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是每位初中生的重要关卡,生物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其复习计划的制定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一、复习目标
1、掌握中考生物科目的基本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2、梳理生物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3、提高解题能力,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心态。
二、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复习
1)回顾课本,梳理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强化记忆重点知识点,如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等。
3)注意易错点、难点和混淆点的辨析和记忆。
2、实验与技能
1)复习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原理,如显微镜使用、实验数据处理等。
2)掌握实验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熟悉中考常考的实验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
3、专题训练
1)针对中考生物科目的常考专题,如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等,进行专项复习。
2)分析历年中考真题,总结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
3)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三、复习方法
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2、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如阅读课本、做题、背诵、讨论等。
3、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死记硬背。
4、及时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复习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回顾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强化记忆。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针对常考专题进行专项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冲刺复习):回顾重点知识点和易错点,调整心态,准备应考。
五、注意事项
1、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3、遇到困难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共同进步。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影响复习效果。
1、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营养物质。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注意是否是绿色部分,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看一个细胞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主要看是否有细胞壁。炒红苋菜流出红色汁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膜,汁液来自液泡。
5、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
查看详情>>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十四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仿生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就是仿生。如:雷达与蝙蝠、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龟甲与薄壳建筑。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小
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
无色或黄白色
真菌
大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等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4、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有的细菌并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5、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6、细菌:
(1)观察工具: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
(2)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和荚膜(保护)。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5)营养方式:其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是异养。
(6)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①分裂生殖②利用芽孢度过不良时期③个体微小易扩散。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所以我们平时的杀菌应该以杀死芽孢为原则。
7、常见真菌: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蘑菇)、霉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8、真菌共同特点有:①细胞都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②与植物细胞相比依然没有叶绿体,因而营养方式为异养。③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9、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细菌和真...
查看详情>>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11篇)
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家都经常写复习计划吧,复习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那么问题来了,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期末复习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大纲》为指导,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指南》为依据,结合中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以及我校学生基础差、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制定以侧重基础,提升能力,针对考点,突出实效的复习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整体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二、奋斗目标: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校生物整体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8名,九年级现在校人数102人,合格率达85%(85人),优秀率达35%(36人),高分率30%(30人),满分率5%(6人)。
三、复习安排:
总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时间是从开学初到4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指南》为载体,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弄清各单元的考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复习目的:结合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是从4月底到5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模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所有内容共分为10个专题:
1、生物与环境;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4、生物圈中的人 ;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6、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7、生物的多样性;
8、生物技术;
9、健康的生活;
10、生物科学探究。
第三阶段:模拟复习。时间是从5月底到中考实战前。针对两次大考所反馈的情况,备考会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各县市交流的适应性考题,开展以考(模拟中考)、评(评讲练习)、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式的复习。同时对学生渗透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四、复习措施:
1、夯实基础是关键。历年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做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识却是相对不变的,而且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难度高的很少。所以,扎实雄厚的基础是中考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2、巧用方法是手段。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任务愈加繁多、心理压力更大,不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豪无收效。生物学科,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只有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浓缩、快节奏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
(1)识记时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对比法、联想法、调动...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