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分母加减法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13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教学内容: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教学目标: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教学过程: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一、复习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什么叫加法、减法?

39054570" data-highlighted="true">二、教学新课

1、学生自学例1和例2

2、学生提出问题。

3、向学生提问:

(1)为什么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把分子相加?

(2)填空题:2/9+5/9表示()个1/9加上()个/1/9,一共是()个1/9,就是()。

(3)3/4—1/4表示()个1/4减去()个1/4,还有()个1/4,就是()。

4、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看题目说出计算过程。

2、完成应用题。

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何?

2、为什么分母不便呢?

3、最后的结果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填空:

(1)3/4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个1/8是5/8,7/12里有( )个1/12。

(3)3个1/5是( ),4/7是4个( )。

小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过程

1.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生思考并口答:1/8+3/8,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1/8是1个1/8,...

查看详情>>
2

分母的加减法教案

分母的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加减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母的加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

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

查看详情>>
3

分母的加减法教案通用

分母加减法教案
加减法教案

在确认了多次之后,编辑决定推荐一篇名为“分母的加减法教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能将此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一般来说,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会提前准备好讲课的教案和课件,因此需要老师自己花些时间来编写。教案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而提供的有效途径。

分母的加减法教案 篇1

目标:1、在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及算理。

2、能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难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目标: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灵活确定算法、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认识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标:1、进一步更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目标: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的正确率,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内容:

这一教材分为三小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理解整数加法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4、使学生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课时安排: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4、整理与复习--------------------------2课时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包括的内容有:分数加、尊、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