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本十五篇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4-30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本十五篇

2024-04-30 11:44:54

【#心得体会范文#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本十五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红旗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首先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接着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誓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历时10年,他们打地铺、睡悬崖,自带工具、自烧石灰、自造炸药,256人重伤致残,189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堪称奇迹的红旗渠终于在林县人民愚公移山的韧劲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这一浩大举世的工程(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赴河南林州市,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接受红旗渠精神教育。站在被称为人间奇迹的红旗渠边,看着绵绵流淌的渠水,想到当时的林县干部群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险、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穿越太行山悬崖绝壁,开凿红旗渠的`情景,内心深处受到强烈冲击、获得强大力量。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毅力和决心,让人震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可以说,这次红旗渠之行,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震撼心灵、启迪思想、增强党性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通过听讲解、观实物,亲身体验红旗渠的壮观,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一次次心灵被震撼,一次次被深深感动,收获颇深,启发较大,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一个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需要一种精神;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于8月上旬在林州市开展了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笔者有幸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一名学员聆听了在《百家讲坛》主讲红旗渠故事的李蕾作的红旗渠精神讲座,充分感悟和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笔者感受很深,感悟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很受触动。以前曾多次参观红旗渠景区,多次聆听红旗渠精神事迹讲解,观看过很多有关红旗渠的纪录片,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受红旗渠精神事迹教育,对红旗渠精神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但是,通过这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很受触动。一幕幕触动人心的情景,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笔者面前。当年,新华社社长穆青在施工现场采访一位一只眼睛失明的民工时,穆青被眼前这位残疾人的一句话触动了。这句话就是:如果问我为何要修建红旗渠,我就是怀着报恩的心在修建红旗渠。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的劳模怀着报恩的心态去工作、去付出、去奉献。他讲的报恩就是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报答社会的恩情。一个农民讲的报恩很朴实,也很真诚,而作为我们党的干部应该受到更深的触动,应该深刻反思:我们是抱着感恩的心在干工作、在生活吗?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考问。一位领导曾经讲过,共产党没有亏待了我们,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昧着良心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二是很受启发。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这使笔者感悟到,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没有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干部职工经历了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面对方方面面的利益纠葛,受到各种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市编办单设以来,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发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团结协作,认真细致、扎实高效地完成了每项工作任务,在体制机制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既锻炼了队伍,又树立了形象,无愧于我们的事业,无愧于组织和人民的重托。

三是很受鼓舞。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催人奋进,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笔者所从事的机构编制工作,困难和挑战很多,在工作中,更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当年修渠时,正处在三年特殊困难时期,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者面对林县大地颗粒不收的现状,面对没有外界的任何援助,面对不少人悲观失望的.情绪,面对需要穿越崇山峻岭的艰苦条件,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回避,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激发了全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经过十年苦战,终于建成了红旗渠。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备的素质。担当大小,体现我们的胸怀、勇气、激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我们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对工作带着激情,对生活满怀热情,对事业饱满感情。一个没有激情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干事业就是要充满激情。对组织安排给我们的工作,要积极去干,主动干好。红旗渠的修建者对待工作和事业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这种有着饱满感情的工作精神,为我们干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每个人把本职工作干好,单位的整体工作就干好了;每个单位、每个地区的工作干好了,我们的国家就强大了,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机器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站在渠边,看着滚滚的渠水向前流淌着,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修建时的悠悠历史。顺着渠水就来到青年洞景点,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当年青年们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故命名为“青年洞”。抬头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题词“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听到那凿崖开洞时的声声的铁锹声,

“誓言无悔,立誓立行,励志向前。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头挺胸,声声的誓词喊出了我们对于党的真真热爱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质量要求高,红旗渠五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的地方,在当时没有工具、没有资金、没有粮食的年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红旗渠的壮举,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的真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林县人民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了激励、教育当代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年轻人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刻苦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继承革命优秀主义传统,使我们的红旗渠精神代代发扬、创新!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入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体现出的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很早就耳闻河南红旗渠,但一直未曾实地了解,所以还是很感谢党组织给予的机会,能够切切实实地来到河南林州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

无论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还是徒步沿红旗渠主渠行走,不得不承认我已被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所深深折服。虽然征服自然这种话语较为空大,但林州人民用坚韧的`行动让我们相信人定胜天,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沿着红旗渠主渠行走去往青年洞,一路悬崖峭壁危险重重,当我用手触摸山石看着一块块石砖垒砌来的渠道,我不能想象在当时生产力底下缺少大型机械工具的情况下,林州人民依靠坚定信念团结一心用手凿出来七十多公里总干渠的悬崖河渠,我被这样的工程震撼到了。他们缺水他们被生存所迫,他们用最原始的生存念想战胜自然,没有什么比人的干劲更可怕了吧。

每每想到几十年前他们放下自我生命安全开山劈石,只为为百姓造福,我不觉热泪盈眶,凭心而言换成是我我不能保证我也能那么做,而且又有多少当代的党员人民会和几十年前林州人民一样甘心奉献自我。想到这些我不仅思考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们,我们还能不顾一切的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吗。

感谢此次实地学习,让我又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不屈服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艰苦奋战的行动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实践。林州县委书记以及县委领导班子和那些牺牲的党员,值得铭记,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而作为当代党员,我们更要学习这种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只有将这种精神踏实落到实处我们才会更好地建设国家,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

这次实地学习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就像永远不会忘记感动我的红旗渠精神。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将红旗渠精神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党员。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安阳地区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纪录片《红旗渠》就真实反映了在那个无比艰苦的年代,林县人民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完成红旗渠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英雄事迹。在分局统一组织的党员大会上观看完影片之后,林县人民给我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动,更是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敬仰。我认为只有踏着先人英勇的足迹,勇敢立足基层,艰苦奋斗,不断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才是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名分局基层工商所唯一一名兼任内勤和注册登记业务的.新工商人,自身的工作任务固然繁重,但是也为自己立足基层,充分发扬红旗渠精神,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今年的工商注册登记制度实施改革之后,在“宽进严管”的大方针下,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并且取消了一切行政许可收费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群众办理营业执照,开办实业的热情。因此,注册登记窗口工作任务相较于以往就更多了一些。在所内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造群众满意、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我一方面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虚心向分局、所内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另一方面也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针对辖区地域范围广,经营户较为分散的实际,利用中午有限的休息时间,积极与个体户联系,实现“送照上门”,让那些行动不便、路途较远等存在困难情况的个体户足不出户就能领取新版执照,充分发扬了“立足辖区……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8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红旗渠开始建设至今已45年。红旗渠建设开始叫“引漳入林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竣工于1969年7月。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战了十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充分显示了党领导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

1954年4、5月份调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在分析林县县情时,深刻认识到缺水是林县贫困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有水便有生命,有生命就能求发展。当时全县共有90多万亩耕地,只有1万多亩水浇地,其它耕地全是靠天种植。大旱绝收,小旱薄收,种麦面积很小,亩产仅有七八十市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群众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人畜吃水困难,有的跑5里、10里去取水,还有的跑更远路程去取水,群众说“吃水如吃油”,但是没有油吃能过,没有水吃,一天都不行。面对这些情况,1957年12月,杨贵同志作了发动全县人民“全党动员,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报告。通过种种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于1960年2月,在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的带领下,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开始了“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战十年,终于建成竣工。

“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的建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不等不靠的精神体现。红旗渠的建成是一批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硬骨铮铮、一心为众、无私奉献的英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干,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为民所望,为民所急,办更多、更大的实事、好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无畏,创造性地工作,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9

红旗渠,这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上小学时,看过《红旗渠》电影纪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多年来,不止一次地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够亲身领略红旗渠的风采。初夏时节,参加局党校第三十六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赴河南进行教学考察,有幸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精神。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分水苑,红旗渠纪念馆就建在这里。走进纪念馆,听导游讲解,红旗渠位于太行山脉,在河南省安阳地区林州市(原名林县),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红旗渠是"人工天河",动工于1960年,林州人民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如同愚公一样,经过十年鏖战,修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修建红旗渠,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艰苦卓绝、甚至是残酷悲壮的。在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的情况下,民工们上山采树叶,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没有机械设备,就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一副肩膀;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炸药水泥,就土法上马,自己研制炸药,生产水泥。他们靠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劈山挖渠、开洞架槽。

我们走在通往青年洞的旅游栈道上,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红旗渠的主干渠竟有13是这样悬挂在太行山上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核心工程,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的枢纽。青年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宽5米,高6.2米,挖石方19400立米,总投工13万余个。当年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持续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苦战,终于将洞凿通。为了纪念青年们的艰苦奋斗的业绩,特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红旗渠的修建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修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它是林县人民整整一代人用青春、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他们踏平了1250座山头,钻透了211个隧洞,架起了152座渡槽。挖砌土石1818万立米。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0多名民工重伤致残。

红旗渠的建成,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今天,这种精神将成为我们务林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巴山精神心得体会学习牛玉儒精神心得体会以“三严三实”弘扬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0

昨晚,在绍兴大剧院观摩了由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红旗渠》,该剧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画卷,是毛泽东时代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河南话剧院创排这台气势恢宏的史诗般作品,是对民族精神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讴歌,对英雄主义的礼赞 。

我小时候曾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说太行山区缺水,一个小媳妇千难万险挑来一担水,却因病体难支在家门口打翻了水担,遭到了公公的`痛骂,视水如命的小媳妇悔恨难抑,上吊而死。今天这台戏中,也有一个使人难以置信的情节:当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脸,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结婚时,第三次入殓时。说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没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战天斗地的场景,而是把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诠释,血肉丰满,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却又如此的让人仰视。

一部让人感动,引人思考的好戏。可惜绍兴人不识真货,剧场内观者寥寥无几……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1

金秋十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集团的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新林州。

此次参观红旗渠,通过认真的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迹”。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向大山屈服,发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那种攻克困难,解决困难的韧劲,应该把这种韧劲溶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吃苦精神、无私奉献”。当听到施工民工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挖野菜充饥,甚至下河捞水草,这种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万千。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险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牺牲人数就达80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三、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人民生活和物质都比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浮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恒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2

5月中旬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去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为一担水,有的要耗费一个劳动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时间。曾经为争夺河水、井水而引发的械斗在这里并不罕见。面对这样的情形,林州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长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其面对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创造了新中国的一个奇迹。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也为林州人民的这种精神所折服。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青年洞的开凿。青年洞是一条六百多米长的隧洞,而且是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太行山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想而知青年洞的开凿是多么的艰巨。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大山中开凿出了一条总长度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们,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还有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因舍己救人牺牲。没过多久,王家庄隧洞工程发生塌方,这位当时少见的水利学校毕业生又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他的尸骨也与太行山永存。像任羊成、吴祖太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也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英雄的红旗渠儿女,我们才能见到今天被视为奇迹的红旗渠。

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干劲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才能磨砺出像红旗渠精神一样顽强的红旗渠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更深地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信念,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由红旗渠精神联系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在面对诱惑时,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红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3

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4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6月24日至26日,我局组织50余名党员民警赴林州市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任金瑞,副局长郑秀峰、副政委徐汝川,党委委员、县纪委监察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孙鑫仁及各科所队室负责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在红旗渠精神传承教育学院举行,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东生致辞并为民警代表授班旗。

任金瑞在讲话中指出,20 世纪 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毅然奔赴太行山,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 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一种力量,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传家宝,全体民警肩负着社会大局维稳的神圣职责,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当代红旗渠精神内涵,抓住其精髓,补足精神之钙,确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得。任金瑞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把握活动意义。要真正达到心灵上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升华,精神上受到震撼,把这种敢于创造、团结奉献的精神切身融入血脉、融入警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凝聚力量。二是要珍惜机会,联系实际,学深悟透教学各项内容。要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党性锻炼、作风转变、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要潜心研修,严肃纪律,树立鹿邑公安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讲规矩、听安排,营造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集体学习氛围,把鹿邑公安能干事、干成事、有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随后,参训民警聆听了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马东兴的《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马东兴全面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系统阐释红旗渠带给我们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发扬钉钉子精神”等当代启示。同时,我局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曹英教授为参训民警进行专题辅导。曹教授紧紧围绕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领导文化、信仰文化及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解读公安工作,授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贴近实际、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培训第二天,全体参训民警在任金瑞等领导的带领下沿着依山而建、紧贴山崖的渠道走近“红飘带”、“水长城”,参观了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深刻体会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在青年洞前,参训民警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当大家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的那一瞬间,被馆藏展现出的一幅幅鲜活的红旗渠图片所震撼,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宏伟与浩瀚,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及林州人民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大家细细聆听讲解,深深感悟当年林县人民凭着一双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太行山上。

培训第三天,参训民警走上太行天路,重温艰苦奋斗历程,目睹实景、深刻感悟,大家真正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悟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新时代内涵,看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坚定有力,使学员全方面感悟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启示,亲身感受林州市的变化。

通过培训学习,参训民警全面了解了当时林县人民战山斗地、十年修渠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真实感受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大爱无疆,大家被红旗渠精神深深感染,纷纷表示,在以后工作中后,要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以红旗渠精神为依托,助推鹿邑公安工作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红旗渠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5

红旗渠虽然历史悠久,没有冰冰背那么神奇,但却是林县人的智慧。

20世纪60年代,临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建设条件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在陡峭的峡谷中,在每座山上挖洞,在每条沟里架桥,连接广州和哈尔滨。

红旗渠很美,包括分水园景区、青年洞景区、罗寺滩景区。青年洞景区距离分水园景区最多开车30公里即可到达;这里山高路险。青春洞被悬崖切割,穿过群山,给你呈现一幅壮观的画面,凝结了太行的美景,“雄、险、奇、美”;红旗运河挂在太行山的悬崖上,让你领略“人造天河”的无尽诗意;俯瞰,一切尽收眼底,惊喜,只有赞美!

啊!多漂亮的红旗渠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话剧《红旗渠》观后感通用

    发布时间:2024-03-19

    我们可以去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接下来,写观后感时要结合实际将“感”写透,如何写出一份真实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要找优质文章您可以考虑看看“话剧《红旗渠》观后感”,如果您喜欢本文还请加入收藏!...

  • w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收藏

    发布时间:2023-06-23

    当我们在工作中有所进步时,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心得体会,也要认真地记录下来。因为心得体会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一种反思。在这篇有价值的文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中,栏目小编为您挑选了一些精华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帮助您更好地成长。...

  • w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实用

    发布时间:2023-11-12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关于生活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动手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心得。写下心得体会对于自己的成长、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写心得体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特别精选的文章,题目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不...

  • w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汇编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23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篇1  班一行45人来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强化宗旨意识 凝聚干群力量”主题党性教育异地培训活动。感悟红旗渠精神,开启了一次非同寻常的精神之旅。看话剧《红旗渠》,纪录片《红旗渠》,《杨贵访谈录》观摩红旗渠纪念馆,采访红旗渠劳模:李改云,张买江,任羊成。听曹彦鹏副院长讲座……让我...

  • w
    观红旗渠心得体会(汇集13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观红旗渠心得体会”。当我们对某事有了新的看法时,大家需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写下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复盘人生,从而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记得将本文收藏方便参考!...

  • w
    观后感心得体会系列(9篇)

    发布时间:2024-03-21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些感悟,写一篇心得体会很有必要。心得体会往往代表着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解“观后感心得体会”的定义及其应用就请继续查看下文,请您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思考本页内容!...

  • w
    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8

    写一篇好的心得体会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当我们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时,文字是我们最优质的记录方式。 写心得体会,是在把自己的经历变成财富,希望你会喜欢我推荐的“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此内容旨在为你提供有益信息谢谢您的阅读!...

  • w
    教师观看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2-06

    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当我们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之后,选择写心得体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心得体会是需要自己去感受内心的,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精益求精制作了这份“教师观看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请您享用,以下是本文提供的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