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24
1

断章读后感七篇

断章读后感

写好一篇读后感,可以从哪方面开始入手呢?在读完作者的作品后,我们可以通过此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以记录阅读过程的方式,还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乐趣。如果您正在寻找好的文章,好工具范文网编辑推荐您读一下“断章读后感”。

断章读后感(篇1)

初读《断章》,只觉得它明白如话,竟然没有让我遐想。可是读第二遍,我就背着明白如话的诗吸引住了,感觉诗在开头就流淌出一股清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诗歌的意象如此简单,只有人、桥、风景。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月光下,虹桥上,佳人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被月光濡湿的小巷与屋檐。夜色弥漫,不远处的楼上,又有人站在窗前欣赏夜幕下的佳人。人、桥、风景,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此时是人就像站在幕后的解说者,又缓缓吟出下一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节就更加新奇了,明月用来装饰窗子,可见明月的美丽了;而你装饰的竟然是别人的梦,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究竟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佳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梦装点得如此多彩?循着诗人的意味细细品去,你就会豁然开朗:美也是相互依赖的。

记得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和诗中很相似。当橙红色的旭日从云海中刚刚露出来的时候,金辉顿时射了过来,就像东方有一匹匹金色的绸缎铺到眼前。这时候,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壮观的日出,而是周围游客们一张张兴奋的脸。他们那种对日出的喜悦,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我平时体会不到的。他们因日出而震撼,我因他们的兴奋而震撼,这种相互依赖的美,不是和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我想,美就是相互依赖而成的。夏天里的荷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荷叶从一泓清水中冒出时,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美。只有荷花在荷叶的怀抱中悠然绽放时,美才在浅粉和墨绿中的交互融合中体现荷花因荷叶而显得淡雅,荷叶因荷花而显得妩媚。它们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翠减红衰愁杀人了。

其实,何止是花呢?世间万物,都因为以来而显出美丽。就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美的风景。我们在遵循万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奉献出美丽。或许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文明的举止,我们就可以成为相互依赖的美中最美丽的一环,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依赖的美,存在于相互的联系中。你和我的没,汇聚在一起,也是永恒的美丽。

作者就像一株静立的树,站在桥头看着不息的人流,变幻的风景。看着这里出演着一幕幕再也平凡不过的琐事。

断章读后感(篇2)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如一幅清雅静谧的风景画,诗人将我们带入了水墨丹青的画境,给人留下情致委婉,韵致独特的想象空间。

那桥,凌空飞架,那楼,红墙碧瓦。那桥上的观景人,倚立桥头,纵目远眺,心旷神怡。那楼上的观景人,以“你”为景,心无旁骛,心醉情痴。人虽不知,月却有情,脉脉的温情,氤氲着一种平和淡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