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集锦8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集锦8篇)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9-21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集锦8篇)

2024-09-21 11:00:12

【#实用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集锦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⑵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⑶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⑵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⑶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的四个部分之间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现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从中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由学生们快速阅读全文,学生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三、问题探究

1。由学生齐读引文,围绕萨特在引言中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这句话展开问题。同时明确关键词为“沉重”“美丽”

问题1:为什么说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到“沉重”和“美丽”的词语或句子来。

“沉重”:在那场悲剧中,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其中还有300个孩子。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沉重的历史回忆。

景物描写:使人感到沉重。“气氛。苦雨。天昏。地暗。”是写天气,也是写心情。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

语言描写:“七千多人呀!”“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突出了屠杀的残酷和悲惨。

神态描写:两位老人“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石碑。”“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幸存者和地下长眠的死者在这一刻是相通的。

“美丽”:面对这场大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出“整个民族的英勇”,又是美丽的。

场面描写——人们的抗争是美丽的:如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塞尔维亚人的英勇。

纪念的人群是美丽的:“人已满山满谷。……站在47年前300个孩只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对生的渴望是美丽的。

在雨中的朗诵和合唱是美丽的:人们用诗和音乐来表达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自由的执著。通过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反衬敌人的残暴凶狠。

西德作家的发言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是美丽的。

遇难者的遗言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亲人的爱,对生命的渴望和留恋,这份爱是美丽的。

问题2:对照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现在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

分析: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问题3: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

分析: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安格尔的反驳;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鄙弃)

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四、总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五、拓展与作业

1、在正文中中,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聂华苓为什么不反驳那个日本人?如果是你在场,你会对日本作家说什么?又会对明赫白说什么?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引文正文

↓↓

沉重法西斯的残酷

美丽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2

一、课文的类型: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父疼子

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背

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影子爱父

写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本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

二、旧课复习:

请根据课文填空:(投影9)

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

归纳段意:买桔子送别

三、问题探讨:(投影)

1、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而来描写父亲?先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想一思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投影11—23):

(1)外貌:

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2、父亲的体态:肥胖。作用:表明行动不便,艰难。

(2)动作:

1、走路的姿势:蹒跚作用: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2、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作用: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2)语言:

老师点评: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内容包含的感情

儿子

上车

前“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儿了

上车

后“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赠言:真理是朴素的。

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过渡语: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下面我们再一同来感悟一下作者所写的“父亲送我上车”时的情形。

2、质疑:(投影24)

(1)父亲在怎样的情况下送我上车的?

(2)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聪明”?

(3)父亲穿的是用什么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大衣?从这穿的衣服说明了什么?

(4)作者这样写父亲送我上车有什么意义?(为写背影作铺垫)

3、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投影25、26)

(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4、文中到底写到几次流泪?这几次的所流之泪有何不同?

投影27:

(四次流泪: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伤心之泪)

四、小结:

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处处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新,难怪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你父亲(或母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3

教学目标

●能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按照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准确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后,收集筛选信息,增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

1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归纳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战争”一词,让学生说出看到后会想到哪些词语?(学生可以小组竞争,说出不同的词语)(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由次你会联想到那些战争?(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呢?领土、尊严受到侵犯时战争就爆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是发生在人与生物之间的,板书课题,“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展示目标(生认真识记)

三、实施目标

(一)小组长带领组员自学,完成以下问题。

1、说明文的三大要点:说明对象根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文和。本文属于说明文,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

2、给下列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劫掠藩篱厄运归咎斑斓物竞天择

(二)根据目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读课文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的知识?

2、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4、生物入侵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5、针对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三)小组对抗,释疑问难(小组为单位,组长纪录,然后提出,让小组解决,教师点拨)

小组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深入挖掘,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归纳交流。

(四)小结: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问题及收获?

(五)形成测试:生物入侵者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还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小组为单位)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 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5

一、导入新课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

(一)小组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1、 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3、 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4、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二)通过班级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1、第一节写的是: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这些景物构成的景象: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第二节写的.是:天河──海雾──鲛人──流珠。给人的感觉是——空灵、美丽。突出了夜晚的“静”。

2、第一小节是写景(实写),第二小节是想像(虚写)。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3、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A、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

B、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2分钟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2分钟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①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

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五、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将来,我相信,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

六、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练习册

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7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 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 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

(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 “标本”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

1.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3)师生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六、了解说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

七、品味语言。

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 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八、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我们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

九、布置作业:

小作文《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

叶圣陶

﹙1﹚ 标本 ﹙3、4、5、6、7﹚局部 (大)

﹙2﹚完美的图画 ( 10 )不止这些

﹙8、9、10﹚ 细部 (小)

总说 ———————— 分说 ———————— 总说

概括 具体(逻辑顺序)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丰富,牵涉面广,要讲的东西很多,一般安排二课时为适宜,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当时,我有所当心。结果,只用了一课时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处理教材非常重要,关键在取舍。要结合学科性质、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特别要突出重点教学,不能面面俱到。

2、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内容安排要紧凑,教学推进要快,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适度。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内容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什么地方。

2、能力目标:

①、理解文意,提高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阅读能力;(重点)

②、品味本文优美有情味的语言以及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较具作者个性色彩的句子,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进行感悟理解,锻炼表达能力。(难点)

3、情感目标: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突破: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聚集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多年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要让一个审美趣味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体验画家积淀多年的审美经验,感受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绝非易事。初读课文,感觉语言很美,情趣高雅,但内容较散,初中学生不好把握。再读课文,研究教法,我觉得不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探求美的欲望。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蕴涵的审美特色。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力求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座桥吗?(出示分水当地桥的图片)……同学们能告诉老师,桥的附近有些什么呢?你觉得它美吗?(生谈师结引入)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明确作者对桥之“美”的认识。(学生自读思考,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关键)

三、研读赏析:

学生选读赏析自己喜爱的描写“桥之美”的句、段或最有情味的句子。

(教师指导方法,给出示例,让学生立足文本,尽情畅谈。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入理解并形之成文。)

结合预习表格,展示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展示——点评、补充——修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手法鉴赏。

讨论品评,结合学生的展示评价,总结赏析方法(明确规范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小结语言特色

明确: 形象生动 描写细致 情景交融

五、布置作业

2007年10月15日起,大师吴冠中的艺术展“沧桑入画”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展。如果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请你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用艺术家的眼光来向吴老先生说说我们家乡的桥之美。

注意: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通用九篇)

    发布时间:2024-09-09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  老师们,我说课的题目是:《台阶》,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

  • w
    八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4-09-13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

  • w
    八年级历史教案内容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3-15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学生的反应可以反映教学质量。经过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的检索已经找到符合您需求的“八年级历史教案”资源,请记住将本网页的链接加入到您的书签列表中!...

  • w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篇

    发布时间:2024-05-17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

  • w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我们又要迎来新的一学期了,接下来,就要准备写教学计划了。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开始充分准备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写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跟随好工具范文网的步伐了解更多有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的知识,欢迎阅读我们会努力为您提供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并收藏我们的网站!...

  • w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2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怎么写自己学科教学计划呢?时间匆匆如流水,即将迎来新的学期,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运用好时间,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的知识点,这里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w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4-09-06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初二学年的教学...

  • w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收藏九篇)

    发布时间:2024-09-13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