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3. 协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实验的技能。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环节(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单词“化学键”,并请学生讲述他们对化学键的初步认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键是什么以及它对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影响。
2. 呈现轨迹(20分钟)
(1)引入离子键
教师为学生展示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结构式,解释它们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钾分子的。通过此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鼓励他们参与、讨论相关问题。
(2)共价键
老师场景教学乙烷和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探究含有共价键的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实验的样子,鼓励学生发言并展示他们的实验所得。
(3)金属键
通过图示,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金属键是由可移动的电子形成的,它们可以向周围的阳离子散发。使用润滑油示范样品并鼓励学生通过手触去感受金属键的性质。
3. 想象探究(20分钟)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讨论并提出明智、好的问题。例如,对钠和氧化钠的反应进行探究,以及钙和氧化钙的反应,以引导学生了解半离子键、多重键、d酸、极性共价键和范德华力。
4. 总结巩固(10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课程中所学到的概念和实验结果,并为学生做出口检测难度一般的问题。
三、教学要点:
1. 可以通过实验和画图的方式初步了解化学键的三种类型、形成和特征。
2. 通过相关图示、模拟实验、场景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交流、思考、提问和归纳。
3. 协助学生培养获取严格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化学键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理解
a.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b.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
c. 了解氢键和范德华力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d. 了解键能和键长的概念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
2. 技能与设计
a. 利用电负性差异判断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b. 利用能带模型解释金属键的穿透性和导电性;
c. 理解氢键和范德华力的成因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究化学键的形成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加深对社会实际应用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
2. 理解氢键和范德华力的成因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利用电负性差异判断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2. 利用能带模型解释金属键的穿透性和导电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入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水有的化学性质和气体不同吗?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
2. 学生回答并探究:可能涉及到物质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键。
(二)知识讲解
1. 化学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a. 化学键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连接起来的化学连接。
b. 化学键有三种基本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
a. 共价键形成条件:电子云的相互重叠和受共用电子对的吸引。
b. 共价键结构特征:共享电子对,电子云重叠。
3.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
a. 离子键形成条件:电子云的相互失去和获得电子。
b. 离子键结构特征:正负离子相互吸引,电子云重叠较小。
4. 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
a. 金属键形成条件:金属原子互相失去价电子形成正离子,形成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云。
b. 金属键结构特征:正离子排列整齐,自由电子云均匀分布。
(三)案例分析
1. 氢键的成因和应用
a. 氢键的成因:以氢原子为接受的键。
b. 氢键的应用:DNA的稳定结构、水的特殊性质等。
2. 范德华力的成因和应用
a. 范德华力的成因:极性分子之间的瞬时电荷引起。
b. 范德华力的应用:卤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协同作用等。
(四)知识梳理
1. 键能和键长
a. 键能: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含能量。
b. 键长: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平均距离。
c. 键能和键长的关系:键能和键长成反比。
(五)课堂练习
1. 选择题练习:单选题和判断题,针对学生掌握的各种化学键的知识点进行测试。
2. 应用题练习:找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六)课堂总结
1. 归纳本堂课学习的内容。
2.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
化学键是化学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和解释物质性质的关键。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掌握了氢键和范德华力的成因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情况。总体来说,本堂课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反思中还可以加入更多交互式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感。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选自全日制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四节化学键,课时为3课时。
本节教材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键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介绍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第四部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一张表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第一部分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活泼金属钠与活泼非金属氯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第二部分关于共价键的内容,学生也已学过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因此这两部分可在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熟→生的过程。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共价键
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化学键概念,电子式
【新大纲要求】
化学键(A)、极性键、非极性键(B),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知识讲解】
一、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说明: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这种作用需较大能量。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键主要为下列两种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二、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②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三、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
1.离子
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
H
H
H
[H N H]+、 [H O H]+,单核阴离子:[H ]-、[ O ]2-、[ Cl ]-、;原子团的阴离子:
[ O H]-、[ S S ]2-、[ C C ]2-、[ O O ]2-。
2.化合物
K2S: K+[ S ]2-K+、 CaO: Ca2+[ O ]2-、 CaF2: [ F ]-Ca2+[ F ]-;
Na2O2: Na+[ O O ]2-Na+、 CaC2: Ca2+[ C C ]2-、 NaOH: Na+[ O H]-
H
H
NH4Cl: [H N ]+[ Cl ]-
四、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
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五、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六、键能、键长和键角的概念及其对分子的影响。
项 目
概 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 能
拆开1摩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生成1摩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键能大、键牢固、分子稳定
键 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 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
六、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
分子
H
H
H
H
N2: N N (N=N) Cl2: Cl Cl (Cl—Cl) H2O: H O (H—O)
CO2: O C O (O=C=O) CH4: H C H (H—C—H)
七、几点说明
1.共价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共价化合物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如H2O(共价化合物)
H O O H (由共价键形成),NaOH(离子化合物),Na+[ O H]-(由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3.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可有非极键,离子化合物中
可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N砃(N N叁键为非极键)H—O—O—H(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Na+[ O O]2-Na (O—O键为非极性键,Na+与O2-间为离子键)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NH4HCO3等。
5.离子半径的比较。同族元素相同价态的离子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离子半径增大(F-例1、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H2,用0.4gA。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①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的常见离子。A__________、B________
解析:红棕色液体为溴单质,则B为溴元素。由An+ + ne = A,可知n=2 ,A的化合价为+2价。
A=40
答案:①A 钙 B 溴 ②Ca2+ Br-
例2、A、B二种短周期的元素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共价化合物C与D。A在化合物C中显-1价,在化合物D中显-2价。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A的单质。化合物D较为稳定。元素A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______,化合物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显-2价为第ⅥA的元素,只能是氧和硫。在中学化学知识中硫通常无-1价。而氧在过氧化物中显-1价,因此A为氧元素。但C、D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为H2O2,B元素为氢。
答案:第二周期,第ⅥA族,H O O H、H2O
例3、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属于同一主族;D的最高正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①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的气态氢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互相作用生成的物质,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
解析:B原子的次外层只能为K层,所以B为氮,C为磷,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4时,只有最高正价为+6价,负价为-2价,即ⅥA元素符合,因其含氧酸性为本周期元素的含氧酸中之最强,所以D元素为硫,E为镁,再由原子序数之和为51,而B、C、D、E原子序数均已知,肯定A为氢。
H
答案:① H、N、P、S、Mg ② H N H
③ [H N H ]+[ S ]2-[H N H]+ 或 [H N H]+[H S ]-
化学键小班教案
一、教案背景
化学键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小班教学中,针对化学键的教学设置相对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性,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解答与化学键相关的试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键的分析和判定;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利用PPT或实验等方式,引入化学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
2.1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化学键成对电子的共享,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共享电子对的形式;
2.2 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介绍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离子的特点;
2.3 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介绍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金属的特点。
3. 实例分析(20分钟)
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物质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4. 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利用电弧炉进行金属键的形成实验,借助化学实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于化学键的直观认识。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并提醒学生注意化学键的相关考点和容易混淆的概念。
6. 拓展学习(20分钟)
学生进行化学键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例如阅读相关文献和做一些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能够正确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化学键的概念,解答相关的考题;
3. 学生对于化学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小班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于化学键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化学键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2. 能够理解分子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3. 能够掌握化学键在分子结构和性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分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和强度。
教学难点:
1. 分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对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2. 化学键的数量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话题
教师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探究分子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提问:分子结构由什么组成?
Step 2 了解化学键
1. 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
2. 分类介绍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和自然描述,对照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3. 通过多媒体资源或模型,展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结构特点和成因。
Step 3 探究化学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1. 通过实验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性质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2. 在模型上演示并分析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引导学生认识分子极性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Step 4 学生探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1. 分组自主探究几种不同类型的分子化合物,分析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和数量,探究化学键在分子结构和性质中的作用。
2. 分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和归纳不同类型的分子化合物的特点以及化学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Step 5 总结复习
1. 总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特点。
2. 总结化学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展示概念图或小知识卡片等资源,加深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多媒体资源、实验和模型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从而掌握分子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巩固和加强了对化学键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成果通过展示和交流,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加深了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化学键》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篇课题选自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属于物质的结构性质这主题,主要介绍了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教材中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结合实验现象和微观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概念及形成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另外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元素周期表等知识,在结合微观解释离子键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
立足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可以表达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从具体实验探究到微观理解氯化钠形成过程,把握离子键的成键本质,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万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根据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离子键的概念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立足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认知特点来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都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撑。从知识经验上上分析,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同时对于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在上课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本课我会采用模拟微观变化的演示法并全程配合使用合作交流的方法以达到学生自主构建课程知识。建构主义活动元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因此我确定如下学法,学生自主回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通过学生借助微观变化来感受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疑导入
本节课我会通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上课之初,请同学们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并提问:元素周期中只有一百多种元素,以这些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却数以千万计,这些元素之间通过什么作用连接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建立与本节课的联系。
环节二:初步感知离子键相关概念
教师播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自主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接下来由宏观进入到微观,教师播放模拟动画请学生结合氧化还原中得失电子知识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结合生成氯化钠分子,在此过程中完成离子键概念的讲解。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教师设置关键性的提问: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什么?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出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是离子键,由此也可以得出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接下来,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结合元素周期律说说哪些元素容易形成阳离子,哪些元素容易形成阴离子,加深理解离子键的相关概念,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为了更方便表达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教师用课件逐步展示原子电子式,离子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请学生小组内观察书写特点,其中重点关注阴离子书写方式,和离子化合物中若出现相同离子时的情况。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并评价学生的结果还有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后对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自主总结构建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环节四:巩固练习
教师设置层次性的习题供学生选择,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第一层次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包含离子键,第二层次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在巩固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环节五:全课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知识联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并用电子式可以表达其形成过程。
环节六:布置作业
本篇课题设置迁移类的作业,请学生思考除了离子键,物质中元素与元素之间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关于离子键有什么不同?在学生观察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键。
根据成键原子间的电子得失或转移可将化学键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旧化学键的________和新化学键的________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问题思考1] (1)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吗?
(2)有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就一定是化学反应吗?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如ⅠA族、ⅡA族中的金属与ⅥA族、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问题思考2] (1)形成离子键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吗?
(2)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吗?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吗?
①定义: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或化学键)。
a.一般________的原子间可形成共价键。
b.某些金属与非金属(特别是不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①非极性共价键: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____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各原子都________,简称________。
②极性共价键: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电子对偏向__________的一方,两种原子,一方略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略显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问题思考3]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吗?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又称__________。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____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
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__________和绝大多数气态、液态、固态非金属________分子之间。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微粒之间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
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物质的熔、沸点也______。例如,熔、沸点:I2____Br2____Cl2____F2。
(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的相互作用。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____、____、____。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________。
[问题思考4]水分子内H与O之间能形成氢键吗?
水的沸点高是氢键所致吗?水的热稳定性也是氢键所致吗?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________或__________来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如:硫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氯化铵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写离子的电子式,要正确地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对于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还要加“[ ]”。
[问题思考]所有物质都能用电子式表示其组成吗?
(1)含义:用一根短线“—”表示____________,忽略其他电子的式子。
(2)特点:仅表示成键情况,不代表空间构型,如H2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H—O—H或都行。
①________________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__________元素与__________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凡含有________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________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大多数________氧化物、强碱和____都属于离子化合物;________氢化物、________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如NaCl,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 、熔点,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典例1]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A.NH4Cl=====NH3↑+HCl↑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判断分子中各原子是否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主要方法有两种: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②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典例2]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A.PCl5 B.P4 C.CCl4 D.NH3 ) ) [变式演练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1.(·海南11)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
+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2.(·全国大纲,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2010·课标全国卷-7A)Na2O2的电子式为 ( )
(2) (·天津理综-10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3) (·上海-6B)Na2O2为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
A.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B.—OH与都表示羟基 -
A.IBr的电子式为·B.H2O2的结构式为H—O—O—H ·
3.下列各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从1~18号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
4.如果取一块冰放在容器里,不断地升高温度,可以实现:“冰→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的变化,在各步变化时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
5.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院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解决了医务人员工作时的如厕难题。新型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渗透力强、生物利用率高、在人体内储存时间长、排放量少的特点。一次饮用125 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11.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12.(2010·哈尔滨调研)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3.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电子式为 .A. ,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0.1 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 L氢气(标准状况),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D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用电子式表示A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如何证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资料: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资料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资料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供给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学生首先要明白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本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资料——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资料——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构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研究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本事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过对典型化合物构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
(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构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
(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构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经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构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和概念。
难点:共价键的构成及共价键的极性,化学键的.概念。
确立依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教材处理
本节资料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离子键和共价键;第二课时: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本节课进行第一课时教学。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进取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能够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经过动画、模型等帮忙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资料及教学过程:
引入:用两块不一样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从而引出课题—化学键。
新课教学:
(投影):钠原子遇到氯原子发生变化的示意图。
(启发思考):同学们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明白,带同种电荷的粒子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粒子相吸引。请同学们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结构分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经典作用力的产生原因。
(结论):1、离子间作用力:吸引和排斥;
2、离子键定义: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离子键
(过渡):我们明白,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只是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发生了变化,所以科学上为了表示化合物的构成引入了电子式。
请同学们自我阅读课本,思考电子式的构成要素,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化合物的构成。
(投影):1、常见元素的电子式
2、氯化钠构成过程的电子式
3、已知钾原子与钠原子类似,溴原子与氯原子类似,请写出溴化钾构成过程的电子式。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本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
(设问):根据离子键的特点,请同学们研究哪些元素结合时会构成离子键》
(投影)构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
(展示)一瓶氯化钠溶液,请同学分析溶液中有哪些微粒?(Na+、Cl-、H2O)
(过渡)那么氯化氢是如何构成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投影)二、共价键
(动画演示):氯化氢构成过程。
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电子式表示氢气、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构成。请一位同学描述氯气分子的构成。培养学生自学本事和流畅的表达思想的本事。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一样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资料,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氯化钠的构成过程
氯化钠构成过程分析:
2、离子键
①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离子键
②相互作用指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
③构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
二、共价键
1、氯气、氯化氢构成过程分析
氯分子的表示:Cl-Cl
2、共价键:原子间经过共用电子对所构成的相互作用
3、构成共价键的元素特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4-13
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经常需要准备详细的说课稿。通过准备说课稿,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能力。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份化学说课稿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学说课课件 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xx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4-02-04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编辑了“化学平衡课件”以满足您的需求,请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话题!...
发布时间:2023-10-25
高一化学教案大全1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
发布时间:2024-04-14
生物化学课件 篇1 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学科,由于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生物化学的研究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产生,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整个生物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生化的过程,我校所学的是医用生化,它集中了动物生化和微生物生化的知识,...
发布时间:2023-12-25
对于刚刚加入教职的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随便便地编写。学生的反馈是教学过程中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那么如何制作好教案和课件呢?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如何制作出优质教案和课件"的深度分析文章,热烈欢迎您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发布时间:2024-04-01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 教案和课件的重要性不可低估,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对于您编辑有关“药物化学课件”的内容开始,如果您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话题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12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课堂互动激发其学习兴趣。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化学课件”,请您继续往下读以获取更多的相关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01
相信“化学必修一课件”一定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珍贵而有价值的文章请收藏备用!...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