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哲学与生活教案七篇

哲学生活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4-01

哲学与生活教案七篇

2024-04-01 13:42:05

【#实用文# #哲学与生活教案七篇#】经过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的反复打磨和精准修改我们呈现了最新的“哲学与生活教案”。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完成授课任务的保障。请注意以下重要消息!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1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既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举例:学生用水擦黑板,是从上往下擦,还是从下往上擦,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处流的,如果先擦了下面的黑板,当再擦上面的时候,擦黑板时的脏水可能就会流到下面已经擦干净的黑板上,结果就造成了重复劳动,所以从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学性。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过渡)可见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哲学,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是需要哲学的,那么哲学是从何而来的呢?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复习旧课)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

既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呢,在哲学当中所讲的世界包括哪些内容呢?

哲学中所讲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和意识。(同时可以帮学生进行归类:这三者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客观)世界;思维和意识——精神(主观世界),两者是相互对立存在的。)

(过渡)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人们就会进行思考,便产生了哲学。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插播“疯牛病视频”

所以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即: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没有远离现实生活)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过渡)要了解哲学如何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展示相关资料)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提问学生)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智慧?

两者有重大的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知识的总和不是智慧,知识是“既成的”,智慧是“灵活的”因而博学虽有利于提高智慧,但博学不是智慧。智慧偏重于对未来的想像和创造。哲学更是对智慧的“爱”和“追求”。

哲学智慧不是现成可得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爱的丧失,就意味着智慧的泯灭。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p5即: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哲学的功能:

第一: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第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三: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观念。

板书设计。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课后小结。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2

第一部分 设计思路

本框题的题目是《生活处处有哲学》,本节课是本书的开头,引导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和认识到学习哲学是有用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一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二要克服庸俗化的倾向。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把握住生活中的哲学之一主线,首先从比尔盖茨的财富观入手,引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接着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典故、事例等,采用探究和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争鸣和探讨,既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离不开哲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学生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从而较好实现了三维目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哦能够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师:同学们,假如说你拥有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并将退休,你会把如何安排这笔钱的用途呢?

生1:旅游,尽情享受生活。

生2:留给子女。

生3:捐给社会一部分,自己消费一部分,再留给子女一部分。

……

师:同学们敢于谈出自己的想法,都体现了消费的计划性,很好!确实,个人消费是个人的私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消费观和财富观。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比尔盖茨的选择:20xx年6月27日,微软创办人盖茨退休,不再做微软执行主席,只出任非执行主席。在接受采访时盖茨表示,他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他说:“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生:(感叹)

师:同学们,你如何看待盖茨的行为呢?

生:(略)

师:同学们,比尔盖茨的选择再次告诉我们:人的生活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需要哲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哲学,它来自何方?走进哲学,能否让我们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呢?

活动一:你说,我说,大家说——生活中的哲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理解这一点。老师点拨补充。)

(师生共同完成)

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物质决定意识

选择文理科的哲理—从实际出发;

韩国的牛肉风波导致了内阁集体辞职—联系的观点

……

(过渡)师:大家说得很好,刚才我们也看到人们对金钱的看法也不同,这说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不同。这其实也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好了,我们已经发现,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哲学,不过在我们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却有意无意(无形)中用到了哲学的观点、方法,体现了哲学的智慧。可见,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板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板书)

活动二:追忆往昔,畅想未来

师:同学们都十六七岁了,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都忘却了,不过,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就会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他们会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的哲学就来源于这里。你现在又经常思考什么问题呢?

生1:“我是谁?”

生2:“世界从何而来?”

生3:“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

生4:“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

师:其实,这些疑问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板书)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哲学有用吗?有什么用?(即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烛光照亮小屋”并回答问题。

生:(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分析)

师: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板书)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板书)

师: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由“爱”和“慧”两个字组成,其意为“爱智慧”。后来,它在世界各国语言文字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古汉语中,“哲”释为“智慧”“聪明”“贤明”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哲”之为“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或学说。

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那位同学愿意讲一下?

生(略)

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破盛满水的大缸,把小孩救了出来。司马光的这种救人的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打坏造成了损失,方法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生(略)

师:司马光想到这种方法,主要是其有正确、创造性的思维,智慧的头脑;

其实,对待损失应该有一个标准,司马光能够正确对待“得与失”,舍小利(破缸)而获大利(救人)。这使我们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了前行的明灯。

(2)从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板书)

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哲学的产生和作用,我们懂得了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总之,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效果体验

1.(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24)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本题以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李振声的感悟为背景,考查哲学的功能。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哲学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体现了哲学的指导意义。A选项混淆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因此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因此B本身错误。C选项,哲学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之分,因此本身错误。D正确阐明了哲学的功能,因而为正确选项。

答案:D

2.(20xx年海南一测,9)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 )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

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解析:本题属于立场型的选择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因此首先排除A和B。C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D

质疑解惑

学生质疑: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呢?二者是否矛盾?

教师答疑:不矛盾。哲学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形成哲学。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怎样的状态而存在?”等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是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他与哲学来源于实践并不矛盾。

第四部分 课后跟踪

自主探究

哲学有什么功能,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请收集有关论述,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以现实生活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着眼,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的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重视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法上,注意多样化。综合运用情景导入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产婆术”与教师启发式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第五部分 专家点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从生活入手,紧扣生活处处有哲学的主题,从素材筛选、教法选择、题目讲解方面,让学生明白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不能没有哲学,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新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理念。

在讲解中,如能认真探究,如何把学生为接触的哲学观点变成浅显的说法,教过会更好。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3

【目标导航】

一、课标要求

1.内容目标

⑴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⑵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提示与建议

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⑵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高考考点

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知识梳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知识体系】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百舸争流的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

【重难点释疑】

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比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为什么说它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在外国哲学家中也有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就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例题精析】

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解析】本题以是否追求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只能是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但是题目中的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又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此,这道题目是一道正误混杂的辨析题,同时又是一道附加条件型的辨析题,需要对不同条件下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最终确定是坚持了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答案】(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3)题目中的观点缺乏必要的前提,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因此是不确定的。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①③④

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 ( )

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它们是: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 d、古代唯物主义与近代唯物主义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 (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而形成的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d、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能动作用而形成的

8.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的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的观点属于: ( )

a、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二、非选择题

1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这些场景: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他只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体形裁减和缝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大方,否则,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剪裁,是注定要失败的;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土地的水、肥等情况和不同庄稼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否则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否则必定害人坏事;学习中,只有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来选择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将一事无成……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一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2、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3、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检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岁至69岁成年人。课题组负责人特别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笃信者。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b 6、a 7、b 8、d 9、b 10、c

二、非选择题

11、(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现实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凡是认识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能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要牢固地树立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用这种世界观指导人们的行动,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12、(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辨证法。因此,不能绝对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和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13、(1)存在。这些迷信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当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4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起源和任务。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增强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从而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哲学的功能。

【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一则故事。

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年轻人准备去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 :你到底想学点儿什么这个年轻人一下子被问糊涂了。他想:是啊,要是学法律,就能学到诉讼的技巧;如果学木工,就能学会做家具;可是说到学哲学,到底能学到什么呢。真是很难说。

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引出课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让学生回忆孩童时期,他们所提出来的奇怪的问题,如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提问:刚出生的婴儿,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会说话了,总是会问许多大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长大后,我们会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为什么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有的人总是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在实践中我们总会追问许多为什么,总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许多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使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哲学的每一步发展和前进,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的结果。所以说哲学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就连大家孩童时期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只要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教师用PPT展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其他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感悟到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教师提问: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生思考课本P6页伊壁鸠鲁的话:

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实例证明伊壁鸠鲁的话。比如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环节三:巩固提高

PPT展示故事: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您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做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

教师设疑: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在国外能受欢迎?你认为周总理的这一改名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甚少,而对于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很熟悉,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根据我们工作面对的实际情况来介绍中国传统名剧。这就充分体现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哲学思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本节课《生活处处有哲学》主要讲述了哲学的产生和哲学的功能。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能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作业:请同学们以生活处处有哲学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五、板书设计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5

【教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考孔子为何不愿意与弟子交换?他的智慧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展示。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提炼形成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产生。(随之板书)

【板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教师】这个结论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也可以找出理论依据。哲学作为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必修三中我们学过文化实践中产生。

【教师】为什么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出哲学的智慧?大家看课本第五页内容,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人在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

【教师】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对整个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进而有了追问和思考,这样才有了哲学的产生。所以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幻灯片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教师】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5】可是同学们你有多长时间没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过惊讶了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人聪明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一谈到哲学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神秘,非常的深奥。真是这样的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个小故事。(播放视频:司马光砸缸)

【教师】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考一下为何面对困难有的人能想出巧妙办法,有的人则无计可施?

【学生】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我们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所以是一门让人变智慧的学科。下面就让我们开启这段智慧之旅吧。

【幻灯片】标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探究一:

【教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考孔子为何不愿意与弟子交换?他的智慧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展示。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提炼形成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产生。(随之板书)

【板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教师】这个结论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也可以找出理论依据。哲学作为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必修三中我们学过文化实践中产生。

【教师】为什么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出哲学的智慧?大家看课本第五页内容,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人在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

【教师】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对整个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进而有了追问和思考,这样才有了哲学的产生。所以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幻灯片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教师】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5】可是同学们你有多长时间没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过惊讶了

探究二:

【教师】课前让大家都搜集了一些哲学小故事,现在大家就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学生分享故事

【教师】这些故事都很精彩,为何里面的主人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很高明?

【学生】都得益于他们的思维方式。

【教师】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真正哲学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因为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他就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科。

【教师】好。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本意。

【教师】但是如果我们在错误的哲学指导下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就会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作为哲学的入门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幻灯片】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教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哲理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我们一起读一下。

【幻灯片】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哲学与生活教案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说教材

《生活处处有哲学》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是学习哲学的入门框体。设计好这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2)运用: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才不会对哲学陌生,而逐渐试着去尝试探索。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并能够加以应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应用哲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这也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产生裨益。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作为这堂课的中心任务。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体验哲学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锻炼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前自主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的哲理储备,并且中以前的学习中有加以应用,如写作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自己阅读来阐释其中的哲学意义。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更盎然。

五,说学法

学生学习背景分析:学生在小学开始学习成语,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高年级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诗句,长篇来体会人生。到了高中之后,有了哲学,应该能借用这一系统的哲理来体验人生。所以,要做好这个哲学的命题,就是让学生学了哲学之后能够自觉地利用哲学智慧来思考人生,经营人生。

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让学生把握一般哲学道理和哲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知识转化。充分利用学生的哲学道理积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课后自我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课后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辩论赛《笑比哭好哭比笑好》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通过轻松的辩论形式让学生眼前一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设问:笑比哭好哭比笑好你认为哪者更好呢为什么通过设问,让学生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学过程:(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通过个环节进行。第一,对学生作为习作《如果》的点评。第二,思考三幅漫画的哲学道理。第三,总结自己在课后探究——仰望天空中的思考。第四,结合教材事例《烛光照亮小屋》展现哲学的智慧。第五,阐述什么是哲学以及它的作用。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框体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课后探究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我设制了这一探究活动:收集十句影响你人生或者你最喜欢的哲理名言。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跟自己有关的哲理,之后通过哲学学习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它们,乃至以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么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它们,这些哲理也将融入生活指引人生,一生受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白鹅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向您推荐“白鹅教案”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分享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与周围的人分享可以创造美好的回忆和体验。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个老师都应该按要求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有助于教学时避免发生意外状况。...

  • w
    绝句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4-02-27

    老师们在开学前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规划。详实的教案和课件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老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好的教案和课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其次,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

  • w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实用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今天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主题是“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 教案课件的完善工作,是新教师需要认真地去做的。您的家庭健康方案可以与朋友分享他们会感激的!...

  • w
    2024跳绳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03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跳绳教案”,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还请您收藏并关注我们!...

  • w
    草原教案汇总七篇

    发布时间:2024-01-28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

  • w
    萝卜蹲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教学方案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都需要被写进教案课件中,这将有助于老师的备课工作。希望这份"萝卜蹲教案"可以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并且希望在阅读完本文后,您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参考建议!...

  • w
    中班建构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下面栏目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中班建构教案”。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促进课堂群体合作的有效途径。请您抽出时间阅读本文!...

  • w
    采茶歌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0-27

    活动目标:1、丰富有关采茶的知识经验,熟悉采茶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感受体验民歌特点,学习采茶的舞蹈基本动作。2、根据故事情节,创编不同节奏及方位,以及不同姿态、幅度的采茶动作。3、自己调整动作幅度,在不与其他人碰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用目光和体态与其他人交流。活动准备:磁带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告诉幼...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