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绝句教案七篇

绝句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27

绝句教案七篇

2024-02-27 15:27:05

【#实用文# #绝句教案七篇#】老师们在开学前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规划。详实的教案和课件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老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好的教案和课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其次,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提供充足的练习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做好课堂总结和反思,巩固学习成果,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您的建议下,编辑为您撰写了一篇名为“绝句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准备教案和课件,提高教学效果。点击进入并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吧!

绝句教案 篇1

常规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

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2、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3、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4、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给古诗配一幅画。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4、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自由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并給生字组词。

教学反思:

绝句教案 篇2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3、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4、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1、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3、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4、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5、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绝句教案 篇3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本课教学下来,有这样几点感受:

1、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但介绍过多、过细,学生易游离于书本。

2、诗句意思的理解不可过于死板,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用自己的话讲通顺、讲明白即可。有些学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诗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让诗意明白。这点要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3、要引导学生多读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放开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绝句教案 篇4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1、认知目标:掌握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

2、能力目标: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愿意去吗?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初读古诗,读通古诗的同时,我让学生划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读,再体会。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学生找出这些色彩,老师再加点拨。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在熟读了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古诗、细读古诗,找出诗中的数量词。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该诗被奉为千百年来的蒙学读物,数量词不可不讲。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也说明鸟叫不是叽叽喳喳而是一唱一和,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也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行,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历史久远;第四句“万里”船,展现空间的广阔。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在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先闭上眼睛,听朗诵,想象画面,再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配诗。这样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窗虽小,因“含”着,千年积雪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久远;船虽泊但静中寓动,也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意境幽远,

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诗虽短,但其境无穷。四句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远景有近景,而且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意境正是教学关键之所在。

在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在晨读会上展示给同学们。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板书设计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板书既是原诗又高于原诗,既让学生掌握了诗句中的字词,又使学生对本诗的节奏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更利于学生诵读、记忆,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当然,我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给我更好的建议,是我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完美!

绝句教案 篇5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绝句教案 篇6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边时,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绝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1、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2、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4、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通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四)学习第四句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3、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四、想象诗句,吟诵诗句,感受美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五、小结,诗的背景,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六、巩固识字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1、同桌互认字卡。

七、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白鹅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向您推荐“白鹅教案”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分享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与周围的人分享可以创造美好的回忆和体验。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个老师都应该按要求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有助于教学时避免发生意外状况。...

  • w
    2024跳绳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03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跳绳教案”,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还请您收藏并关注我们!...

  • w
    草原教案汇总七篇

    发布时间:2024-01-28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

  • w
    萝卜蹲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教学方案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都需要被写进教案课件中,这将有助于老师的备课工作。希望这份"萝卜蹲教案"可以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并且希望在阅读完本文后,您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参考建议!...

  • w
    中班建构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下面栏目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中班建构教案”。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促进课堂群体合作的有效途径。请您抽出时间阅读本文!...

  • w
    采茶歌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0-27

    活动目标:1、丰富有关采茶的知识经验,熟悉采茶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感受体验民歌特点,学习采茶的舞蹈基本动作。2、根据故事情节,创编不同节奏及方位,以及不同姿态、幅度的采茶动作。3、自己调整动作幅度,在不与其他人碰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用目光和体态与其他人交流。活动准备:磁带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告诉幼...

  • w
    2023教案(集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1-04

    我们已经替您搜集了一些与“教案”有关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文章能为您带来一些启迪。我们的老师将根据教科书的核心教学内容来整理教案课件,这需要我们用心地撰写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 w
    大班下雨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下雨天》活动目标1、能用勾线、晕染相结合的形式表现下雨天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态2、能用冷色、灰色表现下雨天的色彩。活动准备1、在下雨天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观察人们的衣着特征以及雨滴从天上掉下来时形成的线条;幼儿体验过自己撑着雨伞或穿着雨披在雨中行走的感受。2、各种雨具(雨伞、雨披、...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