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六年级圆课件

更新时间:2025-03-30
1

2025六年级圆的课件(通用5篇)

六年级圆课件

六年级圆的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册p93-94例1-例3及p94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

2、看一看

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下面请你欣赏。(多媒体出示教材97页的你知道吗图片:自然现象、工艺品和建筑物、运动现象、生活用品)

2、 说一说

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

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小组合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

(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请拿出圆规。师简单介绍:圆规有2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那怎样用圆规画圆呢?谁能说一说?(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4)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2、体验: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结合圆规画的圆(屏幕),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呢?

(2)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看一看、比一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半径的长度(同样长)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特征。

4、探索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索

出示例3:在圆形小纸片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思考下列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查看详情>>
2

最新六年级圆课件(收藏十篇)

六年级圆课件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圆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圆的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本节内容是从一只小羊吃草的实例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圆的面积。学好本节课,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和有关计算,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圆有关的图形的面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圆面积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转化和极限两种数学思想的渗透。

四、教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2学法指导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1复习(1)长方形面积公式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求法是通过割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来解决。

2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利用课件出现一头牛拴在树下的牛在草地上吃草的图。并提问:"牛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形状?这个范围有多大?"从而引出圆面积的课题。(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引导:

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圆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解决呢?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请同学们试试看,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学生汇...

查看详情>>
3

六年级圆课件(范文11篇)

六年级圆课件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圆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习。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

六年级圆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

查看详情>>
4

六年级圆的课件十篇

六年级圆的课件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圆的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

教材简介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六年级圆的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