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1-25
1

徐文长传读后感分享六篇

徐文长传读后感

好工具范文网特意整理了“徐文长传读后感”,也许可以给您带来灵感。读完作者的作品后,我们可能会有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打动人心的读后感常常是记录个人心得与感悟的最佳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写呢?欢迎大家一起借鉴和进步!

徐文长传读后感 篇1

《墨葡萄》题诗言:半生落魄已成瓮,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而《墨葡萄》的画风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他以墨色简单着色,笔调柔软,手法细腻,不似传统画家笔下的山水画那般大气豪迈,也不似传统画家笔下的青竹那么苍劲有力,更不似多数古人大为赞颂的寒梅那样娇艳傲雪,倒像是女儿家的心事那般圆润细腻。在我看来,他的画比郑板桥更生动,比齐白石的虾和徐悲鸿的马更精神。见画如见其人,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徐文长,我看到的他的灵魂是那般无奈却又万般纯粹。

没人倾听过他内心的故事,因此他更是用心用情的投注灵魂于书画诗文之上,本就比常人敏感的他,放空自己,与画作融为一体,所做作品真是毫无怨言流传至今且饱受赞誉。( )我本也是情感丰富之人,不免有些热泪盈眶,为他的愁苦悲戚所感染,孤独寂寞所动容。他的生活不属于我能说的世界,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形容他的才华。

是啊!有多少人敢说他作品中的情感高于徐渭先生?

他真是身不逢时啊!据说,不是他不配那个时代,而是那个时代不配他。

他的亲生母亲是个小妾,这注定了他地位低下。然而,他不得不由苗族家庭抚养,远离亲生母亲。虽然苗氏待他如己出,但毕竟亲生母亲给的关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14岁的时候,苗族去世了,他的心空荡荡的,而现在他更加孤独无助。

这样的童年环境,造成他幼小心灵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也注定他的性格将会敏感偏激。待科举八次不中,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他怎么会不抑郁?他想要寻找一个了解他的人,虽然入赘,但却有个爱他的妻子,可是妻子早逝,更是不愿表露内心,而世人又不懂他,他内心的情感该向何处排遣?

如果当时有心理医生,他也不至于此啊!而且,明代的等级制度等旧封建制度,那些让他童年悲苦的东西,如何能够让他释怀。这也怪不得他会抑郁,会癫疯。

世人说他桀骜不驯,自负自傲,殊不知他心中万般滋味。他如此敏感,如此聪慧,如此富有才情,怎么会不懂人间冷暖,人情世故,圆滑处世之道?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一个**浪,一定有过矛盾和挣扎,他最终选择了忠于灵魂,但他的灵魂可以被超凡的人理解。

他一生凄凄惨惨的结局,错就错在他的情感敏锐丰富,他的才情超凡脱俗,他优秀到无人可敌,无人可解。

徐文长传读后感 篇2

徐文长传读后感

读完《徐文长传》,我只知有一位文人,生于明代,奇才也,但数奇。

我既没有读过他的诗,也没有欣赏过他的画。我料想他是和李白那些才子一样的,因为性格的桀骜不驯,才错失良机,酿就了他的悲苦人生。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他自满于自己的才华,不将**放在眼里,任性格为所欲为,八次科举才不第,不得不放弃功名事业,只能得到一个才子的雅称。然而,虽然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