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写教案心得总结(范例12篇)
当我们获得新的体会时,可以通过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反思,还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那么,如何有效地撰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幼儿骨干教师的培训,由衷感谢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感谢番禺执信中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谢省第二师范的教授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精彩的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在这次的培训中有张铁明主任的“未来10年中国幼儿教育的`机遇与形成”、李正桂教授的“全脑开发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张玉芝教授的“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阴志勤园长的“创建特色幼儿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精彩的讲座。我聆听了他们对教育方面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让我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幼儿有着独特的感悟。此次培训,不仅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地发展。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骨干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作为骨干教师更要强调反思学习,提出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撰写教育笔记,经验总结或论文等,全方位提升自己。并以《纲要》的指导思想倡导终身学习、树立教师的危机意识。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踏入学校校门,崭新的生活迎接着我们到来了,我们已经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衰老”。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到了六、七十岁没有衰老,因为他还在努力学习;而有人在十六岁就开始衰老了,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学习。我怀着激昂的热情踏上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本科的学习历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据老师对电大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介绍,我了解到电大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电大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能让我...
查看详情>>写教案心得总结推荐5篇
历时一周的教案检查,在教导处四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劳动下已经结束了,汇总大的检查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而深入的讨论,大家感受很深。众所周知,教案是一个教师对一堂课,乃至一本书甚至一个学年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构想的具体体现,而备课又是常规教学五环节之首,其意义足见一斑。因此,检查教案也就理所当然是教导处实现学校常规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次教案检查,我们结合前一段时间“市教育局调研”中对教案检查的反馈意见及存在问题,分别对“教学进度计划表”、“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我们统称“教学计划”)、“课时教学预案”、“教案书写”以及教研组教案批阅等环节进行重点检查,下面逐一进行小结告知大家,并提出整改措施作为教案规范依据。
1、教学进度计划表
这在“调研”反馈中是存在问题较大的一个环节。进度计划表每位教师的教案里都有,但内容大多数过于简略,很不具体。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计划进度,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极不相符,有些甚至实际进度根本在计划中就没有,计划与实际进度两张皮。再加上对造成不相符的原因和处理情况没有记录,表现在教研组教案批阅上就出现了一周三课时批阅一次,四、五课时批阅一次,或者七八课时批阅一次的现象。教导处查阅教案也无法把握真实进度。个别调查组长和一些老师其中的原因,答案是:组长在审阅教案时教师反映,当堂任务没有完成或效果不理想而加课,或者作了一节练习课,所以出现上了五节课写了四课时。等等原因吧。我们知道有限次的这种情况肯定存在,因为每一个老师他都不能保证他的每节课都能完全达成预期效果,但若周周如此,不备课而上加课,那你的课堂效果如何?四十五分钟质量如何体现?产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习惯养不好,教学单位时间效率不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影响,这是进度计划反映的问题。
2、总的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计划)
大多仅涉及知识目的,对“教育、教学养成目的”的计划陈述不够,计划也不够,很多老师就在“教师教学用书”上摘抄一段或一部分充数,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或者是理解能力上问题,发生了摘抄辞不达意的现象。我想这可能是对教材体系把握上的一个问题,对教材整体认识不够,把握也就不够了。
3、课时教学预案(课时教案)
这也是“调研反馈”中反映的一个主要出问题的环节。我们的教案在形式上缺少重难点突破方法的预设和教法、学法上的预设。内容上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在教学流程中体现不出来,教法、学法在教学流程中也体现不出来,所以“反馈意见”指出:我们的教案没能体现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学习不够,不能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去,我们还在用旧的方法教学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说我们现在上课还声嘶力竭地喊,满堂灌,经常这样喊我们的身体能受的了吗?等等,我也不一一列举了,一句话:“教案反映我们学习不够,备课不规范”,也就有了我们每周星期五晚上的关于课改新理念的学习。这也是一个佐证,或者说...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