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杜甫传读书笔记集锦

杜甫读书笔记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13

杜甫传读书笔记集锦

2024-02-13 23:13:26

【#实用文# #杜甫传读书笔记集锦#】书籍当中有着伟大的智慧,许多人读过作品后被其内容所触动。为了让我们能够记住书中带给我们的感悟,可以尝试写一份读后感。小编根据您的意愿为您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杜甫传读书笔记”指南,建议您将此网页收藏方便后续阅读!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1

杜甫传读书笔记3篇

杜甫传读书笔记一:  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书笔记二:  读完这本杜甫传才知道杜甫和我通过以前学习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认识里,杜甫似乎没有年轻过,永远都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大,为生活发愁,为国家命运发愁,为百姓发愁。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他也是年轻过的,也曾满怀壮志,意气风发。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艰难,国家的.动荡使他的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了那个我的认识中没有年轻过的诗人。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赠李白》中的诗句,此时的他和李白同样有着豪放、热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终希望能够出世做官,在长安时,他广泛结交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奔走于权贵之门,还经常向达官显贵们投赠诗稿,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  为了获得一官半职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奉承达官贵人,此时的他丝毫看不出有成为那个忧国忧民的诗圣的潜质,如果他得到了官职会怎么样呢,也许历史上会出现一位平庸的官员和诗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后得皇帝赏识而平步青云,成为宠臣,住在华丽的庭院,衣食无忧,也许他的诗作就只有《天狗赋》《雕赋》这些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诗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也就不会出现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担忧的人就会消失,也许正是他的不得志,穷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他自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看到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凶残可憎,他的诗歌内容产生巨大变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失去国土家园的痛苦。他积极号召人们奋力进行征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的安全。他写诗悼念为国捐躯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滨役给社会造成的黑暗景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  在写三吏这组诗,杜甫的心情十分复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坚决拥护。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作出了惨重牺牲,他又极为同情。正是因为杜甫是一个爱国又忧民的诗人他才会有矛盾复杂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从这本杜甫传中可以看出杜甫为国家忧愁,为人民忧愁,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一开始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为此阿谀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没能如自己所愿的成为一名官员。可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机会和百姓接触,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从而写下那些忧国忧民的诗篇。可以说杜甫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在苦难中他的善良、忠诚、关怀天下的心态被激发出来,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不再是只盯着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国家统一,他同情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他用诗歌来记录当时的实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认为不能说是苦难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内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时才会去关心,去为他们呐喊,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当看到人民生活凄惨时只会保持冷漠,更何况杜甫当时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  杜甫在自身状况十分糟糕时依旧不忘国家人民,是因为他将关怀国家人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认为那是他理应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为了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后来他的诗是另一种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这就是杜甫的诗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传读书笔记三:  《杜甫传(图文本)》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第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我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关于一些个别问题,有的采用了过去的和现代的杜甫研究者所下的结论,有的是作者自己给以初步的分析或解决。为了使读者不被烦琐的考证和论据所累,不曾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写在里边,附注也尽量减少。作者使用的杜集,主要是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仇氏注杜,虽然有许多牵强迂阔的地方,但他丰富地搜集了十七世纪以前关于杜甫的评论和注释,给作者许多方便。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2

贫病老丑——人?诗?

初次看到“贫病老丑话杜甫”题目的时候,感觉很不舒服。无论是诗歌的艺术手法、还是诗歌的思想境界都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的诗圣,竟然被冠以“贫病老丑”四个字!

即使抱着这样的态度去阅读裴斐的《贫病老丑话杜甫》,我也不得不承认文中很多观点是非常有道理而且有创见的。甚至,我一度为文章中丰富的例子和鲜明的观点折服。然而,仔细阅读之后我还是觉得文中杜诗“诗不离贫、病、老、丑”“自叹身世的诗就贯穿着贫病老丑的主题”的说法有待商榷。

诚然,于李白诗歌中的自然韵味相比,杜甫的诗歌是浓重而阴郁的。除去早年读书游历时期创作的《望岳》《画鹰》《放兵曹胡马》等少数诗歌外,在杜诗中很难再见到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样气势雄壮、情思昂扬的诗了。相比之下,杜甫后期的诗歌确是缺乏这样的青春精神。

但是,从这少数几首诗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杜甫少年时期所承袭的“盛唐气象”,如果唐王朝不因为安史之乱而急速衰败的话,杜甫也许会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少年意气。然而,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格格不入的现实给杜甫深刻的打击,安史之乱后漂泊无依的生活更是彻底扼杀了这沿袭自盛唐的余韵,杜甫再也没有机会写出这样意气扬扬,激昂豪迈的作品了。

困守长安的十年间,杜甫过着“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辛酸生活,困顿的生活,壮志难酬的抑郁与悲愤,取代了少年时的扬扬意气,这一时期的杜诗中,充斥不得志的郁愤,“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同时,杜甫的眼睛开始转向受苦的平民和骄奢淫逸的统治者,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虽然在《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中诗人自称“杜陵野老骨欲折”,但在同一时期,杜甫也写下了《高都护骢马行》这样雄健高壮的咏物诗,可见,杜甫虽然政治失意,但并未-灰意冷。

然而,安史之乱最终摧毁了诗人对尧舜的政治追求。

裴斐指出的“这时(困守长安时期),他的眼光虽然已经转向社会,但兴趣所在仍是自己的功名前程,创作以陈情述德为主。陈情要在自叹哀苦,述德则为阿谀奉承……偶有名句而无佳篇……长安十年是杜甫创作的转折期,还不是成熟期。”这段话很生动的指出了杜甫当时的处境,但未免偏于贬抑,古人的感遇咏怀诗词,大多都会抒发壮志难酬之情,自叹哀苦。

远者如阮籍《咏怀诗》,近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无不有此意。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处身艰难,难免有违心之论,但裴斐嗤之以“阿谀奉承”,未免失之偏颇。

安史之乱前后十数年,杜甫颠沛流离,期间写出了《北征》《哀江头》《月夜忆舍弟》《羌村》三首,“三吏三别”,《赠卫八处士》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杜甫这一时期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国家灭亡和人民苦难的社会状况。这一时期杜甫的优秀作品总是让我感动,但杜甫如何能比同时代的许多诗人更深入、更广博地描述社会现实,一直困扰着我。

直到读了裴先生的《贫病老丑话杜甫》才得以豁然开朗。正是因为杜甫身陷长安,奔逃被俘,命运与破碎的山河紧密相连,有了触身切骨的感受,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名篇。自己在读李白的《古风(十九)》中“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就感到,同是描写安史之乱,李白的诗给人一种自云端俯视下界的感觉,杜诗却给人身处其中的感觉,原以为这仅仅是自己的感觉而已,现在才发现这就是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的原因!我一向认为,单以反映人民疾苦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未必就输于杜甫的“三吏”,但杜甫在诗坛的地位却要高于李贺和白居易,究其原因,正如裴斐所言“白居易能写出类似‘三吏三别’的作品,却绝对写不出像《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哀江头》这样的作品!了解这中差别,对于深一层认识杜甫是至关重要的。

”杜甫之所以能高于侪辈,并非完全是由于杜甫的艺术手法高于他人,更重要的是杜甫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诗史”并非只是“诗史”,更是杜甫自身的情感的载体,从这一角度来说,杜甫的叙事诗似史迁的《史记》,基于历史,却比真实的历史更感人。

杜甫自乾元二年冬入蜀,至大历五年客死秋江,仅仅十一年间存诗千余首,不仅数量众多,思想更加深邃,艺术上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裴斐认为“这十一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因而贫病老丑的主题在诗中更为突出”,但我认为,杜甫这十一年确实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但贫病老丑是杜甫人的写照,但并不是杜甫诗歌的重要主题。也就是说,穷、病、老、丑都很适合形容杜甫,但把它作为杜甫诗歌的主题似乎不太合适。这也是我高度赞赏裴先生许多观点的主要原因,但我不能完全同意裴先生的观点。

本文中,裴斐也承认,杜甫草堂经营初期,期诗歌多以闲暇时事为主,表现出诗人性格和情感的丰富性。杜甫诗中的名篇《蜀相》《客至》《春夜喜雨》《不见》《江畔独步寻花》《戏为六绝句》《江村》除了偶有表露壮志难酬的遗憾外,绝大多数诗篇都有着杜诗中难得的轻快与欢乐闲适。这一时期,杜甫的作品多为七律,名篇佳句的数量远远超过前期。一方面,杜甫的诗歌技巧趋于成熟;另一方面,相对稳定的生活是杜甫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诗歌创作。

应该说,这一时期杜甫诗歌的主题与穷、病、丑无关。即便如此,毕竟草堂时期的安定生活只占杜甫生活的一小部分,这样悠闲的诗作也屈指可数,这不能否认裴斐的观点,但我怀疑裴斐的观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杜甫感人至深的名句名篇,绝大多数作于夔州时期,此时杜甫的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但他却进入了一生创作的极盛时期,“夔州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琐事成吟”,将诗歌的题材和题材的范围空前扩大,达到了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的境地。使诗歌的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

在这一时期,杜甫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其中我最喜欢的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等,虽然有些诗歌不是明确的作于这一时期,但也是作于夔州时期前后。

这些诗句文采斐然,境界开阔雄壮,感情真挚,写景形象生动。绝非内心老病的人所能写出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杜甫的诗中仍然有这样的句子,又怎能说杜甫诗歌的主题是贫病老丑呢?尽管以上几首诗的尾联都充满了凄凉的身世与多灾多难的时代融合后的悲伤,但这距离“老丑”,还有极大的距离。

特别是《江汉》这一首诗,诗人写道:“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首联看似慨叹老病,但仔细一想,乾坤之中如此腐儒又能有几人?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隐喻作者虽然老病,但仍然壮志在怀,有着远大的报复。隐隐然可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

我们又怎能说杜甫的诗是以贫病老丑为主题的呢?

我认为用穷、病、丑来形容杜甫的一生是恰当的,但杜甫诗歌的主题似乎并不那么准确。杜甫诗中确实有伤老丑这一主题的存在,但这并不占杜诗的主体部分,杜诗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多的是与国家的衰落,人民的苦难分不开,相较而言,更多的是对家国的悲伤,而非对个人命运的悲伤。而且,即便人身贫病老丑,杜甫的心中还是有着坚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信念的。

这种信念,即使在他的临终绝笔《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韵奉赠湖南亲友》中依然清晰可见。

因此,我对裴斐作品中的大多数观点极为赞赏,去不赞成“诗不离贫、病、老、丑”“自叹身世的诗就贯穿着贫病老丑的主题”的说法。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3

位卑怎敢忘忧国

--读《杜甫传》有感

残月冷照,风过晚唐。忧国一生的诗圣杜甫,最后凝视着随风飘摇的山河,阖然长逝。

曾几何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出生名家,博览群书。幼年观公孙大娘舞剑,见李龟年登台高歌。杜甫年少何尝不鲜衣怒马,指点山河。盛唐风华,点燃杜甫的天下情怀。少年昂扬恣意,不知疾苦。山东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之志,何止七律冠绝,何止诗圣一名?三十二岁,遇挚友李白,一见如故。游山河,赏风光,求仙问道,不近尘俗。次年,玄宗惜才,通一艺者即可应试。本以为时来运转,前途可期,谁知李林甫妒才,歪曲考试,竟无一人中榜。

从此困居长安十年。

十年间,杜甫尝尽辛酸。世态炎凉,长安繁奢,缺乏谋生之技的杜甫却只能买药都市,借食留宿。其中白眼冷落,背刺指责,杜甫默然不言。四十三岁,三大礼赋被玄宗赏识,赐得兵曹参军。杜甫心悦,喜出望外。万家百里灯火,不照归人路。杜甫无谓,从长安到奉先,满心喜悦点亮一路黑暗,却被幼子夭折浇灭。

愧疚,怎会不愧疚?长安十年,壮志未酬,亦未曾过问家庭。“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此时杜甫已至中年,年少轻狂被一次次碰壁坎坷磨逝,但眼里的光不曾散灭,对千里江山的赤诚不曾衰减。

但这一年,冬来极早,春至极迟。

世间已然不太平。藩镇割据,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昔日杨柳依依,草长莺飞,如今狼烟四起,烽火不绝。杜甫于鄜州安置妻儿,生为人臣,旋即进京拜见。奈何途中被叛军俘获。狱中,杜甫写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借以慰藉。生死一线,逃出生天,四处环望,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鬓发微白的杜甫,应该也会期待一封家书,一只发簪。

虽官至左拾遗,却无地发挥,一年便被放还。安史之乱压垮了百姓的天,也压垮了杜甫的肩。从华州到洛阳,“三吏三别”问世,横尸荒野,哀民哭嚎,生离死别,竟是常态。行于炼狱,杜甫可曾想起自己的幼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明一轮姣月,何处寄相思,何处浸歌舞?

所幸,杜甫尚有知己严武。杜甫草堂,也是这一路颠沛流离中少有的安稳。不幸,严武病逝,杜甫从此没了依靠。“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四处流浪,重见曾经风光几时的名山秀景,如老友重逢,却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杜甫有泪吗?也许随酒入喉,聊解相思?

这是让杜甫炙热一生的山河,炙热得如同不远的狼烟烽火。

入秋,风瑟天寒。望岳的少年,不复当初恣意潇洒。尘世的风雪白了鬓发,重了心绪,但一片赤忱,未曾动摇。更有何益?时至今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不尽长江,能否载尽杜甫的愁思?那潦倒酒杯,是敬这一片萧瑟,或是敬这起伏一生?千古七律冠绝如何,古今诗祖又如何?秋风一吹,仍是落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圣之诗,诗史之名,学过何其之多。学会修辞,却不解杜甫的字字泣血。一句“一生郁不得志”,掩过多少辛酸悲凄,多少壮志难酬。怎知九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染浸杜甫的哀愁。

为何世人艳羡李白放荡不羁,醉酒江湖,一生潇洒,却总能在杜甫的诗内,找到共鸣?世人崇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却只能“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借酒浇愁。世人缺乏“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气魄,春别秋见,也只能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生前名动天下,天子降辇相迎;杜甫无名无姓,有话说无人听。何其普通,何其平凡,却能成就古今之圣,背负伟大之名。

我自飘零久,虽千万人,吾独往矣。偌大一个晚唐,却容不下杜甫。只因杜甫心中,没有风花雪月,没有管弦萧瑟,只有家国情怀。从踌躇满志望岳,到步履蹒跚登高,或许他从未年轻,亦或从未老去。

中华民族有杜甫,杜甫幸哉,天下幸哉!

恍惚间,这位忧思一生的老人,于我面前作揖,衣衫褴褛,尘土满面。许多声音在我耳边混杂,最终化为长长叹息。他转身,蓦然回首,凝滞许久。

不知何时,窗外月色正明,偶有微风过,烛火摇曳。

不禁远望,了无一物。所幸,古今共明月。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4

杜甫阅读心得


杜甫,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真实、激情和关怀社会的情感著称,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赏识和研究。我近期阅读了一些杜甫的作品,深受启发和感动。在阅读过程中,我体悟到了杜甫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


杜甫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在他的一首名篇《兵车行》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恐怖。他描述了士兵们用尽全力驱动车辆,艰辛地前行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杜甫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所面临的困境。这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


杜甫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和政治风云的观察与思考。在他的一篇《秋夕》中,他以大自然的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他把人生比作秋天的夜晚,黄昏的宁静中隐含着对无常和必然性的思考。这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警示我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体验每一个时刻。


杜甫的作品也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著称。他的一篇名作《登高》中表达了他对古人智慧和哲理的憧憬。他通过登高来寻找心灵的宽广和启迪。他写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个描写展现了杜甫对壮丽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激起了我对山川壮丽的向往。同时,他还在其中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敬佩和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向古人学习和借鉴,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杜甫的作品中也展示出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的一首著名诗作《月夜忆舍弟》中,他回忆起兄弟之间的情感和曾经的欢聚时光,并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贫困带来的痛苦的忧虑。他抒发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这让我深感社会关怀的重要性,也促使我思考如何自己能够为解决社会问题尽一份力量。


小编认为,阅读杜甫的作品是一次富有启发性和感人至深的经历。通过他的作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的诸多问题,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启示。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阅读他的作品,无论是当代读者还是后世后来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启迪和滋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杜甫的诗歌将永远传世,为后人指引前行的道路。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5

心中之旅·杜甫

今天,怀着朝圣的心态,我来到了杜甫的故乡巩义。原定下午3点离开开封,下午5点到达巩义。但是由于开封与我心中的开封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决定提前离开。

8:00乘火车到郑州,停留半小时后转乘巩义。

巩义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是杜甫陵。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故里。

但这是一个开发后的旅游景点。我想不会缺香的。相比之下,墓地里的杜甫更需要人们的安慰。

独自旅行,比较随性。我更喜欢步行,因为我怕坐车错过许多不知名的角落。从康百万庄园出来,直接上山。一路都是房子嵌在悬崖里。

这扇已经风化多年的木门被土墙的渣滓包围着。不时有几个人从门口出来,看着我带着穴居人的眼睛上山。

经过一个小时的旅程,我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杜甫的陵墓。杜甫墓和我以前看到的汉墓差不多大。与他们不同的是,这里有人收门票。墓地里正在建设的是杜甫祠堂和类似的博物馆。目前,工程只完成了,里面什么也没有。

整个园林地处半山腰,十分安静。杜甫墓前有一块康熙时期的石碑,上面刻着唐代杜少陵先生墓。

墓旁的杂草似乎在诉说着唐代诗人的命运。

提到诗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没错,李白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了唐诗的代名词。余光中先生曾评价李白说:

酒入豪肠,七入月光,三入剑,露口一吐,是唐代的一半。不光是当代人这么评价他,就连同在唐朝的杜甫都不禁赞叹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我看来,李白的地位常常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他高的圣洁,甚至高的有些飘渺。

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令人不敢触碰。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显得更为平易,更为亲民。他的诗歌,被人们奉为诗歌史,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义。

也因此,读杜甫比读李白,我们能更加感受到亲和力,同时也更能看清杜甫漂泊后半生的惨淡命运。

杜甫和李白是唐代的两位巨人。唐代是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盛唐是唐代的鼎盛时期。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

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唐代,杜甫直到去世才像李白那样出名。正像他长眠于此的陵园,不为人所知,默默的躺在了半山腰上。

杜甫是中唐诗人。他现年59岁,一生近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盛唐度过。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如《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他早年的这些诗,显示了他非凡的风度,显示出他内心充满了唐代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当他中年身处窘境,体味炎凉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因为当时他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从安禄山的战火中逃了出来,投靠了唐肃宗。唐肃宗念他忠义,赐官于他。

可杜甫的性格,是没法在当时的官场中立足的。不久他被贬,最后辞官,开始了晚年的流亡生活。

在古代,忠君就是爱国,忠君爱国就是关心人民的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即使自己名声坠落,也要为疾苦的百姓的登高一呼,不管君主如何对他,也要忠于唐王朝。

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当他看到衰败中的唐朝还在战争,在村里征召男丁的时候,他还要为百姓们哀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在小农社会,男人总是比女人受欢迎。然而,杜甫却嘲讽和讽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相信男人的恶,对女人有好处。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更是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尤其著名的就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在前线作战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死于战争。家里只剩下两个老人,一个媳妇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孙子,没有一条完整的裙子,不敢出来见人。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无奈之下,老太婆只好跟着去前线给部队做饭。

于是这一家人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诀别。当许多人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离别而流下同情的眼泪时,杜甫看到了石壕村老两口的告别。他们不善于流露自己难以忍受的悲伤,只会默默地哭泣。

因为杜甫和他们一样,都是弱者。

弱者与弱者还不同。老妇的弱是手无束鸡之力,然而杜甫还有一杆笔,还有他曾经的狂人胸怀。他还在为君所忧,为民所殇。

在秋风掀掉他草屋房顶的时候,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居然还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向如此,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

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这首诗算不上华丽,纯粹是一片真情。

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人。三年后晚年的杜甫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最终客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关于杜甫的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现在公认的,是他在江上病死了。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

比如我最愿意相信的一种说法是杜甫吃了耒阳县令给的白酒和牛肉后撑死了。一个穷诗人,为天下苍生哀歌了一生,自己饥寒交迫了一生,临终能吃上一顿饱饭,在厚葬为风俗的唐朝,真不算什么奢侈的希望吧。今天我包里还有些白酒,特意带来与杜少陵喝上一杯。

一杯后将碑文上的三吏三别再吟一遍,然后沿途下山。路上,心中全是衰落的唐朝。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6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出身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正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就“好学”,七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和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有时呼鹰逐兽,打猎取乐,有时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隐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也就可以想见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却又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作谏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营救房官的罢相,不料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鹿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七五九年七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七**年,严武再镇蜀,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他曾度过六个月的幕府生活。除此以外,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在这漂泊的十一年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竟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几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七七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在人民被奴役的时代,要作关怀人民疾苦的诗人,他的身后,自然是萧条的。八一三年,仅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收拾乞丐”,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四十三年。

从以上简单的叙述,我们已可看出杜甫和人民的关系和他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过程。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尽管“身已要人扶”,然而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万国尽穷途”,“处处是穷途”,然而他却是“不拟哭穷途”,“艰危气益增”。前人说杜甫的许多五律诗都可作“奏疏”看,其实何止五律?我们知道,儒家也谈“节用爱人”,“民为贵”,但一面又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与之不同,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狭隘性。他主张与邻族和平相处,不事杀伐,所以说:“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前出塞》)因此他非常珍视民族间的和好关系:“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近闻》)对玄宗的大事杀伐以致破坏这种关系则加以非难:“朝廷忽用歌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喜闻贼盗蕃寇总退口号》)

总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由于时代、阶级的限制,杜甫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白居易说“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也是把君臣关系看作天经地义。须要指出的是,杜甫虽然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但他的忠君是从爱国爱民出发的。正因如此,他一方面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幻想,希望通过皇帝的“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另一方面,他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老复何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对权贵达官们祸国殃民的罪行,他更勇于揭发。

杜甫传读书笔记 篇7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解

这首诗是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所作。当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仕途失意,弃官入蜀。他在诗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崇备至,有着深刻的寓意。“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蜀称帝,国号为汉(后人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

句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么地方找寻?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高大的地方。首联点出祠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丞相祠堂”,即武侯祠,西晋末年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在今成都市内,与刘备合庙而祀。“寻”字,使得一问一答、一开一合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急切瞻仰的心情。杜甫在巴蜀地区寻访过多处诸葛亮的遗迹,留下了多首诗篇。“森森”,形容柏树的茂密高大,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古柏行》说:“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掩映台阶的碧草空自展现着一派春色,藏在密叶间的黄鹂徒劳地婉啭鸣唱。颔联写诗人步入诸葛亮祠堂的所见所闻,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堂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自”、“空”二字极为传情: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不过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一片诗心,全凝于二字。自然之恒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不永暗相对照。黄鹂:也称黄莺,是一种鸣声动听的小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频频咨以天下大计,你为先主开创基业,又为后主匡济救危,献出老臣的一腔忠诚。颈联由颔联的感物转为思人,上句写智识才能,见出其匡时雄略;下句写勤勉忠诚,见出其报国之忱;两句正好包括了他的事业自三顾茅庐始,而以辅佐刘禅终的全过程。“频烦”,再三劳烦。“两朝”,蜀汉皇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即开创基业,匡济时危,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国,又帮助刘禅撑持危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啊,出师伐魏,还没取得胜利,你便病亡军中,永远让后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这两句是最感人的名句。“出师句”,诸葛亮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师伐魏,据武功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渭河南岸),与魏军隔渭水相持百余日,胜负未决而病死于军中,年仅五十四岁。这一事实本来就使人痛惜,更何况他那死而后已的精神留下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壮志难酬抱憾而终者,不仅是诸葛亮的遗恨,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因此,尾联在沉挚悲壮中,不仅表达对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未酬的悲慨。

评解

一千四百五十首杜诗中,称颂或提到诸葛亮的,有几十首之多,以这一首名气最大。诗题不作“武侯祠”,而作“蜀相”,是有深意的;意在臧否人物,而非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所说的“吟怀古迹”。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不愧是如椽巨笔。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第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此为第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以凝练精警之语,概括诸葛武侯的千秋功业,此为第三折。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末句的点睛之笔。全篇所怀者大,所感者深,凡读此篇者,莫不有雄浑沉郁之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水浒传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3-11-24

    笔者为您整理了一份关于“水浒传读书笔记”的精选合集,读完作者的作品后,大家都深受启发。发表读后感并不需要受限于某一种视角,您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快乐并请与您的闺蜜分享!...

  • w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通用8篇

    发布时间:2023-11-25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推荐一篇网络上最棒的“曾国藩传读书笔记”文章,希望我的文章和分享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步入正确轨道的方法和技巧。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在读完作品后,心中常常有所幻想。 阅读是收获,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知识。...

  • w
    毛泽东传读书笔记(范本15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冰心曾经提到:“读书是件好事情,要读好书,好好读书。”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被一本书的内容所感动。对于写作品的读后感,你有什么想法呢?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了制作出这份令人满意的“毛泽东传读书笔记”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 w
    水浒传读书笔记(3~25篇)

    发布时间:2023-08-25

    可能你现在正在为作品读后感而烦恼?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升华。读后感对于书本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应该做到相互磨合,要注重叙述的比例,经过好工具范文网的勤奋和努力我们呈现了最新的“水浒传读书笔记”。...

  • w
    朱自清背影读书笔记集锦

    发布时间:2024-02-01

    您对作品读后感有多少了解吗?关于作者写的作品一书,大家阅读完后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记录下阅读时的感受,才方便之后更好的写出读后感,本文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与“朱自清背影读书笔记”相关的讨论。...

  • w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集锦

    发布时间:2024-02-10

    《去年的树》读后感450字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鸟儿在想什么呢?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当寒冷的冬天来的时候,鸟儿要去南方,鸟儿对树做出了承诺,明年一定回来给树唱歌,但鸟儿回来看到的却是树的树根,鸟儿听了树根的话去伐木场找树,但树又被做成了火柴,火柴点燃灯火,鸟儿看着灯火唱...

  • w
    简爱读书笔记(集锦3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简爱年轻时被她的姑姑收养,她受到虐待。而且她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还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的禽兽。他经常无缘无故地骂简“爱”,但她的姨妈不仅不阻止她,而且还支持她那野蛮的儿子。然而,简爱是一各固执的人,永远不会向**势力低头。她再也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仇恨压倒了她对他的恐惧,她不顾后果地...

  • w
    月牙儿读书笔记集锦

    发布时间:2023-12-20

    感谢您点击阅读本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与“月牙儿读书笔记”相关的信息。阅读是我们增长知识和开拓眼界的重要方式,尤其当我们读完一本作家的作品后,其中故事情节往往令人着迷。因此,现在正是时候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悟记录成读后感。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再次感谢您的到来。...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