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李清照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2-25
1

李清照读后感13篇

李清照读后感

李清照读后感 篇1

李清照是为人熟知的才女。我读了一篇关于她的一篇故事《才华初露》。

李清照自幼热爱文学。有一次,父亲李格非把他朋友张文潜的一首诗给她学习。李清照读了几遍,认为这首诗不够客观,便按自己的想法写了两首诗。一天,父亲在家里请客,众人让李清照展示一下她的才华,李清照便把自己最近写的诗文拿去,就是那两首诗,并把张文潜的诗也拿了过去。客人门看后赞不绝口,都说比张文钱的事还好,敢与才子的是提出不同的看法。父亲更重视女儿的才华了。

从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一味的盲从书本,不能囫囵吞枣的接受他人的观点,要通过分析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到的知识才是深刻又不容易忘掉的。李清照虽然只是个孩子,却不迷信权威,敢于对才子的诗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的确,我是一个喜欢附和别人的观点的人。有一次,别人问我:你有没有看昨晚的《xxx》?超好看,对吧?xxx超酷``````我并不接触这些,但为了不显示自己见识少、不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二百五,我就只好附和道: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好长时间之后(约几个月),我才问:呃,那个xxx是讲什么的来着?有时候,我认为有一个什么更好的方案之类的,见大家都没开口,我也就会把嘴巴封得死死的,如同拉上拉链式的,结果自己把这东西憋在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很不好受。现在,我依然是如此。看来,我以后要改了这个习惯,这样,对自己也好,对大家也好,这样就不会患上心里难受症了。

《李清照才华初露》对我大有启发。

李清照读后感 篇2

“寻寻觅觅”的动作;“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乍暖还寒”的气候;“旧时相识”的感觉;“守着窗儿”的哀叹;“点点滴滴”的声响——随着李清照的勾勒,我的心,似乎被系在了她的笔尖上,与她一同感受。

我第一次与李清照相识,是在公元二零零四年的夏天。因为,那年我来到了李清照的故居——趵突泉。我见到了她在漱玉泉旁边梳头的倩影:修长的纤纤细手在捋着长长的秀发,连她身旁的艳美花钿都失去了几分光彩。那时,我就听老爸说:李清照最著名的词就是这首《声声慢》。同时,我也爱上了这位铁骨柔肠的女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可以称作是《漱玉词》中的压卷之作。全文是在猝然丧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艰苦背景下写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有多少人曾经潸然泪下。

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大宋皇帝的软弱无能,致使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偏偏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危急时刻。其实,只有艰苦与困难才能开发出人的最高成就。李清照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不,应该是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声声慢》这首词,无疑是最好的代表。

全词一开头十四个叠字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晚年丧夫、没有儿女、孤苦寂寞、心酸艰难的生活体验表达的大胆、细腻、贴切、震撼人心。

本来心情就差,再赶上乍暖...

查看详情>>
2

李清照传读后感

李清照传读后感

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许多人都被作品这本书所深深折服。那么我们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学习。以下是一篇关于“李清照传读后感”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我的见解能够对您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李清照传读后感(篇1)

回首中华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专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大多只以一篇或几篇作品一露峥嵘,题材也仅限于闺阁之中,难成大家。而李清照的出现,无疑为女性文学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个分量极重的砝码。

沐浴着齐鲁文化的光华,感受着家族书香气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风姿绰约的女郎山和包孕灵秀的百脉泉,跟随着父亲与当世第一流的文学大家吟咏诗文,谈古论今,自小就能写出庸常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辈们的青睐。

京都是无数天子脚下的一方宝地,怀揣着对汴京的无限向往,清照与母亲随后奔赴汴京与父亲一同生活。待清照成年时,她与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笃,也一同搜求金石字画,撰写古书,琴瑟谐美,其乐融融!如清照初婚后的习作《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娇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盘托出,可见郎君如意,两情相悦,乐在其中矣!而赵因官职在身,不免常要小别美妻,此时从清照的习作中不难看出新婚女子对夫君的深深思恋之情。如《怨王孙》里“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可见清照的望夫心切!

怎奈好景不长,父亲李格非在官场屡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间。母亲更是于这个多事时节病逝。明诚感疾,驾鹤西去,相见直要待来生!此时的清照就像被遗弃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着她的是颠沛流离与世间险恶。

伤之切,悲之痛,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诸如“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这类的悼词,任谁目触都不禁催下数行泪。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学史上,清照绝可占据一个席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或许仍不足以阐述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功不可没。

李清照传读后感(篇2)

一直很喜欢李清照的词,却从来没有将她的词连贯起来看。借助《李清照词传》,才发现她的词,仿佛今人流行的公众号一般,忠实地记录着她不同年代的点点滴滴,读来很是有趣。有趣之余,难免伤感,因为人情终究抵不过光阴薄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被后人誉为婉约词的“一代词宗”,与丈夫赵明诚相爱、相敬、情深意浓、志趣相投,创造了令人称羡的爱情佳话。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仿佛是条欢悦的小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估计有一次是疯玩到天黑才往回划船,不知不觉划进了荷花荡里。看着被惊起的满滩水鸟,她充满了好奇、兴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候的李清照,心里清澈通透,未经世事,一尘不染。

贪玩之余,少女的身体和心智在慢慢发生变化。阳春三月,临水照花,花乱了,心也乱了。再看另一首《如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