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课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30 浏览:82425

2025春风课件(热门十一篇)

2025-01-30 17:00:15

【#实用文# #2025春风课件(热门十一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春风》教学设计,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春风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让幼儿知道是春天是各种果树开花的季节。

要求幼儿会背儿歌。

要求幼儿认识的字:春。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天来的时候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

二、出示图片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春天的图片,说出春天的变化。

三、引出儿歌内容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一天,春风姑姑来到了果园里,你们猜一猜,果园里都有了哪些变化呢?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四、提问

春风姑姑来到果园里,果园有了什么变化呢?(小果树都醒来了,长出了花骨朵。)

五、学儿歌

1、老师领读一遍课文,幼儿跟读,要求手指点读

2、游戏:变声读儿歌。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中内容的创编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

4、幼儿和教师看图说儿歌,将儿歌还原到图片中。

教学延伸

带幼儿到大自然欣赏春天的景色。

教学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带着动作朗读儿歌,既通俗易懂,又很有趣味性。才读了几遍,孩子们就都把儿歌背颂下来了。

春风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学会7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了解字义。

3、体会汉字声旁表声的特点,练习看半边猜字的识字方法。

4、体会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教学重点: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学会7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体会汉字声旁表声的特点,练习看半边猜字的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说起春天你会联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诗歌《春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你自读诗歌,标上小节号,边读边圈上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同学们学得都特别认真,下面我们来认识朋友,请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

3、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全班抢读—同桌读)

三、体会声旁表声:

1、观察七个带“肖”的生字在字形上和“肖”字的共同点。

2、观察每一个字的拼音在字音上和“xiao”关系。(声旁表音)

3、“一字开花”为“肖”字找偏旁组成新字,分析字形。

4、把词语送回课文中,我们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诗歌,感悟内容。

1、这是怎样的春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指名读)

2、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一找表示颜色的词语。

(2)春风不仅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条还把万物吹成了什么颜色?

填填表颜色的词语。

把迎春花吹成了()色,绽放开张张笑脸。

把丁香花吹成()色,散发出阵阵清香。

把梨花吹成()色,引来许许多多蜜蜂蝴蝶。

(3)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多姿多彩,请你读出这份美丽。

3、学习第二段。

(1)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你身在郊外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喜悦,还引来许多小动物,想想还有谁也来了?填填。

◆听()在树林里欢快地名叫。

◆看()在草坪上欢快地奔跑。

◆看()在草丛中翩翩起舞。

(3)春天使一切那样美好,生机勃勃,读出这份喜悦。

四、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轻、哨),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板书:

春风

春天多姿多彩

使我们喜悦

热爱美丽的春天

春风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教学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PPT课件一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儿歌,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模范法、视听讲结合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春天的?

2、提出问题:春天除了是这个样子的,它还会吹风,春天吹的风叫做什么风?

3、引出儿歌: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儿歌,叫做《春风》。

二、学习儿歌

1、初步学习儿歌

①教师朗诵儿歌

我们先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在朗诵的同时,播放儿歌的PPT,朗诵节奏与PPT课件播放速度同步。

②提问幼儿:在儿歌中听到了些什么?

③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再次朗诵儿歌,我们再仔细地来听一听,里面还有些什么?同时播放PPT课件。

④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儿歌图谱,按顺序排列。引导幼儿充分理解每一张图谱的内容。在幼儿正确说出图谱内容后,引导幼儿集体用儿歌中语句一起念一念。

⑤学念儿歌

根据图谱引导幼儿集体念诵学习儿歌。现在我们一起看着漂亮的图来说一说这首儿歌吧!

2、进一步理解儿歌

①教师提问: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出来了蝴蝶是什么意思?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三、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儿歌中的某些名词,学习仿编。

春风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绿了什么?还吹红了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所积累的知识仿编儿歌,学习句式“吹X了XX”。

四、结束延伸

今天的儿歌我们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学的,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看谁念得更好听!

春风课件 篇4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掌握相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敏锐的语感,通过积累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3.情感目标:了解孔子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

2.辨析多义词:如、方、与。理解和掌握则、尔、以、者等词语以及文言疑问句的用法。

3.品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性格和志向,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准确地理解课文最后部分孔子对学生的评判。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注字词,疏通文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先进》是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共二十六章。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让我们走近他们师徒的身边。

二.阅读课文积累字词

<一>速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课件展示,学生作答,教师纠正)

1、毋吾以也() 2、居则曰…()

3、因之以饥谨() 4、夫子哂之()

5、舍瑟而作() 6、异乎三子者之撰()

7、子曰:“何伤乎?…”() 8、吾与点也()

如或知尔() 且知方也()

如如五六十() 方方六七十()

如其礼乐() 今方来()

<二>【思考】“率尔”的“尔”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词。

【明确】“尔”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率尔”即“轻率的样子”。

如“鼓瑟希,铿尔”,“铿尔”形容弹瑟的样子。

【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尔”“乎”“然”“如”“焉”等作为词尾的句子吗?

一、尔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①、夫子莞尔而笑。《论语》

二、乎形容词词尾,可译作“…地”。

例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三、然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词尾,相当于“…地”。

例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②、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用于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照应,可译作“…的样子”

①、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四、如用作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汉书石奋传》

五、焉用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作“…的样子”“…地”。

例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三>请找出《论语》中有关形容词词尾的句子

1.学生口头作答

2.老师展示

【示例】(课件展示)

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文采丰富的样子)《克己复礼》课本7页

②夫子怃然曰(怅然失意的样子)《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课本第19页

③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有文采的样子)《十二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7页

④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微笑的`样子)《十二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8页

⑤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忽焉:一下子。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卓尔:高高地竖立,超群出众的样子。)

《十二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9页

二、研习文本探究文意

<一>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态来

进行朗读训练

(1)学生个别朗读

(2)小组朗读

(3)教师范读(并明确朗读要点)

(4)学生自由朗读

<二>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话当中,可看出他们怎样

的性格特点?

2.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他为什么要笑子路?

3.结合曾点对暮春的描绘,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

【探究一】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话当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

子路:直率、粗犷,长于治军,表现出一副力挽狂澜的气概;

冉有:谨慎、谦虚,善于治政理财,满怀“可使足民”的信心;

公西华:谦退,专于宗庙祭祀之仪,会盟宾客应对之礼,雍容大度。

【探究二】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他为什么要笑子路?

【材料】孔子对这几个学生的才干是很了解的,他曾对每个人都作过评价:“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

【明确】对三个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赞同、欣赏的态度。子路“率尔而对”,直率中透着鲁莽,所以孔子才会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气,而非笑他的志向理想。

【探究三】结合曾点对暮春的描绘,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四】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

1、曾点的志向,表明了他“知时而不求为政”思想,这与孔子的心情契合.

(孔子虽然热衷于人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曾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

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4、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外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资料】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历来则有两种理解。

1.认为曾晳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泰伯》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泰伯》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

尧舜都选贤举能,使天下大治。这种“尧舜气象”是孔子极为赞美、向往的,可谓是他的最高的理想境界。他的“博施济众”老安少怀友信,更加具体地说明了其最高理想境界的社会风貌。在《礼记礼运》对大同世界作了具体的描述。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感性的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2.认为曾晳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是因为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可见孔子的“求仕”是有原则性的。“求仕”是为了“行道”、“行义”。能“行道”、“行义”

则出仕做官。不能“行道”、“行义”则去之。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弘扬大道,孔子不动摇,

不怨尤,终生积极乐观。他虽叹惋过“莫我知也”。但接着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可进可退、唯“义”是存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对照一下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逸游图,其表达的情志和精神世界何其相似!曾皙“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正是孔子退隐传道的生动写照。

三.拓展延伸畅叙情怀

你有怎样的人生理想?说出来和大家共勉!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完成导学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第二环节“阅读课文积累字词”时,字词的落实较到位;第三环节“研习文本探究文意”中,学生朗读训练也较注重,且效果较好。但【探究三】这一环节时,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不足,学生叙述的效果没有很好体现,学生参与回答的人数也不多。【探究四】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给予学生较多的资料,学生参与较好,但学生联系已学的内容较少,缺乏自己的理解,且理解深度不够。在这一环节中所花时间也过多,以致在“拓展延伸畅叙情怀”环节中,缺少了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调整,控制好时间分配。

春风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的兴趣,感受春天的舒适感觉。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示力。

3、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模仿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知识有一定的节奏感。

《春风》磁带,钢琴。

重点难点:

1、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发展幼儿协调性。

2、能够听音乐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春天真美丽,到室外感受春风拂面。

二、展开

1、带幼儿感受春风,进教室。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小结:春风拂面,春暖花开,引导幼儿表达表达春风的感受。

2、听音乐,感受节奏

这个曲子好听吗,你们听到这么欢快的曲子,想到了春天的什么啊?

3、引导幼儿做动作,创编动作

春天风一吹,柳树怎样了,春雨沙沙,小鸟叽叽喳喳讲不停。

教师可以现制定动作,然后可以请幼儿创编动作。

三、结束

春天太美了,小朋友要快乐的表示出来。

活动反思:

1.信息技术与本课整合提升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运用使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课堂容量。授课内容及要求即时呈现,清楚明白,节省了课堂时间;大量美景图片的'展示,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2.小组合作效果好

《大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要求。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班的小组汇报轮流发言做得好,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对学习也逐渐有了兴趣。

不足之处:

小组内合作的参与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

改进方法:

小组内成员轮流当组长,其他成员协助其完成记录工作,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大胆回答问题。组内多一人参与汇报,多加一分组内分。

小百科:春风,是指春天的风,还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古诗中多用。

春风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做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风的成因,锻炼收集资料、制作模型的技能,为单元总目标“编辑科普小报”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安排五个环节:1.搜集关于描述风的相关资料;2.提出关于风的问题,填入问题银行;3.选择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4.搜集资料,解释风的成因;5.做空气对流实验,模拟风的形成。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描述出风形成的原因和正确操作验证“风的成因”的实验。

教学重点: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学习目标:

1.能说出5个以上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的风。

2.通过搜集描述风的资料和小组讨论,描述出风形成的成因。

3.能正确操作模拟“风的成因”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

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片段,导入风。风可以帮助船扬帆起航,风还可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春天的花娇艳美丽,春天的草绿意盎然,那么春天的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春风拂面。环节二:

风的描述

1.风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所以,我们把它也列入了《气象科普小报》的编辑内内容。你都知道哪些描写风的词语呢?把它记录在你的科学记录本上,记录时间1分钟。

2.提问:你知道不同季节的风有什么不同吗?能说出5个以上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的风。

环节三:

风的形成

1.友友来到我们的星球上,感受到了风的存在,感到很好奇,一直问个没完。同学们对风肯定也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请把你的问题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吧。

2.聚焦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

3.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

(1)讨论:要想明白风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先回顾一下刮风时的各种现象。

①刮风时有什么现象?

②你能看见红旗在风中瓢动,炊烟被风吹得倾斜,树叶被风刮跑,你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你看得见风吗?这说明风有什么特点?(看不见,流动的……)

(2)实验:你能利用手头的材料产生风吗?为什么用书扇或者用嘴吹就会有风呢。这说明风是什么?

(3)小结: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4.认识风的成因

(1)讲述:自然界的风,也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形成的,那么自然界的空气流动是怎么形成风的呢?让我们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来解释。

(2)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风的形成。

(播放视频)

所以,风是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空气流动而产生的。热空气向上流动,受冷后下降,形成了冷热空气的对流。

(3)通过模型来解释我国冬季北风的形成原因。

①提问:冬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总是刮北风。你能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对此做出解释吗?

②讲述:用模型解释。

③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以上实验说明,风是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④总结:其实,地球上的温差主要与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量推动地球的大气流动而形成风的。1.学生能提出问题。能够对风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

2.能够通过模拟风形成的实验解释风的成因。

环节四:

布置作业1.总结:视频复习本节课。总结。

2.布置作业:

(1)做一个实验模拟风的形成,并解释风的成因。

(2)风是一把双刃剑,风有哪些好处和危害?

就比如风的种类中包含有“龙卷风”,它威力无穷,甚至可以将人卷上天空,把友友和他的朋友一不小心卷上了云端,他们在云端里有什么奇遇呢,下一期,我们一起漫步云端。学会整理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结论。

春风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中“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三、重点难点:

如何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现在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在写文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艺论。”孔子也说:“修辞立其诚。”什么意思呢?“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出示教学目标)

2.比较文章片断,了解写作中“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我们下面就先来比较以下三个文章片断,从“修辞立其诚”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个片断写的好?

片断一:(以“待人和善”为话题的开头)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对待朋友,我选择最和善的方式。

片断二:

一天,我患了重感冒,发烧至四十度,早饭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病。骑着骑着,正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眼看就要轧着一位拄着棍蹒跚着正要横穿马路的老大爷。”

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的头脑里思想斗争很激烈。去救吧,要耽误自己看病,不救吧,眼看着悲剧就要发生。正在这时,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掠过我的脑海。我想,自己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为人民做好事。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车,用尽全力一推,老大爷得救了。这时的老大爷激动万分,热泪滚滚,握住我的手说:“娃啊,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你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你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我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高尚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代表人民感谢你。”

片断三:(20xx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

……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学生讨论:

3.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到写真话,抒真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写真话,抒真情呢?我们教材中的四篇文章《丑娘》《苦糖》《朋友》《伟大的空话》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请我们一块来讨论一下,看用什么方法来写文章就能做到说真话,写真情。在分析时我们可以从选材方面,也可以从表达方式或手段等方面来谈。(板书:选材、表达方式、手段)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1)《丑娘》为什么写得好?

A、没有回避母亲的丑,开头的侧面写,中间的正面写。

B、中间的我的心情很真实。

总结:写真事,不避讳。(板书)

(2)《苦糖》为什么写的好?

A、选材上以小见大,把家庭的穷苦和亲情写了出来(如果现在让你写,如果再这样写就显得不真实了)

B、细节描写很真实,把小孩子禁不住白糖的诱惑的心理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总结:以小见大,细节描写。

(3)《朋友》为什么好?这篇文章能感动你吗?

A、此文和一般的写朋友之间感情的文章不同,不是记叙的具体事情,而是重在倾诉自己的心灵感受,可见直接倾诉心灵感受也是写真话,抒真情的一种方式。

B、用了许多疑问句,直接抒情的文字来表达,增强了感染力。

C、我觉得此文不好,有点唱高调,巴金对朋友的感情并不能与我产生共鸣。(分析原因:学生不了解巴金此文的写作背景,出示背景材料,分析)

背景材料:巴金先生说他是靠友情生活到现在的。青年时的巴金埋头于写作,为了写作,他到四十岁才结婚。没有家,朋友的家就是他的家,写作之余,巴金先生常常旅游到各处去看朋友,并写下了《旅途随笔》。散文《朋友》就是《旅途随笔》中的一篇。

巴金先生在一个明争暗斗的封建大家庭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母亲给予的无私的爱,他很难得到更多的亲情的关怀,但是性格内向的巴金却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对朋友无话不说,至诚至义。巴金先生的小说《灭亡》发表后,他得到生平的第一笔稿费,他一分不剩地全给了朋友。巴金先生说没有这些朋友,他就没法写出这部小说。

总结:真实倾诉心灵感受、疑问、抒情。(板书)

(4)《伟大的空话》好在哪里?

敢于直接发表负责任的看法,有公民意识,该批判时毫不留情。

比较:写作实践四中,铁路工人、医生、士兵、消防队员四个人的话,你认为哪个人说的好?为什么?

消防队员说的好,因为其他人都是大话空话,是新闻语,是不太负责任的,只有消防队员说出了真实的感受。

总结:说话负责任。(板书)

4.总结: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

选材方面:

(1)写真事,不避讳。

(2)以小见大

(3)真实倾诉心灵感受

表达方式、手段:

(1)细节描写

(2)疑问、抒情

写作态度:说话负责任

5.补充:还有没有你认为写真话,抒真情的方法?阅读《给班主任的一封信》总结。

人物不程式化,脸谱化。

6.写作实践:我们已经总结了这么一些方法,在写文章时,并不一定全部运用,只要能根据需要把握好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就可以了,下面给大家提供两个话题来作一个片断描写,做到写真话,抒真情。

(1)误解

(2)父爱(或母爱)

同学点评。

7.小结:

同学们,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写出“真实真切,感人”的文章,首先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高明的作家或者聪明的初学写作的人都是平实地写生活中的琐事,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作,因为独特的感情来源于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来自于对独特经历和真心感受的提炼。“修辞立其诚”,“诚”是内在的,“辞”是外在的,“诚”是主导,“辞”以“诚”存,“立诚”之“辞”才更有价值和魅力。希望大家面对生活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它流淌在我们的心间,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初步感知春风吹过,大地的色彩和生气。

2、 借助图夹文的儿歌的提示,能有序的朗诵儿歌,并用绘画的形式尝试仿编儿歌。

3、 初步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若干。

2、 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1、 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感知春天的气息。

① 教师:春天到了,春风吹过来,春天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

② 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对春天的认识。

2、 教师将幼儿用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教师朗诵儿歌《春风》,提问:

① 春风吹过,树会怎样?

② 春风还会吹来什么?吹醒什么呢?

启发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子讲述儿歌的内容。

3、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夹文儿歌,师生共同念儿歌。

4、 师生轮流念儿歌,教师念儿歌的前半句,幼儿手指图念儿歌的后半句。

5、 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风还吹来了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大胆的仿编儿歌。

6、 组织幼儿在幼儿用书上大胆地画一画“春风”,然后,让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流,并念念仿编的儿歌画面。

7、 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春风》,并完整的念儿歌。

春风课件 篇8

活动来源: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春天的风吹在自己的身上也是暖哄哄的,真舒服。春天蝴蝶飞来了,青蛙醒了,下小雨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感觉都是春风的功劳。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儿歌,通过此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儿歌,说准儿歌中运用的动词。

活动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

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进行描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儿歌,在朗诵的同时按儿歌顺序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觉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2~3遍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

春天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天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各种树木开始发芽生长了。)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了,开始了它们的活动了。

(4)幼儿根据理解朗诵儿歌,初步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采取逐渐抽取图片帮助幼儿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2.仿编儿歌。

(1)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红了什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学习句式“吹x了xx”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儿歌中某些名词,学习仿编儿歌。

(2)将仿编部分的结构与原诗歌连起来朗诵,对幼儿进行表扬。

3.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春天这么美,一起跟着老师去外面寻找春天的足迹吧”。

春风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3、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4、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教学重点:

1、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教法和学法:

1、对比阅读教学法

2、讨论法

3、引导启发法

4、朗读指导法 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江南的春风在朱自清笔下是温暖、和煦、清新、悦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北方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是如何来写北国的春风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读一读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学生朗读课文前提出这样的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对课文内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说出来,在班上共同探究。教师多媒体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

2、你感觉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本课的春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北方春风的段落,反复朗读并画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三、议一议

先让学生齐读6、7、8段,然后讨论下边的几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方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你最喜欢的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方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2、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氛围,使北方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

四、比一比

我打算指定几个学生分别读课文3、4、9、10段。然后比较江南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最后老师归纳,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江南的春风:温暖、柔情 犹如多情的小姑娘 北方的春风:粗犷、刚劲 犹如豪放的男子汉

五、想一想

1、让学生纵观全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喜爱的、赞扬的,可课文前两段为什么写对北方春风的厌恶情感呢?又为什么写江南春风呢?

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 第二段又举出北方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这是与北方的春风形成对比进而突出对北方春风的厌恶。这是欲扬先抑手法。

第10、11段,再次写江南春天,这是对比烘托。 通过欲扬先抑、对比烘托使北方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方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六、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一下平时积累的有关描写春风的诗句。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练一练

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观察日记,描绘我们这个地方春风的特点,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春风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学会“绿、醒、桃、青蛙”等生字,理解“吹绿、吹红、葵花”等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音像磁带:《春天在哪里》。

2、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学生搜集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词语等。

活动地点:

滕头农民公园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观察春景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2、师: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文明的“全球生态五百佳”滕头村中的农民公园。仔细瞧一瞧身边的美景,谁能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

生:小河上……草地上……池塘边……(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师:让我们在今天要学习的《春风吹》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自主阅读,感受春景

1、放声自读课文《春风吹》,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教学“绿、醒”等生字。

3、课文与实物对照,说说春天的美景。

(要求按顺序简单地说说柳树、桃花、燕子、青蛙等景物。)

提供句式:美丽的春天到了,柳树了,瞧!。

4、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有感情颂读课文。

三、创设氛围,描绘春景

1、伴随着《春天在哪里》,学生绘春天美景,可溶自己丰富的想象于其中。

2、自由赏画,评出佳作,排列好。

四、畅所欲言,咏颂春景

1、指名按一定顺序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小组评议。

(要求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语言通顺、连贯、完整,且更具体、形象、生动,想象合理)

2、说一说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成语,分小组竞赛评优。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雨沙沙、细如牛毛,春雨贵如油,春到人间,春回大地)

3、生将诗句写在纸上,诵读

活动小结:

鼓励观察并积累诗句。在歌声中结束活动课。

春风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和看图,认识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是种植物的大好季节。

2、学会本课的7歌声字:春、吹、绿、桃、快、青、;懂得“春风、桃花、青蛙、小雨”的等词语的意思,会读多音字“地”

3、能仿照范句用“快来”说一句话。

4、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看图说话,学习分类观察的方法。学会“春、风、吹、桃、青绿、快”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

图上话的是什么季节?谁来说说图上这美丽的春天景色?

(图上的内容较多,可提示学生分植物、动物和人们的活动三方面依次来说。)

图意可以这样说: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柳树长出又嫩又绿的叶子,长出的枝条随风摇动。桃树上开满了红红的桃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也醒了。小朋友有的抬水,有的拿着锄头,有的下种,大家忙着种葵花。

春天是很美,现在我们来看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怎样来写春天的。

板书课题。教学生字“春、风、吹”。

“春”:翘舌音。记住字形:三人日(强调“日”)。

“吹”:翘舌音。记形:口+欠。或把“欢”左边的“又”换成“口”。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要求:按拼音读准字音,想想这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看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是怎么写的,自己想方法记住字形。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卡片认读由带读字组成的词,并说说意思。

(柳树、燕子还要让学生说说插图中哪个是柳树、哪个是燕子。“葵花”可用图或实物让学生观察,知道种子叫葵花子,可以吃,还可以榨油。)

3、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词逐一教学:

“青”:是什么意思?用“青”组词。

“快”:什么结构?快和什么相反?

“绿”:你知道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课文中说什么绿了?谁能用“绿”组词?(绿叶、绿草、绿纸)字形重点指导“绿”字的右半部分。

“桃”:为什么是木字旁?组词:桃树、桃花、桃子。重点直到“桃”字右边部分的笔顺。

五、齐读课文。

六、作业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难写的字边读边书空。

2、抄写生字,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认读生字卡。

二、讲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从“春风吹”这一句话可以知道什么?(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两个“春风吹”呢?(突出春天到了,人们很高兴。)

4、随着温暖的春天的'到来,课文中写哪些植物发生了变化,请用笔划出

(板书:柳树、桃花)

5、柳树和桃树起了什么变化呢?(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板书:绿、

6、春天来了,还有哪些植物也发生了变化?

7、小结。这一节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植物发芽、开花。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三、指导自学第二节。

1、刚才我们按照读、划、圈、说的步骤学懂了第一节。下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节。

思考:春天来了,课文写哪些动物发生了变化?有些什么变化?

(学生安读、划、圈、说四步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集体交流。(板书:燕子青蛙来醒)

3、春天来了,还有哪些动物也发生了变化?

4、小结:春天来了。动物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5、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

四、讲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春天的风是怎样吹的?什么感觉?

3、课文怎样写春天的雨?从那些词语看来?(板书:小雨下)

4、课文为什么要叫大家“快来种葵花”呢?(因为春天天气温暖,雨水充足,种子很快就会发芽。这是种植的大好时节。所以叫大家抓紧时间种植,支援祖国建设。)(板书:快种葵花)

5、你知道春天还是种植什么的好时节吗?我们小朋友可以种些什么?6、练习完成课后第3题

五、齐读全文。

六、作业:

1、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在组成词语。

2、读课文,练习背诵。

  • w
    最新春风的课件

    发布时间:2024-03-24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应该是激发学生智力和学科兴趣的重要帮手,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经过精益求精好工具范文网为您呈现了“春风的课件”,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最终决策的唯一标准!...

  • w
    2024回忆课件(热门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4-03-06

    经过多次优化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制作了这份精选的“回忆课件”。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案是教师成功的关键。请不要忘记把这篇文章放在您的收藏中!...

  • w
    春风课件(实用15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2.使学生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创造条件开展种植活动,为班级、学校、祖国做贡献。3.学习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4.指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课文。5.以春游看到的景物为内容,练习说话。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春天...

  • w
    课件汇集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为了方便阅读和使用,好工具范文网整理了这篇名为“课件”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互相鼓舞。新来的老师在备课时需要事先准备好涉及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教案质量。...

  • w
    警察课件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4-11-06

    警察课件 篇1  6月12日至7月10日,我局第二批初任民警16人参加了在xx学院举行的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初任公务员培训,迈出了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升能力,争做合格公务员的第一步。三十天的学习培训,使我局参训学员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新的进步,心态调整上有了新的转变,能力素质上有了新的提高,作风养成上有了...

  • w
    监理课件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4-06-16

    监理课件 篇1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即将过去,在这年终岁末之时,回首过去一年工作,平下心来,总结自己工作成绩和收获,从而找出不足,以利于今后工作、总结过去一年工作,诚恳希望大家对总结不当之处给予提示,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帮助、过去的一年,在公司和项目部的领导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认真坚持预控,规范,科学,...

  • w
    队列课件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进行反复练习,能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学习内容:1、队列队形练习2、游戏:快快集合学习步骤:一、 复习队列队形教师活动: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求。2、排体育课队形,调整学生站位,并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3、学生注意力集中较短,在练...

  • w
    定风波课件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3-12-16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