧。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心得体会或许人人都写过,但你真的会吗?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资治通鉴读书心得模板”的资料,请您详细了解此文全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4-02-05
《活着》通过“我”一个收集民谣的年轻人与“福贵”,一位经历过穷困潦倒,生离死别的老人的谈话,道出了主人公“福贵”历尽沧桑的人生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阅读《活着》小说读后感最新读书笔记1500字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活着》小说读后感最新读书笔记1 我几乎是流...
发布时间:2023-10-15
不同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通常我们会根据个人习惯将其整理成一篇心得体会。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那么什么时候合适写一篇心得体会呢?接下来,请听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读书心得”的内容,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多的企业管理和创新经验!...
发布时间:2023-11-24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实现这个目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本文的标题是"论语读书心得",感谢您阅读我们网页上的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收获!...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