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27
1

航天科技读后感合集

航天科技读后感

读后感使人进步,读后感使人开心,读后感使人满足,我们读书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且进化自己的想法。此时可将对作品中略有所感的地方记录成读后感。这篇“航天科技读后感”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独家推荐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您觉得本网页值得您收藏请把它加入收藏夹!

航天科技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完了《最惊心动魄的时刻——航天科技99》,这本书主要讲了99个关于中外航天技术发展的小故事,我最喜欢其中的第99个——生命可以从60岁开始。

1996年12月7日,61岁的`宇航员马斯格雷夫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了一次18天的太空飞行。他在这次飞行前曾对记者说:“现在我的感觉比20岁30岁时的感觉都好”。飞行回来后,他被称为世界年龄最大的宇航员,但是在两年后的1998年,美国的约翰.格伦在77岁高龄时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成为了目前为止年龄最大的宇航员。

能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有很多,但是能6次飞上太空的人不多,能60岁飞上太空的人很少,能乘坐过本国所有航天飞机并飞上太空的人更少,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唯一一个乘坐过美国的所有航天飞机并飞上过太空的宇航员,他创造了这个纪录,当然也一定会有人超越他。将来我也要当一名宇航员,飞向太空。

这两个宇航员创造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录,在人类航天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实际上,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中都提到几个人,都是在坚持不懈地付出后才取得成功。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闪光的传奇!我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

航天科技读后感 篇2

很久以前,每当晴朗的夜晚,人们抬头仰望星空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飞上天,探索那神秘的宇宙奥秘。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加遥远的星球,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我们向往,在外星球居住的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早在古代,人们就向往着月球,到处都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传说。今天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祖先埋藏在心底五千年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论证,最终于20xx年正式立项,被称为“嫦娥”工程。该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绕月探测、月球三维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全球含量与分布调查,月壤厚度探索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方面。经过大约两年的充分准备,20xx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20xx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喇叭里不停地传出“正常”两个字,这两个字是所有中国人最愿意听到的。不知不觉,到了18时59分,“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进入到倒计时一分钟准备。指挥大厅内,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所有中国人的心弦也绷得紧紧地,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终于,随着全世界的目光,“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起飞了!在19时57分,控制中心的喇叭里传来了捷报,全中国人都欢呼雀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移居到月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