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井冈山观后感(汇编11篇)

井冈山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09

井冈山观后感(汇编11篇)

2024-01-09 08:24:19

通过精心搜集资料,编辑为您整理了“井冈山观后感”。随着观影经历的积累,我们会发现一些深刻留下印象的作品,我们在思考中会得到不同的观点。观后感是最好的方式来表达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您能持续关注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藏我们的网站!

井冈山观后感 篇1

建设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不但要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做后盾,地方的经济建设、地方政权和党的地方组织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当时,对于地方政权的建设,毛泽东同志借鉴了苏维埃的经验,强调要有名副其实的工农兵代表会,因为它具有民主主义集中的作用,因此,建立民主主义集中制度,才能在革命斗争中显示出它的威力。此外,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有着顽强的战斗力,党的领导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更好地打击来犯之敌,毛泽东同志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的作战方针,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在本文中,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一个关于中产阶级的问题,指出了过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左”的倾向,具体表现为看不到中产阶级的作用,对他们打击过重,使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和白色恐怖下反水叛变,跑到敌人那边去,从而也使贫农阶级被孤立起来,对发挥革命力量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掌握住对待中产阶级的尺度,使“贫农阶级有恃而增加勇气,中产阶级亦有恐而不敢乱为”。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关于革命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现实还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阶段。中国彻底民权革命的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彻底解放;消灭城市买办阶级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消灭农村封建关系,推翻军阀。

只有在这样的民权革命之后,我们才能为社会主义的转型创造义革真正的基础。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主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实行了工农分开,走了城乡包围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完全胜利。因此,我认为,学习马列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强国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少走弯路,尽快实现更大的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井冈山观后感 篇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1111班

一幅完整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

一段革命先驱面临生死存亡力挽狂澜的风雨历程;

一代伟人铁骨柔肠里鲜为人知的非常情怀;

一曲汇集历史山谷回声的英雄赞歌;

这短短四句话里面浓缩了多少观看者的感受。《井岗山》是一部反应我党早期革命题材电视剧,但我是第一次看,毕竟,在这个时期能认真地去看一部革命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很荣幸看这部电视剧。我看到了我们党和军队早期的创业史,看到了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

影片讲述了在国民党民族危机和内忧外患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早期共产党员建立的第一个基地井岗山基地的故事。它以长长的镜头、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奋斗,向世人展示了红色岁月里伟人的风采。无数英雄儿女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民族解放事业中来,并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尽管这次观看的只有

3、 四两集,也让我深切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这部戏,我更多地了解了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多么牵动人心啊!多大的暴风雨啊。从踏上井岗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军和人民的渔水情怀,我军是一支从人民摇篮中成长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

也标志着,历经岁月更迭的华夏大地上将燃起一只红色火炬。这只火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剧中,毛泽东在那样残酷的环境的领导才能,丰富学识,人格魅力不禁使人佩服和感慨。邓小平说过:“没有毛主席,我们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的确如此,在敌强我弱,**一次次错误的决策导致我军败战连连,红军思想情绪极度低落的情况下,毛泽东力挽狂澜,使我军多次从危机中突出重围,从而解救了红军的命运,在井冈山中树立了巨大的威信。所以大家的亲切的叫他“毛委员”。当时有一首歌谣《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至今听起来仍然十分的亲切舒服。

当时,由于我们的思想认时由限,许多同志不能正确估计当时的革命形势,所以往往是意见分歧导致了团结的破坏。更有甚者,一些官兵情绪消极悲观,不能承担一些失败的责任和考验。对此,毛泽东多次和官兵们通宵达旦地开会研究军事,研究政治而毫不疲惫,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或军事会议有时候就是从晚饭后开始开,一开就是到凌晨天亮还没有结束。

在那样的特定环境下,许多同志未能正确认识革命的正确道路,在讨论时你一句我一句,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吵顶撞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毛泽东的丰富学识和优秀的演讲能力,再加上平时带领大家在实践中所取得的胜利,都给大伙指出正确的革命思路和前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大伙在那样险恶的革命环境中保持思想一致,团结一致对敌。看着电视镜头力的这些动画片,我的眼睛湿润了,为毛泽东的勇敢,为毛泽东在不利形势下的顽强,为大家钦佩毛泽东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有为大家对毛泽东的爱戴。

为什么大家都爱戴毛泽东呢?是因为他是天才吗?也许有一点,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在井冈山,毛泽东亲切、艰苦朴素的亲民形象给井冈山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警戒和教育红军“不拿群众一根红薯”,无论是平时与老百姓的对话还是在行动中都丝毫没有摆架子的感觉,和大家相处的感觉都是老熟人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无论在官兵还是老百姓的眼中,毛泽东都是值得爱戴的人物。另一点是,只要他认为这是对的,他从不轻易屈服。他只服从真理,不惧怕权威。

多次**的不当,甚至完全错误的指示,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坚决的反对,也正因为他的执着,坚持自己正确的军事主张,红军才多次转危为安。那时候,只有毛泽东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信教条,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黑夜时想你有方向,困难时想你有力量……”歌曲红军想念毛泽东,我能切身感受到红军战士战无不胜,坚韧不拨和浴血奋战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和高度的核心凝聚力。因为所有人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正如歌曲当中所唱的那样:

抬头望见北头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有方向,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历史已经证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实践中已经证明,时势造英雄,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可争论的伟大领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党的早期领导人以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号召着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从红军身上,我似乎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前面战胜敌人,不是靠运气,不是靠善于战斗。

这有赖于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有赖于为人民谋利益、抵制一切非理性、抵制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的发展也同时向世人昭示了一个道理:

不自由,毋宁死!这不仅是所有西方人的信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特点——为民族自由不懈奋斗!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旗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为社会进步贡献生命能量。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1111班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

他是战士,又是统帅;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元帅。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看过《走近毛泽东》,我深切地感到毛泽东同志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毕生的愿望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拥有渊博的才学,这与他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已经很好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把握哈每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利用现在的大好光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正像一首诗词那样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

我们要真这宝贵的时间,不能虚度光阴。因为时间就像流动的水,可以流出但不能倒流。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这句话时间都在提醒我们要刻苦学习,只有学得很扎实,将来才可以像毛泽东一样为祖国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这样祖国就能更加昌盛。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名字,我们将永远记住他!

井冈山观后感 篇3

井冈山争斗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是毛泽东等一些革命者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取得的一个重要胜利。我在读完《井冈山争斗史》这本书之后,深刻体会到了这次争斗的艰辛、卓越的领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以及中国革命的情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井冈山争斗史》记载了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策略的摸索中,在毛泽东等党员的努力下,他们得以在江西井冈山的农村地区成立游击队,并发动群众,与国民党政府一系列残酷的武装斗争中坚持了长达六年之久。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群革命者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形成阶段,这个小小的农村地区所发生的事情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井冈山的群众性革命斗争极具特殊性,而后来共产党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经验借鉴都与之有关,为中国革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这个故事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奉为党史教育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毛泽东和其他党员的高超领导能力,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坚定不移地推进了这场革命,结果取得成功。在各种因素威胁下,毛泽东等党员始终能够保持冷静,思考如何让革命事业更顺利地进行。除此之外,他们还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这些人民起初极不信任共产党,但是毛泽东依靠切实可行的政治纲领,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成功地领导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

井冈山争斗史中的一个最有意思的点是这场革命斗争如何构建起了一个良好的组织机制,这个组织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最终,当地的人民起来组织起来,联合在一起参加了革命战斗,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力量。这也是共产党的胜利之一。革命斗争的这种组织机制也是现代组织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这对我们今天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

总之,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井冈山争斗者们为革命抗争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其在政治思想、组织技能方面的经验以及其具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当前社会,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毛泽东等共产党革命者的乐于奉献和创新精神。同时,井冈山争斗史也告诫我们,不要忘记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井冈山观后感 篇4

这部反应我党早期革命题材电视剧《井岗山》,拍出来也有好几年了吧,但我是第一次看,毕竟,在这个时期能认真地去看一部革命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很荣幸看这部电视剧。我看到了我们党和军队早期的创业史,看到了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

影片讲述了在国民党民族危机和内忧外患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早期共产党员建立的第一个基地井岗山基地的故事。它以长长的镜头、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奋斗,向世人展示了红色岁月里伟人的风采。无数英雄儿女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民族解放事业中来,并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在现代的人们离半个多世纪前这个国家最艰难的日子越来越远了。许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但正是这样一批人才拯救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经过无数次的浴血奋战,无数战士生死攸关,最终战胜了国民党,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军队,最终实现并创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可以说洗去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的侵略和屈辱的历史。

通过这部戏,我更多地了解了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多么牵动人心啊!多大的暴风雨啊。从踏上井岗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军和人民的渔水情怀,我军是一支从人民摇篮中成长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

也标志着,历经岁月更迭的华夏大地上将燃起一只红色火炬。这只火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井岗山可以看出,我们党的创始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对革命有着远见卓识和深刻理解。并用其毕生来实现这个理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争、持久战等中国特色作战理论。

能够客观分析形势,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使之在弱小中逐步发展,进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党非常难得的品质。

红军想念毛泽东。我能感受到红军战士的无敌精神,坚韧不拔、浴血奋战的精神,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以及高度的核心凝聚力。因为所有人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正如歌曲当中所唱的那样:

抬头望见北头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有方向,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

观罢此剧,,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深切地领悟到: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就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力挽狂澜,总结教训,在著名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怎样创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怎样才能夺取政权?

怎么样去改造旧军队?还是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依靠人民、历经艰难、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斗争中开辟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井冈山》正是紧紧围绕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精心结构情节,着力塑造人物,较好地实现了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

《井冈山》一剧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描写,揭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可亲可敬的外在形象和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既有坚定执著的革命理想、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舍家纾难的革命胸怀、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也有侠胆柔肠的骨肉亲情、吟诗挥毫的儒雅情怀、相忍为党的困惑忧虑、与民相通的喜怒哀乐。它告诉人们,他们曾经也是普通人,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只因为在特定的历史坏境下选择了伟大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造就了区别国民党和旧军队的党和人民军队,而成为元勋,成为共产党人的骄傲。

党的早期领导人以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号召着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从红军身上,我似乎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前面战胜敌人,不是靠运气,不是靠善于战斗。这有赖于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有赖于为人民谋利益、抵制一切非理性、抵制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时,红军的发展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自由,就没有死亡!

这不仅是所有西方人的信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特点——为民族自由不懈奋斗!

井冈山观后感 篇5

《井冈山》

三、四集观后感

会计1105 江培培***

也许是因为毛泽东生前相隔遥远,虽然毛泽东被认为是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战略家、诗人、伟人等等,但我对毛主席的每以革身份的认识都不十很清楚。看了《井冈山》这部电视剧以后,他的智慧、谋略、胸怀、气度让我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没有半分的奉承,而是由衷的崇拜这位伟人。

1927年对年轻的共产党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联手发动了两次反革命政变。他们是疯狂的共产主义者,一场伟大的革命失败了。为此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主要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带着**和省委的指示,主动担负起到长沙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的重要任务。《井冈山》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的。

《井冈山》第三集主要讲了芦溪会战。当时革命形势低谷,敌人强弱,群众缺乏战斗经验。叛军的一些指挥官指挥错误,新组建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叛变。因此,义军在攻打长沙时遭受了严重挫折,损失了大量兵力。此时,不宜攻打长沙。毛泽东等人认为,我们应该放弃长沙,到井冈山去治病,积蓄锐气

但是余洒度和苏先俊两个人仍然死死咬着“**省委的指示和命令”不放,硬是要攻打长沙,嘲笑毛泽东是做“山大王”,因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剧中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就是之前和毛泽东从未有过任何交情的卢德铭同志,他主动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观点结束了这场争论:“我为上级能派来毛委员而感到庆幸,我们能有毛委员来指挥我们这支队伍而感到荣幸。

”因此后来毛泽东回想起他才发出“知我者,德铭也。”的感叹吧。余洒度和苏先俊一直心怀不服,处处与毛泽东作对,嘲笑他只是个“教书匠”,光靠读过《三国演义》是打不了仗的。

这为后来的芦溪会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苏先俊作为先头部队去探路,由于麻痹大意,导致部队中了埋伏,卢德铭壮烈牺牲,部队**惨重。

在这一集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因时制宜、审时度势地处理问题,深刻理解**指示的变通能力。由于第一次攻打长沙军队严重受挫,以当时的兵力攻打长沙已经是不可能,就是“拿鸡蛋碰石头”的事,黄埔军校毕业的余洒度非常自负,紧紧咬着“**省委的指示”一定要攻打长沙,而不管敌我力量悬殊的实际情况,那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与毛泽东的明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毛泽东到井冈山来,正是要尊重上级,对上级负责。

相比较于有勇无谋的余洒度,同为黄埔军校出身的卢德铭便明智许多。**和省委派军队攻打长沙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实表明这个任务依靠目前的兵力不可能完成,那么就要改变计划,保存实力,相信上级也会赞同这样的做法的。

跳出电视剧,说说他能给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什么启发。毛泽东的这种智慧,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没有战争,似乎是没有用的。其实不然,人的智慧在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情境下是可以套用的。

毛泽东的这种智慧,用时髦一点的词可以说是“执行力”。也就是说,当上级给你一个任务的是候,你应该对这个任务的最终目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了解上级的最终目标,就可以根据时间和当地情况完成任务。

这对于我们将来工作是十分有启发的。

《井冈山》第四集主要讲了三湾改编。部队仅剩下900多人,进入了三湾村,

毛主席入住的店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协盛和。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

“同心协力,以和为贵,才能强盛不衰。”这为下面毛主席原谅余洒度和苏先俊的错误埋下了伏笔。虽然子清和罗荣桓极力要求换掉余洒度和苏先俊,“下猛药”。

但毛泽东深深懂得“临阵换将,乃兵之大忌”,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的道理。而且当时重中之重是上井冈山,于是毛泽东召集其他三位委员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在整改军队的同时,“温和”的架空了余洒度和苏先俊的职务,是双方不至于“撕破脸”,不会引起激变。另外,毛泽东对于当时朱培德的分析也是非常的精彩。

他说:“芦溪一战,真正打了败仗的不是我们,而是朱培德。有段古话,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朱培德就像当代的袁绍,没有战略头脑,“放走了大鱼”。

在这一段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毛主席渊博的学识。毛主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他学识渊博,而且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到现实中去。毛泽东是一位热爱读书的领导人,据说他去世那天读书已经三个小时了

“读书看报,每天都不能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这句话出自一个叫《寤言二迁都建藩议》的小书,可见毛泽东读书之广泛。学识广博,胸襟广阔,是作为一个成功领袖所必需的。有人现在提出了“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论断,我不能说全盘否定,但也不敢苟同。

持这种论断的人以某些小学毕业的成功人士当例子,但其实这些人都在后来进行了自我补习,而不是真正的只有能力没有学识的“文盲”。对现实来说,给予人类知识太慢了,而且往往以错误为代价。所以说当今“读书不重要”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成功还需有深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

唐玄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可以明志,看《井冈山》毛主席驰骋沙场,我们要做的除了铭记历史,珍惜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以外,还应当传承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勤读书,多思考,不负先烈们交给我们的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全国人民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井冈山观后感 篇6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红军初步建立的困难。包括经济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军事素养问题、反水问题、内部矛盾和分歧等。事实上,这些问题不仅对于当时发展迅速的红军,对于任何一个发展迅速的组织都是不可避免的。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是如何应对组织的快速发展和相应资源的缓慢开发。

当时,由于红军力量的扩大,原本困难的经济问题更加有限。毛泽东在文中说道:“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

”“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

”“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现在盐已有卖,但极贵。布匹、药材仍然没有。

”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包括之前孙中山的革命他们并没有把握到经济权。这样使得他们在战争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毕竟,战争的过程虽然是为了生产力的进步而进行的,但它本身并不创造生产力,而是一个大量消费的过程。一场没有经济支持的战争,无论能否取得最后胜利,其过程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而与对手相比较,当时的国民**以及土豪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在进行战争的过程当中他们的供应是能够有相应的保障。所以毛泽东在当时以及后面的战争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就是“将敌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经济还包括了人力。

在本文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的士兵从对方的俘虏。另外的一些新的兵源也有来自自募,但是由于队伍的发展太快,使得兵源还是一个很重要并且紧迫的问题:“因为下级干部死伤太多,敌军俘虏兵往往过来不久,就要当连排长;今年二三月的俘虏兵,现在有当了营长的。

”“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看看能不能。

为着训练下级军官,现在办了一百五十人的教导队,准备经常办下去。”在这里暴露出来的问题很明显就是由于队伍的快速发展,使得队伍的人力出现了大量的断档。当时红军的发展速度已经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和土豪劣绅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不断扩大队伍,使队伍有足够的人力在下次斗争中与之抗争。

而在经济和人力供给不上的情况之下,便会对队伍的信心产生巨大的动摇,从而导致队伍的凝聚力不足,进而便出现了军队的反水(袁崇的一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中间阶级的反水,还有投机分子的反水甚至土籍农民大部分反水等等。而这样的反水事件的发生,将使得决策者中间会出现大量的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而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失败而产生内部矛盾和分歧。

一旦分歧扩大,就会出现新的失败,形成恶性循环。

在队伍扩张的时候,是否要加快速度呢?当某些扩展的速度超过相应的资源供应速度时,应该怎么做?

其实,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在经济和教导都跟不上的情况下是不宜快速扩张的,因为这样的扩张很可能使的队伍太大又没有相应的保障陷入被动甚至瓦解:“革命高涨时(六月),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边界党员数量一时增到一万以上。

支部和利益集团的领导大多是新党员,不能进行良好的党内教育。白色恐怖一到,投机者就逆水行舟,领导反动派逮捕同志,白区的党组织大多垮台。”另一方面,队伍的不断扩张,使得自己明显暴露在强劲对手的眼中,如果无法快速发展,那么对手就会在自身发展羽翼还未丰满之时就进行打压,这样就更难发展。

“湘赣两省派来的‘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七月赣敌进攻,八月湘赣两敌会攻井冈山,边界各县的县城及平原地区尽为敌据。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不满城乡。

党的组织和政权的的组织大部塌台。”

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在这方面是幸运的。虽然受到了很多打压,但是最终他还是克服了这样的打压使得自己的队伍能够不断地有效地得到壮大(虽然说不上强大)。至少在解决内部矛盾上,矛盾和分歧没有扩大,对组织领导工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夺取了当时人数最多的阶级(贫农、中农和工人)。这些人没有生产资料。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他们必须选择无产阶级控制的方式,以实现利益得最大化。而相比较,孙中山当时选择了资产阶级。

作为受益者,资产阶级选择孙中山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故而,毛泽东在比孙中山还要困难的时候依旧能使得自己的队伍不断扩大,并且奠定了后来胜利的基础。

井冈山观后感 篇7

这次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特别感谢局团委给我这个机会。其次,我学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宝贵的人生启示。在学习中,更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团队互助互信。

一、井冈山之行感悟

(一)体会红色革命

在井冈山干部开学典礼上,我们了解了这次出访的目的和纪律,进一步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去体会和领会。在烈士陵园,一种崇敬之情悠然地在心中诞生。一个碑文突出了革命的意义和情感。每一件雕塑都传达着理想和信念的伟大。在红歌研究中,我们的青春在飞翔。那些铿锵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诗歌,再次唤起了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期待。

在小井红军医院,我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松柏环绕的小井烈士墓里,战士们安详地躺在地上,面带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憧憬着今天的和谐社会。

(二)触摸历史的汗水

当我们穿上红军服装,背着枪杆,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一次小小考验,更是对如何走上今天这条路的一次反思。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

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二、对我的启示

(一)思想指导一切

战略层面的决策是正确的。即使使战术层面的暂时和局部失误,也不会影响全局。在黄洋保卫战中,不仅要正确选择地理战略地位和战术,而且要有思想战略领导。即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群众。

两连的部队抵抗了四团的围攻。决定因素是群众。一夜之间,竹尖阵成立,防御工事加强,在激烈的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向红军送去了粮食。这一切归功于那时我党打土豪、分土地,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战略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在战争中,取得了根深蒂固的战略优势,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摸不清形式。所以地理上硬的战略优势和思想政治上软的战略优势相结合,注定了保卫战的胜利,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中国的革命就是在政治战略上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结合一切有利的其他战略战术优势,虽然,在一些战术层面有过失败,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最终的胜利。

(二)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不是一天两天探索出来的,那是无数的鲜血和战火凝练出来的,革命时代的毛泽东思想,改革潮流中的邓小平理论,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理论思想。以史为鉴,可以预见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保证,而我们基层的同志则是这战略的战术执行者,只有认真工作并深刻理解**战略思想,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三)理性创新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和探索,结果证明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这些历史经验放在今天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实探索表明,基层工作中心在哪里,就要走支部建设之路。

比如“支部建在产业上”,打破地域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基层的民主也起到团结和有效制度解决纷争作用,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解决自己的事务,还是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当一次绝不上当第二次。我们需要回忆历史的味道,同时,我们需要看到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并在实践中,找到一种烹调我们回煌事业的方法。

这次旅行最重要的经验是对井冈山精神的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4字的“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了井冈山斗争的精髓,是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宝贵财富,也是指导我们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食粮。

井冈山观后感 篇8

[wEI890.COm]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2007年8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了36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它是一幅完整地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是一段革命先驱面临生死存亡,力挽狂澜的风雨历程;是一代伟人铁骨柔肠里鲜为人知的非常情怀;是一曲汇集历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怀着一份深情,带着一种执著,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全部《井冈山》,它引我走近了这片红色的土地,让我倍加敬仰巍巍井冈山。因为中国革命的火种,就是从这里点燃。

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刚刚踏上井冈山时,斗争环境异常艰苦,强敌“会剿”,又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缺衣少食,日用品匮乏,困难到了极点。“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是啊,当年的“毛委员”不正是工农大众和红军将士们心中的“北斗星”吗?我看到,毛委员晚上工作的灯芯,由三根减为一根。湘赣边界红色政权的财政部长余贲民,组织生产了大批棉衣棉裤,自己却穿着单衣单裤过冬。我还看到,陈毅在大井割稻子,朱德用扁担运粮,“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还有脍炙人口的“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的歌谣。让我更看到了红军将士们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情怀。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红军的改编和建设,都以不损害根据地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剧中有多个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军民一家亲的感人场面。如在起义部队开赴井冈山途中,钟大龙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到老乡地里挖来红薯,分给饥渴疲劳的战友,却遭到毛委员的批评,他还自掏银元让罗荣桓送到红薯地里。又如发现曾士峨鞭打俘虏,毛委员便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说,俘虏也是穷苦农民出身,不可虐待。不仅不能虐待,不愿意留下的,还发给回家盘缠。而所有这些以民本为主导的新型措施,都为红军赢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有这一切,形成了一道道军民血肉相连,什么力量也攻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井冈山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起点。

1929年,红军反“围剿”失利,敌人以20倍的兵力向根据地反扑,疯狂地叫嚣要把井冈山“石过刀,草过火,人换种”。当时,留在小井红军医院的130多名伤病员,因不肯暴露部队行踪,一一惨遭屠杀。在那浓烟滚滚的阴霾下,500里井冈,一片火海,满目疮痍,处处焦土。面对生死考验,坚定的共产党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花莲县县委书记刘仁堪临刑前,高呼革命口号,被敌人割掉舌头,就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几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朱德同志的妻子伍若兰在战斗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利诱,她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我注意到,每每在革命遭受挫折的时候,都会听到毛委员这样教育他的战友,失利是暂时的,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需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永远不会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这种坚强如钢的革命信念,使得井冈山军民同仇敌忾,同心协力,齐上战场,共同杀敌。那些挥舞着大刀长矛、土枪土炮的群众,满山飘扬的红旗,四处的喊杀声,形成震天的威力,百折不挠,愈打愈勇。

井冈山这段惊天动地,光照千秋的革命历史,是与毛泽东个人的大智大勇密不可分的。选择井冈山只是他科学分析敌我形势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发展和保存革命火种的第一步。其后,井冈山火种的每一次旺盛,都无一不是他的正确主张得到贯彻执行的结果。相反,井冈山火种的每一次挫折,也无一不是因为他的正确主张受到干扰、抵制甚至排挤的结果。红军将士们不断从胜利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毛泽东同志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朱德同志说:“井冈山丢了,我们还会打游击,边走边打游击,边播下革命的火种。”我看到,在地图上,凡有红色箭头所指之处,必有钢铁撞击之火。“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陈毅)。井冈山啊,有多少热血男儿,从四面八方涌向你的怀抱。井冈山啊,你慷慨地接纳了千万儿女,用你宽阔的胸膛,铸就了革命的摇篮。一支枪,一杆梭镖,一排石阵,一门大炮,让强敌丢盔卸甲,“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有人曾疑问:山沟里能出马克思主义?毋庸置疑。在井冈山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毛泽东同志边行走边沉思,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永新调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首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回答了一些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像七月的圣火,驱散迷雾,荡尽乌云,使东方的巨轮驶出历史的漩涡。这一理论,像一盏明灯,在井冈山翠竹间闪烁,照亮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路,照亮了华夏神州的上空。这一理论,使中国革命从黑暗走向黎明,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最后成功。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让井冈山精神长存,让井冈山火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井冈山观后感 篇9

9月1日7时,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领着我们国资委系统一行50人经过8个多小时的旅途,奔向中国革命摇篮、革命圣地——井冈山。作为本次异地教学的重头戏,全体同志们无不怀着一颗朝圣般、虔诚的心,开始这短暂、美妙而荡涤灵魂的朝圣之旅,一段收获坚定信念、温暖友情、满满正能量之旅。

学习安排严肃认真、紧凑有序,且规格很高。2日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岳克军做了开班动员讲话,吉安市委党校社工处处长罗伟军作开班动员并致辞,介绍了吉安市和井冈山的基本情况,让同志们深深感受到了井冈山“红,古,绿,新”特色,希望同志们“一次井冈行,终身井冈情”。罗伟军老师作《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专项讲座,给原本已百倍虔诚之心灵,更平添了对伟大的革命先烈和平凡的井冈山人民无限的敬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五天多时间里,我们在郭子斌老师不辞劳苦的引导下,寻访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聆听杨老师的现场教学、以及袁文才,王佐,曾志三位红军后代的亲身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声泪俱下,触动心灵,接受革命思想教育,面对革命先烈的历史遗物、场景、图片,抚今追昔,或感同身受默默落泪,或同仇敌忾摩拳擦掌。在大井毛泽东旧居,看到领袖当年居住的简陋房屋,破旧的生活用具,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80多年前,大家无不为井冈山时期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所惊愕、所折服;在北山烈士陵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家认知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感受到仅有700多人的革命队伍那份“星星之火终可燎原”的坚定信念;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汪洋大海;在茅坪毛泽东旧居,我们看到毛委员的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床薄薄的线毯,吃红米南瓜度日,穿破衣烂衫御寒,有时连红米南瓜都吃不上,只好吃野菜、竹笋子来充饥,生活真是苦到了极度。而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写就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著作,破天荒地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还有那再熟悉不过的“挑粮小道”与《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但当我们到故事发生地,它给我们不仅是熟悉,而更是认识的深化,在经济的落后、生活的艰苦、斗争的残酷、环境的险恶的条件下,革命先辈用生命演绎的事实展示了革命需要怎样的信念和怎样的追求,展示了革命的艰苦和革命需要怎样的奋斗。

一路的心灵震撼,一路的学习启迪。短暂的几个日夜,我不仅收获了无比坚定的信念和一路随行老师、同志们温暖贴心的友情,作为一名工作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最基工作人员,在全党上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伟大征程中,“井冈山精神”还应有什么启示呢?

一、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要立足本职工作,创岗位佳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和精神瑰宝,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而在当前建设全面小康时期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以井冈山精神激励自身,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庄严承诺,坚持为民宗旨,弘扬井冈山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立足岗位、尽心履职;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我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要密切联系群众,谋群众福祉。井冈山斗争的革命史,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光辉史。毛泽东及共产党人忠实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不折不扣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奠定了井冈山斗争胜利的群众基础。为此,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心系人民群众,注重把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视群众和职工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群众利益,增进群众福祉,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做成事,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要保持清正廉洁,树良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干部作风新的要求。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发扬光荣传统,牢记使命,居安思危,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严以修身,遵守纪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以铁的信念植根群众,做到严以用权,以铁的作风造福群众。做到严以律己,以铁的纪律取信群众。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更加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做到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井冈山观后感 篇1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飞向波涛……”瞧,我们班的同学唱着欢乐地歌来到了盼望已久的井冈山。

来到井冈山就是来爬山的,于是我们第一站的游玩就是彩虹瀑布了,看着这小小的山峰我别提多开心了,自己的信心也增了百倍,觉得自己一定会很轻松地爬上去!

于是,我便与黄文笛一起信心十足的向山脚下奔去,可实际上的山却拥有这几千个台阶,使我仿佛走了一年的台阶!不过再难的山我们也一定会过去的。瞧!我和黄文笛两人正在互相打气·加油呢!

当黄文笛有点气馁的时候我便说:“快点,黄文笛我们马上就要看到美丽的彩虹和漂亮的瀑布了!坚持就是胜利呀!”

当我有点气馁的时候她会说:“加油!万晨!来我来帮你,我们就要到了!”此时,我不经想起了红军叔叔再没有粮食和盐的情况下是怎样坚持不懈的与日本鬼子作斗争,并且这次来我们并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吃苦的,是来学习红军精神的!

就是我们这样互相加油·互相努力,才使我们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同学成为了第一个来到山脚下;第一个看见彩虹……

哇!这彩虹真是太神奇·并且他们是多么漂亮呀!你看!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的彩虹“站”在了清澈的瀑布水前!这条彩虹的最外层是红颜色的,往里看去,红色逐渐减退,变成了橙色的了。橙色又变成黄色,最里面变成了紫色。这七种颜色之间衔接得和谐·自然。浓色淡色的变化柔和·协调,就像仙女从天空中抛下的彩带一般……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彩虹,所以看了还想看,看了还想看!当妈妈说大部队已经上去了时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彩虹瀑布,又开始了艰难的上山旅行,不过高兴地事在我和黄文笛到达山顶时又来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和黄文笛就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两是第一个到达山脚下的,也是第一个上来的!

……

井冈山正是太有趣了,真让我难以忘怀!

井冈山观后感 篇11

在芦溪关,毛泽东的军队也被伪装成老派的民兵首领陈开财带领进入伏击圈。秋收起义部队**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泽东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枪……行军路上,连党代表罗荣桓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使连队艰难苦战而不溃散的事迹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和思索。

途经三湾时,毛泽东不但把部队师的建制缩编成一个团,“杯茶”释了余洒度、苏先俊的兵权,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士兵委员会,推行“三大民主”和“支部建在连上”等建军的重要原则,并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使部队的面貌为之一新。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三湾重组初步解决了以农民老兵为主要组成部份的革命军队建设为新无产阶级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军队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同时,实行民主作为三湾整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对团结广大军民、瓦解敌人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的改组,丰富了我们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军经过几次艰苦战斗,只剩下800人。朱德与陈毅、王尔琢等商议后决定改编成一个纵队。宣誓会上,陈毅以党代表的名义动员起来,朱德杀死了抢劫当铺的害群之马。

正在这时,身负重伤的粟裕爬行归队。朱德背起粟裕,面对队列声泪俱下,并表达了自己的革命的决心“要像粟裕同志那样,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坚持到底、革命到底!”

毛泽东一向平易近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影片中还以被革命军救起的当地贫苦农民、新婚夫妻钟大龙和方小凤由“害怕”到执意要求入伍的小细节展现了毛泽东对贫苦百姓的关心,以及百姓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的魅力。最后毛泽东也欣然应允他们跟随部队。

仅仅从这两集影片,我们就可以给这个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足够的信任。他有爱读书、与时俱进的思想;有顾全大局、谋略的战略头脑;有为人民服务、不求名利的精神。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考虑问题不片面化,常常把问题的根本分析得很透彻,不片面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更重视局势的发展和整体的利益和计划。

大局观是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认为,战略决策者、战略决策者、战略决策者应当具有统领全局的意识,区分和区别一切与特定全局有关的部分,把握和控制全局的意识,使发展大局和主要部分朝着扩大优势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毛泽东提倡学习“弹钢琴”,这是处理全局和局部关系的领导决策的重要艺术。

这也是他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2023井冈山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深刻了解“井冈山心得体会”并理解它的背景之后,建议继续阅读下文,为了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的网址。在生活中,当发生重要的事件时,我们是否需要将其记录下来呢?我的建议是静下心来,动起笔将我们的见解写下来形成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有助于扩展我们的思维。...

  • w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2-20

    如何汇总这些心得体会呢?编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一篇名为“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解决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 w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8-11

    可能事情虽小,但在我们人的心中却留下极大的印象,我们使用歌曲可以代表我们当时的情绪。 通过不断反思,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心得体会需要有计划的去写嘛?如果您想更好地理解“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那么编辑特别推荐这篇文章,热烈欢迎来读这篇文章希望它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 w
    井冈山心得体会收藏

    发布时间:2023-12-30

    体验后的感悟能够让我们的思绪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这份心得体会,以便能够打动读者的心呢?在下面的文章中,好工具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一些可能对您有用的“井冈山心得体会”,希望本文能够成为您的灵感之源!...

  • w
    井冈山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通用9篇

    发布时间:2023-05-11

    hao86好工具小编为您提供了以下关于“井冈山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的信息。当我们从一些事情经历上面受到启发,用笔记录瞬间的心得是不错的方法。 通过心得体会,我可以把这些感想整理出来。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 w
    袁隆平观后感汇编

    发布时间:2023-10-27

    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撰写观后感呢?或许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写观后感有助于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的感受。好工具范文网精心设计的“袁隆平观后感”一定会让您感到非常满意。以下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外传或做他用。...

  • w
    长征观后感11篇

    发布时间:2023-11-25

    “在我的记忆里,最幸福的是我的长征;最痛苦的也是我的长征……”这是《我的长征》中的主人公王瑞在飞往长征之路的飞机上,回忆自已曾走过的长征历程时所说的发自心底的一句话。影片中,15岁的小红军战士王锐一家四口参加了长征。在湘江突围时,他姐夫的膀子因被敌机的狂轰滥炸被炸烂了,父亲也因此牺牲了。这在小王...

  • w
    宋词观后感11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老人向青年学生谆谆叮咛的一句名言,在知识经济日趋引领世界的今天,多读好书,读经典,是我们每位学子所应该努力的。天下书籍浩若烟海,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也是无法读完的,就是专攻一门,一些专业知识也是学不完的。怎么办呢?就要求我们择书而读,选其中的精华部分,并学会精读、学会触...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