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近代史读后感(必备15篇)

近代史读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3-18

近代史读后感(必备15篇)

2024-03-18 11:09:05

【#实用文# #近代史读后感(必备15篇)#】您在寻找好文章吗我们向您推荐“近代史读后感”,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我们沉醉其中。 写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思维,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写读后感时怎样才可以写出动人的内容呢?为了便于您以后访问请将本网页的URL地址保存下来!

近代史读后感(篇1)

>读后感

一作者认为外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认为他们入主中原,仅仅是因为中华民族一时的内乱,反映了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他们认为国家的衰亡,是满清统治的无能与腐败。事实上,阻碍中国进步的不是外国人的统治,而是中国自身经济、文化、政治水平低下的桎梏。外国民族入侵后,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政策几乎都得到了贯彻。

所以如果汉朝政权不改革,他们只会反反复复,结果也不会比外国政权好多少。作者过分贬低外族,抬高西方是为了排解民族情绪,将过错推于他人。

二书言,西洋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热烈的爱国心 ,而国人却固守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在此我并不认同。首先,我们都知道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而在中国,家庭和家庭风格比个人更重要。西方个人直接跳到国家层面,中国人则通国家庭向国家转型。

在我们心中,家国家国,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安危状况说家庭是否稳定得前提。因此,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保护我们的国家。事实证明在对外的多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的,而西洋人并不象作者认为的那般爱国,他们侵略别国来掠夺资源,使自己国家受益,而收益的主要为资产阶级,底层人民仍比较贫困,西方人民在面对巨大财富时,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在一起,掠夺财富。

但当那些没有分得和较少得到利益的人清醒时,他们必然将矛头指向既得利益者,那时人民内部矛盾就会产生。人民对国家的支持将减少,爱国主义将受到动摇。所以也许西方国家并不像作者想象的那么强大,而是在特殊情况下,一堆散落的沙子会凝固成坚硬的水泥。

三.战争与改革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便是战乱纷起,正是由于战争吞并造成的外来压力,各诸侯国开始改革内政,其中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 吴起改革等。而书中的三个例子,日本,**,土耳其,都是由于外部战争的失败,内务改革的思想萌芽。 战争与改革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历史的一般经验和规律,一个国家和民族得内部改革进程极为缓慢。明清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农业经济和国家政策打压, 若顺其自然发展,中国不知何时才能摆脱封建社会。这是由于外来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进行变革,而一旦平稳的状态被外在因素打破, 纵使公民迷茫,出于生存的本能我们开始挣扎,开始思索,想要找出一条路,带领我们走出被欺辱被压迫的难堪境地。

现有道路是走不通了,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他们学过得西方学术编织美好的社会蓝图。有了目标和方法,不同阶层的人开始发生不同的变化,战争成为改革的动力。

当然,战争对改革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二战后的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自身的资源遭到严重掠夺,加上严酷的自然环境,想要通过改革走向富强,是非常困难的。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受到保守势力和其他众所周知的原因的阻碍。财政资金短缺不是战争造成巨额赔偿的原因之一吗?新中国成立后,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对生产和交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中国若不想再次因为战争被迫进行改革,不如自己痛下杀手, 时时修剪坏枝枯叶,为中国这个具有庞大身躯的巨人更换新鲜血液,一时得手软不能换来永远的安宁。如今中国正处在改革的路上,我们都在期待着凝聚全国人民希望的改革能够触及时弊,在对待疑难杂症是能够毫不留情

。 四,国家力量影响国际关系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五 ,国人的愚昧和落后

由于明清两代的隐居,中国对外国的了解基本上是一无所有,再加上自身科学水平的落后。即使在虎门卖烟,林则徐也认为英国人腿脚紧,弯腰不方便。他认为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径直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之外人的死命。

而且它本身也十分盲目自信,在以前从未办过夷务的情况下,却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祥。”由此可见当时封建**的自大和愚昧,他们在未经考证的情况下,胡乱断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国家实力。

只有当外国人的硬船和大炮来到他们家门口时,他们才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鸦片战争时期,山海关的大炮仍然是前明朝的,技术多年没有改变。**的落后在林则徐的私函中也曾涉及。

徐广缙担广州总督时,曾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则徐回答民心可用这样的回答十分空泛,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较古老的时代,在中国人的政治中,政治家们认为人民的力量对国家政权是起决定性作用,儒家思想曾阐述过民重君轻,君舟民水等思想,唐太宗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在那时,我们所遇到的敌人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通过激发人民主动性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这样的认知转换到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行的,洋人的经济军事政治水平远超过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时,像民心这样空泛的事物, 除鼓舞人心外,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像封建**那样把民心当作救命的稻草是极其可笑的,况且不提人民力量的大小,人民本身就是愚昧的。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

而且当英法联军进攻广东时,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六,近代中国人的法制意识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我国官吏就自动放弃境内的法权,在中国境内外国人与外国人的民刑案件中,官吏不愿多问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他们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状的不平等条约丝毫没有微词,却认为张外国人管外国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其实他们牺牲了国家的主权,贻害不少我们。

当叶民琛负责广东时,外人曾经提出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中国人反而认为这一点可以通融,却认为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即及外人与官吏往来各项,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绝对不可以妥协。

六封建社会的循环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有一个循环套,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总是很开明的,正是和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而后来之统治阶级欲望的提高,官吏越来越**,加上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此时天灾人祸自然演化,土匪横行,人民不能生产,于是开始频繁爆发农民起义,推翻旧政权,新政权要陷入新的循环。这一过程似乎前后交替,中国历史似乎陷入了陷阱。其实不然,社会是前进的,循环的过程也是交替上升的,明清时的科学水平虽然发展较慢,但较之以前还是有所提高的,

清末,中国正进入周期的最低点。如果不遭遇外国政权的入侵,国家本身也将面临政权更迭的危机。此时,西方的入侵使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内部,吏治腐败,政治腐朽,盗贼猖獗,人民生活困苦,外部列强入侵,掠夺资源,要求赔款.封建统治面对列强与人民双重的压力.

早已岌岌可危,本该走入下一个循环的中国社会在遭遇外国侵略这一外部刺激时却看到了另一个新鲜世界的光亮,几千年的大国梦幡然醒悟,中国人民带着沉重的伤痛跳出历史的宿命,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近代史读后感(篇2)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辛亥:摇晃的中国》读后感

张鸣一书《辛亥:摇晃的中国》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在张鸣看来,宪政制度比共和制更符合当时的国情。宪政制度促进了士绅分享权力、实行地方自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平过渡。正是因为立宪派的参与,辛亥革命的火药才没有那么强大。当时除了立宪派、革命党,还有一个保皇派。

保皇派的目的是先救清朝,后救中国;立宪派是顺便救中国,救清朝;革命者只救中国,不救清朝。清朝也知道立宪有助于保家卫国,所以积极提倡立宪。从现在起,清朝的预备立宪已经走远了。

而革命党人似乎更加注重抓权,他们明白一旦朝廷立宪成功,革命也就夭折了,权力更无重说起,所以清朝决心立宪之日,也是革命党疯狂暗杀作乱之时。如此说来,立宪其实是避免动荡的一条生路。可惜朝廷对于立宪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立宪的本质是与士绅阶层分权,保障士绅阶层的利益,从而稳固大清。

年轻气盛的皇族们只知道嘴里说立宪,手里却积极收回权力,这使得一切努力最终覆水难收,使改革的运行脱离了立宪的轨道而进入革命派的掌握。虽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准备好偶然的大变革,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辛亥革命之所以在武昌打响,看似偶然,其实其中包含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从1840年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从未放弃对于国家命运的探索,但在地主阶级的革新运动、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均失败之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暴力的革命运动必然会走上历史舞台,所以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其实是持久的制度困扰和变革焦虑。”在先进的中国人和知识分子精英们信奉的进化论历史观里,制度的演进,是进化的必然,已经进化到先进的制度,任何“退步”,都是开历史的倒车。或许清末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选择,是慢慢走向代议制政府的最好路径,突然在落后的国情上学习最先进的共和体制,并不是中国的幸运。

那群满怀救国图存理想的革命党稀里糊涂偶然的获得了武昌首义乃至推翻满清成立民国的胜利,却极可能在国家整体发展轨迹上拔苗助长、适得其反,革命不仅没能解决旧的问题,还产生了新的问题,退无可退,历史就只能继续以破坏性的方式往前走,正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继续革命,更激烈更深层次的革命。

“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张鸣的这部书不是历史史料的堆砌,也不是那种大话版的历史演义,它是翔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想像和推理。它包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革命浪潮中各种力量的构成,思想的碰撞,新旧势力政治文化的比较和较量。

作者对历史是认真的,但他没有一个严肃的教条,而是轻松舒适,但由于他的锐利和有毒的眼光,剑尖仍然是一把剑。可以说,这本书有足够的阅读乐趣,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论文,而是有文学想像和修辞。然而,它的文学性并没有削弱它的真实性,因为作者没有随意编造历史,也没有取笑历史。

这是一种融合了历史、文学理论、文学等诸多因素的跨文体写作。它严谨而幽默,轻松而深刻。它消解的是辛亥革命的象征,还原的是具有戏剧性效果的革命场景,使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人物放下子孙所画的面容,血肉回归原貌。张鸣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近代中国近代史的常识普及,让那些边缘的秘密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让后人重新认识那段峥嵘岁月下掩盖的荒诞与理性,混乱与构建,偶然与天道,并借此恢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对历史篡改的警惕,进而懂得,捍卫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精神,和普通民众理性的尊严。

近代史读后感(篇3)

不知不觉这门课程已经过去,虽然很短暂,只是概括地叙述了这段历史,但这门课程却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鸦片战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是一只蹲在井里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大。被资本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软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的强者,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政府统治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专制这层厚厚肥肉。因此,只有紧跟世界局势,不断使自己接触这世界的残酷竞争,才能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大国,还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一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国发动了八年的抗战才能将他彻底打败,这是一种什么实力,这更可突出实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护。代表大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越战越勇,越战兵力越强大,最终取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农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要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为自己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使广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一致抗敌,最后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里面的每个片段都记载了各阶层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能胜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已流传了千代,但真正能够弄懂的却是没有几个,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将这一理论运用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最终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今历代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注意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科学地发展观,废除“皇粮国税”,正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高端,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挥手致意。

近代史读后感(篇4)

观《回望梁启超》有感

“他是跨时代的士大夫,他是新时代的启蒙者。”这是这部电影的开场白,从这句短短的话语中,我想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梁启超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了吧。“跨时代”、“启蒙者”,我觉得这两个词汇是对他最好的诠释了,对于但凡知道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来说,都应该懂这两个词语背后所代表的意思了。

梁启超从戊戌变法运动走上政治舞台。戊戌维新和戊戌维新两次事件后,梁启超开始在清朝政治舞台上露头,很快就获得了光绪皇帝的承认。对于他得到光绪帝的赏识这件事情,还有个不得不说的环节,其中,有一个人在这件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那个人就是康有为,戊戌六君子中重要的一员,可以说经过这件事情,康有为和梁启超已经密不可分了。

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后,中国迈出了从中世纪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第一步。当时,清帝国的统治岌岌可危,中国人民和共产党饱受外国势力的欺凌。然而民智未开,皇权根深蒂固,虽然当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五十多年,但是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变法,对于改革的认识仍旧很不清晰,可以说是根本不知道变法和改革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已经认识到只学***的先进技术并不能使中国强大起来,所以他们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虽然他们之前并没有能够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激烈,而且提出的变法主张并不成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确实开了历史之先河,以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勇气与智慧努力将中国变得越来越好,迈开了中国变法图强、改革创新的第一步,更是重要的一步。

对于这场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我认为最致命也是最重关键的因素就是统治阶级本身的利益受到了威胁,让他们从根本上不愿意变法,而且还想方设法阻止变法。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变法是为了救中国,而不是为了救大清”。

这句话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因为他们并不代表全民族的利益,他们只代表他们所处阶级自身的利益,所以为了他们自己所处阶级自身的利益,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出卖全民族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也许会有许多背叛自己阶级的个人,但是从无背叛自己阶级的阶级。

梁启超首先是一个文人,做学问者,然后才是一个搞政治的。然而他所处的时代,那风波诡谲的政治风暴并不能让梁启超安安静静的做学问。这既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学者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梁启超他们的举动是固执的,同时也是庄严的,甚至更是悲壮的。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他们毫不意外地失败了。但在我看来,他们的人格并不比胜利者弱一半,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无负今日”是梁启超的赠言,同时也是影片最后告诉我们的决心。

近代史读后感(篇5)

学过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清政府的无能、朝廷的懦弱,因此让我们如此一个泱泱之国,变成板上肉,任人宰割,让我们中华民族陷入了这场百年耻辱的战争之中……

签订的条约无数,条件无底线,似乎就是将整个中国双手奉上也满足不了他们的狼子野心。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们好像都能感受到列强眼神中散发着的嗜血的光芒,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生存在那样水深火热的年代,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而下,才将我拉回现实,看着周围明亮而温韵的教室,我才是真真的感受到此时的我们原来是这样的辛福。

手捧着历史书,里面是我们先人的血和泪,是我们先人用生命诠释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警惕着我们不忘耻辱,不辱使命,不辜负上一辈人的心血。每一次,翻开历史书的扉页,都是那样的沉重,仿佛一个老人拖着疲惫的身心向前,心力交瘁;每一次,只要一读书页上的文字,似乎它都能带你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着周围的国人在枪林弹雨中依次倒下;看着那些手无寸铁的人被无情的践踏、蹂躏;看着战争中无助而可怜的孩童哭喊着他们的亲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砸到一样,生生的疼,这样的悲剧在这一百年间被不断重演,多少泪水和鲜血在肆意流淌,多少呐喊与哭泣在耳边回荡,多少先人的尸骨被掩埋……在那个像魔鬼一样的岁月里,说它是地狱也不为过了,它甚至比地狱还要可怕,因为就算是地狱,它也不会去惩罚一个个满怀善念的人,一具具纯洁的灵魂。

历史是不带有一丝感情的,它可以完完全全、丝毫不差的记述下一切,但是却要我们带着这无比伤痛的心去接受和学习,即使是内心再坚强的人,看到历史书记录下的这些真相,怕也是要为之流下泪水了,它是我们每个人、甚至是全世界难忘而沉重的回忆,冲击着所有人的心。

我们反复重温,只为谨记历史,不让悲剧重演,新的篇章即将开始,我们要试着缅怀过去,展望现在,此刻,就让我们带着不忘的回忆,开始全新的时代!

近代史读后感(篇6)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浅薄,才知道历史的发展史多么的曲折和不易。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姿多才的绚烂文化,周边国家的景仰朝拜,让我们中国人在谦和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深深自傲的心。我们是多么的聪明和强大啊!从羊脂白的陶瓷到精致的唐三彩,从华美的丝绸到碧绿沁心的茶叶。中国的画卷是那样的多彩和绚烂,是那样的华丽和闪耀,然而,从1840年开始,中国的画卷开始变的灰白,伴随着鸦片的缕缕白烟,变成了带着沉重的灰暗,带着伤痛的苍白。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好在,灰暗没有压倒反抗,我总能在黑暗中寻找到希望的色彩和光明。太平天国将士的红头巾,抵御了多少多来的侵略者;爱国人士的公车上书,白纸黑字满是爱国壮志;长征路上,雪山草地记住了红军军装的颜色。国人爱国的心让黑暗中有前进的方向,战士英勇的反抗让黑暗中充满光明。

经历了屈辱,便知道了灾难的沉重。现在,我们的祖国走出了阴霾,我们的人民,正在把伤口轻轻的掩埋;我们日益的强大,但绝不狭隘,我们尽力的丢掉过去,但绝不忘记历史;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绝不去奴役;我们的人民,有着博大的胸怀,但也绝不会一味的容忍。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了解历史,以历史为鉴。但不能拘泥于历史,要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近代史读后感(篇7)

读书报告

因为这本书不厚,我一口气读完了。

最大的感受是,它与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无论事时间的陈述,还是评论事物的洞察力和深度,都有很大的不同。以甲午战争为例,历史教科书只告诉我们事发的时间和地点,宣告自强运动的彻底失败。而蒋廷黻先生把事件的始末告诉了我们,让我现在才知道为何会发动甲午战争,是由于我国和日本在高丽问题上产生了纠纷,日本想要占领高丽进一步实现自己领土的扩张,而中国看出日本的野心想要阻挠,便引发了甲午战争。

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是装备落后,而是技术落后。

所以我对本书的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有浓厚兴趣,并经过研读之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强运动的提出和实行,是有远见的士大夫,如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虽在18世纪处于优越地位,但是西方列强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更使西方列强的生产机械化。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夜郎自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知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向中国敞开大门,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和改革的重要性。

这是中国进步和现代文化的重大突破,但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呢?我总结了有一下几点:

1. 封建思想不但在统治者士大夫身上根深蒂固,在民众身上也是无法动摇的。

2.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自身束缚于旧文化中,使得没有真正懂得西方文化,并且不懂得正确用人。

三。时代的桎梏,恶人的诽谤,使得自强不息的运动无法真正展开。

4. 自强运动期间,日本,**,西方列强因为想领土扩张的原因频频干涉中国,越南和新疆的动荡,使中国损兵折将。

接下来,我就细细分析这4点。

-。从英法联军中,恭亲王和文祥学到了三种教训:西方的**和训练远远超过我们;西洋人愿意我们购买兵器并愿意教给我们练兵之法;西洋人并不是先前所传的狼子野心,不守信用。

而且曾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且倡导派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是,自强运动便顺利成章的开展了。机械制造厂、兵工厂、近代化的交通、造船厂、电报局、招商局和近代学堂便拔地而起。

但是,光光靠这几位是远远不够的,统治者士大夫中绝大多数还是持反对态度。为了使西太后不干涉内政并表示对其尊敬,醇亲王决定重修颐和园,而这巨大的经费便从李鸿章办海军的经费上拿取,(这使得李鸿章无法顺利地提高海军实力,导致甲午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这对中国在自强阶段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巨大损失。而自强运动,从根本上损害了许多士大夫的利益,因为中国历来都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进宫做官,而自强运动使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

更严重的是,是民众的愚昧和无知。他们严重的封建主义灌输给他们新政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自下而上的,所以他们嘲笑自强运动。与英国人民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君主伤害了他们,所以他们站起来推翻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二战期间,推举好战的丘吉尔为**,鼓舞士气。

2、 自强运动虽然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但从根本上说是不完整的。原因之一是:主张此运动的人,都是接受中国旧文化出生,他们没有留过洋,没有真正感受西洋的文化,西洋的技术。

这就导致了自强运动中缺乏先进的公务员制度和审计制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科学知识浅薄,而且相信坏人不能用人。在训练海军时,辞掉有经验的英国海军总教官,竟然用上德国陆军骑兵来做总指挥,并让对海军全然不知的丁汝昌来做海军总司令,这造成了中海军战略战术大大的不如人。

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因为战略不够完备,突然之间把“人”字阵倒置,使得人员心慌意乱,而给了日本舰队有机可趁。

3,时代的束缚似乎是最严重的。 每当提出新措施时,保守党都会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强运动是徒劳的,痛恨他们破坏了自己在法庭上的稳定地位。这个保守党势力强大,自强运动经常受阻。

加上,李鸿章,虽然提出并极力倡导自强运动,自身并不十分廉洁,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冒着生命危险违背统治者的命令,乖乖的把凑好组建海军势力的经费拨给醇亲王修建颐和园。

4、 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占领中国时,强行占领黑龙江等地。自强运动时,左宗棠趁机占领新疆,力主率军平定新疆。而此时,日本扩张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日本此时已经进行了十分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日本认识到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扩张势力,便想借着占领高丽慢慢吞并中国。

因此,在这个关头,李鸿章反对平定新疆,却想遏制日本。这种中国国土受到多国攻击的情况下,再加上法国进攻越南,士大夫又主张武力援助越南,使得引来了中法战争。各种战争摧毁了自强不息运动中建造的造船厂。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了中国近代史上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无知。改革的思想虽然只有小部分人意识到,但这小部分一步步激励着民众,使民众慢慢从无知中醒悟过来。

近代史读后感(篇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不断成长。虽然错误很多,但我们可以及时纠正,最终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正经历曲折发展,这告诉我,成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冷静分析各方面情况,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我才能最终成功。

西方殖民者用鸦片战争的炮火唤醒了闭关自守的中国人。从此,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这种学习经历了四个飞跃的过程,从开眼界,到物质技术的学习,到政治制度的借鉴,再到思想文化的探索。

1.面向世界的思考-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作为帝国大臣,领导了广州的禁烟运动和反英斗争。他一改清****鄙薄夷人、惟我独尊的观念,对西人进行实地了解。

他组织翻译英文《广州周报》而编成《澳门月报》,他还特别组织编写了《四洲志》以了解世界形势。为了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林则徐还组织选译了《各国律例》等书和大炮瞄准法、战舰图式等资料。通过了解,林则徐认识到,外国船只和枪支远远高于中国。

必须学习西人长技,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基于这一认识,他曾购买外国大炮装备清军,并当场做了中国大炮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他甚至扮演道光皇帝,建议用关音钱的1/10来模仿外国船只和枪支。

他还对彼得大帝穿着微服旅行、学习西方技术的行为表示赞赏。

2.物质技术的学习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人学习西方长期技能的正式开端。洋务派在认清敌强我弱形势的基础上,试图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强船强炮的技术,以维持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在**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对外事务,衙门内设有英、法、美、俄四股,以后又增设海防股;在总理衙门之下,设有南、北洋通商大臣,分管南、北口岸的通商和交涉事务。

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总理衙门还成立了北京同文博物馆学习外语。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洋务运动创造了条件。

3.政治制度的借鉴

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强国梦的破灭。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改变政治体制,才能有效地研究物质技术。这种上升的思潮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即1898年的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是在"救亡图存"的呐喊声中拉开帷幕的。它从一开始就把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放在政治体制上,希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挽救中国被别人**的危险局面,真正实现中国的自力更生。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人,继续努力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他们认为,改革和强盛的理想,不能通过适度的改进来实现。只有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彻底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贫弱状况。

推翻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思潮十分盛行。涌现出一大批革命报刊和革命团体,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宣传资产阶级共和思想。1911年的武昌起义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腐朽的封建帝治被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诞生。

4.思想文化的探寻

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邀请德先生和赛先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民主和科学的热切追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已经实现了中国的转型,必须从文物和制度的移植向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转变。

他们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体,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举凡一切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形态,如自由、平等、公正、人权、个性解放等教育可以德先生即民主代表,民主是合乎理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是自由、公正、平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

作为一个90后学生,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非常优越,就像在蜜罐里长大一样。我们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却不知道30年前,又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一番生活——就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生活的那个年头,人民生活产生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没有义务制教学的素服和家庭经济的贫困这两个原因,许多到学龄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不得不早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教育前景也是十分的萧条。人们没有电灯,只能使用蜡烛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外出工作或回家探亲的人只能步行,条件较好的人只能乘船。交通运输业极不发达。

在邮电方面,人们也只能靠电报互相联系,但是打电报既烦琐又破费,因此许多亲人推动联系。不仅是个人家庭,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也非常紧张和困难。比如如今繁华的青泥洼桥,在那时的充其量也不过是条小巷子……

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我们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把未来图上五彩缤纷的颜色。

近代史读后感(篇9)

可是北洋海军为什么会败呢?再看软件实力上,刚遭遇北洋海军管带们慌乱有点过头,而作为队长的丁汝昌却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而在作战队形上又争执不下,最终确定用欧洲早已不用的传统“一”形队列,而日本海军则用了新兴的专门克制住“一”字形战列的斜排三列的冲击型战列,再加上日本军舰轻快地优势,战争刚开始北洋海军的队形就被冲散,并被分割打击。而邓世昌提出的“人”字形队列正好可以防范这种局面的提议未被采用。

这样战术上已经处于被动了。指挥上,战争伊始,旗舰的旗台被打断,只会中断各舰各自为战,良莠不齐,有的将领畏首畏尾,甚至出现了把己方舰船撞沉的悲剧。而且,士气低落。作为总司令,丁汝昌把自己关在指挥室里,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全军士气。

唉!现在很难有过去对历史的激情,只有历史怀疑的内容才能激发一点兴趣!

近代史读后感(篇10)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阅读历史从来不是简单地了解过去,而是对未来的一种更好的憧憬。过去过不去,未来如何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热泪盈眶的成长史:先受屈辱,后觉醒。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两次,第一次读只当是看个新鲜读读故事,而最近第二次读,却有了更深的一层体会。

从来都说民族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关系千丝万缕。其实不仅因为民族和个人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关系,除此之外,个人的成长是与一个民族的成长多么相似:在无知的襁褓中成长,没见过真狼的犀利,还觉得自己养的哈士奇挺霸气。

未经过枪火血肉模糊的洗礼,还以为刀枪武功依旧天下无敌。经历过成长带来血肉模糊的残酷撕扯,疼痛中爬起来发现,原来拼爹靠妈和所谓有好往来的朋友都不能成为靠山,自己才是自己坚实的后盾,最后不再天真的强大起来。

首先,我对这本书作一个总体评价:蒋老的中国近现代史写作客观公正、简明扼要、直接明了。大部分地方都是以主体为中心,学术思想与我们平时接触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集中在中国人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最终归结为三民主义救国。

可能由于范老留洋的背景,所以对外国列强的侵华事件则着墨较少,因而感情上也不够充沛。但理性和感性的总和实际上是守恒的,理性多感性少。在牺牲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为陈述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客观公正。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界定,讨论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便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全书分为两条叙述线索:一是第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二是近代中华民族各阶层的自救。

现代化是当时中国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十有八九,发展并不令人满意,但中国近代时的进程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蒋廷黻想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似乎也无法得出答案,但他依旧看到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正中下怀,命中要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的当初便立马走上维新亦或是大刀阔斧的革命之路。

所以作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救国方案,他十分看重“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范着眼于剖析它们成败的原因、得失和可取之处,从汲取的教训中,反思国家前途命运,未来的大体走向。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阅读历史从来不是简单地了解过去,而是更好地了解未来。

恭亲王、奕欣、曾国藩、李鸿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第一个现代化建设项目。

作为一个在天津读书的学生,尤其是天大的学子,洋务运动的历史是不可不知的。比如,我从来没有吃过猪肉,至少我见过猪跑,我从来没有见过猪跑,至少我听到过猪哭。当我身处历史某个转折点的诞生地时,我必须对它略知一二,才能说三四个。第一个方案里,我最感兴趣的人莫过于曾国藩。

曾国藩的外事成就在于帮助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机械制造局。该厂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机器厂。

对于曾国藩来说,除了这些艰苦的成就,他的待人处事方式更具吸引力。比如天津教案,是中国从接受外来宗教到排斥外来宗教的过程,实际上是中西国力的变化,也是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神权文化根本冲突的反映。这是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背景。

曾国藩在处理天津宗教案件的过程中,宁肯得罪家人,也不愿侵略法国人。其中的思想是什么呢?是避战求和,委曲求全。

曾国藩的外交思想来源于中国儒家和为贵的传统智慧。他用汉唐时期礼遇外国的方式来面对欧美工业化强国。但很明显,他并没有完全看清世界的大势,他的旧技术瞬间失去了表现力。

在世界强弱的形势下,曾国藩反对学者认为清朝会很快杀死他们的观点。在津门谈话中,他还明确表示不支持李鸿章的外交痞子手段。他认为只有以和为贵,暂保大局,暗自谋求自强。

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争当民族英雄。为争当民族英雄,坏大局,导致更严重的主权损害,这样的民族英雄也只是逞匹夫之勇涂有其光环而已。一个家庭里的男人最尴尬的便是婆媳关系的两难。

曾国藩面临着历史上看不到的困境。外国人不讲道理,中国人不确定。

总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个方案并不成功。治标不治本,注定失败。

之后还有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的第三个近代方案等等,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所以引出了范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在当今看来的确欠合理,但以当时的视角来看,何尝不是一种充满勇气的突破性尝试?

对历史的重组和对一些传统人物从全新的正反结合角度进行了平息。例如,义和团起义和太平天国几乎都是历史教科书中的正面形象。范对他们先提出了正面性评说:

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还包含有愚昧的起因:“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于林则徐、丁汝昌等传统人物,也从辩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丁汝昌,历史课本里将他定性这次海战中的英雄。但蒋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引用原话说:

“当时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

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

历史从来都不只是简单寥寥几句便可陈述的。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范对林则徐的评说,这位1840年最早的鸦片战争英雄:虎门销烟,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然林则徐进行了虎门硝烟,买了大炮,做了一些外国刊物的翻译,但范肯定之后却从另一角度进行了颠覆评说:

“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也就是在范看来,林更重自己日后万古流芳的名誉,而非真正充满大无畏的去救国救民。因而功过参半。

这本更多充斥着理性的历史读本,更符合我对历史探寻的胃口,并且相对于百家讲坛里的说说故事,我更喜欢蒋先生对历史引申到对未来的探寻。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

曲折的道路,必然是走了弯路。

现代化,近代化是什么?现代的人未必都能明白,不是有了高科技工厂,有了这这那那就是现代化了。现代化的社会,意味着现代化思想的人合现代化的制度,这些是树根,而工厂,汽车,飞机等等,这些是结果。

中国的革命历程,就是一部在外敌的压迫下,社会通过血腥竞争淘汰,不断进步的过程。

理性分析历史来龙去脉,不逃避,不抗拒,看时代来袭。总有弯路走,总有血要流。人,民族,国家,世界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伤痛。

读史学史分析历史,过去过得去,未来才会来,而且,会是个更好的未来。

近代史读后感(篇11)

(一)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

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我很难接受,但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发现作者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不仅如此,书中作者描述的许多地方都不利于中国人民,而且指出了中国许多愚蠢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

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

思维也变得片面,认为中国人很无辜,一切都是外国人入侵我们的错。然而,如果中国不软弱,外国人怎么能想到中国?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怎么能成功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告诉我很多关于晚清的知识,而且告诉我:不要想得太片面。

(二)我发现大学里面总是有一些老师特别受欢迎,他们往往有三个特征:第一,能说会道;第二,教的课有新观点;第三,教公选课。这三个特征碰到一起,学生肯定喜欢听。

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或许就是这样的人。《重说中国近代史》此书就是源自他在人民大学的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

张鸣教授研究现代史。我以前读过他的一些博客和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九一八中学讲张学良。感觉总是会有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撞击你的大脑。此书名叫“重说”,恰如其分,整本书对于近代中国的若干大事,提出了新的论点,不同于我们从小受到的官方历史教育。

今年距离我上大学一年级已经过去十年,阅历自然是在不断增加,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也在慢慢减退,即便如此,仍然感觉十分震撼,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想一口气读完,由此可以想见,刚刚接受完中学教育,上到大学的小孩,听到这样一门课,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张鸣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本书的内容很适合阅读。我想说的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其他问题。长期以来,我认为历史应该是一个结论。道理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事情早已发生,尘埃落定已久。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学前历史教育中,注重灌输结论,会加深这种印象。但当我读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书籍时,我发现实实上,历史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所谓的“成败”,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就增加了干扰因素。

所以历史实际上是异常复杂的。那如何给小孩子们教授历史课?

你可以说任何学科的前沿都有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应用领域。小孩子的课本就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呗。但问题是,历史太重了,很多人在生活中不会主动读太多历史书,让历史课学到的可能都是对历史的历解。

再加上官方总会或多或少为了自己的目的,改写历史教材。

今年来,先后看了不少知名历史学者的书,越来越有种感觉,研究历史这门学问真的是需要阅历,甚至不要说研究,就是看懂,也需要。所以想到中学时候小小年纪学那些宏大的历史,真是勉为其难。如果你想学,那么历史是需要用一生来品读的。

那么,也许需要更灵活的方式,完成历史启蒙教育。

(三)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张鸣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书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喜欢像张鸣教授写的这样客观评价中国历史,并且,改变以往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幽默生动。

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我被那些易懂的关键词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inspirational quotes 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只有从心理上走出中世纪,我们才能拥有未来,过去的光辉历史才是有价值的。”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再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也受到了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此外,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起初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

不仅如此,书中作者描述的许多地方都不利于中国人民,而且指出了中国许多愚蠢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

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

思维也变得片面,认为中国人很无辜,一切都是外国人入侵我们的错。然而,如果中国不软弱,外国人怎么能想到中国?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

因此,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更多地了解未知的历史细节或历史方面。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理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是只有了解越来越多的细节,才能找到真正的定位。

这本书中,我尤为欣赏张鸣教授的立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过去,我读过很多当代作家写的历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强烈反对现政权。

要写出一部政治倾向鲜明的信仰史是不可能的,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客观地分析了起义的起源和发展。他一方面论述了起义的必要性,但没有给与太多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

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

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

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而且,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告诉我很多关于晚清的知识,而且告诉我:不要想得太片面。

近代史读后感(篇12)

吕思勉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著作,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体会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与风云变幻。


吕思勉在《中国近代史》中对于清朝末期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解读,揭示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困境。他详细地描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让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太平天国的兴起和覆灭,吕思勉进行了详细的考据和分析,让人深感震撼和敬畏。太平天国的兴衰不仅令人感慨历史的无常,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吕思勉对于晚清时期的维新派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努力和抱负进行了评述,揭示了他们对于国家前途的追求和努力。他们的思想和举措虽遭到了失败和挫折,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康有为提出的"保国保民"、"废除科举"等变法措施,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梁启超的"维新"主张和学术探讨,启发了国人对于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这些伟人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们珍惜和传承中国历史的文明遗产。


吕思勉也对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国家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覆灭,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和民主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的兴起和学生运动的激荡,展现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与活跃。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意识和觉醒。吕思勉通过对于这些历史事件的剖析和评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和潮起潮落。


通过阅读吕思勉的《中国近代史》,我对于中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和教训。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坚韧与担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与奋斗。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珍爱和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牢记历史的教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中国明天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近代史读后感(篇13)

这部**风格的作品最突出的部分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出版的。论述了抗日战争,并将其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人的战略进攻和我们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是敌人的战略保守主义时期和我们的准备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们的战略**和敌人的战略撤退时期。而现在重读持久战理论,完全符合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甚至时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

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是战略的**战。

在《论持久战》中,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说:“**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主席真的是一位千古奇人啊!我个人还觉得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呵呵。

以上就是我读后的一些感慨和见解。

近代史读后感(篇14)

自从西方国家进入到我国通商之后,不论后续是主动通商还是被动通商,在中国的外交领域永远都是“剿夷与抚夷”的争斗,剿夷势力强大,那我们就主战;抚夷势力大了,那我们就主和。而到底应该是剿夷还是抚夷,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政策,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

林则徐是剿夷派,所以以极坚决的态度禁止鸦片。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文人阶层的代表,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坚定使用者。虎门卖烟时,林则徐看不清西方。他真的相信我们有能力。

可是后来,林则徐其实渐渐了解了西方也知道了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可是他自己不能推翻自己,也怕别人指摘自己,而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渐衰落,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士大夫不承认失败,也不主张改革。抚夷派呢,对民族无信心,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

才是中国错失了崛起的机会。

看到中国近代的剿夷和抚夷之争,总让我想起之前中美**战的时候,虽说这种对比不甚恰当,上也有人做过论断分析,但是无论是官方和民间,其实多少掺杂了这两种思维在互相批判。虽然现在的我们对于西方了解的更深入了,但是大部分人对于现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还是存在“非此即彼”的偏见。微信和微博上的各种文章也混合了我们的判断。

我们以为自己代表就是民意和民心,可是关于民心,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民心固不可失,可是一般人民懂什么国际关系?主政者应当负责指导**。如不指导,或指导不生效,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

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个人理解,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思维,直截了当,博大精深。作为普通民众,或许有很多我们看不懂或看着不顺的事,但在表达意见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因为“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三。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战胜的。

“不战而求和当然要吃亏,但战败以后而求和,吃亏之大远过于不战而和”。还有一句话,“夫未有谋人之具,而先露谋人之形者,兵家所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虽不与别人打仗,但仍值得自勉。

在任何时候,当实力不具备的时候,就别装腔作势。保持低调,积累自己的能力才是正确的方法。

近代史读后感(篇15)

阅读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十三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胡绳/著

《国史大纲》第四十六章除旧与开新钱穆/著

《菊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刘锋/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重识甲午

“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赔偿二百兆之后也。”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从1884年到1885年,满清王朝在战场上以惨痛的代价赢得了中法战争的胜利,但战场上血流成河的胜利却在谈判桌上交给了别人而失败了。十年之后,中国与日本发生了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而这一战,满清王朝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都输得彻彻底底。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距离那场硝烟弥漫骇浪滔天的战争整整过去了一百二十年。这是一场重要到无论被怎样讨论、剖析都不觉得失之过细的战争,以至于这一百二十年间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惨败?

说实话,对于甲午战争,我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高中时历史课本介绍的范畴,那一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在脑海中的确印象深刻。但这句话真的能轻易而彻底地决定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战争吗?我知道,之于我,是时候重识甲午了。

但作为一个与那段历史相隔重重时光的后生晚辈,作为一个历史的读者,一个正在求学的年轻人,我不敢奢念自己能够提出什么新的颠覆性的解释与学说,我只是想从一个身处和平岁月的中国人的角度,从一个饱经艰难苦厄的古老民族的后人的角度,结合着大师、学者们的经典著作,来谈谈自己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一下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失败。

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3月(光绪二十一年二月)《马关条约》签订结束,历时八个月。甲午战争因朝鲜起,这个战争的理由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煞费苦心”。“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天津订立一个有关朝鲜的条约,规定以后遇有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须互相通知”,这只是第一手布局,陷阱和诱捕紧随其后。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朝鲜南部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日本**认为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机,它先诱使清朝**出兵朝鲜,表示‘贵**何不代韩戡乱?……我**必无他意。

’(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页33。)清朝**得到日本的这种‘保证’,又应朝鲜的请求,于五月初一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一千五百人进驻朝鲜京城汉城以南的牙山。

这时,日本军队突然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大量进入朝鲜,五月初七(6月10日)占领了朝鲜京城汉城。”好一个精妙的计划,打了清王朝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天真的清王朝“没有丝毫认真作战的准备,却先后央求**和英国进行‘调停’”。

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清朝已经失败了。《孙子兵法》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照此来看,清王朝的确会败。因为日本有着明确的战争目的和战略步骤,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而清王朝完全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中,既没有嗅到战争将临的危险气息,又没有摸清对手的战略意图,甚至连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不甚了解,真可谓糊涂至极,这样的战前准备,难怪只有挨揍的份了。

果不其然,一切都按照日本的战前计划顺利进行,而可怜的清王朝还昏招频出不断地给对手“送大礼”。战争的具体过程就不再详述,这其中有必然,也有偶然,但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惨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之前说到中国在战前准备阶段的确漏洞百出,可说到底战前准备是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

那中国究竟败在**了呢?

在**装备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清王朝率先进行了洋务运动,中国海军远在日本之上。据当年统计,北洋海军位居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但是日本加快了赶超的步伐。

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1890年,北洋海军有7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27000吨以上;而日本海军只有5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约17000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32艘**和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北洋海军。

但是,这也仅是旗鼓相当而已,如果单纯地以**装备的先进程度而判定战争胜负的话,那苏联也许就不会打败德国纳粹了。因此,**装备只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不能充分揭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史学家认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一向抱着决定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是**的观点,他们的唯**论的实质就是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

邓立勋认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制度不如”,二是“中国全**族皆腐败”。在我心中,觉得应该还有如下三点:

一是满族狭义宗族政权的极端自私和政治短视。“明太祖驱除蒙古后三百年而满洲入主,为中国近代史上狭义的部族之再建”,在满清王朝统治中后期,**主义**集权达到顶峰,皇权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表达是对拥有和享受资源的欲望的无限膨胀,本质上不受任何事物的制约。

中华文化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家国一体,或者是家国同构,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用在晚清王朝统治者的身上不是非常的正确。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族贵族只是把紫禁城当做自己的家,把世界当做支撑自己家的机器。试想如果他们以天下为家,以家为天下,怎么会容忍强盗和毛贼跑到自己“家”里为非作歹呢?

等打到紫禁城了,他们怕了,觉得是打到家门口了,觉得受不了了。当知道列强还让她待在紫禁城这个“家”里的时候,难怪慈禧会说出那句令人所不齿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种极端自私从另一个方面也充分反映出满清王朝统治者的政治短视,他们觉得应付了眼前的混乱,然后就又能安安稳稳地照着老方子接着统治这个庞大而迟缓的帝国,他们不明白磅礴而来的近代民主浪潮会摧毁一切逆向而动的力量,不积极进取只会导致大厦倾覆。就像在课上讲到的,革命爆发的时机就是当民众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被统治,当统治者也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统治的时候。

二是国民性格的巨大差异。日本人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这个民族甚至“和美国人一样都走极端”。在这场以“国运”相赌的赌局中,日本人为了打赢战争,自1890年起,每年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投入海陆军建设,较之于中国屡屡受到国际指责的占gdp2%的军费开支来说,这是个难以想象的可怕数字。

为了买一艘船(吉野),天皇带头挨饿。女王还捐赠了她的珠宝,并呼吁人民为国家捐款。全日本都勒紧了腰带。日本人有时的想法很直接:想赢得战争吗?

想。好,那就要得到吉野号。买船需要钱,可是没钱怎么办?

那就攒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省钱,而是全国人民一起省钱,就为了这艘船,就为了得到这艘船!试想一个不认真到偏执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试想一个不团结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而反观中国人,我们绝对没有这样的锱铢必较。客观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并不能鼓励中国人一文不值。儒家文化中的仁爱、中庸观点,造就了中国人的圆通温和,另一方面也使得了我们不像日本人那样“较真”,一艘船而已,犯得上人人挨饿吗?

没这船我就活不了了?所以中国人多用宏观思维来思考。但不幸的是,战争只是一个绝对必要的问题。一艘船或一把枪,在关键时刻,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影响战争局势。

因此,我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性格的巨大差异。

三是国家心态迥乎不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土地、人口和资源都很匮乏。这样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保持独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时刻有危机感。

这种国家心态就使得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来挣得近代化发展的第一桶金。

但是反观中国,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资源从来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至少在甲午之前一直如此),所以中国的国家心态从来都是从容的,甚至是高傲自大的。即是近代遭受列强的侵略,但在甲午以前,我们并没有丧失在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不断增强的民族优越感。所以很明显,中国人缺乏日本人的忧患意识。

如此一来,日本就好像应了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赌赢了日本自此腾飞,赌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因此日本也就有了以“国运”一赌的极为强劲的动力。

我想说的是,上述三种不成熟的观点并不排除历史学家对甲午战败原因的分析。我相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中国于近代化进程上的落后在本质上导致了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一系列与外国列强战争的失败。

陈独秀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战败之前的中国人极端的自大,一点也不把这个“蕞尔小国”放在眼里,战败之后的中国变得迷惑而自卑,开始从心底否定自己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说,甲午之战摧毁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人民的民族优越感。

甲午战争的失败,太悲剧性,太痛苦,太难以接受,使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整个古代帝国中达成了共识:只有改革,才能生存,才能争强好胜。客观上来讲,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甲午的战败是一个正向的刺激,但不论效果怎样,我们都不需要也决不答应靠挨揍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时至今日,距离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一年。我想说,我们铭记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铭记,还应该有缅怀,有期望。缅怀曾经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挺身而出献身于这个民族的英雄,也要缅怀在这个民族面临着存亡危机时,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勤勤恳恳的普通人。

用历史烛照未来,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过去,记住过去,我们更有理由让时代相信,那些历史悲剧不会在我们这代以及我们之的每一代中国人身上重演。

1986年6月9日下午,钱穆在台湾的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的时候,他看着台下稀稀疏疏的学生,依旧深情地说到:“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吾辈应铭记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近代史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12

    阅读的意义在于塑造完善的个性,而这部作品以最简单的语言刻画了最鲜活的人物形象。相信许多读者对于撰写读后感感到困惑吧?编辑毫不犹豫地推荐“近代史书读后感”,它配得上这个名声。...

  • w
    202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05

    而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传统史观上一直将他们作为英勇烈士来看待。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先生还原了中日海战的真实场景:"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

  • w
    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23-06-0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而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今天,栏目小编将会介绍一些与“近代史心得体会”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 w
    看《中国近代史》有感(集锦12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经过周到的分析小编为您撰写了“看《中国近代史》有感”,期待这些案例能够为你提供不同的思路。如果能够掌握好文档处理技巧就能有效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借鉴范文是提升写作技巧的杰出手段,阅读优秀的范文有利于我们的个人成长。...

  • w
    2024中国近代史观后感15篇

    发布时间:2024-02-13

    当我们从一部正能量影片中得出新的感悟时,这要归功于我们在观看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观后感可以展示作品对我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它使我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您是否对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感到困惑?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观后感”的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将其收藏起来!...

  • w
    海龟读后感(必备15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读后感,可以尝试将作品作者的文字看作与伟人对话的方式来阅读。读后感应该重点表达那些深深震撼你的情节和情感。针对"海龟读后感"相关主题的内容,好工具范文网已经收集和整理了一些,请放心我们将持续扩大知识库,以满足您的需求!...

  • w
    近代史观后感七篇

    发布时间:2024-01-25

    在欣赏电影时,我们常常会有许多独特的观点,那么如何更好地记录下我们对影片的观后感呢?写一篇观后感,将内心的感受逐一记录下来是一个好的方式。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应该围绕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来写,将其作为全文的核心议题。栏目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近代史观后感”,希望你能欣赏这篇文章!...

  • w
    旅程读后感(必备15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栏目小编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特意整理出了精美的“旅程读后感”,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你的兴趣并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妨尝试将内心所想用文字体现出来。...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