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那大家了解后后心里的感触有哪些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在2019年已经奋斗了98年。
这98年,是艰难的,也是值得骄傲的!老一辈人常说过去人们住的都是土窑洞,吃的都是窝窝头,出行靠走,通讯靠吼,谁家买个电视机全村人都围在一起看。而现在:到处高楼大厦,吃的好了,出行有车了,通讯工具几乎人手一个,家家户户都有电脑、电视了,我们也不用过那种路程很远、车马很慢的生活了。
强国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革命先辈身上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的精气神是需要我们一直学习的。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正发生可喜的变化,将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8年时间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成功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谱写了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壮丽篇章。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成功开拓和不断发展,谱写了***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天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现在进行回顾,仍然感到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打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心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天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成功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正确的抉择,就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探索。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被动开放,其结果必定是亡党亡国的全盘西化;另一条路是固守现状,结果必然是被时代潮流抛弃,最终如毛泽东所说,被“开除球籍”。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定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尤其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
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及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独具匠心的奥运村,令人惊叹的比赛场馆,非凡卓越的组织工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明确”,其中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重要方面。
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总书记话语铿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清晰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梦,强调“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面向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不懈
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成功开拓和不断开展,谱写了***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开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天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现在进行回忆,仍然感到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翻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忧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天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成功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正确的抉择,就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探索。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被动开放,其结果必定是亡党亡国的全盘西化;另一条路是固守现状,结果必然是被时代潮流抛弃,最终如毛泽东所说,被开除球籍。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决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坚守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底线,尤其是坚决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4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及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胜利开拓和不断进展,谱写了***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进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日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如今进行回顾,仍旧感到犹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期望胜利,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打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忧始终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日更值得去思索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胜利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正确的选择,就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探究。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被动开放,其结果必定是亡党亡国的全盘西化;另一条路是固守现状,结果必定是被时代潮流抛弃,最终如毛泽东所说,被"开除球籍"。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决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尤其是坚决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进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添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推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准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心得体会二篇
国际部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的和剧烈愿望。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关怀和参加科学进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华兴盛的力量源泉和期望所在。顺民心、应民意,就必需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加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参加,使科学进展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科学进展征程上能够集中更多的群众智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总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进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进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进展主动性引导到科学进展上来,进而为实现科学进展、和谐进展和又好又快进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近代以来,中国的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经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并作出过巨大的努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人最终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现代化的重任。但中国是一个既有着悠久历史,又曾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现代化,必然会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所以必然要选择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的每一个关头,都必须作出选择,因为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最终决定着中国的走向——是选择依附西方,任由民族危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争取现代化,还是选择救亡进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是选择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还是选择资本主义,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是选择照搬别国模式,以教条的态度建设现代化,还是选择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历史表明,正是在一次次选择和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形成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便努力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这样的探索不仅没有能继续下去,而且还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正是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教训之后,我们的党才更加聪明起来,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愈益深刻并不断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概括,逐步明确和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时概括了相关的十二个重要观点,从而勾勒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十二条原则;1991年,江泽民同志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
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形成了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年党的十四大上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当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化的一整套内容体系,但无疑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在里面。所以,可以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愈益清晰,到目前为止,我们党已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沿着这样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党进一步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的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将邓小平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展开,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即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乃至一切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是一项前无古人且无法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艰巨工作。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先导,以解决诸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的实现方式等一系列的基本认识问题。国人有幸的是,中国共产党自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就一直不懈探索并不断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最初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战略目标的确定,至由求强到富民求强的认识转变,再到从单纯经济现代化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由封闭式的自力更生到充满自信的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趋完善、精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运用也更趋游刃有余。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的里程碑,它通常以当代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量度标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而现代化标准本身也应当是反映时代变化的动态标准;同时,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而目标和过程并非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统一的。目标的合理性不等于目标的现实性,只有目标的合理性与过程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把合理性转化为现实性。中国的前途可能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更为相似,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应当走自己的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确定现代化目标和道路方面,我们既要认真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借鉴别国的经验,又要有所创造、一切从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后,最终确立了目标和过程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为功不可没。一方面,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认为四个现代化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目标的确定上,邓小平又把现代化标准中国化,把小康概念引入了现代化的范畴,把GDP(国民收入)和人均GDP确立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体现了我国现代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路径接轨;再有就是邓小平设计了分阶段、有步骤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即前文提及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新的“三步走”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科学地预测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规划了我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更好地贯彻了目标和过程相统一的精神。
其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0xx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新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体制保障。这种全新的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和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按“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们生
存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大调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握和运用的升华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摒弃了经济增长即等于现代化发展的传统的发展观,使眼光超越于人均GDP这样的衡量尺度,集中于人的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集中于经济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时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来改造社会,寻求更公正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实现经济长达20年的高速、持续、健康的发展,由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要在体制上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如果没有全国人民最广泛的参与,不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个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此外,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旧有的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显然已经落伍,它必然被能动态地反映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知识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生态化水平、社会公平化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政府效率指数的所谓“第二次现代化”标准所代替。所以,科学的发展观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三者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不可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及发展的中心难题。如何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从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并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在新的基础上的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最基本、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重点、机制、政策及举措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相应的变化和区别,但在总体上是把这三者分别定位于: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重点论、非均衡发展与均衡论、协调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交替实施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两种战略。在区域发展上表现为在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之后,在继续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相继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
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在实施以区域协调为目标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继续运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了重点推进、分步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通过对长江上游经济区等重点地区的开发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空间上实现最佳组合,科学地解决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率、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在新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已具备比较成熟的发展条件,其核心任务是通过跨越式的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于中国这样资源有限、制度不成熟、社会尚未完全发育的国家来说,要有序而规范地、全面而快速地建设现代化,就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化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内在要求,不但没有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减弱,相反是日益增强了。在现代化发展已全面展开的今天,强大的领导力量对现代化发展成败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要做到有效领导,党就必须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及其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出发,全面构建党建新战略,将党的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党在新世纪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重新确立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问题。不论是党与国家关系的协调,还是党与社会关系的协调,都同时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二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如何实现稳定、有效地健康发展的问题。显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最终实现。在党、国家与社会的三者关系中,作为核心力量的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我们的党只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通过理论、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
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一定能承担起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03-15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下面是hao86工具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时间:2023-03-12
《中国现代化进程心得体会》是由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敬请浏览本文内容。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发布时间:2023-03-06
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中国现代化历程心得体会,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23-03-12
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心得体会》,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12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您的要求,编辑为您整理了一篇《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中国现代化道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主要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社会主义特质、独立自主特性和文明古国特征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在这个时刻,想必大家心里有很多的感想和体会吧!当大家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和启发时,需要用笔、用心去记录,那观看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该怎么去写呢?对此小编也准备了一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7篇)”,仅供大家参
发布时间:2023-04-02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为您准备了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发布时间:2023-03-03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