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六年级下数学日记(汇总十五篇)
一天即将结束,我们来总结一下吧。可以写15篇日记,但要避免千篇一律。小编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的例子,字数控制在300字,期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技巧。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去大润发﹑品牌服装店﹑麦德龙﹑广百去买年货。我们先去麦德龙买了38个东西共花了386元,然后我们去品牌服装店买了5件衣服其中有一套西装原价1200元,现价120元。爸爸问“:我这一套西装原价1200元,现价120元打了几折?便宜了多少钱?”我说“:这还不简单,用1200乘100分之10等于120,所以打了一折,便宜了1080元。”在品牌服装店共花了587元。
去大润发买年货共花了298元。去广百花了20元。一天共花了1271元。
数学暑假作业:
数学作业的要求:“动动脑,动动手”让自己更加聪明,更加能干。
一、听与说
1、请爸爸妈妈配合,每天口头出20道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让孩子心算出答案后口答。(以锻炼孩子的心算口算能力)
2、在自己的学习辅导材料上每天找5道解决问题完成后让爸爸妈妈检查。
二、做与练
1、“做一天小主人”xxxx与爸爸妈妈一起逛一次超市,购买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和食物,并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所买的东西和价格,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在购买物品中挑选几样喜欢的物品提几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
物品合计
价格
2、用彩纸制作大小不同的多个学习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利用这些有趣的图形拼成一副美丽的图画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3班共有学生42人,六年级4班共有学生44人,两个班的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王俊梁、王辉煌、项钗...
查看详情>>与“六年级下数学日记(汇总十五篇)”相关的文章
六年级下数学日记(推荐16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300字(通用16篇),欢迎大家分享。
通过写数学日记,同学们可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为大家提供了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
“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
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
“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中国拥有着一望无际的广阔国土,但又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沙漠也多得不可计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中国可利用的土地“分摊”,那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呢?
中国的沙漠面积很广,有3230000平方千米,炽热的沙漠理所当然是一片不毛之地,不可以利用,所以我么就要减去这2320000平方千米的面积。9600000—3230000=6370000(平方千米),这样一来,能给我们“分摊”的就只剩下区区6370000平方千米了。
可能有人会想,有些湖泊不是被人们填土,改成陆地了吗,新会的围垦也是填海造陆啊!虽然这也是陆地,但面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就忽略不计了。
那么,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每个人平均土地占有量就是6370000÷1400000000=0.00455(平方千米)。
大家听了这个结果,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的确,中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中国还有那么...
查看详情>>与“六年级下数学日记(推荐16篇)”相关的文章
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