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汇集4篇)#】对于新任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能随随便便地写。只有写好教案和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好的教案和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本篇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课件”的文章,是编辑独家推荐的,相信它会给您带来收获。希望本文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面临的问题!
一、 说教材
课 题: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
~说: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图形图象的浏览,选自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的第七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的第六节。
由于这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也就是在新课标中提到的高二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内容,其本身就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也就是说必修课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
而对于其中选修的本册多媒体知识内容,新课标要求本知识块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正确合理地选择和采集,加工以及整理制作,了解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对于这一大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内容提出三个明确目标:
1、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动画等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等;
2、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对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其基本原理;
3、能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选择适当工具和方法,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鉴于以上总目标,在前面几次课中,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及几种具体的多媒体素材即声音与视频的基本使用与处理。这次课我就要带领学生一起使用看图软件ACDSee来实现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及图形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 使学生初步了解图片浏览软件ACDSee的程序界面结构;
b. 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c. 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2.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a. 增强学生祖国河山的热爱
b. 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思想的意识。
~说:由于前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这章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加工信息,本次课就是建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看图软件ACDSee的基础上的,因而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及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ACDSee程序界面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又由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的网页制作及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等内容时,(即在有信息呈现需求时)要使用大量的图片,对图片的选择和加工这就是这次课要实现的另外两个知识目标: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及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以上两个知识目标为主线,把第一个知识目标融进后两个知识目标中去体现。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我实践与探索,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去发现ACDSee软件的一些其它功能,达到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呈现给学生若干幅大家熟悉的祖国风景名胜图,并让学生踊跃识图交流对风景名胜的了解,在大家一起感受祖国风光的同时,激起学生浏览图片的欲望,从而推进教学计划,学生在认知与兴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同时在自我探索中有所创新,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以及对更多地了解祖国名胜,感受祖国风情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说:基于上述的新课标以及教材的要求,我归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这是以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学难点:
用ACDSee转换文件格式。
~说:图形图象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多样,较复杂,怎样在适合自己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文件格式,为什么要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是学生不易弄清楚的问题。
三、 说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法中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其中的“材”字,我认为不仅仅可以理解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特征和要求的教材内容,即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那么在本次课中,为了比较好的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两个不同特征与要求内容,我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其中,情景导学法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演示法为学生学习理请思路,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乐趣中愉快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说: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我是将学生带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 说学法
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
我认为,学法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言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本次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二年级,通过高一年段必修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同时也养成了一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思维习惯,但这种思维习惯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长期要求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一再强调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次课仍旧提倡学生用自主实践探索的方法去学习。
一、 说教材
1、 分析教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网建设与管理看图实训教程》课本里的第二章第二节。
课本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联网的基本硬件设备,学生在理论上大体认识了网络,本节课重点放在组网的实战方面——双绞线的制作,让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并为下一章《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线规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联网硬件设备的认识,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提高学习网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勤奋好学,竞争意识强,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才。
3、 教学重点:双绞线的制作
4、 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线的剥法
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二、 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将采用“示范 +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是:
1、 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我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同时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将双绞线制作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很好的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制作方法。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
3、 练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学设备:
1、教师:电脑、展示台、投影仪、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2、学生: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三、 说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争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难点,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边思考边操作,遇到难点及时提问,互相请教,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拟定以下学法:
1、 观察法: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熟悉操作步骤,体会操作重点和难点。
2、 主动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45分钟)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 课件引入,重温“网络”概念。
通过“网络”概念的课件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导入本课内容。
“网络”概念:
计算机 双绞线 交换机 双绞线 计算机
2、 设置疑问,出示教学目标。
提问:是不是直接用双绞线就可以完成连接了呢?
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二)、新课讲解(11分钟)
1、 通过投影仪展示双绞线制作材料,讲解设备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台,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让学生清楚看到实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展示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水晶头和超五类UTP双绞线(前一章已学)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讲解压线钳和测线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样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2、 演示、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剥线。剥线就是利用压线钳剥线刃口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剥线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算是一个难点,在剥双绞线外皮时,手握压线钳要适当,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小,就会损伤内部线芯,甚至会把线芯剪断;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大,就不能割断双绞线的外皮。所以我在剥线操作演示中,会将正确的剥线方法和常见的错误剥线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并在对比过程中强调正确性。通过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正确地方法,减少出错的几率。在操作演示过程中,教育学生使用设备要注意安全,爱护学校的设备。
(2)、理线。理线就是把剥好的双绞线里的4股8根线芯按照EIA/TIA568B规格(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进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见的错误理线方法就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所以我通过课件的形式用投影仪把EIA/TIA568B规格排列的样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把理线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3)、压线。压线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双绞线压入水晶头的过程。这步操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关键在于水晶头接头处,双绞线的外保护层需要插入水晶头5mm以上,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双绞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双绞线内部线芯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容易造成脱落。为了说明这点,我将用正确的压制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同时也用错误的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压线方法。因为在压制水晶头过程中如果出错,这个水晶头就报废了,所以教育学生制作压线过程中要细心,先观察好后再动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错造成的浪费,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中华美德。
(4)、测试。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其连通性的好坏,需要使用测线器进行测试。这里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测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线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24分钟)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条T568B规格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测线器测试通过。
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不懂之处可以问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小组制作合格与不合格的网线)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1分钟)
课本P36——P37,本章练习。通过做习题加深理解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部分的基本理念第四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和第五条“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说教材
教学内容
本课是针对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案例。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是一节汇报和展示课。
教材的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本部分内容共用4课时来完成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内容进行复习与梳理,同时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并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课题,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数据以备下节课使用。第二三课时主要各组将调查的数据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进行处理,主要是数据的录入和修饰、数据的处理(根据需求利用公式或函数等)、图表的生成和修饰以及调查报告的得出。
本课时主要是各组对前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汇报和答辩,展示和交流各组的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复习与巩固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复习Excel软件的技术内容,体会Excel软件的功能。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汇报能力和答辩能力。
3、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会发掘别人作品的优点,客观的评价问题的能力等。
4、学会与人平等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到别人作品的优点并指出不足。
教学难点: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三、说学生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刚刚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会使用工具软件Word加工处理文本信息等,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那部分的教学中也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所以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的小组合作同学们已经比较习惯了。
学生在初中都学过Excel软件,但较之Word和Excel软件来说是最不熟练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学完后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用得很少,甚至不用,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中,我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复习技术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组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选择实例进行处理,既熟悉了表格信息处理与加工的流程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技术应用更加熟练,能真正学以致用。
四、说方法
教学方式:本节课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后一节课,主要以汇报和答辩的方式进行的,以小组为单位对前几节课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与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分享,在汇报和答辩时制定了详细的规则,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汇报和答辩。从听课的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也体现了此教学设计的宗旨,本次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类类似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从研究问题入手,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研究,突出的特点就是技术为内容服务,在各组的研究结论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有的组是用Word做的,而有的组直接放在了汇报的PPT中,还有的组把整个工作,包括表格信息处理的结果和最后的结论都放在了最后汇报的PPT中。
五、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宣读答辩规则,宣布答辩开始
学生:听取答辩规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认真听取答辩规则
环节二:各小组汇报并答辩
学生:汇报组的汇报人对本组的调查课题进行汇报,主要是课题进行的过程。汇报完毕后,汇报人之外的小组成员对教师以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非汇报的小组,对汇报的组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是写出优点和不足(见答辩规则中设计的几个方面:课题的选择、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录入和修饰、数据的处理、图表的生成和修饰、结论的客观性、汇报的清晰性和回答提问者问题的情况),在汇报的组汇报完后以小组为单位提问。
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束后可以进行提问,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去思考、去评价,使其自觉进入课堂情景。每位同学都是评委,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平等的交流。
环节三:点评与小结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
总结整个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部分的学习情况。
学生:交评价表
设计意图:肯定与鼓励学生成绩,提出希望。
环节四:拓展提高
根据同学以及教师的评价意见适当修改自己组的作品。
设计意图:肯定与鼓励学生成绩,提出希望。
六、说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小组自我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量规:见附表
七、说教学反思:
关于教学方式:
本节课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后一节课,主要以汇报和答辩的方式进行的,以小组为单位对前几节课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与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分享,在汇报和答辩时制定了详细的规则,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汇报和答辩。从听课的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师方式比较新颖,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也体现了此教学设计的宗旨,本次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关于评价方式:
在评价上,教师虽然制定了评价量规,但没有在当时就下发,因为要一项一项的进行打分时间比较紧,只是让学生从评价量规的几个方面(课题的选择、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录入和修饰、数据的处理、图表的生成和修饰、结论的客观性、汇报的清晰和回答提问者问题的情况)写出优缺点,因为每位学生都是评委,他们在别的组汇报完毕后要进行提问的,所以学生只要想好要问的问题就可以,可以把问题写下来也可以直接提问,所以在评价量规的使用上还值得探讨,到底是用很量化的量规进行打分还是直接让学生定性的分析?不过即使让学生定性的分析也要明确给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于学生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在本节课上,每位同学都是评委,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平等的交流,所以他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没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同时教师在制定评价规则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汇报的组,我们要求有一名汇报人进行汇报,其他同学都要负责答辩,这就要求小组所有成员都要非常熟悉自己小组的所有内容,这样的规则不仅增加了学生参与的广度还检验了各小组合作的程度。另外在提问的时候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学生负责记录,以提问次数多少进行加分,这样的规则也鼓励各组成员勇于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提问之前没有留给各小组充分讨论的时间,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同学想提问而没有被问到,我们应该让这些同学把问题记下来,课下再反馈给汇报的小组。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从最初将计算机当作学习的对象,已经转化为将计算机当作收集、整理、辩析信息的工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不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应是努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养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格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我把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知识点的方面出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A、单元格的基本概念;B、单元格的选定;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互相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说教材分析
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模块之一。本节课教学内容,介绍了单元格的相关知识,在Excel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单元格选定的方法。难点是选定局部连续总体不连续的单元格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1、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我继续使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的长期使用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习惯与能力。
2、以“小组协作”的方法,通过“小组协作”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能力。
六、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协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七、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Excel 20xx、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二)新授课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展示一段选定单元格操作的录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思想〕
(1)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并作如下任务布置
(1)自学单元格、行号、列号、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地址、单元格选定的方法。
(2)将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将问题提交教师
〔学生活动〕根据布置的任务进行小组内的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1、巡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接受组长提交的疑难问题并辅导个别学生。2、观察研究统计小组协作有效的和无效的各组各种因素。
〔设计思想〕以上(1)、(2)两步是本节课的教学核心,也是我整个“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学生的自学,自己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来达到相应的教育活动目的。让学生自学问题还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个性,避免个性的压抑。同时解放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教育活动时间和空间。
3、自学反馈
值日小组讲解单元格、行号、列号、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地址、单元格选定的方法,以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值日组讲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在知识方面和小组自学活动方面。
4、练习
〔学生活动〕打开课件,根据要求做练习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讲评和学习行为表现讲评。
5、课后总结: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情况(以鼓励表扬为主),并对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更高要求。
6、布置作业: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布置作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3-18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师需要在教案中注重教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好工具范文网编辑针对您所查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件”为您整理了一些资料供您参考,我希望这篇文章会对您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15
或许你需要"初中信息技术课件"这样的内容,本文内容精辟建议加以收藏保存。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设计教案需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调动。...
发布时间:2024-03-24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做好教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编辑精心挑选为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供大家参考,本文信息仅供参考阅读!...
发布时间:2024-03-21
一、学情分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上网的方法,但是对信息这个概念理解模糊,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了解得还不是特别清楚,而且小学阶段是忽视理论学习的,对于这一个纯粹是理论性的内容的小节,同学们还是学习中有难度的。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
发布时间:2023-10-22
探讨与“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相关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准备好教案,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达标。教案的艺术性在于它如何将知识传授得深入浅出。本网站所述资讯仅供参考请自行核实!...
发布时间:2024-02-13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高一信息技术课件”的相关文章,我们将不断更新和改善网站,以提供更多值得关注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写教案课件时,老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并评估学生情况。...
发布时间:2024-03-01
为了满足您的期望栏目小编特别为您准备了一篇“八年级信息技术课件”。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这里您将会找到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和启迪!...
发布时间:2024-04-10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默默奉献的同时,撰写优质的教案尤为重要。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体组织纲领和行动计划。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一个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示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信息技术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认识键盘,了解键盘分区。 2、掌握主...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汇集4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