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红旗渠观后感300字(推荐8篇)#】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应该有很多收获。接下来,我们将分享8篇关于《红旗渠》的观后感,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红旗渠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又被称为:“人造天河”。为开拓这条渠,林县人民苦干了十年,硬是用血肉之躯在无路可寻的重山峻岭之间筑起了这条震惊中外,造福万代的长渠。这是一部劳动者和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该剧再现了当年林县人民为改变命运没条件创造条件、艰苦奋斗、劈山凿石、粉身碎骨也要引来漳河水的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故事从井上、井下两村抢水打架,婚姻告吹切入。鲜明地塑造了聪明倔强、而顽强的农民青年二旺;执着、大义、壮烈牺牲的城市技术员刘广泰;不惧危难、为死先立碑,誓要修出渠的县委书记阎运德和敢做敢当、不计生死的继承干部“王大炮”。同时,还描写了憨厚、善良的大旺。正直、宽厚的扁担叔,为他人食不裹腹的李老仓和把青春与爱融入工地盼水、秋凤、杏儿、望井。这些群像使人不能不重又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不能不再去品味那段难忘岁月留下的奋斗和牺牲精神。那种值的九十年代人去念恋合追寻的伟大境界。
4月27日晚,大沙坝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半脱产干部、“第一书记”集中观看纪录片《红旗渠》。
纪录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在人力、物力、财力季度匮乏情况下,红旗渠不依赖国家,仅凭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精神,通过十年不懈的拼搏和努力,终于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改变了过去“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景象,让林县人民从此过上了“不怕旱涝、保丰收”的幸福生活,以此同时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人类的奇迹。
观看中,整个会场秩序井然,100余人静静坐着,共同观看了河南林县人民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创造的奇迹《红旗渠》,当观看到话剧中活波可爱的吱吱因担心工人饿着肚子而去挖野菜丢了性命时,当看到八十多岁的老秀才杨起梦老当益壮、奋不顾身为红旗渠建设挥墨题字时,当看到青年工友们为向调查组证明他们是自愿修建红旗渠而在山洞中集体举办婚礼时……现场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触动,不少人轻轻扶起来衣袖,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这是忍住的感动,更是真情流露。
观看结束后,该乡党委书记对本次观看进行简要总结,同时明确要求,一是全体乡村干部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炼就亲民爱民的真情怀,炼就抢抓机遇的真胆识,炼就廉洁奉公的真品格,炼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二是以实际行动,传承红旗渠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要广泛宣传,乡、村两级干部、第一书记要组成工作队,将《红旗渠》精神宣讲至家家户户,一次感化人心、凝聚民心。
大家纷纷表示,深受“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触,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坚持理想,不懈追求,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做好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三省交界牛岭山村河口穿越青年洞到卢家拐村,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70.6公里。
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红旗渠悬挂于太行山腰,气势雄浑,宛如一部交响曲萦回耳际;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道,轻松刺激。
最好玩的要数“一线天”了。
我们过了凌云亭,登上旋梯,进入一条山缝,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线天”。长50余米,只能一人单身行,遇到身体胖的人还要吸着肚子才能通过。仰头望,一条只有一尺宽的蓝天映入你眼帘,手扶着旁边的崖壁,步步踩实,向上攀登。缝中非常潮,凉风吹过,又觉浑身打颤。真谓天下一绝。
过了“一线天”,继续向上登,不一会,就来到了步云桥。步云桥为简易加单跨悬空索桥,跨度146米,由四根钢缆组成,主缆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径54毫米,索桥跨度之长在华北地区所属罕见,桥南北两头吊杆门框上各刻有一幅对联,朝南联为“春风扶我腾云过,秋山迎宾驾雾行”;朝北联为“有志敢行天上路,无胆惊看云中人”。
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了解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
红旗渠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才建成。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续先辈们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坚决摒弃因生活环境优越而产生的骄傲自满,放纵自己,或是娇生惯养而养成的不良风气。努力去改变自身的缺点。敢于超越自我用先辈们的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引领我们
为丰富和创新廉政教育活动的学习形式,提振干部职工服务温江“五个之城”建设的“精、气、神”,5月5日,区安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话剧《红旗渠》(视频),以“红旗渠精神”质朴伟大纯粹悲壮的情怀给予全体干部职工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礼。
《红旗渠》主要讲述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解决世代缺水的问题,修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林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私奉献、廉洁勤政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观看结束后,区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自阳同志提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通过观看《红旗渠》话剧,认真体会党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圆梦而展现的磅礴力量和为民务实清廉的共产党人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融入到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之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压实监管责任、严格监管执法,为温江“五个之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争做践行“进取”温江精神的急先锋。
通过观看,全体干部职工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立足岗位,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干好安监工作的精神动力,推动我区安监事业掀开新的篇章。
由吕侯生总顾问、王宝玉总策划、孙建铎策划、王献青编剧、张惠民总监制的电影《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今日发布概念海报和定档预告,正式定档12月6日。这部由李正伟导演,白志迪、吴迪、孙苏雅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参与红旗渠建设的老人,多年后在孙辈的陪伴下重返红旗渠,一路骑行、克服困难,终于和老朋友汇合,一起完成梦想的故事。影片故事跨越几十年,再现了60年代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卓绝,也展现了新时代林州的崭新面貌。概念海报着重突出了劳动人民不畏险阻的奋斗精神,定档预告片从时代背景出发,展现了兴修红旗渠的震撼场面,引人入胜。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新中国建立后,在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指示下,林州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指挥下团结起来“劈开太行山”、建设“红旗渠”。影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讲述了队长石天林在带领村民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危险。
拍摄这样一部关于建设红旗渠的伟大壮举的电影,需要大量的搜集资料以及极为准确的考证。这对于导演李正伟这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来说,显得十分得心应手。导演在拍摄之初就做了大量工作,考察红旗渠纪念馆,走访当初参与修建红旗渠的老人,从这些亲历者的口中,试图还原一个有关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通过影片的预告片可以看出,导演和剧组的努力是成功的,电影极为真实的刻画了上世纪60年代“建设红旗渠”的场景。
电影的主人公石天林由著名演员白志迪饰演,他和饰演孙子栓柱的小演员阿斯卡两人通过默契的配合,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忍俊不禁的戏份。两人在骑行路上遇到了许多故人,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在拍摄过程中,白志迪亲身上阵,克服环境的艰苦和体力的不足,敬业精神值得敬佩。
电影中祖孙二人的重走红旗渠之路,一老一少代表着光荣与传承,用一个寻找的故事,回溯历史和先烈,在有趣的电影故事中寓教于乐,教导年轻人继承先辈的遗志,弘扬红旗渠精神。难能可贵的是,电影也对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以自己的视角提出探讨意见,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11月11日,红旗渠集团、红旗渠风景区组织职工观看《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影片,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开展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当熟悉的山水、人物通过一帧一帧电影画面呈现在大银幕时,大家纷纷表示非常地激动和骄傲,红旗渠故事触电大银幕,让红旗渠精神更加生动、立体。
电影以巍巍太行、壮美红旗渠为元素,讲述了曾经参与修建红旗渠的老人石天林,骑行重走红旗渠的独特追梦旅程,再现红旗渠精神的'辉煌过去,演绎平凡人生的梦想力量。作为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反映红旗渠题材的电影,从筹备到登上大银幕,《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历时四年,泪点、看点、亮点兼具。电影的热映,好评如潮,引发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正能量电影即将和全国观众见面!无论身在何地,期待您走进影院,一起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力量。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旗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红旗渠精神观后感 篇1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修建红旗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下,无论男女...
发布时间:2024-06-24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旗渠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红旗渠视频观后感 篇1 在交通运输工程学上,老师讲到红旗渠,说是国际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第一次听说红旗...
发布时间:2024-03-19
我们可以去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接下来,写观后感时要结合实际将“感”写透,如何写出一份真实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要找优质文章您可以考虑看看“话剧《红旗渠》观后感”,如果您喜欢本文还请加入收藏!...
发布时间:2024-12-28
看完一部作品后,进行总结和记录是很重要的。这时,可以撰写观后感。观后感该如何撰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旗渠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的观后感 篇1 4月27日晚,大沙坝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半脱产干部、“第一书记”集中观看纪录片《红旗渠》。 纪录片讲述了上世...
发布时间:2024-04-30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红旗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
发布时间:2024-11-15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旗渠观后感1000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河南省林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会看哦,写11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红旗渠》有感,欢迎大家分享。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篇1 为何,红旗渠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新中国的奇迹?是什么让红旗渠历久弥新,至今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发扬...
发布时间:2024-07-21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1 很早就耳闻河南红旗渠,但一直未曾实地了解,所以还是很感谢党组织给予的机会,能够切切实实地来到河南林州实地学习红...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