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宝宝读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11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海绵宝宝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佑子的时候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高龄产妇了,相对稀里糊涂就当了妈妈的那些年轻妈妈们,我也算是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我的“四脚吞金兽”,心理、精力、财力无一不竭尽所能。我抱她在怀的时候是那么可爱,咿咿呀呀,我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属于母亲的笑容,即便面临那可怕的两岁,我也算很淡定的面对她自我意识萌发时期的各种闹人、发脾气,“这是我的”“我不跟他玩了”“哼,不行”……
但是这半年多来,随着佑子情感世界的丰富,她看懂了光头强和小猪佩奇,深陷其中,因为看电视的时长我们开始斗智斗勇,鬼哭狼叫;早教分离课上明明自己就可以上的很好,却非要让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陪她一起, 稍加离开就撒泼打滚;还有睡觉前的各种要求…面对这些场景, 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安抚她,结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发脾气,会纵容,还会不理她。听到樊登在这本书中对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分析,我格外震惊,控制性父母、放任型父母和轻视、低估、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这些雷我全都踩过。我是在自责中认真听完了樊登的讲解,又买来了纸质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专业经验与育儿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学会结交新朋友。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播下种子—-观察和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感受,恰恰忽略了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事物的体验,自以为是的时候还会觉得孩子是在不听话。这本书让我深深明白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尊重、理解孩子,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听孩子说,感受孩子的感受,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世间所有的职业都会有岗前培训,唯独怎么做父母我们没有经过任何考核和岗位培训,感谢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对待孩子上的不足,也感谢有这么一个小人让我参与她的成长,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初见此书时,只觉得这书名起的甚是奇怪,“你”是谁?为什么会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带着对书名的好奇感,翻开了这本书。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情感引导”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刚开始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还做过心理咨询师,后来致力于研究儿童成长教育。她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
本书从情感引导的误区入手,引出什么是情感引导,以及如何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出快乐、友善、坚强、自立、合作、有责任感的孩子。
所谓情感引导,就是让孩子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能够识别不同的情绪,并且能进一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比如孩子玩拼接玩具拼不好的时候,有时候会哭,这时候不能轻易否定他说,“这有什么好哭的,重拼就是了!”而是要蹲下来直视他的眼睛,温和地陈述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拼不好玩具,有些无助,有些生气,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这么做,帮他扩充了情感词汇量。让他知道了自己的内心的感觉叫作“无助”“生气”,也让他明白,人在“生气”“无助”的.时候会是如此表现,这是两种非常正常的情绪。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感受,能够让孩子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还能慢慢辨别别人的情绪。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是:
第一:预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有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个性,让家长可以提前对孩子的情感反应有所准备。
第三: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敷衍孩子的话。
第四:理解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感受,同时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五: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可以怎么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但是绝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万琪)
读完这本书,学会了一个词,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认知情感,表达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生气的时候,知道这就是生气,在难过的时候,知道这就是难过,在愤怒的时候,知道这就是愤怒,在感到委屈的时候,知道这就是委屈。同时,能够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能够找父母帮忙。而要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导和帮助。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没办法给孩子示范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方法。
这两种我都占了。
盛怒之下,我做出过很多让自己后悔的言行和举动。命令、威胁、贿赂、放任、轻视、否定……这些书里提到的错误的方法,我都用过了。
总而言之,我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妈妈。心情好时,我会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温柔的声音,甜甜的语调,再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心情不好时,儿子任何举动都能把我一点就着,大吼大叫,动作粗鲁,甚至任他哭闹打滚,我都不去理他。
在我儿子幼小的心灵中,一定有一个天使妈妈和一个魔鬼妈妈。
当然,我不是后妈。我是爱我儿子的。他生病的时候,看到他难受的样子,我真恨不得是我生病。但在被怒气点燃之后,我就很难控制住自己了,像是飘来了一片乌云,遮住了爱,只剩下了愤怒、粗暴。
最近在看这本书和《亲密关系》,其中都提到了原生家庭对婚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与爱人吵架、与孩子发脾气,都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潜意识,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所以只用吵架、生气来对付过去。在书中,作者也说,
“多年以来,我一直难以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的父母显然是在并不想要子女的时候剩下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这让我们觉得自己给父母添了很多麻烦。我努力想要从父母对我的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中恢复过来。没有哪个父母是有意要伤害子女的。老实说,我相信我的父母已经尽了全力,他们只是不知道仅仅给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抚养还远远不够,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他们当然不是完美的,我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经历了两年半的育儿生活,我也越来越发现,孩子的来临,其实是在帮助我,让我更加直接的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让我有机会重新成长一次,让我在拥抱他的同时,能够抱一抱我内心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
父母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最好,而我也已经成年,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就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只有正视内心、提供方案、解决问题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对于我这个咆哮妈妈而言,在这本书中,我记住了两个词,温和而坚定。
首先是要温和的,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还怎么去帮助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呢。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这样做,不是在惩罚你,是给你设定一个界限,就是书中说的,温柔教导,适当约束。同时,还是坚定的。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
而教导的前提是,一定要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与他站在对立面,教育他、指责他。也许最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你是蹲着平视他的眼睛,还是站着高高在上的。
儿子两岁半了,而我昨天晚上还失控过一次。不过幸运的是,看过这本书,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也是改变的开始。
海绵宝宝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也是很多人的童年,但随着年龄的一点点增长,我们会发现其实海绵宝宝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部生活的写照。
小时候看海绵宝宝的时候,感受到的其实就是一个快乐的小海绵的故事,他的身边有着派大星还有章鱼哥,以及珊迪等人,他们每天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有着非常多想象力充沛的情节,这些剧情还非常搞笑。这就是海绵宝宝给大家最初的印象,小时候看真的就是为了图个乐子,因为年龄太小,也真的看不懂什么。
随着成年了以后,再回头去看海绵宝宝的时候,会发现海绵宝宝并不是一个儿童动画——在它沙雕低幼的外壳下,藏着一个成年人的乌托邦世界,绵宝宝和他的朋友们,是一群生活在比基尼海滩的底层小人物。海绵宝宝是个不受重视的厨师,朋友派大星智商为零,邻居兼同事章鱼哥是个厌恶世俗的失败者,老板是一只非常吝啬只爱钱的螃蟹。作为里面的头号沙雕海绵宝宝,他太笨了,笨到看不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章鱼哥其实一点都不喜欢他。他喜欢松鼠Cindy,希望Cindy注意到他,想出的办法就是不停地撕烂自己的裤子。他好意装蟹珍珍的男朋友,陪她去舞会,结果成功地让蟹珍珍再也嫁不出去。他在泡芙小姐那里学开车,结果把泡芙小姐压成了肉饼。
我曾经以为沙雕的快乐是因为年幼无知,越长大就越要品尝复杂的滋味。但后来发现,不是快乐太难,而是我们太不容易满足。作为一个汉堡王的顶级厨师,本来做汉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它总能在不急不慢中,把做汉堡当成了一件行为艺术,海绵宝宝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他从来不会去追自己更好的明天和未来。对他来说,自己当下的生活永远都是最棒的。《人间失格》中有句话说:“成年人的快乐是未来式的。”但对于海绵宝宝来说快乐是现在式,纵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依旧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就像从来没有受到过伤害一样,每一集他都会说:“我准备好了。”我们都比海绵宝宝聪明,但是我们都羡慕他:永远开心,永远热情,永远不会懂什么叫生活就是一个慢慢受苦的过程,永远都是个孩子。
我记得有一集里小蜗因为海绵宝宝的忽视,便离家出走和派大星成为了朋友,海绵宝宝在意识到自己的失去后,想把自己的最好的所有都给小蜗,但小蜗已经不再喜欢海绵宝宝了。慢慢长大后,才能理解在拥有时不知道珍惜,真正失去了才知道对自己来说有多么重要,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身边的人,更是自己精神上的寄托。在爱情里也是一样的,我们中的很多人总是会在拥有后不知道珍惜,真正到了失去了以后,才知道对方对自己有多么地重要,早知道分手后自己有多么痛苦,当初就不该这样对对方,所以在感情的世界里其实并没有对错,而是你是否感到遗憾,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愧疚,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学会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我们喜欢海绵宝宝,是因为他一直被派大星深深的爱着。派大星是一只粉色的海星,因为没有脑袋,智商比海绵宝宝还要低几个级。有一集海绵宝宝跳到了每个人的梦里,想看看他们每天晚上都做什么梦。只有跳到派大星梦里时,发现派大星笨到不做梦。他日常崇拜海绵宝宝,拿大钻石当排球打,30多岁了还穿着纸尿裤,生活中唯一的爱好就是吃。他和海绵宝宝的日常对话是这样的:“宝宝:你看,万里无云的天空飘着一朵云。”派大星:“看起来就像一朵云。”这么笨的派大星却绝对是比基尼海滩上最讨人喜欢的那个。因为他不仅笨得纯粹,也爱得纯粹。海绵宝宝有多喜欢章鱼哥,派大星就有多喜欢海绵宝宝。
有一次,海绵宝宝一夜暴富,立刻成为了比基尼海滩最受欢迎的人。结果没过几天又破产了,朋友们全走了,只有派大星还对他憨憨的笑着。还有一次,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吵架了。派大星觉得很委屈,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找海绵宝宝玩。但当他听说海绵宝宝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的时候,他又马上冲去敲海绵宝宝的门。海绵宝宝这部剧里出现了很多有哲理的话,但最好听的话都是派大星说的:派大星:“猜猜我有几颗糖?猜对了两颗都给你。”海绵宝宝:“五颗!”派大星:“猜对了!先给你两颗,剩下的下次给你。”派大星:“嗨,海绵宝宝,我们去抓水母吧。”海绵宝宝:“对不起,今天不行,我要上学。”派大星:“如果你去上学的话,我今天该干点什么?”海绵宝宝:“我不知道,一般我不在家的时候,你都干些什么啊?”派大星:“等你回来。”派大星:“他真是可怕了,一看到他我就恶心!那双大牛眼睛、方身体、两颗大门牙,还有那个愚蠢的领带!真是太可怕了!”海绵宝宝:“呃……”派大星:“但是这些在你身上就很好看。”有一集,派大星摔下了悬崖,把脑子摔掉了,他戴上了别人的脑子,变成了聪明人。他聪明到可以教章鱼哥吹笛子,可以教珊迪做题,聪明到没法再和海绵宝宝做朋友。但是他非常的不快乐。他决定去找换回自己的笨蛋脑子。海绵宝宝问他:你真的不要这么聪明了吗?派大星贡献了全剧最动听的情话:“如果拥有聪明就要失去你,我宁愿永远做个笨蛋。”派大星太笨了,他蠢到永远不会对海绵变心。笨到说好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一分一秒都不少。笨到刚刚好拥有爱人的能力,与被爱的幸福。我一直在想,派大星是因为笨才喜欢海绵宝宝,还是因为喜欢海绵宝宝才变笨。或者是,在爱里,我们真的需要那么聪明吗?我总觉得在爱里的聪明,带有一点悲剧的意味。但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用智力去应对所有的关系。有时候还会因为对方的一些话而互相猜疑,大家都太聪明了,聪明到没有办法认清,聪明到没办法毫无保留。也因此,我们都如此羡慕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感情:他你也傻,一起做傻瓜。
作为一个对生活充满失望的章鱼哥,更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尽管拥有着音乐的梦想,但迫于生活的压迫,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每天都要去汉堡王当前台和收银,从他的表情不难看出来,他其实并不喜欢眼下的这份工作和生活,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还去墓地纪念,有一块碑上写着“这里埋藏着章鱼哥的梦想和希望。”其实想想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迫于生活的压迫,我们又不得不去做着自己并不很喜欢的事儿,来维持现状。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多么美好的,更多的时间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拼搏着。动画片里的章鱼哥很讨厌海绵宝宝,其实不是讨厌,而是羡慕,他羡慕海绵宝宝没有烦恼,即使一事无成,但依旧活的很快乐。他外冷内热的性格,内心极度温柔。他有偶尔烦人的邻居,有着不怎么如意的工作;有小情绪,爱生气、会抱怨,有轻度社恐,喜欢周末独处的时光。看上去他有点颓废,总是耷拉着眼睛,一副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但章鱼哥是真实的。像极了长大后的我们。章鱼哥虽然表面上毒舌,自恋,高冷还暴躁,却是一个真朋友。年纪越大,就喜欢章鱼哥,因为比起海绵宝宝的沙雕,他更像我们中的一个普通人。他有梦想,却最终沦为平凡。他嫌弃又愤怒自己的生活,却无力改变什么。他丧又暴躁,内心却还保有柔情。
海绵宝宝这部动画片,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小时候的我们就是海绵宝宝,年幼无知,眼里只有当下的快乐,不必为了生活的艰苦而担忧,每天就是拥有快乐,想着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渐渐长大后,我们中间的很多人都成了章鱼哥,每天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生活一味平淡,但又十分羡慕和喜欢海绵宝宝,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一直抗拒着过标准化生活,一直抗拒做一个圆滑而无聊的大人。即便生活的大锤砸向所有人,但我们内心深处仍然会有一个地方,保留那些棱角,那些个性,那些理想主义。但愿长大后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生活保持乐观,对这个世界保持热爱
其实,我这里不应该给四颗星的,因为四星是推荐,而我并不觉得这枚小海绵适合推荐给所有人。
我一直相信,会看动画是需要天分的。有些人注定看不懂动画,有些人只是忘记了怎么看动画。而对于海绵宝宝这种纯纯的天真,懂的人会爱得无以释怀。
这种感觉,在这部大电影里,感觉更加强烈。也有可能对于日常的动画,好多我都看得能背了,这回一口气看这么一大段故事,真的觉得很过瘾。只是感觉章鱼哥的戏份好少呀。
关于秘方的消失,打败敌人的方式,每一个关系剧情的关键点都处理的那么纯粹,那么天真,哈哈,觉得那么合乎情理。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也是个认真的世界。
有时候会傻傻的想,能有海绵宝宝那样的思维真是件幸福的事儿,因为他热爱一切拥有的,是个幸福的孩子。
孩子的思维和大人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却总是拿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孩子,总是嫌弃他们话太多,问题太多,或者想法太多。乐乐总是对我说一些我都无法解释不了的问题,刚开始我还会应付他的问题,后来我直接用不耐烦来回应他,现在想想我扼杀了孩子多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趣的,他们的想象力会让你不可思议,甚至比我们更聪明,有时候一些问题我还需要请教孩子。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爸爸和自己的孩子都趴在床上,然后爸爸会对着几个月的宝宝翻身子,当宝宝看到以后居然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所以可想而知即使是一个婴儿也是有很强的理解能力的。
语言是很重要的,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还可以让你得到很多受益的东西。我就不善于语言表达,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我的话几乎滔滔不绝,但说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事,因为我属于吃粮不管闲的人在稍微有些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甚至特别紧张,所以我也很少去结交新的朋友。
婴儿的世界应该是五彩斑斓的,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物品。他们的世界应该是极其开心的,他们会因为一点点的事就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因为他们会不停的乱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会用笑来表达自己多么满足。婴儿还能用味道来辨认自己的母亲,即使在睡梦中的婴儿只要闻到母亲身上的味道就知道钻进妈妈的怀里。所以说婴儿有很强的感知能力。
意识不仅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是一种独特的内在体验。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潜意识,平时我们也会对某件事意识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婴儿也应该有意识的吧,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来了几个月就会认人呢!注意与外部意识密切相关,而记忆则于内部意识关系匪浅。我好像也会编织一些记忆,大多都是美好的,时间长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了,甚至说出来以后还会有很强的情绪呢!
儿童的记忆应该不是像HM那样只有被截断的记忆的。我记得在我小侄女一周岁的时候我给她带发箍,我会说好美好美。等我半年以后再次回老家帮她带发箍的时候她自己居然说好美好美,所以说儿童的记忆应该是像成人一样拥有细致的情景记忆的。幼儿易受暗示是有可能的,乐乐小时候跟着他爷爷奶奶的时候,常常喜欢打人,有一次我发现这个习惯来源于她的爷爷,因为那次我看到乐乐骑在他爷爷的肩膀上一边高兴的大喊,一边朝着他爷爷的头上一巴掌一巴掌的敲打,可是他的爷爷还一直说着你看我的大孙子多会打人呀,多有本事呀!所以一个儿童所做的事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乐乐现在就不会乱打人了,我告诉他打人的坏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懂了一些道理。
赫拉克利特的河流与罗马尼亚的孤儿:我们能够感受到,童年时的经历塑造了如今的自己。是的,就因为自己的童年有太多的不满意我才会在我的.孩子身上找回来,我希望他们不要走我的路,更希望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长大以后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会尽一切努力做到最好。
罗马尼亚的孤儿:父母的行为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童年的。就如我吧,我胆子特小,这是因为从我八岁的时候姥姥为了不让我出去玩,就不停的告诉我哪里哪里有鬼,晚上走那条路会被鬼捉住,所以我从小就怕黑,晚上也不敢出。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个人认为环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平时为了让孩子能专心的做作业,我放下手机,拿起书,坐在距离孩子两三米的地方看书,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个效果很明显,当孩子看到你也在看书的时候,他就不会想着玩了。因为刚开始我的疏忽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常常会中途打断孩子让孩子,以后我会和孩子一起改掉这个坏习惯。
婴儿如何培养自己的父母:我以前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长大就是不健康的,孩子的爸爸酗酒和酒后暴力导致我的孩子担心很小很抑郁。离开我前夫以后我们三个人都变得乐观不再抑郁。
四种依恋模式:乐乐属于安全型依恋,情感丰富的乐乐想时时刻刻的待在我身边,即使他在看动画片也会十分钟抱我一次,他甚至希望我常常抱着他看动画,这次暑假我把他送回我妈家里,没过几天他就开始哭着要回来,每天都跟我视频,甚至晚上不好好睡觉。乐乐对我的这种依恋也让我很焦虑,他是男孩子我更多的希望他能够独立。 生命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的预知:儿童的早期经验会带来一系列因果互动关系,儿童早期所以学到的东西日后必定会有帮助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一个礼貌有教养行为都会影响他此后的人生。
拥有过去很重要:也正因为我们有过去所以才会有那么的回忆,当我们老了回忆年轻时冲动做下的决定也会感觉到很可爱,有句话不是说嘛回忆很美好。也有的选择,选择性的失忆,是因为一些事他自己不想想起,我也有,我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事情,就算我努力去想也只是模糊的片段式的。也许等我老了以后我就会记起来,到那个时候也就会放下所有的美好的不美好的。
童年转瞬即逝:孩子们的童年是极其短暂的,当我们做父母的感觉还没有对他们保护够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他们已经有能力保护我们了。我一直希望我儿子的童年是快乐的,之前在他回忆的时候是美好的。我没有办法控制他的未来,或者他以后的婚姻生活,但是我会努力去做,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健康的身体。
翟光军心理工作室服务内容:心理咨询,青少年成长咨询,注意力检测,注意力训练,多动症矫治,青少年及成人人生规划,潜能开发,中学生,高中生成绩提升,危机干预等。
在没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情感引导”这样的方式,书中阐述的“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生活的世界。通过父母正确的情感引导,孩子会变得更加坚韧、自立且善于交际。
据统计,父母每天和孩子的谈话时间平均只有十二分钟,还多半是对孩子的负面评论。孩子真正看重的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而许多父母都未必明白这一点。如果我们都不明白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给孩子买那么多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应该抛弃那些玩具和电视节目,回到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本身里。做回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满足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情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快乐、友善、坚强、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
保持合理的同情,做个设身处地的妈妈
现在我家宝宝快5岁了,有自己的自尊,做错事情的时候,我有时候会不分场合地批评她,她会委屈地大哭起来,委屈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我批评了她,更重要的是我在不分场合地批评她的同时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可是当时正在气头上的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她,试想如果把孩子这个角色换成是我的一个朋友,假设碰到同样的事情,我肯定不会这样责骂,我会很耐心地去沟通,会有这两种区别的原因就是我从心底里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并没有在生活中保持同情,没有用对待朋友那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她,也并没有设身处地的去为她想过,没有准确体会到她那时的感受。
保持稳定的情绪,做个心平气和的妈妈
估计在我宝宝的心里,妈妈是一个“温柔的天使”和“邪恶的魔鬼”的综合体,因为没有公婆的帮忙,孩子从小都是我自己带大的,现在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心情好的时候,会温柔的抱着她,宝贝宝贝的叫个不停,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各种吼她,这也是我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可能一直想不明白,明明都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为什么孩子还这么缺乏安全感?读完这本书,醍醐灌顶,才明白父母稳定的情绪,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父母情绪稳定了,才能引导孩子更好的学会情感类的词汇,从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适当的理性,做个泾渭分明的妈妈
“不要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要以直接后果作为惩罚”,其实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自己就经常会“张冠李戴”,明明孩子只是打碎了一只杯子,我却惩罚她不让她看电视,没读此书之前,一直觉得这样的教育没什么不可以,只要能让她让她认识到错误,随便什么方式都可以,读完此书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自己这种做法,只会让我的孩子学会了欺骗,并不能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在今后的相处中,我要保持适当的理性,以直接后果作为惩罚,从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很多时候我们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爱她,尊重她,感谢她,并且慢慢等待。
孩子都喜欢玩沙玩水,这点基本上是无可厚非的,Allen也不例外。但是一直以来Allen都不喜欢洗头,尤其是三岁之后连洗澡也不喜欢。我并不困惑为什么不喜欢洗头,因为每次洗头的时候水多多少少会弄到眼睛和满脸的水,这会让他超级害怕和不舒服,尤其是婴儿时期洗头都是全家出动,捏着耳朵,爸爸抱着,妈妈冲洗,已然让他觉得洗头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身体全部被父母控制着。慢慢的长大,泡澡也变成了淋浴,他很乐意拿着花洒喷喷喷,但是踏出洗澡的那一步越来越不被小家伙喜爱。
在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前,我们就已经试过很多办法,而且也都差强人意,成功地让他洗澡。在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后,我算是更加清晰了自己使用的方法。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主要讲情感引导的有效性。在我看来,何为情感引导,我的体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寻求合作成长,达到共同的目的。
在看书之前,我很不理解Allen为什么不洗澡,现在就我不完全的分析,
1.他要求洗澡可以,不要洗头;
2.当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时间空间让他接受洗澡的事实;
3.洗澡的舒服对他来说远远没有不洗澡来得舒服,不仅需要给他讲述洗澡的好处,还需要给他洗澡的环境和条件以更充分和他接受的安全,比如:带着他最钟爱的托马斯去洗澡,让他爸爸陪着他一起洗澡,洗澡水温(可视)是他已经接受的洗澡的温度38度,等等。
书中也提到了,寻求孩子的合作,情感的引导前三个要素:播种——观察和判断——倾听。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受益匪浅。
练习播种。预防是关键,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如何让孩子顺利地离开玩具,我运用的是手机的闹钟,让他知道喜欢上闹钟,并知道闹钟的作用,当真正使用闹钟时能够遵守自己设定的时间。试想,我们成年人在生活中,被一个事物迷住,比如玩手机,我们用规定时间的办法是否是能见效的一种呢?提前告诉你的.孩子:“夏天出汗,你可以玩泥沙,晚上必须洗澡。”
观察和判断。如果是在孩子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你让他离开,换作一个成人,也需要时间来接受,这时不得不为,你可以给孩子以选择,让他自己来做决定。比如,孩子正在玩托马斯,你可以说:“Allen,你现在正开着托马斯前往多多岛,如果是Abby,我也不愿意离开,怎么办呢,你愿意带着托马斯一起去洗,或者等五分钟你送完了托马斯再去洗呢?” 三岁半的小孩可能已经会和你周旋了,回你:“都不要!”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都不要的时候,开心之余(小家伙会谈判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去引导他,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去做沟通。“哇,都不去,今天我们去挖了宝藏,泥巴里有好多灰;Allen还带托马斯去运了泥沙,随风扬起了好多沙;我们还扒在石头上看小蚂蚁(去回忆今天一天干过的事情);洗了澡我们才能上床,那Allen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托马斯一起洗澡。”
“好!”
倾听。重复对孩子来说是做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最锻炼家长耐心的时候。Allen可以无限重复“亨利进隧道”不愿意出来的情节。看到小沟渠会讲,看到下水道会讲,看到车子过山洞会讲,一切能和隧道挂钩的都会讲,一讲就是整集的托马斯给你讲出来。真的是无限考研, “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而我也从中学会了去听每次讲的不一样的地方,去发现他的成长,去尊重小家伙的热情分享。此处还推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记住,你的一点一滴,孩子比你自己更加敏感,不要试图去敷衍他们。
过很多大咖和育儿专家推荐,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玩耍的书。但是读完,真的把教育中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脉络抽丝剥茧理的清清楚楚。真心觉得当父母真的是一件难度很高却又门槛很低的工作,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当父母之前都能好好学习,那么真的是Tomorrow will be damn better!
很多父母有几大误区:控制型,贿赂型、放任型、忽视轻视低估孩子感受、消极后果惩罚等等。从词语的描述上就不是啥好词儿,并且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他们都错哪儿了就不再一一赘述。
通过读这本书,我很好的理解了情感引导的育儿方法。首先对孩子要有情感:一言以贯之那就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会全心全意的爱你,不会放弃你。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特别警觉,如临大敌,反应过度,既没有帮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夸张的反应反而使得孩子只记住了你狰狞的表情和紧张的神经,或许孩子下次不会再犯了,但无形中的想象力也被破坏了。又或者你反而激起了孩子对坏事的好奇心,学会了不当着你的面的时候继续犯同样的错。正确的方式是,轻拿轻放(我总结的,嘻嘻),像拿易碎品一样,因为你越大吼,孩子就只听到的是不许后面的词。因为孩子是听不懂否定句的,你不要看电视啦!孩子会自动过滤掉你不要,而接收到看电视的信息。不光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听不懂否定句的。不信你听:千万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哦!哈哈,我再问:大象是什么颜色的?你肯定记住那是粉红色的了。所以不要对孩子做错的事情过度反应,那样只会强化它。轻描淡写,保护孩子的自尊水平,老话讲得好,响鼓不用重捶敲。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让孩子明白你想要传达的意思了。
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做出肯定,要么觉得理所应当,要么来一句哇,你真棒!宝贝儿你太棒了。其实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孩子也能感到这样的夸奖方式太不走心了,不够真诚。你说我棒,那我到底棒在哪儿啊。夸奖要具体到事,然后及时强化定义,宝贝儿,你刚刚做的事情的表现这就叫做诚实/勤快/乐观/独立/自信。另外就是针对于孩子的感受,要帮孩子明确具体的感受。宝贝儿,你现在是不是感觉高兴/开心/难过/生气/愤怒/恐惧能够与孩子进行共情。然后孩子明确了自己当下的情绪,就可以把情绪抓出来了。这与西方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不谋而合,即我是我的观察者,逐渐的,孩子长大后就可以认识到情绪处理情绪并从中抽离。可现实是我们很多时候会不允许孩子有情绪,哭啥?不许哭!一声歇了!说起来真的捶胸顿足,因为我以前就会这么干,不许孩子有情绪,不承认孩子的感受!为啥我们会这么做呢?因为效果立竿见影啊!说不许哭孩子真的就硬生生咽回去了,我们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父母权威厉害的不得了。但是最可怕的是这件事的负面影响要到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才会凸显,比如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抑郁,不够自信、没有安全感等等~很多人说,我们也是小时候父母也这样,不也好好长大了嘛?我只能说,如果你父母不这样,你应该不止现在这水平!
当然了,人生是单行线,没有平行轨道。生命是最宝贵的一次性用品,而有了孩子绝对算得上是我们的二次生命。但不是让你把所有寄托压在孩子身上,而是让我们再一次有机会体验你小时候朦朦胧胧的的婴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各个阶段。相信造物主给我们的智慧不是只让我们来吃每日三餐活一天重复一万多次的!无论你有无孩子,无论孩子多大,何不从现在就开始学习育儿?伊斯兰圣训中说学习知识从摇篮到坟墓!正所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Let'sdoit!与大家共勉!
其实我认为孩子是有思想的,刚出生开始就会觅食、会哭、会笑,在稍微大一点还可以和家人互动,虽然刚出生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提出他们的需求,这些都是他们的想法,才会有这些表现,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还可以像书上说的孩子可以创造完整的幻想世界,因为他们都还没有接触这个社会,怎么会去幻想这个世界呢!但是后面的反事实思维让我了解了,就是因为孩子的单纯,没接触社会才会去幻想创造。我家小孩以前还小的时候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幻想成几个人在家里上课对话,当时我在想可能因为是独生子比较孤单,就自己和自己玩。其实我觉得这和之前的那本书有点类似,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只有敢想才会去做,只有做了才有机会成功。
儿童肯定不会像成人考虑事情比较多,成人考虑因果关系中间会有很多复杂的过程,儿童只是简单的原因和结果。不过儿童的世界我是不懂,我家小朋友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家他就经常假想一些自己的同伴,想出这些反事实的结果,就是一个人分饰几个角色自娱自乐,也会拿出一些物品想象成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玩具,当时也没有想到这是宝宝的想象力,只是觉得他可能是孤单了,在学校或者电视上模仿过来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大胆的,无拘无束的,因为这些虚构的反事实也展现了人类能力的特征。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在仔细回想尚鑫瑞小时候的模样,以前也没有仔细观察过,现在想想小宝宝的思维的确很神奇,当你对着他笑的时候他会回应你笑容,而你的脸色沉下来假装生气,他也会立刻收回笑脸,还有现在的小宝宝玩电子游戏,都不用教的,因为游戏里面花花绿绿的颜色吸引着小孩,当小孩拿到电子产品就开始探索、研究,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小孩天生就会玩游戏一样,宝宝还会模仿大人们的一些行为,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小孩有这些行为,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能认识周围物理世界和心里世界中的因果结构。
我经常和同事聊天会说:现在也只有小婴儿和小宝宝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的世界很单纯,不需要思考,无忧无虑,等到上学了就要思考、学习,不过这只是我想的,事实并非如此,小婴儿和小宝宝也有他们的思想,只是不会说话而已。当他们的脸上出现笑容、哭泣、嘴巴里吐出"咿呀哟"的声音时,这时候就是他们的思想指引着和我们互动。文中作者写到婴儿的大脑不太能够抑质干扰,而且注意力也没有成人集中,所以婴儿接触到的信息比成人更广,也比成人更有意识,书中的'图4-1,看到小婴儿与成人接触信息的区别,让我更加了解了婴儿的注意力更广,接受到的意识更多,所以婴儿肯定要比成人接受的意识要多。
意识不仅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是一种独特的内在体验。注意力与外部意识密切相关,而记忆则与内部意识相关。成人的记忆会比较长久,而婴儿我们经常会说没有记忆,甚至小龄的幼儿记忆也很短暂的,可是本章也说了婴儿是有情景记忆的,当小婴儿第一次去了一个地方做了一件有趣的事,第二次还要去,我们会以为这是模仿,其实这就是婴儿的记忆,他记得之前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因为比较有趣所以第二次还要去,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记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比较感兴趣的会记得,小龄的幼儿也会对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记忆深刻。儿童大约5~6岁的记忆就会发生改变,我在回想自己,7岁以前的记忆完全没有,之后才会有断断续续的记忆。
孩子的性格一小部分是遗传父母亲,大部分是由于后期的环境影响,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记得在几年前看过一篇报道,美国的2对双胞胎报错了,双方的家长各自抱走了一个对方的孩子,结果命运就不一样了,在城里的兄弟俩考上了律师,在农村的兄弟俩卖猪肉,这个事情说明了智商是培养出来了,不是遗传来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不好的环境里,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每个小婴儿生下来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在母体内待了10个月,所以一出生就喜欢待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着母亲的爱,稍微大一些对周边的人或事就会有所感知,他们也会学习爱,会选择一些信任的人靠近,父母亲也是在生活中慢慢学会如何爱我们的孩子。
婴儿才出生谁带的多就会比较依赖谁,80后的我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工作原因,我们的父母心疼我们,所以也会帮着照看孩子,但是因为爷爷奶奶是隔辈的,会更疼爱自己的孙子,思想也和现代的我们不一样,所以只能照顾,不能教育,孩子的成长路上必须是由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我们无法保证会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有多好,因为每个孩子不可能都一样优秀。但是孩子在儿童期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陪伴和教育,童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不能让自己有遗憾,等孩子长大了,他才不会责备我们没有好好教育他,我们自己也不会后悔没有陪伴孩子。关于道德,婴儿可能是天生就已经有根基了,所以婴儿渐渐长大我们会和他们解释道德,但是他们也是似懂非懂。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孩子我们还是要制定一些家规并且让他们遵守规则。
我觉得每个人做了父亲母亲以后,人生才是完美,没有遗憾的,而宝宝就是来延续我们的生命,是我们每天奔波的动力,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会带给我们欢乐,也会带给我们烦恼,不过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总希望孩子是按照我们给他规划的路去走,可以一路平顺,可是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我们只要做好引路人,正确的引导孩子。
孩子的思维和大人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却总是拿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孩子,总是嫌弃他们话太多,问题太多,或者想法太多。乐乐总是对我说一些我都无法解释不了的问题,刚开始我还会应付他的问题,后我直接用不耐烦回应他,现在想想我扼杀了孩子多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当我们静下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趣的,他们的想象力会让你不可思议,甚至比我们更聪明,有时候一些问题我还需要请教孩子。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爸爸和自己的孩子都趴在床上,然后爸爸会对着几个月的宝宝翻身子,当宝宝看到以后居然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所以可想而知即使是一个婴儿也是有很强的理解能力的。
语言是很重要的,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还可以让你得到很多受益的东西。我就不善于语言表达,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我的话几乎滔滔不绝,但说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事,因为我属于吃粮不管闲的人在稍微有些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甚至特别紧张,所以我也很少去结交新的朋友。
婴儿的世界应该是五彩斑斓的,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物品。他们的世界应该是极其开心的,他们会因为一点点的事就哈哈大笑起。他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因为他们会不停的乱动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会用哭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会用笑表达自己多么满足。婴儿还能用味道辨认自己的母亲,即使在睡梦中的婴儿只要闻到母亲身上的味道就知道钻进妈妈的怀里。所以说婴儿有很强的感知能力。
意识不仅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是一种独特的内在体验。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潜意识,平时我们也会对某事意识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婴儿也应该有意识的吧,要不然他们怎么会了几个月就会认人呢!注意与外部意识密切相关,而记忆则于内部意识关系匪浅。我好像也会编织一些记忆,大多都是美好的,时间长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了,甚至说出以后还会有很强的情绪呢!
儿童的记忆应该不是像H那样只有被截断的记忆的。我记得在我小侄女一周岁的时候我给她带发箍,我会说好美好美。等我半年以后再次回老家帮她带发箍的时候她自己居然说好美好美,所以说儿童的记忆应该是像成人一样拥有细致的情景记忆的。幼儿易受暗示是有可能的,乐乐小时候跟着他爷爷奶奶的时候,常常喜欢打人,有一次我发现这个习惯于她的爷爷,因为那次我看到乐乐骑在他爷爷的肩膀上一边高兴的大喊,一边朝着他爷爷的头上一巴掌一巴掌的敲打,可是他的爷爷还一直说着你看我的大孙子多会打人呀,多有本事呀!所以一个儿童所做的事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乐乐现在就不会乱打人了,我告诉他打人的坏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懂了一些道理。
赫拉克利特的河流与罗马尼亚的孤儿:我们能够感受到,童年时的经历塑造了如今的自己。是的,就因为自己的童年有太多的`不满意我才会在我的孩子身上找回,我希望他们不要走我的路,更希望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长大以后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会尽一切努力做到最好。
罗马尼亚的孤儿:父母的行为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童年的。就如我吧,我胆子特小,这是因为从我八岁的时候姥姥为了不让我出去玩,就不停的告诉我哪里哪里有鬼,晚上走那条路会被鬼捉住,所以我从小就怕黑,晚上也不敢出。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个人认为环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平时为了让孩子能专心的做作业,我放下手机,拿起书,坐在距离孩子两三米的地方看书,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个效果很明显,当孩子看到你也在看书的时候,他就不会想着玩了。因为刚开始我的疏忽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当孩子在做一事的时候我常常会中途打断孩子让孩子,以后我会和孩子一起改掉这个坏习惯。
婴儿如何培养自己的父母:我以前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长大就是不健康的,孩子的爸爸酗酒和酒后暴力导致我的孩子担心很小很抑郁。离开我前夫以后我们三个人都变得乐观不再抑郁。
四种依恋模式:乐乐属于安全型依恋,情感丰富的乐乐想时时刻刻的待在我身边,即使他在看动画片也会十分钟抱我一次,他甚至希望我常常抱着他看动画,这次暑假我把他送回我妈家里,没过几天他就开始哭着要回,每天都跟我视频,甚至晚上不好好睡觉。乐乐对我的这种依恋也让我很焦虑,他是男孩子我更多的希望他能够独立。生命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的预知:儿童的早期经验会带一系列因果互动关系,儿童早期所以学到的东西日后必定会有帮助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一个礼貌有教养行为都会影响他此后的人生。
拥有过去很重要:也正因为我们有过去所以才会有那么的回忆,当我们老了回忆年轻时冲动做下的决定也会感觉到很可爱,有句话不是说嘛回忆很美好。也有的选择,选择性的失忆,是因为一些事他自己不想想起,我也有,我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事情,就算我努力去想也只是模糊的片段式的。也许等我老了以后我就会记起,到那个时候也就会放下所有的美好的不美好的。
童年转瞬即逝:孩子们的童年是极其短暂的,当我们做父母的感觉还没有对他们保护够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他们已经有能力保护我们了。我一直希望我儿子的童年是快乐的,之前在他回忆的时候是美好的。我没有办法控制他的未,或者他以后的婚姻生活,但是我会努力去做,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健康的身体。
翟光军心理工作室服务内容:心理咨询,青少年成长咨询,注意力检测,注意力训练,多动症矫治,青少年及成人人生规划,潜能开发,中学生,高中生成绩提升,危机干预等。
以下内容是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精心准备的“夏感读后感”,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的场景深深吸引,并产生了很多思考。这时就需要我们坐下来写一篇读后感,请仔细品味本文希望你会喜欢!...
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精心整理了大量资料呈现出这篇“白鹿读后感”,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内心都会有所总结。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请将此页保存到您的浏览器收藏夹以便随时查阅!...
阅读就像吃饭一样重要,善于享受读书的人精神永葆活力,而不善于读书的人则会生出疾病。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的思绪一直在脑海中激荡。读后感是我们探究、理解和分析书中价值的重要工具。我们小编竭尽全力制作出了这份“格局读后感”,希望您品味其中的精华。典籍是可以引领天下借鉴阅读的宝贵资源,欢迎大家来借鉴!...
读后感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认真阅读书籍,理解其中的难点和疑点,整理文章思路,才能更好地写出有深度的感想。阅读作品会引发人们的思考。因此,在读完一本书后,不妨将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这里是好工具范文网认真收集整理的关于“蜂读后感”的各种相关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学习和工作带来帮助,让你更快乐地前进。...
人生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书籍,其中必然会有几本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优秀的书籍往往能够给我们的认知带来全新的刷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观点让我无法苟同。因此,我想通过这篇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呢?在这里,我要感谢您的光临,并推荐您继续...
发现你关心的话题,编辑给你整理了相关资料:“《孔乙己》读后感”。读完后,我内心翻江倒海,感慨万千。写读后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范文有哪些特点呢?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解决问题!...
根据小编观察,“川端康成读后感”是众多文章中的佼佼者。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非常忠实。在阅读这本书时,很多人都沉浸在其中的细节描写中。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模糊的感想。赶紧分享给你的朋友看看吧!...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籍,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吸人眼球的作品读后感?经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的认真编辑以下为大家准备了“诺言读后感”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