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化学必修一课件7篇

化学必修课件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18

化学必修一课件7篇

2023-12-18 10:04:24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筹划教案课件。只有编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呢?我为你整理了“化学必修一课件”类的内容,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希望本文能够拓宽你的思考角度!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高一化学教案大全1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建议教法建议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建议教法建议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2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3

△ calculator /'k?lkjuleit?/ n. 计算器

△ PC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个人计算机

△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掌上电脑;

△ analytical /

universal /

△ Charles Babbage /'t?a:lz 'b?bid?/

operator /'?p?reit?/ n. (电脑)操作员;接线员

logical /'l?d?ikl/ adj. 合逻辑的;合情理的

logically /'l?d?ikli/ adv.逻辑上;合逻辑地;

technology /tek'n?l?d?i/ n. 工艺;科技;技术

technological /

revolution /

artificial /

intelligence /in'telid??ns/ n. 智力;聪明;智能

intelligent /in'telid?ent/ adj. 智能的;聪明的

△Alan Turing /'?l?n 'tju?ri?/ 艾伦·图灵 (英国数学家)

△ mathematical /

personal /'p?:s?nl/ adj. 私人的;个人的;亲自的

personally /'p?:s?n?li/ adv. 就个人而言;亲自

△ transistor /tr?n'zist?/ n. 晶体管

total /'t?utl/ adj. 总的;整个的 n. 总数;合计

so … that … 如此……以致于……

application /

explore /ik'spl?:/ vt. & vi. 探索;探测;探究

anyhow /'enihau/ adv. (也作anyway)无论如何;

download /

△ programmer /'pr?ugr?m?/ n. 程序员;程序师

signal /'siɡn?l/ vi. & vt. 发信号 n. 信号

type /taip/ n. 类型 vt. & vi. 打字

arise /?'raiz/ vi. (arose, arisen) 出现;发生

electronic /

appearance /?'pi?r?ns/ n. 外观;外貌;出现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4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现行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学大纲对原电池的原理作了C级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处理

一、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其中原电池的原理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便于教和学,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实验“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以往“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留有“空白”、“开发区”,如在实验中要想验证是否有电流产生等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音乐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略创新成功的喜悦。同时除实验外,还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肉眼看不见的电子运动情况,这样可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探究法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手段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辅助教具:计算机、实验仪器及药品等无论运用哪一种媒体,都不能让其仅起着教师讲课的演示工具的作用,避免学生“享受”现成结论,而应使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处理及设计的依据

导课:引入一个医学小故事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

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

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

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_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6

教学重点:硅及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本节主要学习硅及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阅读:教材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一段。

讲述:硅的分布与存在

展示:硅单质的图片

阅读:硅的物理性质一段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

展示:晶体硅的图片。

讨论:根据所学的碳以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归纳出一些硅的化学性质。

小结: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它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硅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简介:硅的工业制法。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得粗硅。与氯反应生成的SiCl4液体通过精馏,除去其中的硼、砷等杂质。然后用氢气还原。

归纳:硅的用途。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可制成有良好导磁性、耐酸性的合金。

展示:太阳能电池的图片。

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的结构,播放二氧化硅结构的动画。

展示:二氧化硅的图片

小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对比: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归纳: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它不能与水反应。能与氢氟酸、碳酸钙、碳酸钠(制玻璃的主要反应)固体等反应。

介绍: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并练习用氧化物形式表示高岭石和钙长石。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表示方法:金属元素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最后写H2O;氧化物之间用“·”隔开。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A)锗和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

(D)原硅酸(用作耐火材料)

2.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氯化钙溶液②硅酸钠溶液③次氯酸钙溶液④饱和碳酸钠的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参考答案:D;B。

(说明: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增加硅酸的部分内容。指出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板书设计:

三、硅

1.分布与存在:

存在: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

分布: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地壳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氧。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大。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3.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等)起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不稳定)

4.硅的工业制法

5.用途

四、二氧化硅

1.物理性质和用途

2.化学性质;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7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

[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盐:Na2SO4)

(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SO2液体:H2SO3)

[讲]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讲]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的Na2CO3的例子。

[板书]1.交叉分类法

[讲]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板书]2、树状分类法

[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

(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_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

[投影]

[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

[小结]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点击试题]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OH)2③NaHCO3④NaBr⑤Fe3O4⑥H2O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的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触更多的混合物。今天要与我们见面的是什么样的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的概念。

[板书]二、分散系(dispersionsystem)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液来说,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的溶剂是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投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问]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讲]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来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板书](3)、分类:

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

[小结]那么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呢?胶体又有些什么性质呢?欲之这些问题,请等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点击高考]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以后生成的固体物质

B.将纯水结成的冰放入纯水中,得到冰与水的混合物

C.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无色、透明、纯净的食盐溶液

D.液态空气

解析:选B。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由一种物质组成,后者则由不同种物质组成。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的固态物质是由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冰同样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式均为H2O,是由存在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食盐溶液中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混合物;液态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属混合物。

2.(201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阶段检测)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氧化铁Fe3O4

B.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2

C.酸硫酸H2SO3

D.碱纯碱Na2CO3

解析:选B。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A错误;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H2SO3为亚硫酸,C错误;Na2CO3不属于碱,它是一种盐,D错误。

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

解析:选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A错误;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较大,在1~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FeCl3溶液呈棕_,D错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选C。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半透膜提纯胶体。

5.(2010年北师附中高一检测)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课堂总结及评价: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对物质的分类,重点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交叉分类法。知道溶液和浊液性质的区别,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观本质上的不同。

板书设计: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对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2)交叉分类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集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构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经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经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

  • w
    化学必修二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25

    高一化学教案大全1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

  • w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精华10篇

    发布时间:2023-11-09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二、能力与方法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2、简要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习小组分别收集战国时期各国...

  • w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05

    知识与技能: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

  • w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发布时间:2023-11-18

    教材分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教学(生物)王祖喜(4616009)摘要:本文对人教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教材内容、目标体系、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也有所侧重。目的在于让自己初步掌握教...

  • w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22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老师成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编写时不应匆忙了事。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我们已经为您搜集整理了关于“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的相关内容,请您查收。请不吝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

  • w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范例九篇)

    发布时间:2023-11-26

    每个教师在上课时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和课件,这是每位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一份优秀的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内容的必要工具。感谢您阅读“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相信对您会有所帮助!...

  • w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精品10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南昌师范学院艾超 9012108007 教学思想: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