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5
1

认识千克与克教案经典五篇

千克教案
认识千克教案

教师会把课本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教师编写教案不能随便对待。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篇优秀的“认识千克与克教案”文章,希望你喜欢阅读,并与你的朋友分享!

认识千克与克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在设计本课时,重点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并将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贯彻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1个、5个、10个、20个2分硬币,通过肌肉感觉来逐步感知1克、5克、10克、20克有多重。通过左手放2分硬币,右手放小物品,感觉左右平衡后来估计小物品有多重。通过掂一袋1千克重的洗衣粉,感受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1千克的铁块,1千克的锯末,1千克的苹果等,体积不同,但质量都是1千克的物品来估计它们有多重。通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几克、几十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

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作了如下的调查:

①你在超市购物是看过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了吗?

②你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

③你估计1枚2分硬币(或者新出版的1角硬币)有多重?

④你会认秤吗?你都知道有哪些秤?

通过对一个班的6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①有55人从没有看过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

②学生大多知道的是克和千克,还有斤、公斤和两。

③有35人听家长说大约是1-10克左右,还有12人说很轻,有3人说不知道。

④60人都会认超市中的电子秤,其中有35人会认盘秤。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是模糊的,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看来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的估测意识还需加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师:昨天,同学们到超市收集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交流课前的收集)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质量,请大家一起看一看,(大屏...

查看详情>>
2

认识千克教案

千克教案
认识千克教案

老师上课前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是展现他们工作责任心的一种体现。如今是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写出好的教案课件呢?经过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的筛选,我为大家呈现这篇“认识千克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起来以备查看!

认识千克教案【篇1】

教材第100—103页和练习二十的第1—4题。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课件、电子课本、天平、2分硬币、食盐等。

1.引导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1.教学例1。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学生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3)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2.教学例2。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3)学生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

千克kg两袋食盐重1000克,即1千克。

1.练习二十的第1—4题。

2.填一填。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

(2)一只羊重40(),一个气球重5(),一瓶洗洁精重1(),一个汉堡重100(),一个西瓜重5(),一本书重210(),一盒牛奶重250(),一只小狗重4(),一瓶墨水重100()。

1.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2.学习例1。

(1)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2)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3.学习例2。

(1)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2)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3)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

认识千克教案【篇2】

1、我听说我们二?一班小朋友聪明、爱动脑。特别是听指挥,动作快。我看是不是这样的;

2、打开文具盒任意拿一样东西放在手上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

3、刚才小朋友动作快,再来做游戏: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背一背。背完马上座好。你有什么感觉?

述:是的,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不管是轻还是重的物品,它们都有什么?(重量)

4、那么,你了解哪些重量单位?

述:象斤、两、钱等重量单位是我国以前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但这些重量单位在八十年代就早已废除,不再使用。而使用国际通用的千克、克等重量单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