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好妈妈读后感(范例10篇)

好妈妈读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3-02

好妈妈读后感(范例10篇)

2024-03-02 11:03:06

【#实用文# #好妈妈读后感(范例10篇)#】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尝试写下一篇读后感,这对我们帮助是很大的,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我们能在过程中有所感悟。读后感可以把我们心里的感悟进行整合梳理,写作品的读后感应该从哪里出发?以下是由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好妈妈读后感”的最新范文,请将这个网址收藏起来方便您下次查看!

好妈妈读后感【篇1】

薛冬梅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认真的拜读了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只感到相见恨晚。如果你能早点读这本书,用这本书的方式教育你的儿子,他会比现在好多了。同时,我也很高幸学校推荐了这本书,这样以后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有了新的想法,更好的方法和更好的心态。

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触很大。要有一个又好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母亲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孩子是一张白纸。他的个性、智力、情感等都是在周围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

如果孩子们犯了错误或者做出了大人认为不好的行为,那他们就不是错误。它们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情。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对成年人来说,一个小动作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那如何成为一个好妈妈呢?这是一个很难很重大的课题。

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对如何做个好妈妈总结如下:

1)好妈妈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自控力。

2)好妈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

3)好妈妈要和孩子建立信任而且轻松的母子(女)关系。

4)好妈妈要恰如其分地给孩子多多鼓励。

5) 一个好母亲应该想办法用聪明的方法,而不是批评和教育她的孩子。

6)好妈妈不要求孩子考100分。

7)好妈妈注重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8)好妈妈把孩子的“小事”都看成“大事”。

9)好妈妈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10)好妈妈要懂得尊重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母亲,而且要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比母亲更好的教师。书中列举了尹建莉女儿圆圆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学校教育现状和教师一些不正当的日常行为。我边读边反思,自己身为一个教育者,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随意或教育理念的落后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书中有一节讲“学习不要刻苦努力”,笔者认为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则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我们原本想让孩子们喜欢学习,但我们把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苦馒头,只把结果想想成一个甜馅饼,让孩子们一边吃着苦馒头,一边每天想着甜馅饼——这个过程陪伴着孩子们每一天都具体而真实,但目标却遥不可及。当他在吞咽苦馍馍中感到厌倦时,就被批评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来压抑这真实的“苦”。

孩子不具有反驳**教导的能力,他只是感受到了这里面的不和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感觉到自己心底深处对“苦”的讨厌。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 。当学习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

每个孩子都愿意在学习上做得更好,让父母满意,得到大人的表扬。因为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上进心。对孩子们来说,玩耍和学习并不冲突。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们有能力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玩而不想学,这就造成了两者的冲突,那一定意味着他的教育环境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影响着他。家长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特点,体恤儿童的心理,注意从“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凭空产生,它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

儿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我认为小学主要解决学习兴趣问题,初中主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高中则是努力学习。

从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前者不存在,后者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它们也无法截然分开,而是并存于各阶段中;从横向来看,也是这样的顺序。所以,在每一种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重要,呵护好了兴趣,才可能产生方法,有了兴趣和方法,才能生长出勤奋。

事实上,每一个致力于学习和工作的人,都必须建立起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或责任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常常超出了生理需要。平常人看到的是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首先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认为只有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才能呈现出良好的学习质量。在小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每节课都在学生兴趣的状态下进行。这样,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不考100分”的建议,对我触动很大。身为妈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我经常也像许多父母一样,过分重视考试结果,经常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其实这样是庸俗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这样的行为似乎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实质上是为了追求家长的满意。

作为家长和老师的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成绩,这样孩子的学习潜能才会慢慢爆发。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的经验不是偶然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

好妈妈读后感【篇2】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工作、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事情发生之后,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

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

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向导,妈妈教育方式的不同往往影响孩子的生活。

'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伟大作品。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个要素都非常详细。笔者通过自己的例子,把教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让孩子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保持童真。

成年人为孩子做事是很容易的,这是任何父母都能做到的;困难的是不能为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要始终给孩子们自己做事的机会,自己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能让孩子一个人做的父母不应该安排,能让孩子一个人想的父母也不应该急于给他出主意。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作无能无知,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做每件事,犯一些错误,然后他们就可以慢慢地学会做事情,结果就不再是错误了。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孩子的成年人,无论他多么富有,地位多么显赫,知识多么渊博,打别人的理由多么充分,都是他缺乏智慧的表现。

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以爱情暴力的名义,此时此刻你的行为是如此粗暴,只是一个穿着西装的野蛮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

有时候,我的脾气有点暴躁,当我失控的时候,我总是对我的孩子拳打脚踢。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孩子不应该再接受那种在20世纪父母费尽心机失败的教育。

小学老师说孩子们没有好的导师。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教孩子不好。高中教师抱怨初中教师无能。大学教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们负责呢?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称职。我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是我现在要走的教育道路。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二)教师节前夕,收到了在烟台工作的一名学生送给我的礼物——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当我看着它时,我的情绪一直在波动。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事实完全错误的,这大大耽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章中写道:“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们——许多年后,然而,有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有些人看到玉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既是教师又是母亲。这本书有许多叙述。作为一个充满良知、懂得教育的母亲,她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冒着风险抵制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抵制老师对女儿的“暴力”,她给女儿写了几年的作业。

为了抵制老师的不当惩罚,她宁愿让女儿再受到惩罚,或者让女儿做错事。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教育是相通的,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书中叙述的许多事情再次证明,作为一名教育者,任何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都可以被塑造成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或老师也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打骂的理由也充分、充分,绝对是无懈可击的。

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孩子的成年人,无论他多么富有,地位多么显赫,知识多么渊博,打别人的理由多么充分,都是他缺乏智慧的表现。

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以爱情暴力的名义,此时此刻你的行为是如此粗暴,只是一个穿着西装的野蛮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

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们没有好的导师。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教孩子不好。高中教师抱怨初中教师无能。大学教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读后感【篇3】

这学期利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我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作者作为教育专家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和点评。把一般家长经常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而通过她自己对女儿16年的实践教育,告诉家长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难,把一块玉雕琢成艺术品靠的是正确的工具。

作者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往往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总而言之,看完以后自己觉得需要学习的太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妈妈读后感【篇4】

利用周末时间认真拜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老师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被这本书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看到了它。

前言的名字: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是啊,我们每位家长的手里何尝不是一块玉呢?

然而,许多年后,有些人的玉变成了艺术品,有些人的玉因为无法雕刻而失望。

尹建莉老师在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制老师的不当惩罚,她宁愿让女儿再受到惩罚,或者让女儿做错事。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教育是相通的,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书中叙述的许多事情再次证明,作为一名教育者,任何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都可以被塑造成优秀的人才。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当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训斥孩子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接受,即使我们煞费苦心,也是教育的失败。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越来越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错误,但我们孩子的生活永远不能从头开始。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不考100分”的建议,对我触动很大。身为妈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我经常也像许多父母一样,过分重视考试结果,经常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其实这样是庸俗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这样的行为似乎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实质上是为了追求家长的满意。

作为家长和老师的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成绩,这样孩子的学习潜能才会慢慢爆发。很少有孩子会更加沮丧和勇敢。他们需要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不是偶然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越来越不足。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要有一个又好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母亲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的个性、智力、情感等都是在周围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孩子们犯了错误或者做出了大人认为不好的行为,那他们就不是错误。它们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情。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

对成年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

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母亲,而且要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比母亲更好的教师。

好妈妈读后感【篇5】

《我的好妈妈》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好妈妈》,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强勇敢的母亲,她的爱与奉献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部电影以我的好朋友小明为主角,他从小就和他的妈妈一起生活。小明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全心全意地为小明付出,并始终默默支持他。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改变了小明和他妈妈的生活。小明的妈妈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幸陷入了昏迷状态。

在电影的开头,小明对他妈妈的病情感到非常绝望,并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的妈妈恢复健康。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他开始找工作,不断努力学习,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小明的毅力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除了小明的努力,电影还展现了小明妈妈的顽强精神。尽管她身体上受到了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她每天都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希望能重新站立起来。她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了信心,始终坚信奇迹会发生。她的坚强和乐观让我非常感动,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正是由于她的毅力,最终她成功地恢复了能够行走的能力。

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小明的妈妈为了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她的爱使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

此外,电影还强调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小明还是他的妈妈,他们都面临了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坚持走下去。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们战胜了困难,获得了幸福。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动力,要我知道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希望和成功的。

总的来说,《我的好妈妈》这部电影让我领悟到了许多重要的道理。妈妈的无私爱和坚强勇敢让我十分感动,她们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同时,电影还告诉我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我深受启发,决心要更加珍惜和爱护我的家人,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

在我观看完电影后,我深深地被故事和主人公所感动。我的好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以她的爱和付出,为我提供了温暖和支持,时刻陪伴着我。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妈妈的无私奉献和坚强勇敢,真实地体验了她们为了我们可以付出的一切。妈妈不仅是我们的榜样和引领,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常常意识到,没有妈妈,就没有如今的我。

通过这部电影,我对妈妈的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正是由于妈妈的爱,我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幸福健康的人。她不仅是我的父母,更是我的朋友和导师。我的好妈妈,在我眼里,她是最伟大的。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妈妈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她为了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切。她不仅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她也没有放弃,继续给予自己的孩子无私的爱。正是因为妈妈的坚强和毅力,主人公才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妈妈的重要性。看着屏幕上的故事,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如此好的妈妈。她不仅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还给了我全心的关心和支持。正是因为有她的爱,我才能成为今天的我。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我更加珍惜与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并深刻体会到妈妈对我无条件的爱。我希望未来能够为她做更多的事情,回报她对我的付出。同时,我也明白了爱与奉献的真正含义,并愿意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总的来说,电影《我的好妈妈》给了我很多思考。从电影中,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妈妈的重要性,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爱与奉献的力量。现在,我更加珍惜和爱护我的妈妈,并希望将这份爱与奉献传递下去。

好妈妈读后感【篇6】

在冉校长的推荐之下,我利用假期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初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习给学好。

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

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们好”这句话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思考,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喜欢父母说他们对我们有好处,却给我们无限的压力?

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时常听父母说他们那过难关的生活也许能够理解,知道要改变自己的穷苦生活必须努力的学习,却一直没觉得学习能够是快乐的。知道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习是可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回家的一段时间,我特意用我的侄儿和侄女来进行实验。我的侄女一直跟着父母,又比侄儿大,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时候她就要煮饭,但是就是有点自卑和害怕犯错误;侄儿子喜欢阅读课外书,对《三字经》能够背诵并有自己的理解。我在家期间,就鼓励侄女,经常夸奖他懂事,也对她这学期数学靠及格给予了肯定。

当时,她对我的表扬感到惊讶,因为她的侄子在中文考试中得了85分,并立即报告了他姐姐的成绩。我首先分析了他们的学习情况,赞扬了他们侄女的进步,并鼓励她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家里,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看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我侄子能在电视上模仿一些台词。

她们也跟着我去看我最喜欢的人和自然,了解自然的生物生存规律。我尽量克制自己,表扬他们的优点和在家里做的对的事情。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

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这本书的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是雕刻家,每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许多年后,有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有些人看到玉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锄头——当我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确,让我们手中的玉石绽放光彩呢?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

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仅如此,他们还为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为你做这些。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是为孩子着想,那么就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如果你真的是为学生着想,那么就努力提高自己,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热爱学习。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假期和侄儿侄女比背《三字经》,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力。侄儿在学校看到别人买了幼儿版《四库全书》,于是我要求爸妈也给他们买了一本。

他们想读书了,他就会拿着书自己读。我侄子小的时候,他不会自己读书。这时,我会拿起一本书自己读。他看到我饶有兴趣地阅读,所以他有意识地阅读。当他不喜欢读书时,我会和他玩他最喜欢的游戏。他喜欢扮演奥特曼,所以我扮演他击中的怪物······

大爱无言,大爱无声。教育孩子、教育学生,不仅要流于形式,而且要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还要诚实,不知道就说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己下来却要立刻的学习并且弄明白。

其实,学生们都很善良。他们可以原谅老师的缺点,但不能接受老师的欺骗。如果我们不知道,努力学习去了解,学生会更尊重我们。

当尹在女儿的生活中犯了一些小错误时,她经常对她说:“就像牛顿一样。”。提到牛顿,我们会想到他醉心于实验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朋友中午来看他,但他等不及了。他开玩笑,把仆人准备的午饭都吃光了,然后就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

作为家长、老师,欣赏孩子不仅是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对待他的缺点。这让我想起我们大学里修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书中说的,教师要善用表扬、慎用批评。要记住,善用不是滥用,慎用也不是不用。

当我们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时,比如:内向的学生终于在课堂上回答了问题,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迟到,一只鹤在课堂上突然前移等等,我们应该多表扬和鼓励。让他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这样他才有勇气发扬自己的优势。

而当我们看他们表现一些迟钝,或者用我们眼光看来有点愚笨的行为时,我们能够用“象牛顿一样”这样的幽默方法帮助他们认识,那么他们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们去做,从长远的看,这是在帮孩子的倒忙。因此,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即使孩子们犯错,我们也应该鼓励他们。

我们成年人都会犯错误,更别说我们的孩子和学生了?英语俗语都说“不犯错误就不会取得进步”,学生们犯了几次错误,他们就能够真正学会并进步了。

但有一点使我有些伤心,作者在书中将一个能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公然用“蠢笨”等词语形容,便将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毁之一旦。难道说女儿考进了清华,这样的个体就代表着她成功了吗?她的教育实践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吗?

我发现周围活得幸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质:感恩。而不是某种利益驱使,对老师面上和谐,背后切齿。

犹记得儿时母亲把我送到老师那里去的时候就说一句话:“老师,你放心,他不听话就打。”而且父母时刻教育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算老师不知道,但我们也得尊重他。

现在的老师难当,要想做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在学校的评价系统,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认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样的水平,在横向比较中,会让你承受压力,打击你的自信;在纵向比较中,人们少有记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在周遭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走得坚定,可有谁肯定过他们的付出。有素质的家长会评判你的种种行为,动不动就是破坏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为什么不反思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些风浪;缺少知识的家长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块好玉需要一把精美的雕刀和一个工匠来打磨,而一个人才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我深深知道,一个庸师坑害的将会是一群孩子的心灵。所以,我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我目前要走的教育之路。

初为人师,也将会是人父,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就写到这里。

好妈妈读后感【篇7】

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添添从出生到现在,除去上班的时间,我都尽可能的抽出所有的时间和他在一起,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能和他们在一起时间真的是非常有限,特别是0-3岁不论是从身体、大脑的开发方面更是需要父母细心照顾的阶段。从添添出生开始就给他放**听,只要一听到**声响起,小家伙的眼睛就去寻找声音的方向,非常专注的去听,遇到欢快的节奏时,他的小手小脚也跟着欢快的挥动,小嘴也咧开,啊啊啊地叫着。大一点时自已就会和着**翩翩起舞,添添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看巧虎的开场歌曲时,每次都跟着一起跳舞,跳得可是有模有样的噢!

小时候添添就***在妈妈的摇篮曲中入睡,再大一点的时候每晚入睡前我就会给他讲讲故事再唱两三首儿歌睡觉,不久之后我突然发现即使我没刻意的教他,他自己也会完整的唱出那些儿歌了。正是在这种无意识和粗心大意的状态下,婴儿吸收知识,储存能量。一但打开,它们就会无限**。也正是这样的积累,添添在语言发展方面,一直都没有让我担心,在一岁半时已经能够成句成句的说出来,并会使用“因为。。。

所以、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

稍大一点的人给他买了图画书,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了,可以拥有自己的书。由于小时候经常看到大人在读书,他也会拿来装模作样的翻来翻去的看,现在知道自已也有书了,兴奋的不得了,也沟起了他的阅读欲望,培养了阅读兴趣。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量地让孩子阅读,让他自己挑选喜欢的书来阅读。

才是让孩子认真学***好途径。在这当中,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必不可少。父母也在不断的学***养着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结合添添事例总结自已的一点看法,非常有幸能读到这本好书,给予了我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启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希望有时间读第三遍和第四遍,找到最适合我宝宝的教育方式。我也希望蒂姆和我能继续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学习和成长!谨以此篇文章告诫那些正在当家长和想当家长的父母们:

“孩子的教育,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坚持,它不仅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爱心的长期战争,更需要我们有‘堕落成魔’的智慧和信心。”。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好妈妈读后感【篇8】

石家庄市28中学七年级七班

王鸿宇的妈妈爸爸张景艳王兰仓

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们自己深感愧疚。为什么?因为自己没有主动去读,是在孩子的催促下,是在学校留完作业后,在自责的感觉中在网上读完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完这本书,作为父母,我们总是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和感动。看的过程时候,我们的心情始终不能平静,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真这本书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在教育孩子上的严重错误观念和做法,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在耽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可以说,尹建莉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好母亲。在她的关心和教育下,女儿在高考中,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优异成绩,成绩让我们深思熟虑,这样的成绩取决于什么?我们边看边在思索,从字里行间一直在寻找着答案。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孩子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健康、成熟、自信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这样一个孩子的成功绝非天生,她的成绩的取得除了来自学校的后面传统教育外,还来自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细心、智慧、善解人意的妈妈的教诲。

读完全文,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在家庭教育上,我们目前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如没有给孩子创造一种学习的自由环境,没有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也没有时刻读懂抓住孩子的心……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与学校相比也同样非常重要。

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好母亲,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作为一个有良知、懂教育的母亲,她一次又一次抵制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写了好几年女儿的家庭作业。这样的父母很少见,这样的母亲也很少见。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让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这些是一般人做不出来的,这也是常人难以接受的,但这也是事实求是。

说到这,我感慨我的孩子能够在石家庄28中读书,因为这里有特别负责的班主任,有非常负责的老师,她即时老师,同时又象妈妈和父亲,她们是一群了不起的人!

这本书,是我们最近几年中读过的家庭教育书中感觉最为有价值的一本,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父母,只要真正从关心关爱、充分理解、认真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通过良好的教育都可以成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但我们始终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一样的、相辅相成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没有真正尽到一位妈妈或父母的责任,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聪明、不懂事、不听话,总认为孩子成绩的不好都是孩子的问题,甚至怀疑学校的问题,但通过读这本书,我们深深感觉到: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有问题。可以说,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愿意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也不愿意像一些管理者所说的那样,对孩子或对自己承认错误:

问题在现场,关键在管理,根子在干部。也就是说,孩子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但归根结底是家长。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或不愿意去反思,我们就不会指望我们的孩子会改变。

记得书中有一段话:“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这段话对我们的触动极深,它无论是从伦理道德,还是哲学范畴等角度来说,都说明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在教育上,我们往往最容易能够做到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最能直**到的也是我们总看不清楚的…….。

特别是“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了我们更加强烈的震撼,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总是在强调“我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衣食住行,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已经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可以说,我们已经问心无愧,学不学,学好学坏是孩子的事、学校的事,与家长关系不是很大起码负次要责任。”但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认识是有很大偏差的,比较自私,比较粗放,不负责任,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你的辛苦付出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那么即使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失败的教育,这是一种对孩子教育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这种失败是非常可怕的。它就象一个五环,一套一环,它会成为一种坏习惯,而孩子会直接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读完这本书,作为一个家长,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成绩,我们感到越来越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几十年的学习生涯和日常生活,许多事情感觉自己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我们每天都是在宽容自己的生活中度过的,而且过的很舒服、很滋润,孰不知,这样的生活是在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这样的错误直接毁掉了我们的孩子,毁掉了孩子的未来和一生的追求及幸福。

记得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这句话同样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回想孩子从上小学到现在的7年时间里,我们为孩子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

为孩子想过多少?理解孩子多少?……可以说,在物质上我们一味的的满足孩子,可是在心灵上、精神上,我们给予孩子的太少了,我们没有理由说孩子什么,埋怨孩子什么,我们从来不否认父母溺爱孩子的现实,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良苦用心的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

可以说,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要从改变自己做起,马上从现在做起,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自己,拓展视野和思路,始终做孩子的好朋友、知己和向导,时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针对性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满足中生活,在无限追求中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当然,说到这里,我还是要感谢学校、班主任等老师对孩子们高度负责的教育。我也要感谢学校向我们推荐这样一本好书。希望大家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共同进步。

2013年3月3日

好妈妈读后感【篇9】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错误,但我们孩子的生活永远不能从头开始。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读后感【篇10】

九月中旬,我就跟囡囡同学的妈妈借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整整一个月。这本书写得很好,我真是一字一句的看,时不时还做了些笔记。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要做到不发脾气,呵呵!作者——尹建莉,是一个好榜样,在她女儿常常犯错的时候,她都能心平气和的,和颜悦色地去讲道理。这个对我而言,我没做好,我在反省中决定开始改好我的脾气。

我还笔记了我认为可参考的几点说法或建议:

1、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2、孩子做错了事情,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已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责备她,倒是给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摆菜摊:可以学计算题(加减乘除),尽可以用真钱交易。

4、让孩子当小老师(如字拼音):要赋权,让孩子牚权,注意不要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理由不能总是用自已小时候没学好的借口,可以试假装惊讶的说,明明做错的题却说是老师判错了,得以一起认识分析。另外,做错题,再做一遍,然后讲一遍出来,能掌握得更好。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 ,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所以,当家长想要孩子的学习进步时,应该创造出机会让孩子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多创造开小卖部的实践机会,孩子多半就不会为学习苦恼了。

5、学习的“魔仗”是课外阅读物,有一种魔力,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很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

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讯和写作来说,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七,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因为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语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

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方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我超同意这一点.)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行的。

6、有句话说:世上最可怕的两件事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后者能扼杀人的激情和创造力。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地最大技巧,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写作时请首先记住 “说真话”——“写作技巧”。

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的区别。

孩子十二、三岁进和青春期后,父母就不要单独与异性孩子同床睡觉,有资料说男孩如长期与母亲睡一张床,长大结婚后可能会性功能障碍。女孩如长期与父亲睡同一张床,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育。

孩子说谎不外乎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源于压力。每个孩子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7、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喋血孤城读后感(范例10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大家有没有写过读后感?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让人不禁茅塞顿开。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更需要有所得和总结,这份“读后感”是我用心制作的请您欣赏,请将这篇文章加入你的收藏夹下次再读!...

  • w
    彷徨读后感范例

    发布时间:2023-12-22

    做“铁肩担道义”的勇者——拜读名家鲁迅**佳作《彷徨》有感1120142402关明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在语课堂上接触《彷徨》里的《祝福》一文,文中主人公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透在字里行间,只感得阵阵悲凉。我只能粗浅地在老师的讲解下,又进一步体会到文章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

  • w
    精简读后感范例

    发布时间:2023-11-30

    您是否在寻找有关“精简读后感”的文章?栏目小编为您推荐这篇,作品这本书让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体验了现实生活中未曾有过的事情。因此,我想抽出一些时间,为自己写一份读后感,整理出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如何撰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呢?当然,本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果需要作出决策...

  • w
    金锁记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以您的要求为中心呈现了这份实用的“金锁记读后感”,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手里的笔情不自禁转动着,想要把所想,所感尽数写下,作品的读后感应该从哪个角度写呢?我认为以下实践是相当有价值的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您有所益处!...

  • w
    红与黑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3-11-28

    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在这里,我想推荐一篇关于“红与黑读后感”的文章,希望能够激发您内心深处的思想碰撞与火花。我相信,阅读这篇文章后您不会感到失望,而是会获得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收获!...

  • w
    恐龙读后感(范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1-18

    你知道怎样写出一篇独特的读后感吗?阅读完一本作品后,我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把这些人生经历记录下来,才能让它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标题为“恐龙读后感”。...

  • w
    白鲸读后感(范例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为了丰富并且多样化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当我们读作者的作品时,它们总能激发我们的思考。这时候,我们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我为您收集了许多关于“白鲸读后感”的优质文章,并与您分享。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您可能会有新的领悟!...

  • w
    《童年》读后感(范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1-30

    借助作者的作品,我们能够获得独特而深刻的领悟。写读后感也是一种对角色以及这本书涵义的二次理解与思考。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童年》读后感》,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经过了系统整理。请不要失去信念,相信这篇文章将会解决您的问题!...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