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防溺水心得体会汇集

溺水心得体会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05-26

防溺水心得体会汇集

2023-05-26 08:38:27

【#心得体会范文# #防溺水心得体会汇集#】该怎样在写心得体会时既能省时又能有效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所感悟,应该把这些感悟总结起来,形成心得体会。编写心得体会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而且可以帮助他人。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防溺水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1

上个星期x下午第三节课,x老师给我们讲了《防溺水主题班会》。夏天来临,许多会游泳的人就会不停的去游泳,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尽头。我们可知道,每天,溺水者高达x多人,x%的人都会游泳。

游泳是孩子们夏天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男生的专长,可以说有些人的恶梦就此开始行动起来。老师说过,不能去不明白水域情况的湖泊,不能去不正规的游泳池,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但是,有些男生不听教导,执意前去,结果造成悲惨下场。

下暴风雨时,不要盲目的走在大街上。没发大水时,看一看路边的沙井盖,如果有的地方没有沙井盖,就立即打电话给维修工人及时修理,发大水时注意脚下。有一位孕妇,买菜时下起了暴雨,发了大水,可是她仍然向前走,走着走着掉下下水道,几天后才被人发现,真可怜,一尸两命!有些孩子为了避暑,长时间逗留在游泳池。有些孩子游泳时间过长,疲惫过度,在水中突发急性病,特别是心脏病,死了都没人会知道。

溺水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气管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头晕等等。溺水症状有: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青紫,嘴唇和口鼻有泡沫,重者则昏迷或心跳停止。饥饿,太饱和疲劳时不能下水游泳。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别一时糊涂,不但自己受伤了,还会让家长沉浸在悲痛之中啊。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2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各种溺水事故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

2.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活动。

1.通过本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3

看了电视之后,我突然想到我家对面的那条河,其实之前我也喜欢跟邻居伙伴一起在河边玩耍,可是我们都没有在意在河边是否危险,虽然,我们没有下去玩水,也没有人下去游泳,但是我觉得现在开始我要注意安全了。

看着电视里,这么多溺水死亡的事故发生,我感觉有点胆战心惊,很害怕。看着这些爸爸妈妈失去孩子的痛苦,我很难过,我真的希望我们这些小孩子能够听大人的话,千万不要私自下去游泳,玩水,为了自己的生命,请珍惜自己。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不应该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再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平时无成年人监护,不到河边、水塘边玩耍。同时,我们要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这次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是值得我们小孩子思考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稍有不慎更是短暂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珍爱生命”给我们上的很及时,更应该长鸣在我们小学生的心头!同学们,让我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4

生命如花,花开四季,我们是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然而许多幼小鲜活的生命就嘎然而止在生命的春天!

-------题记

在炎炎酷暑之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长达漫漫60天的暑假!

夏天,在我们的眼里,就是香甜香甜的冰激凌、就是清凉清凉的空调房,更是冰凉冰凉的水。到了夏天,我们就像一群群爱戏水的小鸭,“嘎嘎嘎嘎”地争先恐后地跃入水中,一到水里,我们又成了快乐的小鱼,享受着戏水的乐趣。呵,瞧,那些“旱鸭子”个个眼露羡慕,甚至是嫉妒。

但在同一个季节里,不同的河水却上演着同样的悲剧。暑假还没开始,我就耳闻了几起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

远在贵州,一名小孩私自约同伴到河塘里游泳,结果发生溺水、抢救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东莞市八名女学生下河玩水,七名溺水死亡一名失踪……

近在长兴,两名小学生到龙山街道西峰坝村水潭旁玩耍,溺水死亡。一名12岁的小男孩在水木花都南面长兴港溺水身亡。孩子落水,父母的心也跟着跌进了深深的水里,坐在岸边爸爸妈妈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孩子的名字……然而,回答他们的是已恢复平静的水,无声;等待他们的只有永世无法恢复的伤痛,无语。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警钟常鸣在我们的校园,“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警钟长鸣在夺命夏季,“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警钟更应永鸣在我们小学生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特别是夏天来临之时。见到水,想想“不”:不私自下河洗澡,不到潜入深水嬉戏,不在水中游玩太久……

“生命无价水无罪”,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再也不能把糟蹋生命的罪责强加到无生命的水身上。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还水一个清白,给自己一份平安,让生命永驻春天。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5

身边处处有安全,可是不遵守安全法则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如果溺水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正确的自救做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现场急救。

(一)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三)互救

(1)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3)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4)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5)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四)医疗或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

(1)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或附件医院急诊电话请求医疗急救;(2)第一目击者或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将溺水者救上岸;(3)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并打开气道,给予吸氧。(4)进行控水处理(倒水),即迅速将患者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随即按压背部,迫使吸入呼吸道和胄内的水流出,时间不宜过长(1分钟即够)。(5)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搬上急救车,迅速向附近医院转送。作为救护者一定要记住:对所有溺水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

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是啊,我们身边都要注意安全知识啊!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6

5月13日上午,我去参加了由周口晚报小记者组织的《防溺水教育公开课》。现场聆听了游泳基本常识、防溺水的重要性、溺水自救等常识等,使我认识到在炎炎夏日去游泳虽然可以消暑解乏,但同时也需要做好安全方面的预备: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不要一个人去游泳不要在非游泳区域游泳;不会游泳的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要到深水区去游泳;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腿抽筋;溺水时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要立即呼救;溺水时要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要立即求救。

这次学习使我掌握了防溺水和自救知识,在溺水事故频发的季节,这次讲课来得及时有效,让溺水事故远离我们,让溺水事故不再重演,谢谢周口晚报小记者组织的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7

每当夏季来临时,总能看见一些儿童在水中嬉戏、打闹,可一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溺水事故发生。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儿童很多。以下几个事件更是引起了我们的熟虑:

1、跟爷爷一起出去玩,刚学会游泳的小孩,擅自下河洗澡,游到河中心,因体力不支而活活淹死。

2、两名小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暑期到外婆家度假,暗地里瞒着外公、外婆去河里摸鱼,结果淹死在河里……

这一件件惊人的数据足以令人深省,而这些死亡的背后,更多的是对防溺水知识的缺乏。

家长、老师日日讲、月月讲,可真正做到防溺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首先,学会游泳是必然的,它能在关键时刻救你:而更重要的就是了解一些防溺水知识,“防患于未然”,虽说它是书面的,但它却能在最危急的时候给你最清楚的判断。

同学们,认真学习防溺水知识吧!它能让你受益一生。同时,也让我们用健康的童年来奠基美好的人生!

上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张老师给我们讲了《防溺水主题班会》。当夏天到来时,许多会游泳的人会继续游泳。也许这就是人生的终点。我们知道,每天有20多人溺水,其中90%会游泳。

游泳是儿童夏季运动之一,也是男生的特长。可以说,有些人的噩梦开始行动了。老师说,不能去不懂水的湖泊,不能去不规则的游泳池,会发生安全事故!然而,一些男孩拒绝听从指令,坚持前进,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暴风雨来临时,不要在街上盲目行走。没有洪水的时候,看看路边的井盖。如果有些地方没有井盖,立即叫维修工人及时维修。发生洪水时,注意你的脚。有一个孕妇,她在逛街的时候,雨下得很大,还被淹了,但她还是往前走,徒步掉进了下水道,几天后才被发现。可怜的家伙,一具尸体两条命!一些孩子为了躲避炎热,在游泳池里呆了很长时间。有的孩子游得太久,筋疲力尽,突然在水里得了急性疾病,特别是心脏病,死了也没人会知道。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气管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头晕等。溺水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发青、嘴唇、鼻子和嘴巴有泡沫,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或心脏骤停。饿了,太饱了,累了,不能在水里游泳。

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健康,不要迷茫,不仅伤害了自己,也让父母沉浸在悲痛之中。

防溺水心得体会 篇8

你明白吗如今能够在水池里欢游的我还有“旱鸭子落水”的一件趣事呢!

我七岁时,妈妈就带我去泳池游泳,说是游泳,其实就是戏水。我虽带着泳圈,但还是在岸上怕怕地望着粼粼的水光。爸爸妈妈都下去了,我由于一个人害怕就细心翼翼地下了水。当我的整个身体浸没到水里时,我闭上眼,过了好久,我惊奇地发现,我被泳圈稳稳当当地载在水面上,并没有沉下去。于是,我无忧无虑地和爸妈打起了水仗,玩起了小球……

当我玩疲了,游累了,就趴在泳圈上,任它随波漂流。可我却没注意,泳圈正不知不觉地漂进了深水区。

我越来越倦,正准备换个姿势,不料手一滑,竟从圈中间的洞里“扑通”直沉池底。我十分慌乱,在水中张开了嘴,想大喊“妈妈快来!”可刚张开,水就猛地灌进了我的嘴里,我的嘴巴一张一合,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像小鱼一样吐泡泡。突然,我感到鼻子里一阵酸涩,便在水底“手舞足蹈”起来,乱蹬着池底,手乱抓墙壁,企图借此浮上水面。但我非但没浮上来,还越向下沉。我的脑子里浮现出许多溺水死亡的事故,不,不能这样!我更加卖力地乱扑腾。

这时,在水面上的.老爸老妈发现我的泳圈在深水区里飘着,而圈里却空无一人,急了,潜下水去,经过一番搜寻,最终找到了在水底边吐泡泡边扑腾的我。

当我被抱上水面时,我气急败坏地大叫着:“我再也不要下水啦!”说完,用力一扔,将手边的泳圈扔出好几米开外。大哭起来……

事后,妈妈告诉我:“以后遇事千万不能慌张,要镇定。一慌就完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以后我每当看见泳池里抱着泳圈的孩子,就总会想起那个溺水的“旱鸭子”,那在泳池边哭喊的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1-15

    当我们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却有许多心情和感受需要发泄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下一份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它是对学习和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呢?...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六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当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无所适从。当我们通过某件事情获得许多深刻的经验和领悟时,我们可以把这些体会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的内容是最重要的,我已经为您准备了相关信息:“防溺水心得体会”,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14篇

    发布时间:2023-05-27

    人们所产生的思想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此时,我们可以把个人心路历程总结成有所领悟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包括读后感、观后感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呢?...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收藏

    发布时间:2023-05-16

    最近,随着天气炎热,越来越多的人都去游泳了,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是非常的喜欢游泳,不过,在游泳的时候,有多少人注意防溺水呢?其实,小学生防溺水很简单。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下水...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2023-05-21

    “防溺水心得体会”这个主题的资料,可以在下面的信息来源中找到。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触,可以通过记录下来的形式,留住这些心得和体会。通过总结和归纳这些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希望您能在阅读本文后有所收获!...

  • w
    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2-26

    当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发生改变时,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有重点的总结。编写心得体会对我们养成良好习惯非常有益。本文的重点是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并从中发现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热门12篇

    发布时间:2023-05-11

    在学习中一些专业人士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进行溺水自救救他人,以及一些游泳,防溺水的常识,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日常安全知识增长了许多,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日常生活的危害。例如:他人溺水怎么办,一,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二,应大声呼救,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还有中小学生游泳四...

  • w
    防溺水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发布时间:2023-05-17

    当我们对某事有了新的想法时,我们会依据个人情况写篇心得体会。很多时候,我们碎片化的心得体会就被我们放走了,这是很可惜的,我们应该怎么样着手准备心得体会呢?...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